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书声》走进上海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时间:2020-06-08

博物馆如何讲好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7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书声》走进上海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书声》走进上海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澎湃

发布时间:12 0111:05澎湃官方帐号

SMG上海电视台《书声》文化大讲堂第五期近期在上海博物馆开启直播时刻,这是《书声》从上一期的西安回到江南上海,并由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进行了主讲。

在现场嘉宾对话环节,来自大克鼎、大盂鼎捐献家族后人的潘裕翼、澎湃艺术主编顾村言与杨志刚一起,直面热点,探讨了文博与当下生活的关系等话题及如何用文物与展览讲好“中国故事”。

“在上海博物馆,不是看她能办什么展览,而是看不办什么展览。(有些展览)不办就是不办。“杨志刚在介绍上博近年来办展思路时说。

直播开篇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奏的民乐合奏《江南美》,丝竹江南,雅乐阵阵,一起迎来了本期主讲人——上博馆长杨志刚的登台亮相,他以“扎根传统、面向世界、融合发展”进行主题演讲。他讲到,作为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博馆藏文物近10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4万余件,也常被冠之中国文物界的“半壁江山”之誉,“这是上博的荣耀,也是观众们的期许,对于馆长来讲,担子不轻,不轻的是,对标世界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以更轻柔和自然的方式送到观众身边,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

SMG《书声》文化大讲堂第五期现场

“在上海博物馆,不是看她能办什么展览,而是看不办什么展览。“杨志刚说。

事实上,这几十年来,上海博物馆的大展中,无论是当年的“晋唐宋元国宝展”,还是近年的董其昌大展等,不一例外地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从中,也正是上博对于展览有着自己的“门槛”,并坚持学术与影响力。杨志刚馆长例举了近一年上海博物馆举办的有关古代艺术的有影响力的展览。“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对馆藏作了系统梳理,比较完整的展现了中国漆器传统和它所达到的艺术高度。展览分为六个部分,以时间为序,以工艺为纲,系统地展示了自战国时期直到二十世纪中国漆器的工艺特色与艺术面貌。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展出黑漆螺钿楼阁人物图菱花形盒 南宋—元(1127 1368) 上海博物馆藏

2018年,上海博物馆“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可以说是内地首个董其昌大展,将在系统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时代的书画艺术成就与意义方面有更进一步的突破。展览以上博馆藏为主,同时向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等海内外15家重要收藏机构商借藏品,其背后是“将上海博物馆建设成世界顶级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使国人不出国门即可遍览世界艺术”的初心和目标。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展出《秋兴八景》册页前的董其昌小像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又叫“空白期”大展。之所以称其为“空白期”,是因为明明代中期有那么一段时期,三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原先研究瓷器的人很少能够了解这一时期瓷器烧造的真实面貌,也没有相应的文献记载。通过这个展览我们知道“空白期”其实并不空白。展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有考古出土器物,也有传世出世器,有官窑也有民窑代表性器物,在业内尚属首次。

“灼烁重现:十五世纪中期景德镇瓷器大展”展览现场

杨志刚表示,上述所举的3个展览都是学术性很强的。上海博物馆是以学术为本,学术是上博的看家本领,上海博物馆经常举行学术研讨会。

他认为,上博把中国最优秀的民族文化展现给世界,也和各国同行联合发掘发现世界的优秀文化与传承,“上博目前与斯里兰卡共同组建文物考古队,曾发掘了来自北宋时期的瓷器。并建立世界级的文保科研团队,像对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进行检测,发现其脑部有一根金属的棍子,当年制作的时候可以是把脑部的水份、脑浆这种液体处理掉,从而得出结论:当年手术有可能是从鼻腔进去的,把手术刀留在了内部,所以呈现了一个CT的成像,还有我们熟悉的湖南博物馆的皿方垒身首合一的检测,子仲姜盘的360度旋转原理等国之重器检测研究等,上博一直在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SMG《书声》文化大讲堂第五期 嘉宾对话

在嘉宾对话环节,来自大克鼎、大盂鼎捐献家族后人的潘裕翼、澎湃艺术主编顾村言和杨志刚馆长一起,直面热点,探讨文博与当下的生活及在中国文化传承中的贡献等。

潘裕翼在嘉宾对话环节回顾了当年潘家捐献大克鼎和大盂鼎的经历。1951年9月27日,早晨6点40分,上海博物馆3位工作人员到苏州后,验完货,指挥木工装箱,忙了一天。9月28日,大克鼎和大盂鼎装好箱子离开潘家老宅运到上海。“2004年,上海博物馆举行双鼎会庆祝潘达于先生寿辰时,我父亲也来了,电视台采访我父亲请他回顾事情的经过,我父亲说这事情就这么简单,我想当时的人,不搞什么迎来送往,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言辞,想起宋代诗人的一句话:心清事自简,认定这个事情是正确的,那么很多东西都用不着搞得很繁锁。”

