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心理学小故事一

时间:2020-06-10

心理学小故事50字左右

提示:本文共有 1067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2 分钟。

临时教练

1959 年第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我国选手容国团获得了男子单打决赛权,他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

俗话说:“冤家路窄。”当时在世界上所有的乒乓球运动员中,容国团最发憷的就是这位西多。以往两人曾数次交手,容国团一次也没赢过,就在前些天的团体赛上,容国团又以O 2败给了他。所以,还没等上阵,容国团就先怯了三分。

以这种心理状态登场,肯定凶多吉少。面对这种情况,乒乓球队的领导果断地决定:容国团进行决赛时,由运动员杨瑞华当场外指导(当时乒乓球队的教练是傅其芳)。原来,杨瑞华和容国团相反,和西多的几次对阵从来未输过。就在前几天的团体赛上,又刚刚以2 0战胜了西多。所以,有杨瑞华在场外一坐,容国团的心里就踏实多了。

比赛形势果然如我方所料,西多虽然胜了第一局,但中间休息换场地时,他突然发现向容国团面授机宜的不是傅其芳,而是自己的克星杨瑞华时,心里顿时发了毛。自己的教练说了些什么,他一概没听进去,眼睛紧紧地盯着杨瑞华,看他对容国团做什么手势..。

两人再次上阵,形势急转直下,西多忧心忡忡,乱了阵脚;而容国团则士气大振,越打越勇,终于连胜3 局,以3 1战胜了西多,为祖国夺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场决赛与其说是一场实力战,不如说是一场心理战。中国队抓住了西多对杨瑞华的恐惧心理,对他展开了心理攻势。那么,西多的对手是容国团,不是杨瑞华,他为什么会在比赛中心理失衡,情绪不稳呢?这就是“潜意识”在作怪。西多屡次败于杨瑞华,对杨本能地有一种否定性的情绪体验。这种实际上起作用的刺激,在他不知不觉的、没有意识到的、也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使他产生了恐惧心理。

徐悲鸿买画

早在解放前,徐悲鸿刚到北平时,便经常去琉璃厂的字画店里浏览,以搜集古今的优秀字画。遇上他所喜爱的,就会情不自禁地说:“这是一张好画!”“这是难得的精品!”等等,直说得站在旁边的画商眉开眼笑,本来没有打算要高价的,现在却向徐悲鸿提出了高价。而徐悲鸿一旦看中,便不再计较价钱。有时为了买画,家中的钱又不够,他就再添上自己的画。

徐悲鸿当时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他自己的生活过得十分俭朴,连双皮鞋都要到旧货摊上去买,他的妻子廖静文有时埋怨他说:“你何必在画商面前表示你那样喜爱这张画呢?你不会冷静一些吗?你总是让人家看出你非买不可,结果你原可以少出一些钱就能买到的画,也被人家要了高价。”

徐悲鸿温和地点头笑了,承认她的话很有道理。但是,下一次再遇到画商送来好画时,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赞不绝口。

徐悲鸿为什么买画时赞画?这除了他诚实、公正、无欺的道德品质以外,还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那就是“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们交际的手段,但同时又是人在思维时的工具,语言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徐悲鸿终生不知疲倦地收集我国古代传统绘画,使它们能得到自己的研究、整理和保护。当一幅好画突然出现在他面前时,他激动、他兴奋、他赞赏。假如他对一幅真正的好画能装出无动于衷的样子,那他就不是画家徐悲鸿了。

摄影师的本事

有个13 口人的大家庭,来到一家照相馆,要照一张“全家福。”

摄影师给13口人按长幼男女顺序排好了位置,等要照时却发现他们都板着脸。摄影师要求他们笑一笑,但是这家人似乎不会笑,勉强笑出来比哭还难看。摄影师说一句常用的笑话,但也无济于事,这家人看来有些紧张。

摄影师看着一位约6 岁的小男孩站在一位老太太的身边,于是有了主意。他对那位小男孩说:“你能不能再靠近你妈那边一点儿?”

