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杨燕波 潜心讲好博物馆故事

时间:2020-06-08

博物馆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4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杨燕波(左)向参观者介绍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企业/供图

“提及我们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被很多爱好者誉为‘最贵’的博物馆。这里有工艺美术里程碑式的作品。”在爱奇艺直播平台上,北京工艺美术馆馆长杨燕波滔滔不绝地介绍着。20多分钟的直播,吸引了20万多人的关注。全年超12万游客、逾20场临展、18场非遗活动……一系列数字,见证了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运营3年来的成绩,昔日曲高和寡的博物馆,成为不少人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点,焕发着新的生机。

与其他博物馆长不同,杨燕波更像一位操盘手,他根据工美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建立起一套自成体系的以馆养馆的经营理论,推进工美博物馆实现了一次自我革新。

“通过创新丰富博物馆内涵,把博物馆经营成一种产业。同时,通过博物馆品牌提升,带动博物馆业的发展。”杨燕波和他年轻的班底,以创新给这座工艺美术殿堂带来全新的成就感。

创新工美博物馆运营模式

工美博物馆始建于1987年,是全国首家企业办博物馆。最初博物馆位于景山后街,展品为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燕京八绝等工艺美术精品,代表了中国最高工艺美术水准,获誉“上起三代,下扩至今”。那几年,博物馆三次搬迁,最后落地奥林匹克核心区。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作为奥运期间奥运商品特许经营和零售单位,工美集团获得奥林匹克公园地铁站附近约2.4万平方米的场地,比邻鸟巢、水立方、国家会议中心等标志性建筑。

拿下奥森这个地块,是那些年集团投资最大的一个项目。“我们有责任把这个地块运营好。”杨燕波说。2.4万平方米的新奥工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博物馆,另一部分是传统工艺品销售区。“当时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家‘可以带回家’的博物馆,实现博物馆为核心、配备工艺品销售的商业模式。”按照最初设想,发展目标是5年平账、8年盈利。

虽然开业之初就实现了商户入驻率100%,但新奥工美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个别柜台甚至出现售不抵租、售不抵薪的情况。

“无论从商业价值还是文化底蕴来看,这个区域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但劣势也很明显。”杨燕波说。新奥工美大厦属于下沉式广场,在很多百姓看来,半地下的空间容易感觉气闷,不够敞亮,影响购物体验,接受度不高。从地图上看,整个2.4万平方米呈现刀把儿形,后面是长达150米的狭长商业街,平层结构的使用率只有49%左右。

杨燕波果断提出前区转型、后区定型、大道成型的整改方案。首先,从商业区入手,做起了餐饮。“餐饮是一个商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能最快速聚集人气。”经历了一年多的改造,商区引来了33家餐饮企业,增设功能性服务超市等,用美食吸引消费者。

2013年,工美博物馆举办创意市集,为京城设计创意企业、工作室及院校,提供原创产品展示交易平台。2015年,与市旅游委合作打造“北京礼物”街区,集消费和体验于一身。新奥工美开始有了人气,集合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旅游人群。有了人群基础,杨燕波开始重点发展博物馆。“工艺美术是龙头,也是我们的初衷,一定要发展好,而且要利用好。”

搭建工艺美术品展示交流平台

2016年,工美集团对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同时要求博物馆自负盈亏。杨燕波抓住这个机会,启动博物馆成立以来最为颠覆的一次改造和扩建。

杨燕波有自己的考虑。博物馆发挥文化效应,首先要保证生存。工美博物馆每年运营成本就要1000多万元,没有了集团扶持,日子将难以为继。因此,杨燕波和团队结合实际,创新性提出要打造“泛博物馆”。

“泛博物馆,就是增加人们与博物馆互动的方式。我们要打造博物馆综合体,以文物展示为核心,突出工艺美术特色,破除只有参观的传统运作方式,增设更多功能性,如体验、衍生品,实现以馆养馆。”

2016年12月24日,一座殿堂级的工艺美术博物馆重装亮相,面积从过去的五六百平方米扩建到5000多平方米,还增设了很多常规博物馆没有的区域,成为一个博物馆综合体。

