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端午节到了 关于屈原 除了吃粽子你还知道点什么?

时间:2020-06-10

相传屈原在国破之后,跳江以死殉国,人们为祭奠屈原,逐渐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方式

提示:本文共有 24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虽然由来众说纷纭,但是纪念屈原的说法最为流行。相传屈原在国破之后,跳江以死殉国,人们为祭奠屈原,逐渐有了吃粽子、划龙舟等活动方式。

那么屈原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做了什么事,值得人们怀念他这么久?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家族是楚国王族后代,本姓芈(音mǐ),因封地不同,楚国王族后代分成了三大姓,屈、景、昭。后来屈原官职为三闾大夫,基本就是管理这三姓宗族事务。

屈原博学多闻,很会治理国家,而且外交能力强,楚王无论是商议国事,还是发号施令,接待外宾,应酬诸侯,都带着他。楚王非常信任他。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可以看出屈原起点很高,出身好,能力强,受信任。

但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么受宠就被同朝为官的上官大夫给惦记上了。一次,楚王让屈原修改宪令,屈原只写了个草稿,上官大夫居然想夺走去邀功,这人捡现成的,屈原当然不给。

上官大夫就去找楚王诬告屈原,说:“大王您让屈原制定法令,天下都知道,但是屈原每发一条,就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除了他没人能做。”

楚王很生气,从此就疏远屈原了。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原本来正大光明,一心为国,却莫名其妙被人诬告,是很痛心的。但是楚王被蒙蔽,自己已经无法说清真相。

终日忧愁不已,只得做了一首《离骚》,离骚本身是遭遇忧愁的意思。这首诗是一首鸿篇巨制,开创了爱国主义诗歌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

屈原在《离骚》中,先自述身世,遭遇和理想,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而后又寄托于神话,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继续在幻想世界里以身报国,以表志向。

战国之前的诗,是没人这么写的,大部分都是写写爱情,记点小事,抒情写也写不了这么长,但是屈原的才华,注定要出类拔萃,不仅辞藻华丽,而且志向高远,借想象抒发愿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直影响了几个时代的文人。

屈原已被疏远,出使齐国去了。

没想到此时楚王却中了一个圈套。楚国与齐国本来结盟抗秦,但是秦国派张仪来挑拨关系,假装许诺给楚国600里土地,让楚王断绝和齐国的关系。

楚王爱捡便宜,果然上当,与齐国断交。去交接土地的时候,张仪抵赖说只说6里,没有600里。

楚王气的吐血,发兵攻秦,没打过,还丢了汉中一带。

不服再战,举国出兵,后防空虚,又被魏国趁机捡漏占了不少。

齐国也恨楚王太幼稚,为了点虚假承诺贸然断交,一直作壁上观看热闹。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后来秦国为了缓和关系,说要不把汉中还给你们楚国吧,楚王太恨张仪了,直接说不要地,就要张仪就行。张仪心想,就凭你楚王那点脑子,能奈我何?居然直接就来到了楚国,以三寸不烂之舌说动楚王宠妃郑袖,居然让楚王把张仪放走了。

屈原在齐国知道楚王吃了大亏,赶紧回来面见楚王,说通利害,楚王果然后悔,再追杀张仪,但人已跑远,鞭长莫及了。

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后来楚国又吃了几次败仗,秦国又出馊主意邀请楚王去通婚结盟,屈原深知秦国那点心思,劝楚王别去,但是太子劝楚王去。楚王想了想,还是听儿子的,去了。

哪知刚一入武关,就被秦国扣押了。秦国拿楚王做人质要求割地赔款,国耻啊。最后楚王辗转竟然死在秦国,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是一具尸体了。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20]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楚王儿子由此继位成为新的楚顷襄王,楚国人都很怨恨当时他的坑爹做法,楚顷襄王心里有火,这时候上官大夫跳出来,把楚王的怒火引到了屈原身上,把屈原再次免职流放了。

后来,秦国攻楚,国都被攻陷,楚王四处逃窜,如同丧家之犬。屈原听说后独自走到江边,散着头发,心死如灰。江上渔夫问他,这不是三闾大夫吗?怎么成这样了?

