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引导儿子读书的过程还在路上 坚持记录 自我鼓励

时间:2020-05-31

用加减乘除编一个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8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儿子小时候不爱听故事。爱读的书很有限。忙忙碌碌镇是一个,再有就是根据动画片转印的托马斯小火车了。 大些了,愈发显示出对复杂情感理解能力不强的弱点。复杂点的动画片(比如狮子王、海底总动员)到了三年级还看得似懂非懂。但是贝贝熊和神奇校车还是爱看的。 为了让他读书我也是操碎了心。从一开始想着读经典,一点点在现实的逼迫下,转而求其次了。三四年级时看完了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这套书跟他日常学校生活比较接近,估计他容易理解些;而情节略复杂一点点的《装进口袋里的爸爸》,他就不是每本都爱看了。至于沈石溪的动物故事,更是连看都不看,只在我反复要求下看了彩绘本西顿动物记。这个时期还听过“凯叔讲故事”。恺叔讲的故事他是爱听的,比我给他讲要爱听。呵呵。 可是,与此同时,他已经显露出爱看科普书的倾向。韩国、美国、日本的科学绘本、科普故事都照单全收。法国的一套《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也很喜欢。后来是《可怕的科学》系列,更是爱看。我一方面无法自拔地继续为他买科普,一方面又实在为他不爱读故事书而头疼。 因为他英语比较好,从小读《阶梯英语》、丽声英语故事之类,靠看这些书在爸爸的辅导下学英语。后来干脆尝试让他读原版英文小说。他反而一点也不排斥。先是《神奇树屋》第一辑,接着是小屁孩日记全套,然后还有36层树屋、以及一些零零散散的英语故事书。这时候他四年级,英语书对他而言没有语言障碍,看了很多英语原版书。但情节一般都比较简单(尤其是人物情感关系简单),尤其以校园生活为背景的居多。还有一部分是英语科普书,什么是什么、万物是怎样运动的、what if、关于黑洞那些事……他看得都是英文版。多厚的DK原版科普书,他都看得津津有味,对同是英文版的《哈利·波特》、《纳尼亚传奇》却兴趣了了,《哈利·波特》看了两本后并不想继续看下去,《纳尼亚传奇》只看了开头就没有继续了。尽管如此,他却跟同学宣称自己是哈利·波特迷,不知道他这是出于什么心态?是我总让他看小说,他产生了心理压力,觉得自己“应该”喜欢看吗?不太清楚。 为了帮助儿子爱上故事书,他爸拿出自己从小珍藏的郑渊洁童话全集给他看。他看了一两个中篇。看时挺开心,但并没有沉醉其中的迹象。不看也就不看了,书丢在那里,看了半截的故事就那么撂下了。我简直百思不得其解。 五年级上学期,他爸开始逼他读西游记,一开始拿的是少年儿童文学出版社的彩绘本(人民文学的全本家里有,料他看不懂,就干脆没往外拿),后来他看不下去,他爸给换了郑渊洁改编版(对,他爸少年时是郑粉)。就这样,看得也不怎么带劲。他爸干脆来硬的,每章列三道题,要求他看完一章后回答。肯定有人会觉得这只能打击孩子阅读积极性,但除此之外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们既希望于“先结婚后恋爱”的可能性吧。但愿他在逼迫中发现其中的乐趣。 五年级寒假,我开始逼他听袁阔成先生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唉!袁先生不知道该多么伤悲,他的经典作品,对某些人而言居然需要用逼迫的办法才能听下去。那真是一个奇葩场景,爹妈逼孩子听评书! 但是,袁阔成毕竟是袁阔成,在逼迫了一个寒假,接近假期尾声的时候(那时候已经说到了关公千里走单骑)儿子终于不排斥听了。再往后,到了七八十集以后,终于每天吃饭时主动要求打开播放器了……五年级下学期本来打算趁热打铁让他看《三国演义》,但由于校内功课太多,终于未能开始这个计划。五年级暑假,我又办了件不靠谱的事——带儿子看了《灌篮高手》动画片。儿子对这个动画片极为喜爱。我干脆又给买了全套漫画书给他看。 这套漫画,他最终看了一多半。我则不舍昼夜地把全部30本都看完了。 五年级下期他已经成了爱看书的孩子,但是主要爱看的仍是科学类的。长篇小说不爱看。看也是看英语的。因为那些英语小说,虽然篇幅长,但情节是相对简单的。五年级下期看完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佐贺的超级阿麽》,接着语文课本的由头,延伸阅读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小说集)和《城南旧事》,后来在爸爸的要求下看了《大卫·科波菲尔》。看的时候说好看,但最终只看了第一本,第二本没有动过。哎!哪有这样“好看”的道理。可是专家说不让拷问孩子看懂没看懂,我也只好尽量忍着。 五年级开始时断时续听《平说经典》,其实他对《意公子艺术课》也很感兴趣,听完了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听了个开头,刚讲到丢勒。不过时间实在太少,意公子虽然真的挺好,但没有接着听下去。以后有机会继续吧。我倒是买了蒋勋写的西方美术史,通俗的文化读物他应该会喜欢,但我还是想把时间尽量留给小说,于是这些书虽然买了,却不知道他啥时候有时间读? 六年级上期,他看完了厚厚的一本《数理化演义》之后,在学校图书角偶然看到了《三体》。于是就要求阅读。看得特别投入。这真让我这个当妈的大跌眼镜。这套书我是看不下去的。开头那个漫长的引子已经把我的耐性磨光了。大概我是典型的文科生,搞不懂那个奇葩游戏究竟是什么隐喻。只是我奇怪,叶文洁背后的文革背景,儿子能看懂?无论如何,他就是一口气看下去。每天写完作业、弹完琴就看书。最终半个月时间看完了三卷本。以至于我有点疑心他是不是只关注书中的各种科学构想,什么降维攻击之类?无论如何,这套书虽然有科学的背景,但毕竟是科幻而不是科普,又毕竟是获得“雨果”大奖的作品。算是儿子阅读史上的重大突破吧!我还是极为满意的。后来又趁热打铁给他买了刘慈欣的少年科幻系列,他也很爱读。 六年级下,换了一位语文老师,极其重视阅读。每天发散文短篇让孩子读。我自然配合。六年级寒假读完了《绿山墙的安妮》,每天早晨读读小古文。 寒假他偶然在我家的书架上重新翻了下小时候提不起兴趣的郑渊洁童话全集,看到了舒克贝塔历险记。于是迅速沉沦,用了两天时间极速读完了全本(五本书)。 但寒假原本计划的《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再度折戟沉沙,读了一个寒假也不过是读完了第二册。而且每天都要我提醒才读。 为了引导他接近经典,我开始自己重温茅盾文学奖作品,边看边琢磨是不是和给他看。《穆斯林的葬礼》,写得真好,然而情感线太复杂。《平凡的世界》很厚重,就是历史背景不知道他能不能理解,还有那么多官场戏……后来我偶然发现平凡的世界有连环画版,赶紧买了让他读。还好,只保留少平少安一支主线的情况下,他得挺投入,而且连环画版激发了他的阅读热情,誓言要看原著。我踌躇了一晚上叫停了他的尝试。因为三卷本太厚,许多内容他难以理解,我怕她失去了快速看书的节奏感,读书一旦停滞下来,就不容易再提起精神来了。 我转而给他推荐了故事性极强的武侠小说。我和他爸商量了一下,建议他看《射雕英雄传》。他表示无兴趣,他爸说:你先看一下第一本,第一本看完了不爱看,决不强迫。他犹豫着同意了。第一天晚上看第一章,一脸的生无可恋。第二天第二章,评价说“比第一章好看些”。接着,一路读下来,今晚是第七章。临睡时,我问“好看吗?”他说“好看!”嗯!但愿你会喜欢上!儿子加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引导儿子读书的过程还在路上 坚持记录 自我鼓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原版英文阅读 我们在路上

