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安家》故事原型发声 老太太下场惨 徐姑姑价值观被质疑

时间:2020-06-07

北京故事原型

提示:本文共有 17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安家》自开播以来持续高能,以往剧中让人生气的角色只有一两个,而《安家》在前18集中,已经出现三个,并且全部都是女人,在潘贵雨和张乘乘之后,又出现个占起便宜不讲道理的老太太。

这段剧情在《安家》中是一个小高潮,事情发生与房似锦跟着徐姑姑学习老洋房的生意之后。

电视剧开篇提到过老洋房生意,三年不开单,开单吃三年,以1.5亿来算,中介赚取2%的佣金,那也整整有300万,徐姑姑能将老洋房生意牢牢握在手中,足见其能力超群。

在上海中介圈,徐姑姑因为老洋房生意有一定知名度,不然客户也不会点名找徐姑姑接单。

上海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尤其是在近代,洋人活动轨迹颇多,老洋房便是时代遗留下的产物。

同上海的地标外滩一样,老洋房是上海文化中的独特组成部分,其作用就像老北京的四合院,有着时代记忆,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能买得起的人屈指可数。

《安家》中展示的老洋房也是如此,位于黄金地段,不仅有着时代记忆,还记录着一家人几代的记忆。

但这段记忆并不全部都是友好,霸道蛮横、倚老卖老的老太太,便是整段记忆中的毒瘤。

在老太太危难之间,房主的祖爷爷收留了他们一家人,两家人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几十年。直到老太太两个儿子结婚后搬了出去,两家人才算断了来往。

这里有个细节,老太太两个儿子的婚房也是房主一家人负责,几千万借了出去,也没想着再要回来。

但是,在房主的公司出现危机需要买房时,老太太这家人又出现了,让人感觉来者不善。

说白了,是老太太这家人太愚昧,在别人家房子住了几十年,养成一种“主人翁”意识,觉得房主买房的钱有权来分一杯羹,丝毫不顾往日的情分,将贪婪、丑恶的嘴脸展露出来。

从老太太一出场,便表现的胸有成竹,她们一家人已经将这5000万看成囊中之物。并且上演一出恶人先告状的戏码,企图将房主一家人打造成吞并她们钱财的恶人。

作为观众,气愤的不是老太太的不讲理,而是对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亲戚落井下石;在接受诸多恩惠后却恩将仇报、反咬一口,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

对于这家人来说,合谋将这5000万拿到手才是当务之急,于是以老太太为首的这一家人,将整成行动当做“上班”,信奉人多力量大,每天9点准时“上班”,说来也怪嘲讽的。

老太太看着慈眉善目,没想到反差这不大,以至于弹幕中很多人在刷,药神救错人了。

不得不说,观众的脑洞蛮大,由《安家》联想到了《我不是药神》。

《安家》中的老太太越招人恨,说明演员演技越精湛,剧情越能引发观众共鸣。

老太太赖着不走非要分钱这段戏,不是编剧自己编的,而是根据真实案件改编,事情发生在2013年。

当事人发的这个微博被编剧六六转载,按照当事人的说法,这个故事早在2018年便被讲了出来。

当事人将这件事在“有哪些恶有恶报的故事”系列下讲出,即便这么多年过去,明显能看出意难平。

六六将事情写道剧本里,一定是得到当事人的首肯,在故事的讲述上,六六也进行一定的美化。

剧本中的老太太,两个儿子至少得到两套房,但在原版故事中,这家人的结局要惨得多。

电视剧中的结局总让人觉得而有些意难平,恶人受到的惩罚不够,电视剧过于美化生活了。

其中,更能引发深思的是房似锦和徐姑姑两人的价值观。

房似锦是个快意恩仇的人,情绪都写在脸上,处理事情有点下金庸笔下的侠客,喜欢拔刀相助。

因看不清这一家人的做法,在老房中与一家人吵起来,明明是路见不平,却惹得甲方不快。根本原因在于甲方不愿掀开这块遮羞布,想着稍微花点钱能息事宁人。

甲方客户与徐姑姑的价值观很像,典型的有钱人处理方式,没体验过生活的贫苦,公司在破产边缘,还有祖产可以变卖,于是才说出“皇帝也有穷亲戚”这种话,劝甲方破财免灾、息事宁人。