小男孩马上嚷道:“她不是我妈,她是我奶奶!”话一出口,他们13口人全笑了,摄影师立刻摁下了快门,他拍出了一张很好的“全家福”。

人们在出乎意外的紧张情况下所产生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应激”。这13口之家照相的紧张表现就是一种应激状态。摄影师的本事就在于随机应变,创造一个自然情境,使这家人摆脱心理紧张,放松神经,松弛表情,就在大家笑得自然时,摄下一张成功的照片。

考试

某电影制片厂要在两位考生中通过考试选取一名见习演员。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一进这个房间,我们的考试就开始了。”甲被指定进甲室,乙被指定进乙室。

甲敲了两下门,里面便传出清脆的“请进”声。甲推门进去,室内一位正在理妆的少女,从穿衣镜里看到进门的甲,便惊喜异常地扭过身来,快步迎上,亲昵地喊:“哥哥。”这位考生一楞,脸红至脖,连连后退:“你——,你—-,你认错了吧!”

乙连敲几次门,屋里才传出细声的“进来吧”。乙推门进去,见一位老太太模样的人,正戴着花镜对光穿线。他一下子扑上去,离老太太约一米左右,便跪着前进,扑进老太太怀里,双手捧着老太太的脸庞端详,眼泪涮涮淌下:“妈妈!妈妈!”出色地演出了一场游子归来的戏。

当然,乙被录取了。

这两位考生的明显差别在哪里?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于他们的思维品质截然不同。甲属于迟钝、固执型,乙属于敏捷、灵活型。思维的敏捷性就是善于在很快的时间里回答问题、做出反应,而且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判断准确;思维的敏捷、灵活性是建筑在思维的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基础之上的优良思维品质。思维敏捷的人不同于耍小聪明的“机灵鬼”,他们的分别就在于广阔、深刻性和独立、批判性的不同。思维敏捷的人能全面地看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而耍小聪明的人就显得缺少大智、大才;思维敏捷的人善于独立思考,善于根据客观事实和情况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而那些耍小聪明的人,往往盲从领导、迷信权威,看别人眼色行事,千方百计地接受暗示,游来摆去地钻空子,玩诡辩术。

时间的体验

甲、乙二人约定时间于某展览馆入门处相见,一同参观展览。甲按时到达;乙在路上遇上一位故友,寒暄了一阵,赶到约定地点时,迟到了半小时。

乙说:“迟到了一会儿。”甲说:“我等了老半天,腿都站酸了。‘一会儿’,一会儿有多久?”乙说:“最多不到10分钟。”甲说:“起码1 小时。”

客观时间是半小时,乙估计“最多不到10 分钟”,甲估计“起码1 小时”。

是甲有意夸大、乙有意缩小吗?不。他们说的都是自己内心体验的实话。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是时间知觉的特点:相对主观性。

据说,有位青年去拜访爱因斯坦,请求他简单地阐述相对论。爱因斯坦想了一下说:“当你伸手向你的父亲要钱时,10分钟你会觉得太长;当你和女朋友携手游玩时,10 个小时你会觉得太短。这就是相对论。”可见,爱因斯坦也是把时间看做是相对的。

在同样一段时间里,人们为什么会有长短不同的感觉呢?这首先是因为人们所从事的活动的内容影响着人们对时间的估计。在我们上面举的事例中,甲腿都站酸了,干等着,乙与故友久别重逢,寒暄说话。一个活动内容枯燥,一个活动内容热烈有趣,难免造成时间知觉上的差异。其次,情绪和态度影响人对时间的估计也是明显的,在上面的举例中,爱因斯坦指出的就是这种因素。这正如人们常说的“欢乐恨时短”、“寂寞嫌时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等话的含义一样。总之,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发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知觉。但实际上,客观时间并不会因为人们的主观感觉而变快或变慢。然而人们却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掌握时间错觉,利用时间错觉,使某些实践活动,产生特殊的心理效应。

批评与表扬

星期日,小红一家人逛公园,看了虎豹,上了游艇,很痛快。回来后,父母让她写篇记叙文,这是父母第一次出题目让女儿写作文。小红很高兴,一口气写完送到了爸爸的手里。爸爸拿到手后,首先指出了第一行上的两个错字,又告诉女儿标题不宜过长。接下来指出标点应当写进格子,随后又告诫她一件事没说完不能分段,不规范的简化字别用..最后说,当然,记事还是确切的也是生动的。

爸爸指出的这些缺点和优点都很实在,也很正确,只是不足的地方举了七八处,而主要的优点放最后,也只讲了一条,口吻也少了些老师那种赞赏味。女儿听后,原先满怀喜悦变成了一脸扫兴。以后,再好玩再有感受,爸爸妈妈也别想让女儿写一篇给一家人品评的文章了。