原版英文阅读 我们在路上

孩子,英文,英语学习,兴趣,辨音,听力,能力,英语,家长,儿子,时期,牛津,英语启蒙,单词,原版,年龄,打卡,过程,语音,读物,阶段,能力强,英语阅读,让孩子,婴幼儿,审题,小学,幼儿,我家,弯路

2011-05-17 #故事会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有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的过程中 在路上捡到了1000元钱 他不

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有一个劳改犯在外出修路的过程中 在路上捡到了1000元钱 他不

绿色,姑娘,父亲,山槐,厕所,叶子,土屋,年轻人,林木,绿海,老人,对话,强多,制高点,代表,土屋里,小伙,小伙子,时候,灵魂,看电视,臂膀,警察,轻风,钱财,监管,回答问题,对他说,没有人,这世界

2020-05-03 #长篇故事

最美的故事在路上

最美的故事在路上

教育,故事,一个故事,老师,教育故事,大山,说的是,同行,场景,学校,所在,心灵,教育工作者,照片,笑容,细微处,经历,讲座,苦难,角度,过程,在那,培训,影响,行动,七个孩子,什么是,却没有,告诉我们,小故事

2020-05-30 #经典故事

问道柳传志:创业 在路上

问道柳传志:创业 在路上

复盘,创业者,管理,发展,企业,个人,事业,班子,组织,能力,过程,问题,点拨,企业管理,学习能力,信心,华为,机制,责任心,柳传志,黄总,传统文化,事业心,利益,团队,地方,对局,建议,得失,思想

2020-06-23 #小故事

泥人张一直在路上 民间手工艺术高峰

泥人张一直在路上 民间手工艺术高峰

泥人张,作品,泥人,天津,艺术,张明山,泥塑,民间,彩塑,泥人张彩塑,手艺,慈禧太后,人物,人们,动作,手指,技艺,泥土,百姓,眉眼,神态,胶泥,过程,雕塑,在天,生活,双巧手,依郁,各大,各代

2017-07-15 #故事阅读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学生,老师,教学,家长,直播,孩子,交流,信息,学校,教务处,教师,工作,老师们,上线,平台,工作量,情况,情绪,技术,手机,教务主任,艳红,疫情,鸟儿,过程,问题,办公,在一定程度上,年级主任,我马上

2020-05-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学生,老师,教学,家长,直播,孩子,交流,信息,学校,教务处,教师,工作,老师们,上线,平台,工作量,情况,情绪,技术,手机,教务主任,艳红,疫情,鸟儿,过程,问题,办公,在一定程度上,年级主任,我马上

2020-07-11 #经典故事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我的线上教学故事——奔跑在教改路上

学生,老师,教学,家长,直播,孩子,交流,信息,学校,教务处,教师,工作,老师们,上线,平台,工作量,情况,情绪,技术,手机,教务主任,艳红,疫情,鸟儿,过程,问题,办公,在一定程度上,年级主任,我马上

2020-08-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