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发生在百年老字号里的小故事

时间:2020-06-04

我与金融消保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小妹夫出差来北京,临走前想给四岁的女儿买点特产,他住的宾馆附近恰好有一家卖糕点的百年老字号,除了传统糕点外,还有各式各样的糖果,妹夫决定给孩子买一些,什么奶片啦、糖葫芦啦、牛皮糖等各装了一些,结完账都准备走了,妹夫拿着小票突然反应过来,要看一下价签,这一看不要紧,居然生出不少事来,“牛皮糖”价签上标的11.8元每斤,购物小票上打的是14.00元,妹夫找到称重的伙计询问,小伙计看起来非常年轻,长得挺憨厚,他凑过去看完价签以后解释说没打错,就是14元一斤,妹夫买的是黑芝麻牛皮糖,黑芝麻牛皮糖就是14元一斤,价签上标的11.8元一斤的牛皮糖是白芝麻的,这下妹夫不干了,因为黑芝麻牛皮糖和白芝麻牛皮糖装在同一个食品箱里,只有一个价签,就是11.8元一斤,怎么黑芝麻牛皮糖就卖出了14元的价钱呢,而且根本没有价签,小伙计听到这个质疑,解释说因为春节过后刚上班,这个食品柜里的黑白芝麻糖还没来得及分类,确实是黑芝麻牛皮糖卖得比白芝麻的贵,要不然他给我们现打一个价签出来,妹夫不接受这个解释,为什么混合在一起出售的牛皮糖居然卖出了没有标价的价格,价格不一样为什么要混装在一起?小伙计被较真的妹夫整得没办法,说这是工作疏漏,回头把两种牛皮糖分出来,信誓旦旦地说他们是老字号,不会骗顾客的,妹夫回答:“沃尔玛还国际品牌呢!”,这时妹夫看见放牛皮糖的食品箱上面的架子上还放着成袋包装的黑芝麻和白芝麻,标价为白芝麻14元一斤,黑芝麻11元一斤,不禁问道:“既然白芝麻比黑芝麻卖得贵,为什么黑芝麻牛皮糖反而比白芝麻牛皮糖卖得贵呢?”,一直在旁边打圆场的我,这时也不禁好奇了,对呀,为什么呢?

经典话语的产生往往在不经意间,小伙计开始解释:“白芝麻就是比黑芝麻贵呀,因为它很难加工,是从黑芝麻里分出来的。”我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妹夫的绝妙回答:“你气死我了,气死我了,白芝麻是从黑芝麻里分出来的,那么白人也是从黑人里分出来的了?”。听到此时,实在忍不住的我不禁大笑起来:“哈哈哈……”,到底是名牌大学的资深硕士,水平就是不一样,服了。

粘了这么久,本来不打算再跟小伙计较劲儿的妹夫已经准备放弃购买牛皮糖了,这时一位50多岁的男经理出现了(其实店很小,他一直在那里),询问情况,妹夫简单说明之后,男经理把一位中年女经理叫过来问价钱,女经理确定地说:“牛皮糖都是一个价钱,就是11.8元一斤”说着还拿着牛皮糖“这不都是XX厂家的吗?这个厂家的牛皮糖就是一个价,都是11.8元”男经理跟我们解释:“我不了解这些事,我就负责管理”看着“无辜”男经理的国企招牌表情,突然想起,其实整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好一会儿了,一共二十平米左右的店铺,他一直在现场,居然跟穿了隐身衣一样,不禁说到:“您要是负责管理,就更应该知道这些事情呀”,女经理跟我们解释:“他是经理,我是业务经理,我了解情况。”小伙计还在坚持两种牛皮糖价格就不一样,女经理对我们说:“对不起呀。他以前不是卖糖果的,是卖肉的”,错愕的同时不禁莞尔,女经理开始帮我们装糖果,边装边说:“我就讨厌有些小孩,老跟客户说些不着边际的话,惹事儿,明明自己错了,认个错不就完了,老百姓挣个钱也不容易,再说也不是这点钱的事儿,是这事该怎么着就怎么着,我这人就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呵呵,也是,一个小屁孩(后来知道小伙计今年才19岁)售货员,在顶头上司确认事实之后,居然还犟着不认错,换了谁也得生气,整个一不懂事儿兼不尊重老人家。唉!要学的还多着呢,好在还小,能够做成这样也不错了,要求不能太苛刻。妹夫有些生气了,跟小伙计说:“听见了吧?你们经理已经说了,就按这个价钱给我称。”……