表扬和批评都是一种行为评价方法。表扬是肯定的评价,批评是否定的评价。古人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教育应贯彻激励和表扬为主的原则,这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是很有道理的。人人都有成就感,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别人的赏识。表扬正符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需要,表扬使人在心理上体验到一种成功感,表扬带来的是自尊心、自信心的增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批评则是一种消极“强化”,过多的批评会使人产生焦虑、自卑、兴趣降低、逃避以至完全丧失信心的消极心理。一些家长常常不自觉地指责、贬斥自己的孩子。比如,当孩子拿着90分的成绩单兴冲冲地交给自己的父母时,有的父母却严肃地批评道:“90 分就把你乐成这样,真没出息,人家考100分都不满足,你太没有雄心大志了..”一盆冷水劈头盖脸地浇下来,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学习的兴趣当然也就越来越小了。

以诈售诚

1982年广州交易会期间,湛江家电公司参加了该交易会的生意洽谈。虽然这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不错,但是由于知名度较低,几乎不为人知。因此,在洽谈业务时,交易会上几乎无人问津,门庭显得格外冷落。现做广告宣传吧,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是竞争不过人家。眼看着大好的机会都被那些有名气的公司或厂家抢去了,一时间急坏了湛江家电公司的决策者们。

这时,该公司总经理决定采取“以诈售诚”之计。

第一天,他们在订货办公室门前挂出了“第一季度订货完毕”的牌子;第二天,他们又挂出了“第二季度订货已满”的牌子;第三天,挂的牌子上写着“请订购1984年的货”。结果,总经理这“以诈售诚”的办法发生了奇效。一时间,湛江家电公司洽谈处的门前挤满了人,客户们都争先恐后地前来订货。该公司1983年、1984 年的货额真的全部订满。不仅如此,香港的一位客商原来每年从日本订购的80万支光管支架的大宗买卖,也转给了湛江家电公司。湛江家电公司生产的“湛江牌”光管支架出乎意料地打进了香港市场。该公司很快便名声大振、闻名遐迩了。

湛江家电公司实施“以诈售诚”之计,客户争先恐后来订货,他们的心理是:别人都订了他们的货,他们的货肯定质量好、价格便宜,因此我们也得赶紧订,不然就订不到了。心理学上把这类受他人影响、有意无意地跟着做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由从众心理造成的。从众行为究竟好不好?要具体分析,要看从的“众”究竟对不对。

波斯太子起死回生

古时候,波斯帝国有一位年轻的太子,聪明过人。一次,他率波斯大军与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的军队交战时,不幸兵败被俘。军士们把他押送到倭马亚王的面前,国王二话没说便下令推出去杀头。太子一听,马上装出一副可怜相说:“慈悲的国王啊,我渴极了,您让我喝点水再走吧,那我也就死而无憾了。”国王点点头,随后命令左右给太子递了一碗水,太子接过来却不喝,而是左顾右盼起来。“你怎么不喝,看什么!”一名军士喝道。太子扑通跪在地上,说:“我担心,不到这碗水喝完你们就会举刀杀我啊!”

国王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心想:堂堂的波斯国太子也不过如此。于是,倭马亚王说:“笑话!我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你尽管喝好了,我向全能的真主起誓,在你喝完这碗水之前,肯定不会杀你。”太子一听,迅速把手中的这碗水泼在地上,然后对吃惊得张口结舌的国王说:“陛下,我没喝这碗水,这水已经滋润了您的土地。我肯定是无法喝到它了,请您履行您的誓言吧。”国王有言在先,此刻无话可说,只好放了太子。

波斯王子在应激态下,面对人头落地的危险情境,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急中生智,语言准确,行为从容,果敢有力,终于靠智慧转危为安,死里逃生。这是积极处理应激状态的典范。这同他平时善于学习处理各种事件的知识,锻炼和储备一些随机应变、当机立断的经验大有关系。在应激状态下,另一种表现就是瞠目结舌,手足失措,慌恐错乱,甚至魂不附体。比如,自家失火,只要一拉门手,就可以出去,但在情急时刻,却死命推门,陷入火海,不能自救。