徐姑姑能说出这样的话不意外,他对待出轨的张乘乘也是如此,房子和财产都可以不要,只求清净。

但是,甲方被老太太这一家人狮子大开口吓到了,不得不只能采取房似锦“以暴制暴”的B计划。

于是,故事按照当事人提供的解决途径发展下去,合情合理的强拆迁让老太太一家人有苦说不出。

我们不能因为徐姑姑的价值观就说他“圣母”,他和房似锦的成长环境不同,处理问题方式自然不同。

有钱人的“软弱”反倒助长恶人嚣张的气焰,恶人越嚣张,观众越气愤,电视剧热度越高。

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

看老太太那般气焰嚣张,年轻时一定也不是省油的等灯,教出来的孩子必然会自食恶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安家》故事原型发声 老太太下场惨 徐姑姑价值观被质疑”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安家徐姑姑卖1.5亿老洋房 居然是真实故事 故事结局大快人心

安家徐姑姑卖1.5亿老洋房 居然是真实故事 故事结局大快人心

剧中,老太太,现实中,老洋房,一家,先生,房子,穷亲戚,剧里,故事,原型,户口,龚俊,先生家,下场,原因,太爷,平房,电视剧,电视,结果,穷人,问题,强拆,生活,他们家,大快人心,扫地出门,祖宅,钱才

2010-08-24 #短篇故事

《如懿传》:剧中如懿因爱生恨自尽 历史原型下场却更加凄凉

《如懿传》:剧中如懿因爱生恨自尽 历史原型下场却更加凄凉

剧中,乾隆,皇上,那拉氏,下场,一生,剧照,皇后,历史原型,因爱生恨,傀儡,富察氏,待遇,电视剧,她的一生,史中,宫之主,霍建华,醉人,人物,乾隆皇帝,做法,会用,历史,名号,后宫,爱情故事,帝王,奢求,小说

2018-10-30 #短篇故事

她是曹雪芹很疼爱的女子 林黛玉原型 最后下场却很凄惨!

她是曹雪芹很疼爱的女子 林黛玉原型 最后下场却很凄惨!

香玉,雪芹,曹雪芹,先生,红楼梦,曹家,李香玉,女子,故事,情感,结局,创作,林黛玉,原型,大家族,时光,黛玉,很多人,了情,史长河,和黛玉,宝玉,李煦,林如海,不一样,常和,下场,一生,历史,人物

2010-06-14 #故事会

《沙家浜》里胡传魁的原型最终的真实下场是什么

《沙家浜》里胡传魁的原型最终的真实下场是什么

胡肇汉,老板娘,同志,布店,国民党,敌人,公安分局,上海,保长,上海浦东,匪徒,太平桥,吴县,房门,新四军,老包,钥匙,天花板上,史云,胡加,阳澄,和群,肉店,湘城,沙家浜,原型,上气不接下气,一线,伪军,伤病员

2010-08-23 #短篇故事

他是《水浒传》武松原型 一刀砍死蔡京儿子 最后下场很悲惨

他是《水浒传》武松原型 一刀砍死蔡京儿子 最后下场很悲惨

武松,杭州,高权,百姓,武松打虎,时候,施耐庵,故事,景阳冈,知府,大老虎,出生于,士武,宋义,蔡京,蔡虎,在杭州,提辖,不幸,一义,人名,军队,关入,原型,后人,壮举,大案,大喝一声,家庭,太守

2019-12-08 #小故事

王者荣耀的甄姬原型 下场十分凄惨 被夫君亲自赐死

王者荣耀的甄姬原型 下场十分凄惨 被夫君亲自赐死

甄姬,曹丕,儿子,曹操,袁绍,人们,甄皇后,魏明帝,家人,城池,姐姐,建安,父亲,母亲,百姓,粮食,美女,王者荣耀,出生于,任幽州,其才,刘夫人,刘协,有才,曹丕见,曹丕听,甄逸,甄氏,袁府,茂盛

2013-12-13 #故事阅读

小说《红岩》原型人物是谁? 来听听经典背后的故事

小说《红岩》原型人物是谁? 来听听经典背后的故事

红岩,小说,王维玲,王老,电话,人物,许云峰,老人,重庆,创作,核心价值观,宣灏,杨益言,罗广斌,许建业,中国青年出版社,张文化,内容摘要,代表性,书记,中国,中华儿女,人们,关键词,作者简介,作用,作家,作者,味道,原型

2015-01-13 #短篇故事

小说《红岩》原型人物是谁? 来听听经典背后的故事

小说《红岩》原型人物是谁? 来听听经典背后的故事

红岩,小说,王维玲,王老,电话,人物,许云峰,老人,重庆,创作,核心价值观,宣灏,杨益言,罗广斌,许建业,中国青年出版社,张文化,内容摘要,代表性,书记,中国,中华儿女,人们,关键词,作者简介,作用,作家,作者,味道,原型

2007-05-19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