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时间:2020-06-09

故事的事怎么写呀

提示:本文共有 41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原标题: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

文字的力量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大的,这正是写作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每一位作家谈写作,最吸引人的部分大概就是TA到底是如何写作的,TA找到了怎样的写作法门?

今日盘点2017第四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我们来看一下第74届雨果奖得主、《北京折叠》的作者郝景芳是如何从故事结构和自身的写作经验,畅谈小说创作过程的。

2019第六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即将于7月11 14日在天津举办,这又将是一次创意写作的饕餮盛宴,期待你的参与。

"

1/

以问题为导向构思故事

故事都是围绕着某个大问题,讲述问题的前提和解决方案。最好的谋篇布局往往都是根据问题本身而确定的。所以要构思一个故事的话,我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一、故事的一般结构

我的故事并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答案,但一般会有明确的问题。确定问题后,我的故事结构和谋篇布局,都会围绕这个问题来确定。

这里以戏剧故事传统的三幕结构为例。

第一幕:起始性事件

戏剧在刚开始,需要花时间交待人物背景,之后会出现一个诱发事件,但是不足以形成行动的决定性力量。再后来,起因会逐渐明显,且能让主人公进入行动,构成他追求某个东西的动机。

比如说他的女儿受到威胁,他要去营救;或者他准备金盆洗手,但是现在世界面临威胁,他要去拯救世界;甚至是他的生活被打破了平衡,他要去挽救自己的一段婚姻生活等等。

到第一幕结束时,这个重大的起始性事件就要开场。

如果是电影的话,到30分钟的时候,得让这个人投入情景,你要给他制造足够强烈的投入理由和动机 —— 他到底要去追求什么,不管是拯救世界,还是拯救孩子,还是拯救他自己,或者其他任何事情。

你必须在第一幕,先确定他要追求什么,并且如何开始追求。

第二幕:阻碍与冲突

谁是阻止他的力量,谁是反面人物,谁是困境的制造者,他遭遇了哪些危险,在电影里面会讲究阻碍和冲突的最大化 —— 让他生命受到威胁,让他遭遇到一连串致命打击,或者阻碍他的力量实在过于强大,以至于一切都像是不可能达成的;也可能说是他自己遭遇了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信仰危机等等。

让阻碍和冲突最大化,这样故事才会张力十足。

第三幕:解决方案

他如何化解危机达成心愿,或者是他也可能没有达成心愿和目标,阻碍和冲突把他给压垮了。通常好莱坞的剧里面有九成是主人公战胜了阻碍和冲突。

但正是这些压力和张力,使得他的人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最后解决了问题。

这三幕结构的内涵不难理解,就是将故事大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叙述,用行动来展示,用戏剧高潮来表达问题的深度和情感冲击的强度,最后解决问题。

二、小说结构的自由性

小说在某种程度上要比影视剧更自由,它可以超越传统的戏剧结构。

小说也能以问题为导向,也可以表现为影视剧里面展现的强度非常大的问题和张力结构。但是小说可以不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主线与冲突也不需要太清楚。

一个故事能打动人,并不是这个作者故意地去卖一些小谜题,然后每一集给你抛出一个新的谜题,而是故事的核心问题是读者关心的。

小说能更大的突破戏剧的传统结构,但是它仍然需要勾勒出人物的人生的最大问题,然后展示出这个人物情绪里面最深的部分,只要故事前面的氛围和结构勾勒的足够好,读者就能够理解这个过程的一切。

比如科尔姆·托宾的小说《母与子》,写的是一个乐队里的歌手,他和他的母亲其实很多年前就分开了。他的母亲是一个女高音歌唱家,儿子继承了母亲的歌唱天赋。有一天乐队去一个酒馆演出,结果这个歌手的母亲也跟着一些人来到这个酒馆里面演唱,他远远地就看到母亲在唱歌,然后那个母亲唱了一幕一又一幕,后来唱到爱跟失去等等。年轻的歌手不确定他母亲看没看到他,认没认出他,他就那样站在那儿认真地看了他母亲很久很久。后来,他趁着母亲演唱还没结束,拉着乐队的人就直接走了。

这个故事里没有激烈的冲突,可是你会看到,在短短的篇幅里面,这个主人公现在生活的一些背景交代出来了,以及这些年他跟母亲失落的距离,他远远看着他母亲的百感交集的情绪,他内心挣扎着到底相认还是不相认,直到最后离去的纠结。