受骗上当的国王

苏丹国王一时不知何故,闷闷不乐,有时脾气上来,对宫里的人非打即骂。大臣急得团团转,想找一个能给国王宽心解闷的人。卡拉高兹虽然是个穷人,但为人机智幽默,善解人意,经过大臣的引见来见国王。“你有什么学问和本领来见我?”国王问。“想必国王听说过,我是全心界最著名的撒谎专家。”国王说:“我不相信,世界上最能撒谎的人就是你!假如你能向我撒一个弥天大谎,使我不得不相信,我就送你100金镑。”“那好,您听着,”卡拉高兹说,“20年前,有一天晚上,你的父亲和我的父亲同朋友们在一起打牌。你的父亲把钱输光了,向我的父亲借了100金镑。遗憾的是,他们两人都相继去世了,可是这笔钱却一直没有还给我家。”“你撒谎!这真是弥天大谎!谁相信你这套鬼话!”国王认真地叫起来争辩..最后,国王不得不给卡拉高兹100金镑。

魏王曾问孙膑:“你有办法让我从宝座上下来吗?”这似乎是件办不到的事,孙膑却办到了。他说:“大王,我没有办法让您从宝座上下来,不过,如果您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您回到宝座上去。”听孙膑这么说,魏王便从宝座上下来:“我倒要看你怎样让我回到宝座上去。”孙膑忍不住笑着说:“我不是已经让您从宝座上下来了吗?”魏王如梦初醒。

赵王李德成想考验考验相士的眼力,便让妻子滕国君穿戴歌女的服饰,混在其中,然后让相士来加以辨认。滕国君同其他歌女的穿戴完全相同,要想从穿戴上认出她是不可能的,而相士又从未见过滕国君。怎么办呢?相士想了一阵,突然说:“滕国君的头顶上有一团黄色的云气。”话音刚落,只见有一女子仰头向上张望,其他女子都好奇地向这女子头上看去,相士立即辨认出“这女子”就是滕国君。

在这三则故事中,卡拉高兹、孙膑和相士都是非常巧妙地运用了心理控制法。他们善于摸清国王和国君在不同的处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善于设计出使他们能够暴露出自己特殊心理的方法,从而取得了最佳的控制效果。

催长药

从前,印度有个国王,国王有个小公主,最受国王喜爱。国王总嫌小公主长得太慢。这天,他派人找来了一个医生,命令医生:“你给公主一种药,让她吃了马上长大。办到了,我重重赏赐;办不到,我就杀了你。”

医生寻思了一阵,说:“这种药我从前有过,只是年深日久,早已用完。

不过,我可以立即去找。只是用这种药,必须遵守一个条件:在我去找药期间,你必须同公主分开,相互不能见面。不然,公主就是吃了这种药,也不见效。”

国王虽不愿和女儿分开,可他巴望着公主快快长大,也就答应了。

医生到远方去找药,一去就是12 年。

医生把带回的药给公主服了,然后领着她去见国王。

大殿里,一个长得高高大大又十分美丽的姑娘站在国王面前。国王拉着公主的手,从头看到脚,乐得合不拢嘴。

国王连声夸奖医生有本事,还赏给他很多珍珠宝贝呢。

人的身体有许多感觉器官,它们分别感受刺激物的不同属性。人体的感觉器官的这种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在心理学上叫感受性。我们故事中的那位印度国王,因为每天都和心爱的小女儿在一起,因此对小公主的成长变化的差别感受性就很小。那位医生改变了刺激国王视觉的时间和空间模式,使国王的感受性发生了变化。12年的继时对比,虽是同一个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但国王的差别感受性却提高了。

酸葡萄

葡萄架上,绿叶成荫,挂着一串串沉甸甸的葡萄,紫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上面还有一层薄薄的粉霜呢!望着这熟透了的葡萄,谁不想摘一串尝尝呢?

从早上到现在,狐狸一点儿东西还没吃呢,肚皮早饿得瘪瘪的了。它走到葡萄架下,看到这诱人的熟葡萄,口水都出来啦!可葡萄太高了,够不着。

怎么办?对!跳起来不就行了吗?

狐狸向后退了几步,憋足了劲儿,猛然跳起来。可惜,只差半尺就够着

了。

再来一次!唉,越来越不行,差得更多,起码有一尺!

还跳第三次?狐狸实在饿得没劲儿,跳不动了!

