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历史的诗化从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李 杨爱情的阐释切入

时间:2020-06-08

古代文学爱情故事80字

提示:本文共有 1088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历史的诗化— — —从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李、杨爱情的阐释切入路 海 洋(苏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摘要: 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在中国文学史上备受关注, 在对那些以李、 杨爱情故事为对象的文学作品的梳理中, 一些事实慢慢突显出来: 历史在接受从道德批判和审美同情两种角度阐释的过程中,获得了诗意,历史被诗化了,并且, 在历史被诗化的过程中,这一行动的原因及其意义也得到了说明。关键词: 历史的诗化;李、杨爱情事件;精神设想;探寻意义中图分类号: 1206.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 8444 (2004)05 0681 06收稿日期:2004 04 09作者简介:路海洋 (1980 ),男,江苏盐城人,苏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唐宋文学研究。历史作为一般事实, 在进入人类的解释体系之后,遭遇了复杂的意义介入行动, 美化、 丑化,审美肯定、道德批评,抽象化、纳入关系的具体化,总之是带了意义取向的精神介入和解读,历史因而变得扑朔迷离, 然而这种扑朔迷离非但没有戕害历史的生命,相反,却把尘封的记忆印痕一次次演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图景, 过往的旧事不甘寂寞地撩拨一代一代人的心弦, 这是多么奇妙的事! 为什么一段封建君王和他的女人的生活故事,在引起了世代政治家、文人墨客以及寻常百姓的兴趣后被变形并取得了生命延续甚至生命扩张的? 为什么在一个并不煽情的演剧场里,当当代人饰演的唐明皇和杨贵妃在戏台上双双跪倒口念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 《长恨歌》)时,醉倒了几乎所有在场的年轻人? 细心的探究告诉我们, 对历史的诗化阐释,尤其是审美倾向的诗化阐释,几乎是一手促成了我们所迷惑的事, 当然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人们究竟是怎样阐释李、杨爱情的? 人们为什么那样阐释? 这种阐释是特殊的还是具有一般性? 它有什么意义? 这将是本文努力解决的问题。一、李杨爱情事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的遭遇西方有一句著名的话,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汉姆雷特”,这样的话并非仅适用于莎翁的那部戏,当我们翻开历史,往往发现一样事物在甲那里被痛诋,在乙那里却被盛赞,而在丙那里又被置于无可无不可的境地, 就像鲁迅在谈到《红楼梦》时说的那样,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 《易》, 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历史,我是说一般性的历史仿佛成了塑型艺人手中的面团, 我们却也乐意大度地接受这些形态各异的造型, 并且自 己还从未止息地从事着这样的工作。 自 然, 历史不是因为人们的大度而主动地向多彩多姿努力,事实上,柔顺却又固执的历史不得不借助人们的热情、兴趣以及其它的意志力而存在,历史可以在时世巨变的刹那以它冰冷的顿喝给人警示,但是它终于只能存在于人的阐释中,这是历史的宿命。历史是无法复原的, 唐朝著名的皇帝李隆基和他妻子的故事, 可以用干巴巴的陈述句理1 862004. 5 第 26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清尽可能详细、真实的脉络,但是当时人的所思所想已经无法复原, 理解人物和事件很多时候不得不诉诸理解者的精神设想。 不过, 我们总先要知道较为客观的历史脉络。虽然中国的正史编纂者们多有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习惯, 但这不影响他们陈述的历史事件的基本可信性。 这是前提。 对李、杨爱情,两 《唐书》的玄宗本纪里只安排了 吝啬的几句话,那一情感事件被抽象成中国古代的一个男人娶妻和因故与妻子永远分离的两幅不负责任的写意画。 到杨贵妃的传里, 事件才稍有些枝节,总结两 《唐书》,不妨作这样的勾勒:(杨氏) 始为寿王妃。 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 后廷无当帝意者。 