澎湃艺术主编顾村言说,上海博物馆无论是青铜器、瓷器还是历代名迹与书画收藏,很多都是江南有文化情怀的收藏大家捐赠给上海博物馆,化私为公,“这些收藏让后人受到了极大的恩惠,比如我个人因为喜爱书画,这十多年来,如果没事就喜欢到上海博物馆看看文物书画,直面真迹,受益极多,这些文物收藏都是文化的载体。上海博物馆这十多年来几乎每个大展都办得扎扎实实,从2002年的’晋唐宋元大展’,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怀着朝圣的心情,排4个小时的长队来观展,到近年来的‘董其昌大展’,一直都是学术引领,而且教育、讲座、出版等都紧跟上,这在当下中国文博界影响是引领性的。”

对于上博的策展,他举例说,“前段时间参加了江西的八大山人研讨会,他们正在筹备多年后的八大山人四百年纪念特展,我当时建议如果办八大山人四百年特展应该申请与上海博物馆合作,这不仅是因为上博是收藏八大山人作品的主要收藏机构,而且也是因为如果上海博物馆参与其中,以上博办展的大手笔与思路,那可能就是一场全球八大山人作品的总动员,那就实在太期待了。”

SMG《书声》文化大讲堂第五期现场,主持人马波

在观众提问环节,对于如何"把博物馆建成没有围墙的大学”、“文物如何真正活起来”,嘉宾与观众之间互动气氛热烈。

“我们时刻感恩着那些无私并默默爱护着上博的捐献者们,68年前的今天 ,耀世留存的大克鼎、大盂鼎正是这个时刻从苏州潘家老宅重现天日,走近了上海博物馆,历史就是这么巧合。”主持人马波说道,“与《书声》面对面,讲故事,说传奇,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去对话那些有幸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千百年仍得以保留下来的文物们,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做一个见解独到的解读者与思考者,有意义有趣味的分享这份文化自信的韵味与魅力。”

作者最新文章12 0222:50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声》走进上海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用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文物,故事,文化,济宁,中国故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市,博物馆,文物保护,孔孟,工程,阵地,孔子,维修工程,大运河,彩绘,故宫,文博,枢纽,观众,资金,项目,工作,建设,用工,习近平,南旺,李白,明显增强,申遗

2020-09-05 #长篇故事

文物故事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国宝竟然是这么做出来的!

文物故事上海博物馆的一件国宝竟然是这么做出来的!

评书,小生,专场,杜鑫,文物,故事,视频,观众,青春,鼓曲,上海博物馆,大北照相馆,国宝,北京,前门大街,前门,王子,标题,金台路,在北,小生长,康雍乾,王寿,王封臣,辛明,责任编辑,书社,传奇,书画,主题

2015-06-20 #长篇故事

“博物馆热”观察: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故事?界面 · 文化

“博物馆热”观察:博物馆如何用文物讲故事?界面 · 文化

博物馆,年轻人,观众,戏精,文物,人们,宣传,传统,微博,宋向光,王英,国家宝藏,宣传方式,大众娱乐,故宫,作品,专业,价值,形式,文化,理念,美术馆,综艺,结果,藏品,交流,研究,教育功能,更容易,休闲活动

2014-09-08 #故事会

汽车进故宫 故宫人应当学习一下百年前的故宫人如何用命守护文物

汽车进故宫 故宫人应当学习一下百年前的故宫人如何用命守护文物

文物,故宫,运输,南迁,故宫人,日军,重庆,南路,战争,汽车,时间,贵阳,长沙,华严洞,上海,中华民族,书籍,中路,北路,南京,地方,宝鸡,安顺,珍宝,贵州,难度,工作,存放在,都应当,面临着

2010-08-08 #短篇故事

夜游上海:14座博物馆与它们“镇馆之宝”的故事

夜游上海:14座博物馆与它们“镇馆之宝”的故事

上海,博物馆,文物,孙中山,中国,镇馆之宝,邹韬奋,童涵春堂,是一座,作品,功能区,建筑,琉璃,藏品,荷花池,宋庆龄,闻道园,中国队,人们,世博会,先生,发展史,场景,展品,故事,旅行箱,水晶宫,毛笔,电报机,电报

2017-09-11 #长篇故事

提案故事|纺织博物馆:展示上海“母亲工业”前世今生

提案故事|纺织博物馆:展示上海“母亲工业”前世今生

博物馆,上海纺织,上海,纺织业,纺织,提案,建设,建议,发展,委员,纺织工业,资料,21世纪,文物,行业,丁力,张承宗,苏延宾,上海申新纺织第九厂,新中国,方面,黄道婆,到上海,发展历程,市政协,好的,上海地区,专家,去处,参观者

2014-04-23 #故事会

央视《国家宝藏》即将开播 上海博物馆3件镇馆之宝入选

央视《国家宝藏》即将开播 上海博物馆3件镇馆之宝入选

大克鼎,国家宝藏,商鞅,节目,缂丝,文物,潘达于,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朱克柔,国宝,先生,大盂鼎,规格,秦始皇,中央电视台,年代,文博,标准,皇帝,类别,简介,讲解员,量器,铭文,青铜,青铜器,张国立,左宗棠,王希孟

2011-02-18 #故事会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艺术珍品展”在克里姆林宫举行

上海博物馆,展览,俄罗斯,博物馆,图片,版块,克里姆林宫,中俄,牡丹,文化,文人,造型,天风,中国古代,文物,珍品,艺术,青花,徐渭,石图,花缠枝,雨琴,黄花梨,牡丹纹,荔枝纹,故宫博物院,上海,上海地区,中国,书房

2013-06-1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