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古代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 确立和发展

时间:2020-06-01

我国古代有素称发达而又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有相应的记载和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饮食学

提示:本文共有 238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大家好,我是小编张雪,今天就让我来带大家了解一下古代魏晋南北朝饮食学的确立和发展。

我国古代有素称发达而又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同时也有相应的记载和研究这一文化现象的饮食学。学术界迄未有“饮食学”之提法,但我国古代事实上存在这样一门学科,兹提出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饮食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确立起一门新兴的学科—饮食学。饮食学形成的主要标志是:有了比较全面地、系统地而不是个别地、零星地记述饮食事项的著述;有了一批专门的、独立的关于饮食事项的著述,而不是完全附属于其他著作之中;已经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完整的学科体系,即从饮食原料到加工烹饪,从食物的食用到饮食的卫生保健、文化艺术意蕴以及饮食思想理论等方面的记载和阐述,而不是只涉及饮食的某些方面和问题;有了熟谙饮食问题的、研究有素的饮食问题专家和相关的研究群体。根据这一标准,我以为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饮食学的酝酿阶段,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以确立和发展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著作主要有五种类型:

第一类是有关烹饪技艺和菜肴名目方面的著作。其中最多的是各种食经、食谱著作,据《隋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的记载,有:《崔氏食经》4卷,《食经》14卷,《食侯次第法》1卷,《卢仁宗食经》3卷,《崔浩食经》9卷,《竺暄食经》4卷,又10卷,等。此外,南北朝时期所有而隋代已亡佚的还有:萧齐时的《刘休食方》1卷。萧梁时的《食经》2卷,《食经》19卷,《太官食经》5卷。《家政方》中有《饮食方》、《鱿及档蟹方》、《羹臃法》、《鳅腰胸法》等各一卷,介绍专项的菜肴烹饪方法。据《南齐书·虞棕传》记载,尚有魏晋人何曾《食疏》以及南朝虞棕《食珍录》,等。

第二类是有关食制食法与饮食宜忌、卫生营养方面的著作。有曹操《四时食制》1卷,无名氏《四时御食经》1卷,《太官食法》20卷,《黄帝杂饮食忌》2卷,等。《家政方》中有《食图》1卷,绘食物之图,属“食法”之书。张华《博物志》也有《食忌》1章,专论饮食宜忌。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认为《四时御食经》似即魏武《四时食制》,又《新唐书·艺文志》所载赵武《四时食法》,《旧唐书·经籍志》所载赵氏撰《四时食法》似皆为上述曹操之书。

第三类是关于食品加工酿造方面的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梁代所有而隋代已亡佚的有《家政方》12卷。隋志同时所载尚有《食法杂酒食要方白酒》并《作物法》12卷,或以为此似为《家政方》解题之语。准此则两者实为一书。其12卷之具体篇目为:《食图》1卷,即解题所谓“食法”;《四时酒要方》1卷,即解题所谓“杂酒食要方”;《白酒方》I卷,即解题所谓“白酒”;《七日面酒方》、《杂酒食要法》、《杂藏酿法》、《酒》并《饮食方》、《鲜及挡蟹方》、《羹脓法》、《组腰胸法》、《北方生酱法》各1卷,即解题所谓“作物法”。这12卷中除上文已经引述的《食图》、《饮食方》、《鱿及档蟹方》、《羹脓法》、《组腰胸法》等5卷外,其余7卷大多为食品加工酿造方面的内容。

第四类是有关地区或远方珍异食物方面的著作。它们大多见于地志类著作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著作记述中原地区之外远方珍异,尤以记载南方珍异的为多。如《南方草木状》、《临海水土异物志》等。有的是记载地区风俗的著作,如《荆楚岁时记》等。《齐民要术》特辟专卷《五谷、果前、菜茹非中国物产者》,记载边远地区和域外可食植物品类149目。

第五类是综合性的著述。北朝时的《齐民要术》就是其突出的代表,该书全面地、系统地论述了食物原料、食品的生产、加工、烹饪和食用等,为南北朝时期饮食学著作之集大成者。

上述五类基本上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新出现的饮食著作类型,只有个别的已见于汉代,如在食忌方面在汉代已有《神农黄帝食禁》7卷,食禁即食忌,其余则全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所首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饮食著述发展的特点有四:一是记述饮食事项和问题的专门的饮食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虽然仍有一些饮食著述附属于其它著作之中,但是大多已经不是其它著述的附属物,而是各自独立的专著。

在这一时期所出现的许多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专门性的饮食著作中,以记载食品加工、烹饪技艺为主的各种食经、食方、食谱等最为繁多和突出,它们已经从其它著述中独立出来。