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丏籍女官, 号 “太真”, 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 而太真得幸…… 宫中号 “娘子”,仪体与皇后等。天宝初进册贵妃。( 《新唐书??杨贵妃传》)五载七月 , 贵妃以微谴, 送归杨銛宅。比至亭午,上思之不食…… (高) 力士伏奏请迎贵妃归院。 是夜,开安兴里门入内, 妃伏地谢罪,上欢然慰抚。( 《旧唐书?? 杨贵妃传》)天宝九载,妃复得谴还外第,国忠谋于吉温。 温因见帝曰……帝感动,辍食,诏中人张韬光赐之。 妃因……引刀断一缭发奏之,曰: “以此留诀。”帝见骇惋, 遽召入, 礼遇如初。( 《新唐书?? 杨贵妃传》)(天宝中安禄山叛),及西幸至马嵬, 陈玄礼等以天下计诛国忠,已死,军不解。 帝遣力士问故, 曰 “祸本尚在! ”帝不得已, 与妃诀,引而去,缢路祠下,裹尸以紫茵,瘗道侧,年三十八。帝至自 蜀, 道过其所, 使祭之, 且诏改葬。 礼部侍郎李揆…… (奏不可)……帝乃止。 密遣中使者具棺椁它葬焉。 启瘗, 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 命工貌妃于别殿,朝夕往,必为梗欷。(同上)欧阳修的修饰较刘昫稍多,人物也丰满些,故多引 《新唐书》。 这里可以看出, 唐明皇是十分喜爱杨贵妃的,杨氏忤逆两次而复能得宠, 可说是中国古代女人的 “荣耀”,况且杨妃即死时,欧阳修说 “帝不得已”,杨氏死后,颓唐的太上皇竟 “朝夕泣”于杨贵妃的画前,无有深情,必不至于此。 但是正史的叙述显得过于精简。精彩的戏剧并没有在正史编纂家们的文本里上演,我们需要把目 光转向多情、多思的文学家们的创作。 由于这段历史涉及到沉重的政治主题和永恒的爱与死的主题, 当时与后世的艺术家们为之投注了极大的热情, 以与此相关的人或事为题材的绘画的数量就已经很可观, 如唐张瑄有 《虢国夫人春游图》、无名氏有 《明皇幸蜀图》,另外从历代诗人的题画诗可以知道许多绘画作品, 如宋黄庭坚 《跋杨妃病齿图》、 楼钥《又题杨妃上马图》、姚勉 《题杨妃出浴图》, 元刘将孙 《题明皇安乐图》、沈梦麟 《杨妃吹笛图》、 黄庚 《明皇杨妃图》,明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 李东阳 《杨妃出游图》, 等等。 文学作品更是难以计数,概括言之, 正面直接描写李、 杨爱情故事的大抵有唐白 居易 《长恨歌》、 李商隐 《马嵬二首》、元黄庚 《明皇杨妃图》、 清袁枚 《马嵬》以及以马嵬事件为题材的大量诗歌, 陈鸿 《长恨歌传》,元白朴 《梧桐雨》、清洪升 《长生殿》诸篇, 其它则主要是借一二事以兴寄。涉及李、杨事的作品何者最早, 难于确认,较早的,杜甫在他的 《哀江头》里作了沉痛的抒情,所谓 “少陵野老吞声哭, 春日 潜行曲 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所谓 “明眸皓齿今何在? 血污游魂归不得! ”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兴衰之感郁郁浑浑, 于李、杨情事不无同情感喟,然终是借以寄托山河沦落之痛,他态度鲜明时是这样的:群橘少生意, 虽多亦奚为…… 汝病是天意,吾愁罪有司。 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 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 《病橘》)先帝贵妃俱寂寞, 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 玉座应悲白露团。( 《解闷十二首》其九)荔枝事成了他托讽的途径, 虽然他在用这件事时可能有些误会!。 此后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苏轼 《荔枝叹》都借此事以托意。天宝十五载 (756 年) 的马嵬驿事件更多地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宋真山民 《杨妃》曰:三郎掩面马嵬坡, 生死恩深可奈何?瘗土驿傍何足恨,潼关战处骨埋多。将同情倾注到捐命沙场的战士的身上, 与真山民诗意相类的袁枚的那一首 《马嵬》诗可谓同题材托讽诗第一:286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Vol.26 5,2004莫唱当年 《长恨歌》,人间亦自 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又 “把深沉的同情倾注在穷苦老百姓身上,用对比法富有新意。 借古喻今, 爱憎分明”〔2〕。其余则多借讽 “女人误国”,白居易 《讽喻新乐府?? 李夫人》、 温庭筠 《马嵬佛寺》, 元魏初 《马嵬》,明李东阳 《马嵬曲》皆此类。还有一类是取宫廷内外明皇、 贵妃及与他们相关的物事,大抵寄寓 “荒淫丧国”之意,如白居易 《新乐府?? 