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很自由的写这些微妙的、难以捕捉的,甚至是日常生活中难以描述的这些瞬间,而这些瞬间,我自己认为是非常宝贵的。他对于整个人类的人生体验都是很宝贵的。因为其实我们正常人的生活,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就是不了了之的故事,没有发生什么的故事,可能你中学暗恋一个人,你暗恋他三年,最后没有跟他说话,然后远远地看着他走了,对于你自己来说,这就是一个故事,但是这个就不是一个传统的戏剧故事,但是这个是我们的人生故事,是小说故事。

所以我自己其实会觉得小说是一个很自由的世界。就是你只要把握的核心问题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一个会牵动人正常的心理情绪和思维问题的话,然后你围绕这个问题,把这个核心的矛盾和困难的瞬间给它写好,然后让读者去琢磨这个背后所有的东西。

2/

我是如何写故事的?

我讲一下自己的写作过程,就是从构思、设计到实际落笔完成一个完整的故事的写作过程。

第一步,我会画一些结构图。

这个结构图最开始在头脑中只是一些idea的时候,我会写上几个关键字,从这一步到那一步划一个箭头,从那一步然后又怎样画箭头,有的时候会画一点上下的弧线,就是代表上扬的情绪或者跌落的情绪等这样的弧线。有的时候如果有支线,我会画这条线跟那一条线相交等等这种,然后这个结构图一般都会来来回回反复画。

第二步,构思人物性格。

我会去想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让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相对独立,脱离故事情节本身,仍然可以想象这个人的性格。

这有一点像做电影剧本的时候,他们一般都会写人物小传。我自己在心里面大概会构想出这一个人,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他整个人的一些性格,以及他内心深处最强的需求和他最强的恐惧等等。但是这些构想本身是独立脱离这个故事情节的。在故事情节里面,其实可能没有涉及到人物的这些方方面面的东西,最后也不会写,但是我会尽可能把这些去想清楚。

第三步,完整叙述的过程。

对于我来说,前两步的画结构图和构思独立人物性格可能是一个时间很不确定,也很漫长的过程,比如,我一个小说可能要构思好几年。但这两部分一旦成熟了,这个故事结构对于我就大致定了,我就会开始落笔写。写作的过程也是时间不等的,半个月、一个月、几个月,都很正常。

第四步,修改。

最后写完了以后,我可能做把它放上一段时间,然后再拿出来修改,因为修改的这个过程有很多时候也是一个重写的过程。

另外,在构建人物的环节,我们其实可以向电影制作领域学习。电影一般会强调人物跟情节相互推动。故事发展过程中会有一个情节,然后会因为主人公的一些性格弱点使得他犯了一个错误,情节就又往前推进了一步,主人公和配角再产生冲突,情节继续向前推进,如此往复。

电影剧本讲究的就是这样一个滚动的过程。好的剧本通过情节的紧张刺激,把人物的性格全都凸显出来,这个是电影剧本创作里面比较流程化的东西。

小说写作,其实很多时候可以不像他们这么严格。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像电影学习到很多 —— 一个故事梗概的构造,独立的人物小传,以及人物和情节间的相互推动。

我的小说《生于一九八四》,其实我可能从2008年就已经写了第一句话,当时我会有一个想法说我大概想写一个什么样的小说,但是就觉得这个想法不够成熟。后来大概又用了六年的时间,我就再去想,我中间到底要写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主人公是什么样的人,他有一个什么样的主线。我又去读了相关的书,关于那一段时间80年代的一些历史描述,再往早以前的70年代一些知青的历史,以及关于80年代一些经济改革的历史等等。看了这些资料再去重新想生活里面的一些故事。所以从这个小说有一个想法,到开始动笔,中间大概又隔了五六年的时间。从灵感到构思酝酿,可能是很漫长的过程。然后中间不断围绕构思去看书学习各种资料,寻找新的线索。但是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让自己学习很好的过程。

3/

给初学写作者的建议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成熟作者,我就不做建议了。因为每个成熟作者都有自己的习惯,都跟别人不太一样。

但如果是第一次写故事,我强烈建议不要纠缠在开头的地方,就是无论如何,都要推动自己写下去。哪怕对开头多么不满意,也不要重新写,一股劲地继续往下写,每天固定写,哪怕500字或者是1000字,保证不能停,直到写完,哪怕你觉得它再不好,也要坚持写完。