走进博物馆,前厅左边是造办处。造办处一词,源于清康熙十九年建立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该区域展示、定制、销售各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贵金属收藏品等高端作品。右边是博物馆礼物,品种由博物馆衍生品、工艺美术专业书籍、各类工具、学习材料包等组成,区别于一般商场的产品构成,逐步打造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性的博物馆礼物专营店。

一路往里走,来到主展厅,左右分列为燕京八绝展区和民间珍品展区。一块四四方方的舞台设立在中央,在寸土寸金的博物馆里多少显得有点奢侈。这个曾经被很多人质疑的改造,却成为博物馆走近人群的第一步。“当时很多人质疑,舞台会破坏博物馆的庄重气氛,我力排众议,坚持一定要这样做。”杨燕波至今记得舞台承办的第一场活动,是一场非遗文化之旅,一共200多人,其中包括40多名外宾。所有人都穿着中式服装,体验传统文化创作,同时还有民乐大师奉上表演。活动结束后,主办方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这样的活动我们每年都办,这一次是最好的,中国味特别浓。”

新品发布、文化交流、开幕式……舞台承担了多种功能,打通了工美行业上下游,开设至今已经举行活动60场。作为专业展馆,工美博物馆成为业内展示交流的重要平台。

穿过舞台继续往前,在展厅后侧,左边为珍宝馆,鼎盛中华、九龙浴佛、九州欢腾、奥运徽宝、奥运奖牌、世博徽宝、园博徽宝、APEC国礼、和平尊……一件件国宝和国礼汇集于此,见证了一段段历史,生动体现了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创作和民族风格,是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集中展现。右侧为非遗大课堂多功能厅,这也是泛博物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和小学、中学等教育部门合作,让学生们前来参观,上体验课,活动内容包括剪纸、面塑、风车、绳结、毛猴、脸谱、布艺画、空竹、彩蛋、糖人等课程。非遗传承手工艺大师来馆为学生教学,全程由博物馆专业人员服务,并在教学之余带领学生们参观。“我们设立这个区域,希望带给参观者更多的体验式观感。通过动手、体验,让参观者,尤其是孩子,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工艺美术文化。”2017年,课堂接待超过2万多人,每到周末,就能看到学生的身影。未来,这里将打造以孩子作品为主的展览。

开馆的100天里,博物馆接待参观者近10万人,18288微信点击量,新增众多粉丝。杨燕波记得,博物馆的观众留言簿中,感谢、自豪、骄傲等是高频词。留言簿里承载的不仅仅是观众对工艺美术博物馆的喜爱,更表达了对该馆发展的期许和憧憬。

和很多行业博物馆不同,工美博物馆没有门票。在杨燕波看来,虽然少了一部分收入,但这也是博物馆的社会责任所在,接纳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博物馆可以延伸的方向很多,不应该只依赖门票一条路。博物馆应该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殿堂。”

2017年8月17日,在一直播、爱奇艺等平台同步直播的节目《馆长说》走进工美博物馆,20万人“围观”杨燕波讲藏品、讲历史,创下了节目的收看纪录。

直播、手游……杨燕波做了很多工作,力争让博物馆“活”起来,多途径商业发展,实现“以馆养馆”的目标。

研发博物馆衍生品

杨燕波从小在琉璃厂耳濡目染,热爱文化藏品,再加上多年工美行业经验,在他的带领下,博物馆开始了衍生品的研发。

从2017年开始,博物馆开始和北京电视台合作,连续三年推出BTV春碗。春碗由纯金打造,结合了花丝镶嵌、雕漆、玉雕等传统工美技艺,再经大师纯手工打造,一经推出就收到了市场的追捧。

谈到春碗的初衷,杨燕波说:“碗的概念最具东方特色,代表了圆满、丰衣足食,很多美好的寓意都能和碗联系在一起。春碗与春晚谐音,通过衍生品,把春晚的概念落地到实物,通过手工艺制作弘扬中国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3年的时间,春碗的概念深入人心,实现走进千家万户,是下一步的设想。为了让春碗概念更加大众化,今年的春碗又推出了同款的手链和吊坠,水波纹的盘面上,红宝石镶嵌其中,又配以葫芦造型,轻轻一拨,盘面轻轻转动,代表福来运转。杨燕波和团队赋予其一个更形象的称呼:“让好运转起来”。