胡旋女》, 宋李纲 《次韵虢国夫人夜游图》、汪元量 《酒听歌行》,明高启 《明皇秉烛夜游图》,借李东阳的话可谓 “世间万事多反覆,自 古欢娱不为福” (明李东阳 《马嵬曲》)。 仅用其事而少作伸发的,宋方岳 《杨妃牡丹》、元贡性之 《杨妃午困图》是二例。 其余不论。历史的转折沉沦, 看来将重压全部担负在两个结局并不如意的人的肩上, 他们承受得起么? 然而生存竟全是这样沉重或者轻描淡写的么? 我们听到多情的诗人们的别一种歌唱了: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 《长恨歌》)尾声死生仙鬼都经遍, 直作天宫并蒂莲,才证却长生殿里盟言。黄钟过曲?? 永团圆神仙本是多情种,蓬山远,有情通, 情根历劫无生死, 看到底终相共。(洪升 《长生殿 ?? 重圆》)真情超越生死、甚至光照永恒,这仿佛是绝望的无边黑夜里一星跳动的微光,虽是微小, 但是足以鼓舞失望者的心, 推开半扇窗让人吸一口暖春的气息了。《长恨歌》和 《长生殿》好像一部美丽的戏剧跨越千年的默契, “深于诗, 多于情” (唐陈鸿 《长恨歌传》) 的白居易以他的生花之笔催动 “临邛道士”, “排云驭气奔如电, 升天入地求之遍”,为 “孤灯挑尽未成眠” (白居易 《长恨歌》)的衰颓老者找到了他逝去的情人, 为他们的情感安排了一个光明的尾巴。 与 《长恨歌》实为一体的陈鸿 《长恨歌传》〔3〕, 几乎是宋人乐史 《杨太真外传》的蓝本。 而李商隐那两首为人称颂的 《马嵬》诗:冀马燕犀动地来, 自 埋红粉自 成灰。君王若道能倾国,玉辇何由过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 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 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 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为杨妃洒一掬同情之泪, 虽责君王不能挽江山于既颓、连自 己的女人也保全不了,但又何尝不是对君王的同情?“人非木石皆有情” (白居易《讽喻新乐府?? 李夫人》), 唐明皇努力地爱但终于无能为力, 杨妃固然无辜, 他又未尝不尴尬。诗人们不遗余力,或为杨妃惋惜若唐李益 《过马嵬三首》其三、 韦庄 《立春日 作》, 宋李觏 《浪淘沙》 (五岭麦秋残)、刘辰翁 《须溪四景 ?? 落花香满泥》、汪元量 《马嵬坡》,金赵秉文 《杨妃墓》, 明薛瑄 《马嵬》、黄仲昭 《马嵬三首集句》其一;或怜取明皇如白朴 《梧桐雨》; 或两人皆怜, 如李益 《过马嵬三首》其二,李觏 《读长恨辞二首》、陈深 《虞美人》 (玉搔斜压乌云坠) 等。 到了洪升, “荟萃唐人诸说部中事,及李、杜、元、白、温、李数家词句,又取古今剧部中繁丽色段以润色之”〔4〕, 远接白乐天的余响, 终于把唐明皇和杨贵妃送上了 “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 ( 《诗经?? 邶风?? 击鼓》)的忉利天宫 (清洪升 《长生殿 ?? 重圆》)。二、李杨爱情故事阐释中的诗化倾向当我们从对艺术的感动中暂时冷静, 回过头来复习一下正史里的叙述,一经比较,我们会发现正史模糊的意义取向被多情、 多思的诗人们搁在一边, 代以或否定批评或肯定赞扬的明确态度。 与此相关的,同时,事件的过程性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 《长恨歌》、 《长生殿》以情带辞,过程是次要的; 在另外的诗人那里, 着力描述的是杨贵妃与荔枝事, 李、 杨于马嵬驿的诀别,老皇帝凄凉的晚年以及他们游宴享乐的特定事件,并借以传达作者的意义和态度。 接着,不管是以情带辞的还是着力于特定事件的, 历史在受到积极的、充分的细节丰富的同时,又被抽象成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 讲到杨妃与荔枝好像便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杜牧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讲到马嵬驿便是 “美人美人美如此,倾城倾国良有以” (宋李纲 《次韵虢国夫人夜游图》), 讲到游冶便是“丧国亡家皆此路” (宋汪元量 《酒听歌行》), 讲到长生殿则是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可是,不可否认,正史里理性、平板的生活故事,一经艺术家之手, 便获得了复杂的诗意,历史仿佛获取了额外的生命热力,它蕴涵、提供了无数的可能, 我们被打动、 被震撼、 甚至被净化,总之获得了启示— — —那种导向积极的启示,3862004. 5 第 26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历史被诗意化了。可以进一步说, 我们只要再对上面的梳理作一次回顾,发现这样的事实并不难: 不论是对李、杨爱情故事总体或个别事件持否定、批判的态度,还是持同情、 肯定的态度, 一律是介入了诗人或说阐释主体的精神设想, 又由于这些精神设想对李、杨爱情故事的介入,诗意便在事件中诞生了。 问题是, 精神设想对历史介入一定能产生诗意么? 