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何为帝王之术?简单谈谈封建帝王的外儒内法

时间:2020-06-04

话说周王朝建国后采用分封制,分封有功之臣

提示:本文共有 161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上次和大家简单聊了聊对于封建这个词的个人观点,由此让我联想到了封建帝王的统治之术,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话说周王朝建国后采用分封制,分封有功之臣。姜子牙被封到齐地,周公被封到鲁地。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姜子牙便问周公:“你以后咋治理鲁国呀?” 周公便说:“尊敬应该尊敬的人”。 姜子牙听后叹了一口气说:“鲁国会越来越弱的”。

周公听后也问姜子牙:“你准备怎么治理齐国啊?” 姜子牙回答说:“我任用贤能的人,尊崇功绩。”周公听了以后的反应也是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以后齐国的君主可能会被谋朝篡位啊。”

后来的事我们大家都知道,姜子牙说的非常对。鲁国后来“日以削”,到春秋时成为常常被欺负的一个国家。我们今天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提到鲁国一般是两个标签:礼仪之国、被欺凌的弱国。 那么,反观姜子牙的齐国又怎样了呢?

齐国传了二十四世后,被田氏篡位,姜齐变成田齐。反而是弱小的鲁国,倒传了三十二世。周公和姜子牙,都是道德和才能都无可挑剔的人,但他们在治理国家时,也没有办法兼顾,只能选择自己更看重的一面。

周公更重视道德教化,姜子牙更重视人尽其才。但问题在于,道德教化做得好,国家未必强盛,身为礼仪之邦的鲁国却受尽了屈辱;人尽其才做得好,却未必稳定,大家的争竞之心被挑起,反而导致弱肉强食,纷争不断。 世间没有两全其美之法,你只能选择自己更在乎的一面,而不得不承受另一面。

故事说到这里便结束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该如何去统治自己的国家呢?纵观历史,自汉代以后各朝帝王都喜欢用一个方法,那就是外儒内法。那么何为外儒内法呢?我们就需要了解儒法是何物。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

儒家思想尚古,希望回到西周时代的盛世。儒家认为造成“春秋战国”时代战乱频仍,礼崩乐坏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不“师法古人”,破坏了当年定下来的“周礼”。如果大家都继续守“周礼”,各安本分,那么社会就会安定,百姓和诸侯都能保全身家性命。

法家思想则不同,他们反对“师古”,他们认为时代已经改变,人君就该顺应时代,抛弃已经陈旧腐朽的“周礼”,用新的方式来治理国家。

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儒家推崇“王道”,而法家推崇的是“霸道”。可以说外儒内法就是王霸之术。

儒家思想讲“仁,义,礼,智,信”,虽然不好用,但是好看。“儒家”因为它华丽的理论,超高的道德标准,鼓励民众各安本分的思想,被封建统治阶级挂起来让民众们去学去看。

但是统治阶级们自己呢?他们是只要对自己统治有好处就拿来用。再说个小故事来举例。

话说汉元帝刘奭年轻的时候,大概是被儒生们洗脑了,特别推崇“儒家”思想。但是他的父亲汉宣帝刘询用人做事却很有“法家”的做派,任用了很多手段狠辣的官员。于是刘奭就趁他父亲刘询吃饭的时候,向刘询提意见,建议刘询用人要多用儒生。

结果反而被刘询训一顿:“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通过这一段话,基本上为后世“外儒内法”奠定了基础。

“儒家”的皮毛好看,那就挂起来让民众看,让民众学,不学不看就不让他们当官参政。

“法家”思想实用,有利于自己的统治,那就不妨该用就用。但要悄悄的用,不让民众知道,所以《商君书》历来都是“禁书”,属于“帝王术”,只有高级人员才能看。

大家都讲“儒家”思想制造“伪君子”,其实这话不全对;因为从一开始很多人就对“儒家”思想不感兴趣,只是因为不做“儒生”就无法当官参政而已。

自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成为普通人参政为官的第一途径,儒学因此迅速发展,但是其“纯度”也因此更加低的可怜。

从此以后想当官的就必须是所谓的“儒生”,但当官的却不一定对儒家思想有共鸣,“借儒上位”成了公开的秘密。

“外儒内法”在中国漫长历史长河中,占据了非常重要位置,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从这一现象和角度,我们便能很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许多思想文化都是互相争论不休,却又不得不相互依存。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何为帝王之术?简单谈谈封建帝王的外儒内法”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我的育人之道

外儒内法+剂之以道:我的育人之道

学生,班级,内法,无为而治,儒家,父母,道德,教育,管理,乱世,修养,同学,效果,校纪,班规,纪律,行为习惯,路线,道家,生活,各方面,班级管理,道法自然,班主,东西,习惯,全体同学,关系紧张,关系,家庭

2024-02-05 #综合

好大喜功的成语故事

好大喜功的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晋文公,贞观,好大喜功,世民,历史,观点,宝玉,张亮,李渊,贾政,封建帝王,全局,儿子,军事家,大臣,小臣,情况,成就,政治家,方面,新唐书,汗马之劳,系统,生命,缺点,重耳,高丽,无法摆脱

2020-05-26 #短篇故事

好大喜功的成语故事

好大喜功的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晋文公,贞观,好大喜功,世民,历史,观点,宝玉,张亮,李渊,贾政,封建帝王,全局,儿子,军事家,大臣,小臣,情况,成就,政治家,方面,新唐书,汗马之劳,系统,生命,缺点,重耳,高丽,无法摆脱

2020-05-29 #经典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历史,成语故事,武帝,贞观,丞相,公孙弘,皇帝,大臣,张亮,张汤,李渊,作者,仁义,成语,发蒙振落,坏话,天下,情况,欲望,汉武帝,东征高,封建帝王,政治上,无法摆脱,有一次,武帝听,淮南王刘安,好大喜功

2020-05-1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历史,成语故事,武帝,贞观,丞相,公孙弘,皇帝,大臣,张亮,张汤,李渊,作者,仁义,成语,发蒙振落,坏话,天下,情况,欲望,汉武帝,东征高,封建帝王,政治上,无法摆脱,有一次,武帝听,淮南王刘安,好大喜功

2020-05-16 #长篇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历史,成语故事,武帝,贞观,丞相,公孙弘,皇帝,大臣,张亮,张汤,李渊,作者,仁义,成语,发蒙振落,坏话,天下,情况,欲望,汉武帝,东征高,封建帝王,政治上,无法摆脱,有一次,武帝听,淮南王刘安,好大喜功

2020-05-26 #故事阅读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历史,成语故事,武帝,贞观,丞相,公孙弘,皇帝,大臣,张亮,张汤,李渊,作者,仁义,成语,发蒙振落,坏话,天下,情况,欲望,汉武帝,东征高,封建帝王,政治上,无法摆脱,有一次,武帝听,淮南王刘安,好大喜功

2020-05-28 #长篇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简单历史成语故事

李世民,魏征,历史,成语故事,武帝,贞观,丞相,公孙弘,皇帝,大臣,张亮,张汤,李渊,作者,仁义,成语,发蒙振落,坏话,天下,情况,欲望,汉武帝,东征高,封建帝王,政治上,无法摆脱,有一次,武帝听,淮南王刘安,好大喜功

2020-05-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