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抗疫故事 感染一线医生:家人和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时间:2020-05-30

抗疫医院暖心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郑志荣医生一家三口

我叫郑志荣,是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一名副主任医师。1月21日,京城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战在我院打响的当晚,我和女儿在家中聊到了当年的SARS抗击战。我说自己当时在家休产假,很多同事上一线,普通病房医生紧张。我放下了嗷嗷待哺的女儿主动去上班,在普通病房值班。虽然抗击SARS的总结表彰会与我无缘,但在社会最需要的时候,我为自己贡献了一份力量而感到自豪。

聊到此次疫情。我说,如果需要,我会率先报名上一线。女儿立马不同意,眼中闪过担忧的神情。我开玩笑说,万一我在一线牺牲了,没准你今年高考能加点分呢。女儿大怒,对我说,你的命比高考分值钱!女儿真心担心我安危,令我感到欣慰。

1月22日上午,我出门诊,得知医院要加强防控,感染一线医护人员紧张。没有跟家人商量,我第一个主动请缨报名增援。我没告诉家人,是因为女儿正值高三,我怕她为此分心,先生为此担心。

2月14日,完成首轮工作后,郑志荣医生在休养宾馆和先生隔空共同为武汉加油

当日中午,我去病房看望妈妈。已经74岁的老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去年住院10次,年底病情危重住进了ICU,经抢救后转入普通病房。从我表情,妈妈看出了端倪,问我是不是报名上一线了?我诧异问妈妈怎么知道,妈妈说:“你是党员,大事面前必须起模范作用。我也是党员,换做我,我也会报名的。我现在还好,你就放心去吧。”拉着妈妈的手,我瞬间泪目哽咽了。第二日,我给妈妈办了出院手续,匆匆把她接回家,嘱咐爸爸照顾好妈妈。心里突然歉疚地想到,今年过年,还没顾得上给妈妈买件新衣服。

作为首批增援人员,我进入感染一线工作时,工作重点是做好防控和筛查,按照北京当时疫情防控要求,没和确诊病人密切接触的医务人员,尚不需要完全隔离。因此,我还可以回家。

但考虑到发热门诊在疫情前沿,我从事的工作有病毒密切接触的可能,女儿就读于一所重点中学,先生工作在一所双一流大学,不能因为我,使家人及他们身边的同学同事身处险境。我决定把自己隔离在医院。这意味着,我将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与家人见面。

1月26日,是我打算去医院居住的前一天,恰好也是我的生日。简单过完生日,我不得不如实跟家人说了情况。原以为女儿会反对,没想到,女儿张开双臂紧紧抱着我,亲了下我脸颊说:“妈妈,您真伟大!你放心去吧,平安回来!” 先生也说,有我在,后方你放心,你安心去一线吧!那一刻,一贯坚强的我再次泪眼朦胧。

我家的日常生活模式是男主外,女主内。先生很少做家务,曾经跟我开玩笑说,如果有一天要离家出走的话,还得我帮他收拾行李。现在,我成了甩手掌柜,在女儿学业关键时期,直接把家里事儿全部抛给他了,我心里着实有点儿担忧。我仔细跟先生交代家里的锅碗瓢盆、柴米油盐,现有食材的烹饪方法。先生拍着我的肩膀说:别小瞧我了,你就放心去吧,妈妈我也会照顾好的。我心里明白,他是真的理解我!

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文标看望慰问郑志荣医生病重住院的母亲

就这样,我保持着良好状态和战友们一起携手奋战在感染一线发热门诊。没想到,2月1日这天,妈妈突发了上消化道大出血。非常时期,考虑到我的工作性质,从大局考虑,我强忍着不去妈妈病房,只是电话科主任和同事们。获知情况后,内分泌科王志兴主任、肿瘤科常戈鋆医生和三病区的值班护士们立刻一起热心相助。他们帮我母亲安排好了住院,让她得到了及时救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文标听说后,很快在抗疫工作的百忙中,专门抽空亲自去看望慰问我母亲,并给她送去了慰问品和慰问金,鼓励她尽快康复。肿瘤科董文川主任带领团队医生,申晓红护士长带领病区护士,给予了我母亲精心治疗和护理。王志兴主任则带着我所在内分泌科医护人员给予了母亲十分暖心的照顾。就这样,我妈妈很快转危为安,顺利出院了。这一切,既令我感动又令我十分温暖,更激励着我在感染一线更加努力工作。