设若把杜甫的忧国忧民心理与行动描述成穷书生的迂阔腐朽, 自 然可以是后世人对古代事件的精神介入, 但这除了令人产生不适的感觉, 诗意仿佛不能生成。 历史借助于精神介入的诗意产生, 需要有两方面的条件准备,一方面固然是人类对诗意— — —那些最终导向积极的诗意的需要, 另一方面则是与此要求相关的达成诗意要求的艺术手段, 就如上面所叙述的在李、 杨爱情故事的阐释中所运用的对历史事件的艺术选取、艺术组接,对这些事件进行的细节补充和细节扩展, 总之是想像、 虚构,以及在此过程中渗入阐释主体的意义取向,等等。 当历史被纳入这样的艺术阐释或创造的体系进行阐释或创造,一般地讲,可以说历史被诗化了。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化, 就诗化的效果而言,那些成功的、为后人传诵的作品所传达的诗意情感和思考主题都取得了相对的永恒性, 但是程度上有差别,还是先举出杜牧的那首诗: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 顶千门 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杜牧在委婉的诗句背后预设了一系列有关血与死的事件,据 《天宝遗事》:唐史: 天宝间涪州贡荔枝,到长安香色不变,贵妃乃喜。 州县以邮传疾走,七月 七日 至京,以称人意,人马僵毙,死于望道, 百姓苦之。不论杜牧所用的细节是否属实— — —诗化的历史本来就已在接受阐释中区别于客观历史— — —诗人的精神意向是勾连起与此事可能相关的消极历史, 并把它们与宫廷贵人可能的奢侈生活— — —这包含在类似于李、 杨爱情故事的历史事件中— — —相组接, 又把不幸的根源诗意地加在宫廷贵人可能的奢侈上, 诗人的目 的不止于此,他们看到历史的重复性, “汉皇重色思倾国” (白居易 《长恨歌》) 一下子点明了历史的这种重复性,他们的目 的其实在于: 在既定的历史反复中抽象出一种相对稳定的标准, 作为当代及后来历史的参照系, 为后来的历史行动悬一面比照的明镜。而 《长恨歌》、 《长生殿》一路对李、杨爱情持积极态度的文学作品,不惜牺牲历史的客观性:缕缕金魂飞颤, 泪交加。(生) 堂堂天子贵,不及莫愁家。(合哭介) 难道把恩和义,霎时抛下! (旦跪介) 臣妾受皇上深恩,杀身难报,今世势危急,望赐自 尽,以定军心。 陛下得安稳至蜀, 妾虽死犹生也……( 《长生殿 ?? 埋玉》)把杨贵妃设定为一个深明大义的女性, 这难道是洪升的失误? 事实上我们却往往惊叹于洪升的天才睿智, 他在他的诗化设想中把爱情表现得那样轰轰烈烈、 激动人心, 为了爱情, 什么样的牺牲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逻辑的指引下,杨贵妃的形象变得光亮起来, 李、 杨的爱情也因而光亮起来。 如此, 诗人又在历史中抽象出另一种标准, 同样作为当代及后来历史行动的参照系。可是,问题似乎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这个问题的关键还在于诗人的精神设想或说意义取向。 杜牧在 《过华清宫绝句》诗中 “勾连起与此事可能相关的消极历史”,提取中性事件中的消极成分,并对应地抽象出一种标准,而洪升是怎样做的? 他以一颗同情的心摆脱政治道德规约,直抉李、杨爱情事件本身, 提取此事件中的积极成分,并因而抽象出另一种标准。 一经比照,罩在事实外面的面纱被揭下了: 当诗人对历史持一种道德批判的态度时, 他倾向于发现或创造一种目 标指向积极的消极诗意, 当诗人对历史持一种了解同情的审美态度时, 他倾向于发现或创造一种穿透特定历史限域目 标同样指向积极的积极诗意, 前者倾向于将诗意主题纳入相对具体的历史关系, 后者倾向于对具体的历史关系的挣脱与超越。 虽然它们最终都指向积极,但在诗化的程度上, 后者要大于前者, 我们可以称这种诗化为较为彻底的诗化或真正的诗化。三、历史诗化的意义可是人类为何对历史采取诗化的阐释? 我们为何不顾唐明皇、 杨贵妃痛苦的生命终结一次次用心良苦地妆点他们失却反抗力的精魂?486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Vol.26 5,2004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箴言说: “认识你自 己。”当在平凡的生活中以时间计算生命, 又在历史文本中阅读别人的生命履历, 我们无法排除这样的感受或说事实: 生存庸常、短暂而易变。 那曾是中国历史里最尊贵的男人和女人, 他们的爱情也无非是充满了辛酸旋律的悲剧乐章。 在面对这样消极的此在境况时, 我们感觉到自 己的渺小,发现仿佛有一种强大的支配我们生命历程的意志力,或在一时的普遍冷漠里,感觉自 己被抛入无边的黑暗漩涡, 时间运行的灰色轨迹令我们惊诧和沮丧,当我们在寂寞、彻底的黑夜抚摸伤痕累累的灰色轨迹时, 忽觉彼时的乐观与努力被蓦地掼入徒劳的深渊, 有了丢失意义的广大而虚无的痛感, 我们无法挣脱这种痛感以及意志力,历史用多声部的叙述法已告知,对生存关系罗网、 对那种不可名知的意志力的挣脱为徒劳,强者或能收拾起昨夜疼痛的记忆,复又乐观与努力于意义的探寻,而另外的人、那大多数的非强者呢? 