屈原说了一句千古名言: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夫劝他,何必太难为自己呢,随波逐流不也挺好么?屈原宁愿一死,也不愿自甘堕落,玷污自己的人品。而后做了一篇诗歌绝笔《怀沙》,跳汨罗江而死。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以上皆出自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关于屈原最早的文字史料记载,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说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皆是古之圣贤,在困顿之时,所做名篇,屈原与之同列,可见其重要性。

总体来说,屈原人品端正,有政治能力,博学多才,忠君爱国,而且屡次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可楚王不听,两代楚王,受上官大夫、张仪、郑袖、秦王数次之骗,遂有此结果。而且屈原能力越强,越让人扼腕叹息。

时代虽然久远了,但是公道自在人心。屈原为历史所铭记。

此后,看到西游记三打白骨精那回,依然感叹于白骨精的诡计多端,孙悟空的忠心耿耿,唐僧的不辨真伪,猪八戒的添油加醋.......

然而,即使神通如孙悟空,也不免有此不公,但我们终将是凡人,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展望未来。

我在知海星辰为你带来更多精彩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端午节到了 关于屈原 除了吃粽子你还知道点什么?”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除纪念屈原以外 有关端午节的5个传说 你还知道哪些?

除纪念屈原以外 有关端午节的5个传说 你还知道哪些?

图腾,曹娥,日子,父亲,活动,都会,吃粽子,传说,吴越,屈原,孟尝君,秋瑾,闻一多,五月五日,为了纪念,中国,不幸,孩子,尸体,节日,时候,龙舟,五月初五,有关于,从江,刘德谦,日中,艾草,王镇恶,艾叶来

2015-03-16 #故事会

端午节吃粽子:屈原投江 吃粽子是纪念屈原吗?你一直都错了

端午节吃粽子:屈原投江 吃粽子是纪念屈原吗?你一直都错了

屈原,吃粽子,为了纪念,人们,节日,屈原投江,这一天,糯米团,习俗,传说,国家,粽子,说法,赛龙舟,怀沙,五月初五,一生,不幸,地方,情操,文学家,政治家,楚国,河水,看法,雄黄酒,于是就,怀念屈原,所以说,爱国诗人

2011-03-16 #经典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

屈原,人们,爱国主义,汨罗江,诗人,秦国,包粽子,吃粽子,任左徒,志洁,楚怀王,路漫漫其修远兮,顷襄王,人和,上官大夫,一带,中华民族,主张,传统美德,尸体,地位,品德,基础,天问,官职,形象,战国时期,战国,政治家,抱石

2012-01-14 #经典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早先与纪念屈原无关

端午节吃粽子早先与纪念屈原无关

屈原,粽子,人们,说法,吃粽子,周处,吴均,许慎,范汪,南梁,小说家,情节,时说,时期,江中,祖先,蛟龙,五月五日,楚国人,生活中,周时,应在,田官,发现了,非常流行,有记,农历,世代相沿,中原,东西

2008-04-07 #短篇故事

今日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忆屈原

今日端午节:吃粽子 赛龙舟 忆屈原

伍子胥,粽子,屈原,习俗,人们,艾草,传统节日,离骚,节日,五月初五,五月五日,吃粽子,中国,传说,雄黄酒,曹娥,顺阳,五毒,吴国,尸体,总会,时间,投江,时候,楚国,蛟龙,雄黄,吴王夫差,曹娥江,划龙舟

2018-03-31 #小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紀念屈原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紀念屈原吗?

屈原,黄巢,人们,楚国,菖蒲,楚顷襄王,艾草,妇人,百姓,说法,身体,鱼虾,吃粽子,五月五日,五月初五,农历,军队,包米,吴越,孩子,来历,湘南,白芷,秦国,苍术,节日,蛟龙,龙舟,活动,包粽子

2013-06-16 #小故事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人生最大的骗局!

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人生最大的骗局!

屈原,粽子,骗局,为了纪念,司马,伍子胥,吴之,屈平,斯东,楚怀王,圈儿,专家,中国,个人,古字,人们,人家,作者,名气,姓氏,女人,大战,妹妹,子胥,年代,权利,潜规则,横江,男人,秘籍

2009-10-20 #故事会

端午节吃粽子 关于屈原的影视剧了解一下

端午节吃粽子 关于屈原的影视剧了解一下

屈原,汪明荃,鲍方,吃粽子,等主演,故事,楚王,诗人,余子明,宫斗,庄静而,朱虹,王姬,石修,蒋恺,谭非翎,郑少秋,陈思思,马可,传统,一生,京城,节日,传记,力劝,历史,情况,小人,婵娟,大夫

2019-05-2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