所以第一次写故事,我现在觉得写的再怎么失败也没有关系,写完了就好,后面再慢慢的重新审视,重新修改。

最后说作家的生活方式。可能别人经常会问:作为一个作家,你是如何生活,如何写作的?但是真的,我觉得一个作家如何生活完全不重要,只有他的写作方式是重要的,找到自己能够顺利写下去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我是很喜欢有全职工作的,我感觉工作给了我一扇窗口,让我不断见到不同的人,与他们打交道。平时上下班走路、坐车,或者去出差,这些都是我构思的过程。

但是有全职工作就意味着你的写作时间肯定是要压缩到一个角落里的。我以前写作时间是在晚上,下了班回家。但是后来有了小孩,连晚上都没有办法写作了。所以那就是压缩到深夜,等孩子睡着之后,或者早上早点起, 5点以前我可能就起床写作。

其实每个作家真的都不太一样,找到自己能够顺利写下去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

本文整理自作家郝景芳在2017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中的讲座内容。原标题为“故事思维的意义”。

2017年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写作专题研修班

嘉宾阵容

/

玛丽??海伦 美国克雷顿大学创意写作教授

邱华栋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副院长

侯健飞 著名军旅作家、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叶伟民 资深媒体人,南方周末特稿编辑

谢锡文 山东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蔡静平 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副教授

徐则臣 著名作家、《人民文学》编辑

郝景芳 著名作家、第74届雨果奖得主

许道军 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

费明 著名剧作家、《家有儿女》编剧

小说、非虚构、科幻、悬疑

这个夏天最值得期待的创意写作饕餮盛宴来啦!

2019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线下大课

本期编辑 温不叔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故事,过程,问题,小说,母亲,结构,创意写作,情节,国际论坛,郝景芳,作家,主人公,人物,时间,力量,东西,作者,戏剧,性格,情绪,结构图,冲突,生活方式,都会,一个故事,传统,乐队,人生,历史,导向

2020-08-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故事,过程,问题,小说,母亲,结构,创意写作,情节,国际论坛,郝景芳,作家,主人公,人物,时间,力量,东西,作者,戏剧,性格,情绪,结构图,冲突,生活方式,都会,一个故事,传统,乐队,人生,历史,导向

2020-09-18 #故事大全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故事,过程,问题,小说,母亲,结构,创意写作,情节,国际论坛,郝景芳,作家,主人公,人物,时间,力量,东西,作者,戏剧,性格,情绪,结构图,冲突,生活方式,都会,一个故事,传统,乐队,人生,历史,导向

2009-10-18 #经典故事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故事,过程,问题,小说,母亲,结构,创意写作,情节,国际论坛,郝景芳,作家,主人公,人物,时间,力量,东西,作者,戏剧,性格,情绪,结构图,冲突,生活方式,都会,一个故事,传统,乐队,人生,历史,导向

2010-04-17 #短篇故事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郝景芳:我是怎么写故事的?

故事,过程,问题,小说,母亲,结构,创意写作,情节,国际论坛,郝景芳,作家,主人公,人物,时间,力量,东西,作者,戏剧,性格,情绪,结构图,冲突,生活方式,都会,一个故事,传统,乐队,人生,历史,导向

2015-12-31 #经典故事

小说写作|郝景芳:抓人的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

小说写作|郝景芳:抓人的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

问题,机器人,过程,故事,世界,文学,现实,工作,人类,学科,小说,教育,结构,群体,情况,郝景芳,这个世界,大象,收入,视角,劳工,技术,整体,他自己,事物,人物,内容,情节,科幻小说,研究

2020-08-25 #故事阅读

小说写作|郝景芳:抓人的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

小说写作|郝景芳:抓人的故事是怎么写出来的?

问题,机器人,过程,故事,世界,文学,现实,工作,人类,学科,小说,教育,结构,群体,情况,郝景芳,这个世界,大象,收入,视角,劳工,技术,整体,他自己,事物,人物,内容,情节,科幻小说,研究

2020-08-30 #短篇故事

郝景芳:故事思维的意义

郝景芳:故事思维的意义

故事,问题,过程,小说,结构,情节,作家,主人公,人物,影视剧,戏剧,一个故事,东西,传统,作者,力量,张力,性格,文字,电影,冲突,行动,郝景芳,他自己,这个人,生活方式,都会,来源,一般性,习惯

2020-09-2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