当正如尼采所言:世界似乎只有作为审美现象才有存在的理由!。生存已经足够灰暗, 可怜的皇帝和他的女人,生着饱尝了 辛酸, 死后何不允一个快慰的梦? 诗人们于是一手达成了他们精魂的梦之舞蹈,这时世界被作为审美的、可以提取光明之醪的现象对待,— — —我们不正是在面对自 己? 我们被暂时陶醉了, 这种陶醉之感觉与记忆埋藏到心灵底层,一经召唤便涌上心头,于是生存竟就这样被我们拥抱住了, 深情地拥抱住! 审美同情提取晦暗生存里的光明之醪, 促使人们深情地拥抱世界, 而道德批判何尝不是热爱生活的诗人们对历史不公正的指责、 对美好的道德秩序的回忆与努力构建? 在真山民、 袁子才他们对李、杨爱情事件的指责中难道没有饱含了诗人们向往适意生存的热望? 对历史的审美同情、道德批判总之是诗化,都是我们对生存取虔诚和积极之态度、 希望把生命以及生命感觉置于光明的状态的切切努力, 人类为此从未止息地探索着,谁能否认: 正是那些于失望、 疼痛中的抗拒与虔诚探索确证了生存的意义?而在回答问题之过程中,中国文学史对李、杨爱情事件采取诗化阐释的意义也基本呈示出来了。 第一,如上文曾讲过的, 历史无法复原,它是一种混沌状态, 而诗化阐释无疑是以鲜明的立场在历史混沌中勾勒出清晰的事件轮廓,虽然诗人们或许全部误读了李、杨爱情事件, 可是那段历史的确被不同角度地确立了, 诗意地确立并汇入历史总体事实与意味当中。 第二,对历史进行诗化的阐释, 包括人们对这种阐释的接受,也确证了古今的人们对生存不如意的抗拒、对光明的向往、 对生活的深深热爱, 人们在诗化了的李、 杨爱情故事中倾注了自 身的精神愿望,又在其中观照自 身, 李、 杨爱情的古代文学史难道不是古代中国人的一脉心灵史? 第三,再次爬梳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李、杨爱情事件的态度以及实施了的行动,我们意识到,在人们以对生活的满腔热爱、 以明确的立场对历史混沌进行意义介入的整体行动当中, 暗含了一条探寻意义的积极、可行之途,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曾在他的 《诗学》里这样暗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 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常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5〕。据亚里士多德看来,诗描述一般性的事, 而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 何谓一般的事? 在承认亚氏观点的基础上本文持这样的看法, 即一般的事是指可以引 发一般性意义、 指向一般性主题的特定事件。 诗描述、揭示一般性,对历史进行诗化,那诗化了的历史即诗,具备了使它的接收者包括创造者本身被打动、被震撼、甚至被净化总之获得启示、 那种最终导向积极的启示的能力,由它所提供的情感和思想主题,通常作为一种相对永恒的参照系,为人类行动提供借鉴。人们为了反抗生存的庸常、短暂而易变,主动选择了这一探索意义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文章从李、杨爱情故事切入来探讨对历史的诗化阐释问题就具有了一般性。当然,历史的诗化不仅是人类对生存庸常状态抗拒、对关系挣脱的要求,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它也是艺术生存的要求,当人类的生存要求与艺术的生存要求在诗意的光照下取得了某种不够完美的默契,历史生命又被延续以至扩展,而当人类生存要求、 艺术生存要求与历史生命欲望达成某种默契时,我们是否在普遍的黑暗、失望、沉重中有了光明的快慰,仿佛发现了一条导向虔诚生存和意义的路途呢? !5862004. 5 第 26 卷 哲学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注释:!杜甫的诗用荔枝事是说为满足杨妃爱吃鲜荔枝的愿望,弄得民不聊生, 可是事实上杨妃不可能吃到鲜荔枝, “南海使” “奔腾献荔枝”也不合事实, 萧涤非先生注 《病橘》时未作辨正 (见萧涤非选注 《杜甫诗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 第 184 页), 辨正、 考论较可信的有陈寅恪 《元白 诗笺证稿》 (陈寅恪 《元白 诗笺证稿》,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 第 20—23 页), 康保成《杨贵妃的被误解与杨贵妃形象的被理解》 (见黄天骥主编 《中国古代戏曲与古代文学论集》,中华书局,2001年,第 283—284 页)。"尼采 《悲剧的诞生》 (赵登荣译, 漓江出版社, 2000 年,第 139 页)。 尼采的观点实际上与我的有差别, 他在同一页里曾说 “艺术在自 己的领域首先要求纯洁。 就解释悲剧神话而言, 首要的要求是, 在纯粹审美领域寻找它特有的愉悦,而不可进入同情、 恐惧、 道德与高尚等领域”,尼采将同情剔除在审美之外, 而我在这里持有的观点是, 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 往往是同情引 发审美的诗意。