一阵风吹来,葡萄的绿叶“沙沙”作响,飘下来一片枯叶。

狐狸想:要是掉下一串葡萄来就好了!它仰着脖子,等了一阵,毫无希望,那几串葡萄挂在架上,看起来牢固得很呢!

“唉——”狐狸叹了口气。忽然,它笑了起来,安慰自己说:“那葡萄是生的,又酸又涩,吃到嘴里难受死了,不呕吐才怪呢!哼,这种酸葡萄,送给我,我也不吃!”

于是,狐狸饿着肚皮,高高兴兴地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反映了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当工作、学习和交际过程中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时,往往在内部心理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解脱紧张状态,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这样一种适应性的倾向,这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功能,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防卫机制”。即拿自己能够接受的、不是理由的“理由”来自圆其说、自我安慰,也即是人们所谓的“阿Q精神”。

“鬼苹果”

土豆现在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然而想当年,土豆从美洲引进法国时还引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欧洲早已引进土豆的情况下,法国却在很长时间内都没有推广土豆的种植。因为,宗教界称土豆为“鬼苹果”,只因它生长在黑暗的地下;医生认为土豆是在土里生长的,由于像附在根上的瘤,于是认为它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农学家则断言由于土豆大量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而会使土地变得贫瘠。所有这些断言和假设都为“鬼苹果”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彻在德国当俘虏时,有幸亲自吃过土豆,从而改变了对它的看法。回到法国后,他决心要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鬼苹果”的害处在人们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很长时间他都未能说服任何人。于是,他耍了一个花招,在国王的许可下,他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里栽种了一批土豆。并且根据他的要求,由一支身穿仪仗队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日夜看守这块土地。过了一阵,相安无事,便又命令卫队卫士都可以休息,一时间,早就受不了诱惑的人们纷纷都在晚上来偷挖土豆,并把它栽到自己的菜园里。土豆就这样在法国得到了推广。

安瑞在法国推广土豆显然是利用了人们的“逆反心理”。这种心理活动具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越想知道。这种认识事物的内部驱动力是好奇心、诱惑力或神秘感。

向士兵开枪

有一次,拿破仑骑着马正穿越一片树林,忽然听到一阵呼救声,情况很紧急,他扬鞭策马,朝着发出喊声的地方骑去。来到湖边,拿破仑看见一个士兵跌入湖里,一边挣扎,一边却向深水中漂去。岸边的几个士兵慌做一团,因为水性都不好,只能无可奈何地呼喊着。

拿破仑见此情景,便朝那几个士兵问道:“他会游泳吗?”“他只能扑腾几下,现在恐怕不行了。”一个士兵回答道。拿破仑立刻从侍卫手中拿过一支枪,朝落水的士兵大声地喊道:“你还往湖中爬什么,还不赶快游回来!”

说完,朝那人的前方开了两枪。落水人听出是拿破仑的声音,也看到子弹射入水中,似乎增添了许多力量,只见他猛地转身,扑通扑通地向岸边游来,不一会儿就游到了岸边。

落水的士兵被大家七手八脚救上岸来,小伙子惊魂初定,连忙向拿破仑致敬:“陛下,我是不小心落入水中的,您为什么在我快要淹死时还要枪毙我呢?”拿破仑笑着说:“傻瓜,我那只不过是吓你一下,要不然,你真的要淹死哩!”经他这样一提醒,大家才恍然大悟,打心底更加佩服拿破仑足智多谋。

拿破仑的做法是很有道理的。士兵在出乎意外的危急情况下的情感状态,心理学上叫做“应激状态”。在这种应激时刻,士兵已经丧失理智,手足失措,陷入慌乱之中,不能自救。对他开一枪,就能使他镇定,使其行为保持一种高度激活的状态。

聪明的“傻”孩子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享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小时候,他是一个很文静又怕羞的男孩子。因为他性格与其他男孩不同,人们把他看成傻瓜、缺心眼儿,镇上很多人常常喜欢捉弄他。

人们常把一枚5 分的硬币和一枚1 角的硬币扔在他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小威廉总是捡那枚5分的硬币,于是引来围观的人一阵阵嘲笑,接着会有其他人也都玩着类似的把戏,从中取乐。

一天,一位妇人看到他这副可怜相对他说:“傻孩子,你为什么不去捡1 角的?难道你不知道1 角要比5 分值钱吗?”