疫情当前,我虽冲锋在一线,却并不感觉孤单。因为我深深感到,在我身后,有一群人同样在负重前行,他们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无论是家人还是医院的领导同事们,他们的理解和付出,给予了我最强有力的支持,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奋战在一线。有这样的家人,有这样的团队,我想说,谢谢你们!有大家的共同努力奋战,相信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本文由郑志荣医生口述,田琨采写)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抗疫故事 感染一线医生:家人和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疫故事 感染一线医生:家人和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抗疫故事 感染一线医生:家人和医院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一线,妈妈,医生,先生,女儿,郑志,工作,家人,医院,疫情,母亲,病房,防控,王文标,王志兴,医护人员,发热门诊,主任,党员,党委书记,同事,团队,密切接触,病毒,护士,生日,病区,肿瘤科,院长,值班

2020-07-03 #故事会

中经观点:痛别李文亮!让全社会成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

中经观点:痛别李文亮!让全社会成为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

李文亮,医护人员,医生,一线,人们,疫情,防控,医务工作者,病毒,遭遇,因为他,微信,全社,国家,地方,患者,愿望,生命,病魔,职业,斗争,个人安危,李医生,卫健,李文,中不,博上,有家,武汉中心,武汉市政府

2020-05-10 #故事大全

战疫路上 人民警察是群众的坚强后盾

战疫路上 人民警察是群众的坚强后盾

警察,人民,疫情,武汉,人们,湖北,服务,全国,群众,杨槐,一线,值守,全省,医疗,医院,护卫,方舱,秩序,视界网,需求,到来,为人民,岁月静好,周黎,张立,心理医生,翻译员,调解员,责任编辑,东湖高新

2010-05-0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全家都是医生 疫情当前 她说 我要上战“疫”一线

全家都是医生 疫情当前 她说 我要上战“疫”一线

李琳,发热门诊,医生,老公,武汉,父母,医院,最前线,军医,孩子,疫情,战斗,隔离,一线,护目镜,污染区,防护服,一生,后盾,夜班,夫妻,妈妈,宿舍,客户端,患者,日子,时间,汗水,汤圆,班次

2010-01-07 #故事会

抗疫一线故事|姚坤花:“家人的支持是最大后盾”

抗疫一线故事|姚坤花:“家人的支持是最大后盾”

隔离病房,家人,信息,工作,湖南,医院,防护服,没来得及,杨晖,第一附属医院,湖南日报,客户端,中心,一线,丈夫,专业,创伤,儿媳妇,公公,动作,呼吸机,后盾,命令,姿势,家庭,微信,形势,开头,护士,情况

2020-07-08 #短篇故事

不到抗疫前线 在家中请做好“医护后盾”中的一员

不到抗疫前线 在家中请做好“医护后盾”中的一员

武汉,疫情,祖国,一线,医护,防控,新型冠状病毒,人员,丈夫,医生,后盾,同胞,湖北,关怀,战斗,全国各地,医护人员,北京中医医院,南方医院,实验小学,广安门医院,统一安排,口罩,党和国家,亲人,上海,乡村,人间,信心,全国

2011-08-14 #故事阅读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4600万江西老表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4600万江西老表是我们的坚强后盾

许飞,患者,疫情,医护人员,一线,肺炎,隔离病房,团队,一附院,医院,救治,代表,生命,病人,象湖,院区,医护,工作,非典,一面,医疗,医生,南大,好友,性命,收治病人,病情,相托,阻击战,变化

2012-01-05 #故事大全

邻水:抗疫一线女医生特别的生日 感动了众多网友

邻水:抗疫一线女医生特别的生日 感动了众多网友

视频,女儿,卫健,生日,老公,工作,战友们,这一天,张著,王晓明,副局长,丽的,人民医院,党总支部,和美,护理部,一层楼,一隅,书记,人民,会议室,全体,医务人员,困于,医院,四川,同事,后盾,大家庭,家人

2008-10-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