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返乡创业干什么好?先看三个返乡农民的创业致富故事

时间:2020-06-01

农村创业致富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4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近年来,农民返乡创业成为创业大潮中一道亮丽风景。他们有外出闯荡的经验,如今又回到熟悉的土地上,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带来新的动能。无论是创新种植养殖方式、发展现代农业,还是加速三产融合,他们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路上你追我赶,谱写着壮丽的人生篇章。

农家娃当上 鸡司令 5月26日,在大巴山深处的陕西紫阳县 养鸡状元 龙伦增的养鸡场,这个朴实的小伙子手机响个不停,一会儿是四川的老板打电话订货,一会儿是西安的客商咨询价格,一会儿是某个酒店经理要到养殖基地考察,总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他养殖的土鸡来的。 龙伦增,这位1988年出生的农家娃大学毕业后,先后在西安、天津的商贸公司上班,月薪都在4000元以上。然而,故土难离,在外漂泊的日子更坚定了龙伦增回乡做 新农人 的决心。2014年5月,龙伦增回到家乡申请了8万元大学生创业贷款,通过镇政府流转林地1000亩,建起了鸡舍,引进首批土鸡苗5000只,开办林下生态养鸡场,并注册了公司。 在苦心经营养殖场的日子里,龙伦增集老板、技术员、工人于一身,又要给鸡喂食,又要寻找销路,还要请工人师傅维护养殖场设施,整天围着鸡仔转,忙得不亦乐乎。 随着土鸡的出栏,成品鸡销往西安、安康及四川等地。因为是生态养殖,龙伦增也与这些老板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去年,四川一位客商看好放养的土鸡肉质纯正、味道好,将现存栏的5000只盘厢河土鸡全部购买。于是,龙伦增决定扩大生产,追加投资50余万元,建起了两个2000平方米的新圈舍,完善了育雏室、饲料仓库、消毒通道、围栏、大门等设施,又补栏1万只盘厢河土鸡,依旧销售火爆。 龙伦增说, 下一步,我准备成立专业合作社,形成自己的品牌,延长产业链,走生态农业、公司加农户、 互联网+ 的生产经营模式,带动广大青年一起创业,带领乡亲们和周边农户共同致富,让盘厢河土鸡走向各大超市、餐馆酒店,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沙窝窝 里的花产业 夏日炎炎,位于陕西大荔县官池镇西里村的沙苑牡丹现代农业观光园依然游人如织。6月17日,牡丹园里一片姹紫嫣红,前来观光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宽广的跑马场、沙滩卡丁车、错落有致的蒙古包,加上铁锅羊肉、烤肉等各种美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人们携家带口,在这里赏花拍照、采摘瓜果、吃饭消遣。牡丹园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2014年,他回到家乡西里村,流转2000亩土地,准备创建一座现代农业园区。 刚开始时对农业园区定位不清,不知道种什么好,陆续种了玉米、红薯等农作物,赔了不少钱 ,贠建龙说, 后来我去洛阳、菏泽等地考察学习,发现牡丹耐旱,特别适合种植在沙土地里,便萌生建一座牡丹园做观光农业的想法。 如今,走进沙苑牡丹现代农业观光园,可以看到成片的花果林带,一棵棵古树名木林立,一个个大棚鳞次栉比,这里不仅有花卉苗木,还有新发展的蔬菜大棚等现代特色农业。以前的撂荒地现已实现 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变成了人们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今年牡丹花开时节,园区每天都要接待数千人,最高峰时突破万人。 贠建龙说,目前园区建有牡丹园800亩,设施蔬菜大棚42个,栽植珍珠油杏50亩,紫花槐80亩,桃树500亩,种植生态景观防护林100亩,还建有可存栏600只的种羊场。园区里还有农耕体验、农家乐、跑马场、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区, 旅游+ 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除了种植观赏牡丹,贠建龙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油用牡丹,并开发了一系列牡丹深加工产品,如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香水、牡丹饮料、牡丹牙膏等产品,注册了 国色坊 国花蕊 丹香源 等商标,提高了油用牡丹的附加值,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那些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的村民,既可收租金,又可进园区上班挣工资,每年可增收好几万元。 产业融合促进脱贫 在紫阳县高桥镇,李远权算是远近闻名的返乡创业能人。他从初中毕业就开始涉足商海,帮父亲在镇上经营商店、开旅馆。后来又带领乡亲们外出打工,从采矿到包矿,一度将队伍扩展到上千人。紫阳有得天独厚的富硒资源,李远权时常琢磨,如果在这块富硒宝地上建厂建园建社区,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岂不是一桩美事?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在家乡干一番事业。 2012年,李远权回到家乡,注册成立了公司。起初,他抓住国家扶持现代农业园区的机遇,在高桥镇建成了融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于一体的 紫阳县开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园区 。公司成立以来,李远权围绕 硒 字做文章,逐渐发展成为以开发富硒特色农产品、富硒食品,带动当地农户发展生态种植养殖的龙头企业。 园区以农户种植玉米和本土黑猪养殖为载体,将原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走上了 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发展道路。其农业园区、产业联合社、订单农业,都成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依托。通过移民安置、土地流转、玉米种植、黑猪养殖、工厂上班、园区务工6种方式,带动高桥镇10个村的群众共奔小康。 目前,200余名农民成为公司员工,实现了在 家门口 就业。同时,李远权还与60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玉米订单收购协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谈到今后的发展规划,李远权说: 新增的两条玉米加工生产线投产后将与全县5万农户签订玉米生产订单协议,覆盖贫困户两万户。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返乡创业干什么好?先看三个返乡农民的创业致富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青年农民回乡创业赚钱致富故事回乡种田空间小农民