如先秦、汉代那种把饮食作为阐述某种哲理或政治思想的附庸的著作已少见,而是从饮食本身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记载和论述,表现了在饮食问题上务实取向的时代精神,表明饮食水平和烹饪技艺的提高和人们对于美味佳肴的注重和追求。二是这些著述分别从食物和食品的生产、加工、烹饪,到食制食俗、饮食宜忌、卫生营养等方面进行记载和论述,涉及了饮食文化的各个方面和层次,从而构架了我国古代学说粗备的饮食学的基本范畴和体系。

而这些最后又在《齐民要术》中得到了全面、系统地总结。三是饮食著述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在注意吃好的同时,还讲究饮食的卫生和营养,出现了较多关于饮食宜忌方面的著作,为日后唐代饮食学的一个分支—食疗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由于这个时期南方腹地的逐渐开发、民族关系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从而出现了许多记载远方及域外珍异食物的著作,对于各地饮食文化的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使这一时期的饮食著述在空间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四是这一时期大多数饮食著述的作者本身就是饮食专门家和研究者,如曹操、何曾、崔浩、刘休、虞惊、贾思把等,表明饮食问题研究群体的形成。这些都标志着这一时期饮食学的确立和发展。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时期的饮食著作大多已经失传,这是这个时期战乱不绝、朝代更迭频繁所造成的结果。除了《齐民要术》等少量著作尚完整保留至今之外,现在仍能见到的,大多为辑佚本,主要有:《四时食制》、《南方草木状》、《临海水土异物志》、《荆楚岁时记》等,以及崔浩《食经》序和虞棕《食珍录》残卷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古代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 确立和发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的确立 发展的原因

魏晋南北朝 饮食学的确立 发展的原因

饮食,时期,士族,官僚,门阀,发展,饮食学,魏晋南北朝,人们,嗜欲,思想,美食,地主,技艺,皇权,禁欲主义,美味佳肴,何曾,何劲,王恺,齐武帝,势力,儒家,学上,宫廷,御厨,滋味,水平,烹饪,现实

2016-11-05 #小故事

古代官员的黄金时期——魏晋南北朝

古代官员的黄金时期——魏晋南北朝

官员,时期,魏晋南北朝,待遇,情况,文化,朝廷,罚站,生活,黄金时期,魏晋,好的,制度,古人,古装剧,现象,网友,福利,规定,古代官员,中国历史上,所以说,而且在,证明你,那个时候,多强,多大,魏朝,都会,中国

2013-04-28 #故事大全

古代女权最鼎盛时期 不是唐朝而是魏晋南北朝

古代女权最鼎盛时期 不是唐朝而是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妇女,魏晋南北朝,时代,婚姻家庭制度,女性,男性,个性,历史,女权,婚姻,智慧,朝代,爱情,男子,发展,影响,生活中,慕容冲,武则天,潘安,高洁,临朝,一大,丈夫,东西,世道,中国,听政

2008-05-16 #小故事

浅谈古代婚姻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风俗

浅谈古代婚姻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婚礼风俗

2007-09-19 #经典故事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探寻中国古代的簪钗文化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探寻中国古代的簪钗文化

人们,发簪,时期,女子,发髻,佛教,技艺,耳挖,魏晋南北朝,古人,内涵,假髻,文化,男子,金属,影响,兽骨,地位,斧钺,耳根,护法,一端,两端,习俗,首饰,前人,发式,命妇,外形,形状

2012-09-17 #小故事

古代史:汉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教育界名人集锦

古代史:汉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教育界名人集锦

太学,何晏,阮籍,河南,玄学,王弼,主张,向秀,政治,时期,汉魏,洛阳,王充,郭象,三玄,学生,思想家,核心,礼法,著作,讲堂,我国第一部,洛阳太学,老子注,魏晋玄学,无为而治,于建武,仪和,何休,任尚书郎

2014-10-12 #故事会

浅谈古代婚姻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现象和等级性婚礼

浅谈古代婚姻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早婚现象和等级性婚礼

时期,女子,六礼,婚姻,婚龄,诏书,现象,魏晋南北朝,传统,当权者,婚礼,父母,礼制,习俗,婚俗,婚娶,法律,等级,社会,重压,强制,西晋时期,被认为是,华恒,唐汉,司马炎,周朗,延祚,晋武帝,武帝纪

2013-11-23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魏晋南北朝的石刻艺术

中国古代传统艺术——魏晋南北朝的石刻艺术

风格,雕塑,犍陀罗,佛教,云冈,北魏,文化,泥塑,石窟,麦积山,雕塑艺术,艺术,云冈石窟,古阳洞,大佛,成就,造像,龙门石窟,影响,代表作,典型,印度,审美观,宾阳中洞,特征,石窟群,统治者,雕像,面孔,龙门

2007-09-0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