“我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那枚1 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你哪里是个傻孩子,你真是个精明无比的孩子!”妇人惊奇地像发现了一件宝贝似的叫道。

小威廉聪明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他以自己似乎呆傻的行动,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喜乐,这样他们就会继续扔钱,他也就有钱可拣了。喜乐心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喜乐的程度往往视愿望的大小和满足的程度而不同。高尚的人和庸俗的人,对喜乐的追求和保持,明显地有高尚纯洁和低级庸俗之分。

智审德国间谍

二战期间,各国间谍机构活动频繁,都希望在情报方面战胜对手,以利于在整个战争中获取主动。同时,反间谍机构也都在积极活动。一次,盟军反间谍机关收审了自称是比利时北部的一位“流浪汉”,他的言谈举止使人怀疑,眼神也不像是农民特有的。由此,法国反间谍军官吉姆斯认定他是德国间谍,可是他没有更有力的证据。吉姆斯决定打开这个缺口。

审讯开始了。吉姆斯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会数数吗?”这个问题很简单,“流浪汉”用法语流利地数数,没有露出一丝破绽,甚至在说德语的人最容易说漏嘴的地方他也能说得很熟练。于是,他被押回小屋去了。

过了一会,哨兵用德语大声喊:“着火了!”“流浪汉”仍然无动无衷,仿佛果真听不懂德语,照样睡他的觉。

后来,吉姆斯又找来一位农民,和“流浪汉”谈论起庄稼的事,他谈的居然也颇不外行,有的地方甚至比这位农民更懂行。看来吉姆斯凭外观判断的第一印象是不能成立的了。然而,殊不知,这正是吉姆斯高明之处。

第二天,“流浪汉”在被押进审讯室的时候,显得更加沉着、平静。吉姆斯似乎在非常认真地审阅完一份文件,并在上面签字之后,抬起头突然说:“好啦,我满意了,你可以走了,你自由了。”“流浪汉”长长地松了口气,像放下一个沉重的包袱。他仰起脸,愉快地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可是,吉姆斯说的那番话,用的是德语,他从“流浪汉”露出的笑容中,发现了破绽。“流浪汉”的真实身份暴露了,经过进一步审讯,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德国间谍。

法国军官吉姆斯利用人的潜意识心理,转移德国间谍的有意注意,通过假释放的错觉,使他在无意之中,露出得意忘形之色,这是一场典型的心理战。

抽烟脱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日本潜艇在海滩搁浅,被美国侦察机发现,这就意味着几分钟后会有轰炸机飞来,潜艇将被炸毁。日本潜艇艇员一时谁也拿不出脱险的办法,一种绝望的气氛笼罩了全艇。

艇长这时也傻了,不知如何是好,但他没有慌乱。他让艇员们镇静,但没什么效果,于是他掏出香烟点燃,坐在一边吸了起来。他的这一举动感染了艇员,他们想,艇长现在还抽烟,一定是没什么问题了,于是艇员们镇静了下来。这时,艇长才让大家想脱险的办法。

由于不再慌乱,办法很快就想出来了:大家迈着整齐的步法,一起从左舷跑到右舷,再从右舷跑到左舷,就这样,搁浅的潜艇很快就左右摆动起来,终于在天边出现美国轰炸机时,脱离浅滩,潜进了深海。

潜艇搁浅又被敌机发现,官兵产生恐惧情感,这是一种常态。但是人们在恐惧状态下,其精神和身体往往就像能源被冻结一般,只有消除恐惧,才能找到处理或摆脱可怕情景的力量。而消除恐惧,领导者现身说法的模范作用则是至关重要的。

狼孩的心理

1920年,一个名叫辛克莱的牧师,在印度加尔各答附近发现两个狼孩。这两个和狼生活在深山老林自然环境中的女孩,大的七八岁,小的约两岁。

辛克莱把她们救回送到孤儿院抚养,并给大女孩取名卡玛拉,给小女孩取名阿玛拉。阿玛拉入院后第二年死去。卡玛拉习惯用四肢行走,用双手和膝盖着地歇息;她害怕强光,白天喜欢蜷伏在黑暗的地方睡觉,睡觉以腰臀着地;夜间潜行,夜视敏锐,午夜嚎叫,闲逛游荡,企图寻找出路,逃回丛林;她用鼻子四处嗅闻,寻找食物,嗅觉特别灵敏,不吃素食,喜欢吃生肉,不吃人手里的,只吃扔在地板上的肉,舔食流质;她怕火,也怕水,从不让洗澡,即使天气寒冷,她也撕掉给她穿上的衣服,摆脱给她盖上的毯子。