青年农民回乡创业赚钱致富故事回乡种田空间小农民

魏海,工厂,刘振,农民工,粮仓,义堂镇,金融危机,胡新杰,农民,回乡创业,广东,云梦县,工人,时候,工作,生产,鞋厂,在农村,一家,东莞,云梦,产品,人口,企业,厂房,想法,梦想,镇上,投资,海宝

2020-09-25 #故事大全

自强不息勇创业 致富反哺众乡亲 ——返乡农民工王卫平的创业故事

自强不息勇创业 致富反哺众乡亲 ——返乡农民工王卫平的创业故事

藏香猪,合作社,王卫平,农家乐,养殖,贫困户,村民,卫平,产业,收入,藏香,发展,王卫,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农户,农民,周边,品牌,挂面,村庄,猪肉,消费者,耀州区,西藏,荒山,凤梅,可增,小丘镇,孙小锋

2020-06-01 #故事阅读

山西46岁农民和他1000个葫芦娃的故事 创业实现致富梦

山西46岁农民和他1000个葫芦娃的故事 创业实现致富梦

张俊青,葫芦娃,葫芦,夫妻,价格,妻子,收入,时间,景区,销售,农民,作品,农闲,工程队,市场,异形,故事,彩绘,承包地,精品,创业明星,彩绘葫芦,和政,张俊,在家里,北坡村,家有,杨树沟,李家大院,图片

2013-02-26 #故事大全

穷人创业致富的故事

穷人创业致富的故事

陶德,公司,赵挺,乔薇,茶叶,高科,农户,蔬菜,茶叶公司,穷人,故事,A.,B.,陶思,产品,日本,隆林,创业致富,一家,合作社,市场,深加工,湖北,资金,告诉记者,三冲村,企业,价格,年纪,基地

2020-08-22 #长篇故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桃树,养殖,姜文,北京,全国,养殖场,平谷区,太和县,山东,安徽省,年收入,白色,蛋鸡,致富路,高唐县,鹌鹑,农技协,常斌,明洪,李庙村,毛庄村,洪生,肖口镇,陈豫,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南川区,小街村,越来越好,全所

2020-04-21 #故事大全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桃树,养殖,姜文,北京,全国,养殖场,平谷区,太和县,山东,安徽省,年收入,白色,蛋鸡,致富路,高唐县,鹌鹑,农技协,常斌,明洪,李庙村,毛庄村,洪生,肖口镇,陈豫,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南川区,小街村,越来越好,全所

2020-05-07 #故事阅读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桃树,养殖,姜文,北京,全国,养殖场,平谷区,太和县,山东,安徽省,年收入,白色,蛋鸡,致富路,高唐县,鹌鹑,农技协,常斌,明洪,李庙村,毛庄村,洪生,肖口镇,陈豫,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南川区,小街村,越来越好,全所

2020-05-08 #长篇故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创业致富故事/创业成功案例

桃树,养殖,姜文,北京,全国,养殖场,平谷区,太和县,山东,安徽省,年收入,白色,蛋鸡,致富路,高唐县,鹌鹑,农技协,常斌,明洪,李庙村,毛庄村,洪生,肖口镇,陈豫,副理事长,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南川区,小街村,越来越好,全所

2020-05-1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