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在古代用“假公主”和亲已成惯例 为何唯独清朝都用“真公主”?

时间:2020-06-10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游昭君墓汉武帝在位期间任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并将其赶至长城以北,从此边境一片安

提示:本文共有 231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游昭君墓》

汉武帝在位期间任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并将其赶至长城以北,从此边境一片安宁。汉武帝的雄图大略载入史册,靠的是战争,而昭君一介女流远嫁匈奴,凭一人之力就带来了汉朝和匈奴五十年的停戈止伐。

由此看出,在古代性价比最高的对外政策无疑是和亲。和亲就是中原王朝和周边国家为了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采用的政治联姻政策。

投入少,收益高,因为只要牺牲一名女子就能换来双方长期相安无事的局面,所以成为古代最常用的邦交方式。

和亲的起源

《对贤良文学策》:"百姓和亲,国家安宁。

起初“和亲”一词,是和睦相亲意思,而后来作为政治婚姻的和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周襄王(公元前651年--619年)想讨伐郑国,于是与戎狄和亲,最后和戎狄共同出兵讨伐郑国,估计他是最早一批尝到和亲甜头的人了。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和亲,但将和亲发展成为国家政策的人是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0,汉朝初立,匈奴屡次侵扰边境,刘邦为振国威,率军三十二万北上讨伐。本以为匈奴战斗力不咋的,不料被冒顿单于率领的40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

此次交手让匈奴知道了汉朝是个软柿子,于是频频扰境,边境百姓苦不堪言。此时的汉朝刚刚建立,根基未稳,加上楚汉之争的消耗,国库空虚,早已无力应战。无奈之下,刘邦想到了用和亲来换取和平。

和亲政策已定,但是谁去呢。手心手背都是肉,谁愿意送自家的女儿去匈奴的不毛之地受苦呢。刘邦出生市井,想法都和别人不一样,转念一想,谁规定非得亲生女儿去呢?是个公主不就行了。

于是找了个旁支的宗室女子,临时封了个公主就送去和亲了,既保住了自己的女儿,又缓解了匈奴的矛盾。有了这个成功案例后,后世争相效仿,汉朝前后送去和亲的十位公主中,没有一位是皇帝的亲女儿,都是临时封的“假公主”。

其中汉朝最著名的“假公主”是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当时是王昭君主动请旨去和亲的,连王昭君这位普通的宫女都知道有顶替这波操作,想必在当时用“假公主”和亲已是公开的秘密了。

自从刘邦发明了用“假公主”和亲后,简直打开了我国和亲史上的新大门,历朝历代的君主舍不得亲生女儿远嫁边地、骨肉分离的都纷纷沿袭汉朝的做法,送宗室女子和亲。

那么问题来了,当时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不可能提前知道和亲公主长什么样子,也就无法辨真伪了。清朝作为我国和亲史上的巅峰,大概有118位公主远嫁蒙古,为何都用真公主呢?难道是因为诚实?

肯定不是因为诚实,而是实力不允许。和亲是带有政治目的,一般根据综合国力强弱决定是否和亲。

情况一:中原王朝实力薄弱时,为了边境安宁,采取安抚型的和亲政策。

如西汉与冒顿单于,从先秦开始,匈奴就一直是边境的祸患,还没从战争中恢复过来的汉朝国力薄弱,为了缓解两国矛盾而采取和亲政策。此时的和亲无疑是屈辱求和,嫁过去的公主自然不会受到什么好的待遇,随时会被当做人质,谁忍心送自家女儿去受苦呢?所以一般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用“假公主”就成了一种惯例。

情况二:中原王朝实力强大时,周边少数民族为了寻求中原王朝的认可和庇护而主动请婚,此时的和亲政策一般是发展关系型和政治联盟型。

唐朝国力强盛,实力相对于周边国家而言,无疑是个需要巴结的对象,和亲也就不再是被迫求和的安抚型,而是发展关系型,所以嫁过去的公主会受到很高的礼遇,如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修建了布达拉宫。

唐肃宗为表诚意就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宁国公主嫁到了回纥。宁国公主也成了历史上第一位和亲的“真公主”。

虽然唐朝开启了“真公主”和亲的局面,但还是会有宗室女子去和亲的情况,如文成公主,但清朝用的几乎都是有皇室血脉的真公主。

清朝的情况比较特殊,清朝崛起于东北三省,靠近南蒙古即科尔沁部,所以最先与科尔沁部建立联盟关系,建立联盟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姻亲关系,皇太极先后就娶了科尔沁的公主哲哲和大玉儿(孝庄文太后),很快,后金就在蒙古的支持下灭了大明朝及周边部落。大清入主中原后,为了保证后方的稳定必须得有蒙古的支持,所以满蒙联姻就成了维护统治的重要手段,还成了国策。

清朝国力强盛,和亲属于政治联盟型的,嫁过去的公主自然享有很高的尊荣,加上和亲的出发点是为了与蒙古贵族建立牢固、友好的联盟关系,没有什么比满蒙血统融汇来得牢固,毕竟血统是无法改变的。

这也是清代和亲与汉唐和亲最大的区别。

所以清朝在与蒙古的和亲政策上,更倾向于用与自己有血脉关系的子女或姊妹和亲。

由衷感慨,我们在国外受到怎样的待遇是由国力决定的,这是古今不变的道理。

当然在中国和亲史上有个特殊的存在,大明朝是我国最有骨气的朝代,它是唯一一个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没有赔款、没有纳贡,更别说和亲了,这都是强大的国力所给予的底气啊。

在国家层面来说,和亲是最划算的,起码能将国家的损失降到最低。当大家站在民族大义面前,赞美王昭君、文成公主、荣宪公主等为促进中原和少数民族间的发展所作的贡献时,是否考虑过她们是否真的甘愿远离故土、客死他乡去撑起所谓的民族大义?