参考文献:〔1〕 鲁迅. 鲁迅全集:第九卷 〔M〕 .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128.〔2〕 钱仲联, 钱学增 . 清诗三百首 〔M〕 . 长沙: 岳麓书社,1994.200.〔3〕 陈寅恪. 元白诗笺证稿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 5.〔4〕〔清〕焦循. 剧说 〔M〕 .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79.〔5〕〔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诗学 〔M〕 . 罗念生译.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28 29.Poetic History—Explain the Love between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with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HistoryLU Hai yangCoIIege of Literature,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 , ChinaAbstract: The Iove story of the emperor of Tang Dynasty,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s thought much of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Iitera ture. When we are teasing those productions about the story, some facts are graduaIIy unfoIding: being described in the moraI and aes theticaI way, the history becomes poetic, by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s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kind of description are unfoIded by itseIf.Key words: poetic historyg the Iove story of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g fancyg guest for significance责任编辑: 刘海宁(上接第 673 页)及友朋投赠佳句,随时登入,仍以诗话名之。”书中记事自 道光二年 (1822) 春至八年 (1828) 秋止,载谪戍新疆全部经历、 行程及所晤人物, 同时涉及道光间诗人及诗事。 如卷一载 《六红诗话》作者吕善报、 《念堂诗话》作者崔旭、 《十二笔舫杂录》作者李兆元事迹; 详记天津郭小陶仿《湖海诗传》例编 《海内兼才集》, 专选近几十年内能诗而工书善画者之诗; 又载常州王庆澜手批 《红楼梦》, 涉笔成趣; 卷二载任丘边士圻作《乌鲁木齐竹枝词》五十首等, 皆有助于考究当时文学活动。 !The Record of Dynastic Verses in Emperor Jiaging TimesJIANG YinSchooI of Literature Research, SociaI and Science Institute of China, Beijing 100732, ChinaAbstract: The author recorded twenty five sorts of dynastic verses in Jiaging times, and studied the writers birth, the date of writing,the situation of the content and edition handing down.Key words: Oing dynastyg Emperor Jiaging Timesg verse责任编辑: 刘海宁686Journal of Huaiyin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 Vol.26 5,2004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的诗化从中国古代文学史对李 杨爱情的阐释切入”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语文学科·考点知识考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参考