和妹夫出了店铺谈论此事,妹夫语重心长:“二姐,你以后买东西一定要小心点……,我和小妹有一次去沃尔玛买东西,回家发现我们买了一桶油,收了我们两桶的钱”,联想到该商家前些日子的价签事件导致的罚款,理解他刚才说到该商家的那般态度了。又想起春节时在济南某超市,遇见一对小夫妻顾客退货,说是买的牛奶回家喝了一口发现味道不对,打开一看发现居然长毛了,哎呀,也不知道当初那些生产日期怎么打上去的,一问品牌,居然赫赫有名。由此事又想起亲眼所见的一件事,超市快关门了,售货员忙于把未出售的火腿肠等加工食品换价签,也许想跟长毛的牛奶PK一下。

作为消费者,真是得处处留意呀,有时候出于对商家的信任,买了东西根本不对小票,看来这个习惯不好,对自己的钱不负责任,辛辛苦苦挣的钱,为什么让商家的不良行径拿走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良心买卖,应该童叟无欺呀。

欣赏同仁堂的对联:

上联是: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下联是: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里面蕴涵了"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每每想到都令人警醒。

小h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发生在百年老字号里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些云南百年老字号的故事

一些云南百年老字号的故事

吉庆祥,下关,火腿,下关沱茶,云腿月饼,宣威火腿,团茶,沱茶,云南,杨林,杨林肥酒,时间,小碗,川渝,昆明,罐头,腊肉,茶厂,生产,酿酒,20世纪,中华老字号,孙中山,康藏,浦在廷,百年老字号,南中国,峰火,茶马古道,青竹叶

2015-01-09 #小故事

玩转鸡年春节营销 百年老字号的价值回归之路

玩转鸡年春节营销 百年老字号的价值回归之路

凉茶,行业,产品,用户,品牌,市场,渠道,低糖,吉祥,品类,红利,节目,销量,营销,内容,战略,电视,线下,吉文,新中,消费,销售,喝王老吉,消费升级,五福,中国,价值,品质,增长率,存量

2015-03-07 #故事大全

赵权立:我为北京“百年老字号”配送海鲜三十年

赵权立:我为北京“百年老字号”配送海鲜三十年

祁达才,廖建平,刘映,余晓,吴海,宋友,李庆,江裕,王斌,企业管理,企业,全国,增刊,电力行业,钟声,现代化,中国电力,管理创新,经典案例

2018-12-11 #故事阅读

淮安河下古镇的老字号 百年老店的崭新牌匾 白璧微瑕

淮安河下古镇的老字号 百年老店的崭新牌匾 白璧微瑕

古镇,牌匾,茶馓,河下古镇,淮安,招牌,客栈老板,百年老店,北门,历史,手工,文楼,游客,看法,特色,美食,肉圆,老街,森林中,蟹黄汤包,周总理,吴承恩,大文,大皮,梁红玉,传统小吃,好的,我的客栈,街里,低调

2017-03-16 #经典故事

讲好“百年传奇”新故事 李锦记亮相京交会老字号展区

讲好“百年传奇”新故事 李锦记亮相京交会老字号展区

李锦记,京交会,全球,老字号,陈姝,国家和地区,北京,事务,客商,李锦,服务贸易,专业,专设,产品,企业,全世界,嘉宾,展区,平台,总监,文化,机会,盛会,酱料,观众,领域,中国企业,中国传统,孔君,李锦裳

2020-04-18 #经典故事

品老字号美食 读百年人文故事《上海老味道续集》新书发布

品老字号美食 读百年人文故事《上海老味道续集》新书发布

老字号,豫园,松月楼,美食,南翔馒头店,绿波廊,春风,文化,集团,沈嘉禄,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图说,品牌,新书,松鹤楼,上海老,上海文化,味道,市民,城隍庙,小笼,德兴,续集,湖滨,素食,菜馆,馒头,食客,餐饮

2014-10-25 #长篇故事

老字号遇上“新时代” 是百年初心下的品牌挑战

老字号遇上“新时代” 是百年初心下的品牌挑战

老字号,潘高寿,品牌,中华老字号,龙凤旗袍,市场,计划,传播,周虎臣,曹素功,玉祁,营销,酒业,互联网,代人,企业,信息流,全国,品质,笔墨,知名度,新时代,上海,医药行业,匠心,地域,壁垒,工艺,开拓市场,总经理

2020-09-11 #故事阅读

百年的坚守 成都饮食老字号“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故事”

百年的坚守 成都饮食老字号“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故事”

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成都,陈麻婆豆腐,招牌,胡家凤,品牌,四川省成都市饮食公司,川菜,企业,记者,成都市,美食,公司,工业化,烹饪协会,荣乐园,告诉记者,凉粉,名城,国际,城市,市民,张力,文化,游客,发展,变迁,建设,陈麻婆

2020-05-25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