唐代诗人李山甫在诗中写道“遣妾一生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借此来讽刺用弱女子来换和平的做法。

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不是道数学题,我们无法算清,但我非常赞同《如懿传》中如懿的说法:

公主受天下人之所养,理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作为天之娇女,从小享受着比别人优越的社会资源就应该承担与之相应的义务和责任。至于那些“假公主”我只能说心中有大义,伟大。

客观地说,和亲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为社会带来稳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人性是自私的,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你会如何选择?欢迎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在古代用“假公主”和亲已成惯例 为何唯独清朝都用“真公主”?”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朝最幸运的公主 一生受乾隆皇帝宠爱 儿子破了古代一项纪录

清朝最幸运的公主 一生受乾隆皇帝宠爱 儿子破了古代一项纪录

公主,乾隆,固伦和敬公主,乾隆皇帝,富察皇后,女儿,孝贤皇后,名字,布腾,巴尔珠尔,一生,儿子,历史,贵族,一笑,延禧,出生于,哈尔,宫斗,孝贤纯皇后,帝生,小女儿,李荣,白月光,越长越,隆帝,上乾,个例,京师,佳丽

2014-08-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古代拥有高贵血统的蒙古族公主 每一位都长得很美吗?

古代拥有高贵血统的蒙古族公主 每一位都长得很美吗?

公主,蒙古族,家族,蒙古,满蒙,大清朝,满族,身份,博尔,吉特,满族人,照片中,都会,历史,地位,孝庄,服装,民族,牺牲品,背景,可是有,清朝时期,每一位,表现在,孝庄皇后,爱新觉罗,在一些,在她,在哪,在清朝

2008-08-20 #故事会

历史:盘点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 4位公主的孩子有何待遇呢?

历史:盘点清朝的公主下嫁蒙古后 4位公主的孩子有何待遇呢?

公主,蒙古,巴约,父亲,满蒙,努尔哈赤,个儿子,敖汉,靖公主,入关,关系,格格,女儿,孩子,康熙,爱情故事,生下来,继承了,嫁过去,从努尔,哈赤,古内,喀尔喀,孙思克,扎布,敖汉部,舒尔哈齐,靖公,香消玉,传统

2014-08-28 #小故事

清朝最幸运的公主 一生受到乾隆的宠爱

清朝最幸运的公主 一生受到乾隆的宠爱

公主,乾隆,固伦和敬公主,富察皇后,乾隆皇帝,女儿,孝贤皇后,名字,布腾,巴尔珠尔,历史,贵族,延禧,一笑,出生于,哈尔,宫斗,帝生,小女儿,李荣保,白月光,越长越,隆帝,上乾,大结局,一生,个例,京师,剧中,佳丽

2020-08-13 #小故事

历史上和亲 用的都是“假公主” 为什么清朝却都是真公主呢?

历史上和亲 用的都是“假公主” 为什么清朝却都是真公主呢?

公主,刘邦,亲生女儿,匈奴,女儿,皇帝,战争,宗室,关系,女子,问题,中原,义女,兵力,周边,宫女,和亲政策,地位,大唐,安史之乱,探子,情况,政权,物资,现象,百姓,结果,就这样,发扬光大,万大

2009-10-05 #故事大全

古代真实鬼故事清朝

古代真实鬼故事清朝

干嘛,伴侣,价值观,女人,小房子,真爱,男人,灰色,时候,不好吗,中午休息,完全不,那个男孩,草丛中,在房间里,在一片

2020-09-05 #故事大全

古代真实鬼故事清朝

古代真实鬼故事清朝

宋大贤,罗郭,在路上,余杭,石门县,命案,全文,小调,枕头,时分,文档,朝野,民间,皇宫,读书人,胆子,鬼故事,我可以,接连发生

2020-09-05 #故事阅读

清朝皇帝和明朝公主真的有一段爱情故事吗 比如 电视剧刁蛮公主 怀玉公主 是史实吗

清朝皇帝和明朝公主真的有一段爱情故事吗 比如 电视剧刁蛮公主 怀玉公主 是史实吗

爱新觉罗,庙号,康熙,圣祖,乾隆,仁宗,嘉庆,慕陵,旻宁,玄烨,道光,穆宗,高宗,姓名,太祖,天命,世祖,世宗,咸丰,同治,光绪,华龙,太宗,天聪,孝陵,宣宗,定陵,宣统,年号,崇德

2020-05-26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