语文学科·考点知识考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参考

A.,B.,C.,D.,诗歌,史记,曹植,陶渊明,诗人,孔子,阮籍,作品,答案,嵇康,历史,作者,代表作,文学,左思,曹丕,后世,五言诗,散文,成就,春秋,风格,人物,建安,文学家,语言

2020-07-31 #故事会

国奇带你讲解历史:中国古代小说——关于小说起源的主要学说

国奇带你讲解历史:中国古代小说——关于小说起源的主要学说

小说,小说家,方士,稗官,方术,虞初,学说,神话,庄子,中国小说,文学体裁,汉书·艺文志,传说,小说作品,起源,神话传说,其于,余嘉锡,大达,张衡,鲁迅,后世,小说史,我国,文学,文章,文学史,杂史,概念,班固

2017-06-03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书评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中国古代文学史书评

诗歌,特点,诗人,创作,试论,内容,文学,作者,风格,散文,情思,语言,作品,人生,特色,情感,艺术,艺术特色,诗中,感情,题材,杜甫,发展,生活,成就,影响,形象,山水,方面,诗歌创作

2020-07-22 #小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诗词,诗人,历史,创作,古人,杜之诗,人们,感情,安史之乱,家务,社会,老杜,中国文学史,历史故事,我们能,有影响,善美,假丑恶,人间,信息库,储量,历史风云,古战场,史家,嘶鸣,形式,宫庭,实录,山河破碎,情感

2020-05-13 #故事阅读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诗词,诗人,历史,创作,古人,杜之诗,人们,感情,安史之乱,家务,社会,老杜,中国文学史,历史故事,我们能,有影响,善美,假丑恶,人间,信息库,储量,历史风云,古战场,史家,嘶鸣,形式,宫庭,实录,山河破碎,情感

2020-07-04 #小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诗词,诗人,历史,创作,古人,杜之诗,人们,感情,安史之乱,家务,社会,老杜,中国文学史,历史故事,我们能,有影响,善美,假丑恶,人间,信息库,储量,历史风云,古战场,史家,嘶鸣,形式,宫庭,实录,山河破碎,情感

2020-07-03 #短篇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古代诗词中的历史故事

诗词,诗人,历史,创作,古人,杜之诗,人们,感情,安史之乱,家务,社会,老杜,中国文学史,历史故事,我们能,有影响,善美,假丑恶,人间,信息库,储量,历史风云,古战场,史家,嘶鸣,形式,宫庭,实录,山河破碎,情感

2008-10-08 #故事大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学员,板上,课程,问题,在线,答复,专职老师,方可进,小时内

2020-04-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