虽然整个挂坠仅如指甲盖大小,背后却有长达半年的研发过程。“我做事的理念就是凡事都要走在前面,既然做就做到最好。”杨燕波表示。

作为博物馆第5任馆长,杨燕波接手以来,每天都会在馆里走一走。身为老工美人,他对馆里3000多件藏品如数家珍。藏品是有生命的,如何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是他接下来努力研究的课题。在他的带领下,博物馆正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平台,最快明年落地。

杨燕波一直看好博物馆的前景,他认为,博物馆将成为城市文化娱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多市民将走进博物馆。“听一段历史,讲一个故事,学一门手艺,留一段记忆。”这成为杨燕波的追求,也成为他孜孜不倦工作的源动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杨燕波 潜心讲好博物馆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杨燕波 潜心讲好博物馆故事

杨燕波 潜心讲好博物馆故事

博物馆,杨燕,工美,新奥,衍生品,舞台,活动,参观者,代表,文化,概念,藏品,改造,直播,企业,人群,作品,区域,历史,平台,行业,馆长,发展,合作,奥运,研发,造办处,工美集团,人气,传统

2020-06-08 #故事阅读

预告丨杨燕青:“新冠经济学”和后疫情时期的世界

预告丨杨燕青:“新冠经济学”和后疫情时期的世界

金融,茶座,嘉宾,汇丰,研究院,专业,北大,第一财经,全球,在校生,数字,报告,智库,简介,货币政策,院长,领袖,冲击,发展,行业发展,杨燕青,文著,约翰,访问学者,第一财经日报,霍普金斯大学,内容简介,世界,上海市,一线

2008-03-31 #故事阅读

关于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的故事集锦

关于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的故事集锦

作文,博物馆,千峰翠色,湖北省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日星,东西,初一,天气,小蚂蚁,幻想,民族,馆内,热爱生活,组织,雕像,妈妈说,大招,安妮,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交车,东湖,中国,临潼,体量,伤口,先秦时代,入口处,全国,全世界

2012-01-01 #经典故事

关于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的故事集锦

关于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的故事集锦

作文,博物馆,千峰翠色,湖北省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日星,东西,初一,天气,小蚂蚁,幻想,民族,馆内,热爱生活,组织,雕像,妈妈说,大招,安妮,上海自然博物馆,公交车,东湖,中国,临潼,体量,伤口,先秦时代,入口处,全国,全世界

2016-08-07 #小故事

博物馆:说不完的故事——读《博物馆12讲》博物馆12讲书评

博物馆:说不完的故事——读《博物馆12讲》博物馆12讲书评

博物馆,展览,首都博物馆,城市,作者,内容,体系,姚安,博物馆展览,城市文化,字型,过程,北京,大博,副会长,专业,个人,北京地区,天坛,方面,方方面面,案例,理论,特色,项目,宣传,工作,这本书,上海博物馆,全书

2020-06-08 #长篇故事

著名博物馆专家严建强:“博物馆要讲好故事”

著名博物馆专家严建强:“博物馆要讲好故事”

博物馆,观众,器物,故事,现代博物馆,文物,展览,民办博物馆,传统,历史,学科,实物,手段,报告,严建强,古中原,古华,范蠡,西施,陈辉,好的,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宁波,专家,网讯,协会,前天,主题性,主题

2020-06-08 #故事会

小谈自由行:博物馆奇妙夜 带你探访博物馆背后的故事

小谈自由行:博物馆奇妙夜 带你探访博物馆背后的故事

博物馆,自由行,百家号,文物,历史,灵魂,苏州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作者,湖南,城市,天津,文化,时期,文艺,渡口,精品,苏州,博物馆奇妙夜,背后的故事,太阳神鸟,博的,在河之洲,天津博物馆,三星堆遗址,中国网,人民,印象,原型,场馆

2020-06-09 #小故事

5·18国际博物馆日--聆听博物馆的故事

5·18国际博物馆日--聆听博物馆的故事

博物馆,活动,疫情,文物,展览,国际博物馆日,主题,网民,文博,全国,观众,方式,元和,北京,话题,国家文物局,直播,家博,主会场,公众,肺炎,民众,机构,江苏,热度,精品,论坛,南京博物院,故宫博物院,防控

2015-06-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