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湛江晚报·数字报刊

时间:2020-06-10

发烧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0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以武会友 强身健体

——湛江武术发烧友的故事

卓朝兴 罗红波 叶楚奇

刀剑起舞。 临空飞腿。 面授技艺。 集体太极。

文/记者卓朝兴

通讯员罗红波叶楚奇

图/记者张锋锋

原来,湛江民间有这么多的“武林高手”!

11月底,由广东省武术协会指导,湛江市体育局主办的首届湛江市传统武术大赛暨湛江市第五届《中国武术段位制》段位考评活动在霞山区文体馆火热举行,总共有来自全市各地的700多人踊跃参加。据了解,湛江有很多武术爱好者。他们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才几岁的幼儿园小朋友。

从小喜欢功夫了得

随着这些年来《叶问》系列电影的热映,咏春拳也被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所了解。

“学武之人讲究武德,习礼修心,强身健体,一般不会轻易出手,更不会随意打斗。能学好咏春拳的心法口诀,等于学会了一门为人处事的高深哲学。”今年32岁的陈培迪,老家在雷州,大学毕业于广州一所高校,他练咏春拳已经有十多年历史了。

“我从小就喜欢武术,酷爱看武侠小说和武打电影,还是小孩子时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有侠义精神的‘武林高手’。”但那时候,家长担心陈培迪学武会惹事生非,所以没有同意他拜师学艺。

咏春拳流行于广东佛山、广州、江门,以及香港、澳门等地。读大学之后,机缘巧合下陈培迪在广州开始学习咏春拳。几年前,陈培迪回到了湛江。回家乡后,陈培迪致力于在民间传扬国术咏春拳,“在广州,咏春拳早已经成为许多高校的选修课,还被列入当地中小学的体育课程教学。而在湛江,有很多人沉迷于玩电脑、看手机,身体出现亚健康的状况。咏春拳简单易学,健身、防身效果都很好,男女老少皆宜练习,是一门很实用的传统功夫。”

习武多年,过去瘦小、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陈培迪,也逐渐变得壮实起来。他说,咏春拳讲究短桥窄马,攻防兼备,连消带打,借力打力,以柔克刚,手法丰富犀利,腿法隐秘刚猛,桩法、棍法、刀法等也很有独到之处。“练拳过程中,可以培养一个人的专注,协调脑、手、脚,让人变得更加灵活。长期练习者,精气神显得非常好。”

坚持锻炼身心健康

老家在河南驻马店的陈晓太,1993年来湛江定居,至今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3年之久,“从2005年起,我开始接触陈式太极拳。过去,我的腰部曾受过伤,两次治疗却未能痊愈。当自己学习太极拳后,腰部的疼痛逐步得到缓解。”作为太极拳的亲身受益者,陈晓太对其充满热爱,坚持晨练夜习。

陈晓太说,学武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贵在日积月累,循序渐进,才能水到渠成。为了学到更正宗的功夫,2010年陈晓太还远赴太极拳发源地之一——河南焦作的陈家沟,慕名拜太极拳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正雷为师,学习更加规范的陈式太极拳。在原有的基本功基础上,又经过名师的调教,陈晓太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此后,陈晓太又抽空多次去陈家沟“深造”,每一次都获益匪浅,在湛江武术爱好者圈中传为佳话。

陈晓太不忘师父的谆谆教诲,多年来致力于陈氏太极拳在湛江的推广与普及。平日里,经常组织发烧友们探讨拳谱,推手练习,将中国传统文化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承与弘扬下去,让更多的湛江人健康受益。

从“菜鸟”到健身达人

“我与武术结缘已经9年了。过去自己长期不注重锻炼,身体虚弱。习武之后状况可谓有了质的飞跃。你看,现在的我健步如飞,还能把5公斤重的大刀耍得虎虎生风呢!”在南国热带花园锻炼身体的一群武术爱好者中,身着红色练功服的史琳洁格外醒目。

史琳洁是一位“60后”。真正使她决心走出户外锻炼,是一次在家翻阅老同学聚会的照片时,“看着聚会相片上那些人,突然发现已与过去记忆中的他们有很大不同,甚至部分同学已经有些驼背了。我越想越担心——如果自己还这么‘宅’下去,是不是也会衰老得更快呢?”

于是,史琳洁激发了“要找点什么做做”的念头。她看到所住大院里的邻居,经常打太极,便也想尝试一下,“还记得第一次我跟着邻居学简单的屈膝八字旋转动作,由于没什么基础,加上紧张,很快就满头大汗,眼前乱冒金星。邻居见我脸色难看,赶紧让我到一旁休息。”但史琳洁身上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第二天又一大早主动跑去学。她先是现场观察别人,再辅以网上视频,扎扎实实地练了半年,渐渐地从被人调侃的“菜鸟”成长为大院里的健身典范,

为此,她也付出了很多。原本史琳洁不会用电脑,后来为了找教学视频硬是将自己“逼”成了“上网小能手”。她还善于细心总结并运用到实践中,“我对比大量视频,发现尽管不同的拳路有各自架势,但其中也有共同的基本动作要领。”如今的她,不仅自己在拳术、器械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平时还热心教群众健身,“跟我学的,男女老少都有,甚至还有来自英国、德国、美国、印度等的外国朋友前来交流学习呢。”

史琳洁说,想把更多精力,放在到中小学去推广和普及武术运动,“太极拳并不只是适合老年人的运动,其实青少年也可以练习。年轻人多练的话,对于预防腰骨增生、腰间盘突出、颈椎突出等问题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和锻炼身体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有利于修身养性。”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湛江晚报·数字报刊”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湛江晚报·数字报刊

湛江晚报·数字报刊

陈晓,咏春拳,湛江,史琳,陈培,太极拳,武术,学武,湛江市,邻居,健身,叶楚,罗红,武术爱好者,武林高手,发烧友,功夫,太极,大学,基础,大院里,民间,状况,记者,老家,腰部,视频,运动,锻炼身体,陈家沟

2012-12-12 #故事阅读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5-13 #故事大全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5-12 #长篇故事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5-24 #经典故事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6-25 #故事阅读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6-26 #故事大全

湛江晚报数字报

湛江晚报数字报

病毒,疫情,肺炎,白衣天使,一线,新型冠状病毒,爸爸妈妈,湛江市,病人,医生,故事,防控,我家里,勤洗手,压岁钱,口罩,国家,妹妹,孩子,栏目,武汉,爸爸,电话,工作,教育,钟南山,不出门,和家人,湛江晚报,不一样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