辛克莱为了改造卡玛拉的动物行为,对她进行了细心照料和耐心教育,而她进步却非常缓慢,2 年后才学会站立,6年后才学会独立行走,但在快跑时仍四肢并用。智力发展尤为迟钝,8 岁时只具有相当6 个月婴儿的智力发展水平;4 年后学会6 个词;到7年后才学会45 个词,能用手吃饭,用杯子喝水。17 岁时,卡玛拉死去,当时她的智力发展水平仅相当于正常的三四岁的儿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心理虽然是脑的机能,但是它又不是由人脑单独决定的。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个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一副正常的人脑,也不会形成和发展成人类的正常心理。这个故事还告诉人们一个心理学中的重要结论;人类存在一个学习的最佳期的问题。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年便是发展正常心理机能和个性的最好最重要的时期,错过了这个时期,就会给人的正常心理发展带来严重的障碍,这种障碍甚至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以乱取胜

1988年夏,美国纽约闹市区的一家妇女用品商店进了一批妇女用品,很长时间无人购买,老板见状,便叫店员将货物散乱地堆放在门口,路过的女士们见状,马上围成一圈,寻宝似的翻来翻去,找出自己需要的物品。有人对老板说,为什么不把货物整齐地摆在货架上?老板说:“如果我把这些商品都整整齐齐地摆在货架上,这些妇女们还会这么仔细地挑选吗?要知道她们主要是对胡乱堆放的商品感兴趣。女士们购物爱挑剔,恨不得将商店的货物翻个底朝天,才会对自己手上的商品放心。”这家商店采用这种方法后,商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这家商店之所以生意兴隆,就在于这位老板非常熟悉顾客的心理,他针对妇女们好奇心强的特点,一改过去的销售方法,巧妙地采用了“以乱取胜”的策略。

丑小狗受欢迎

美国一位叫汤姆的人,他的一只爱犬一次生了11只小狗,他无力饲养它们,准备把这些小狗送人。汤姆在当地的报纸上登了一条广告:“愿意送给善良的家庭——11只可爱的小狗。”然而一个月过去了,才送出去两只。

于是汤姆改变了策略,又登了一则广告:“愿意送给善良的家庭——1只非常丑陋的、8 只非常漂亮的小狗。”

广告一登出来,电话铃就开始响了—一都是来向汤姆要那只“丑陋”的小狗。就这样,汤姆在两天之内就送完了9 只“丑陋”的小狗。

送你一只漂亮的小狗的广告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人们对“漂亮”这类夸饰之词,很容易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送你一只丑陋的小狗”的广告之所以成功,是人们容易受到一种好奇心的驱使,丑小狗对他们产生一种吸引力。要这种小狗往往能够满足自己奇特的兴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心理学小故事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命 运 的 故 事一

命 运 的 故 事一

父亲,时候,关系,女士,性格,母亲,电话,父母,茶馆,胎盘,零点,许老,公交车站,人体,上帝,一扇门,万年历,个人,主张,主观,人类,信息,人缘,作用,付诸行动,八字,兄弟,兄弟姐妹,压缩比,单身

2020-07-03 #故事大全

史记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一

史记里那些有趣的人和事一

纣王,伍子胥,史记,姬发,帝尧,妲己,时候,鞭尸,伍奢,周穆王,公子光,楚平王,楚平,儿子,女人,楚国,武王,皇帝,天子,太子建,父亲,老婆,领导,伍尚,周武王,袁崇焕,造父,这么说,吴国,天下

2020-08-25 #短篇故事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爷爷 时候 玉米 用的是 那时候 那个时候 牛耕 大铁锅 米饭香 还可以 事情 中国 故事 大人 农民 农家肥 孩子 奶奶 建设祖国 报效祖国 日本鬼子 日子 条件 柴火 煮出 爸爸 瓤子 电灯 老人 糊糊

2020-04-30 #短篇故事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爷爷,时候,玉米,用的是,那时候,那个时候,牛耕,大铁锅,米饭香,还可以,事情,中国,故事,大人,农民,农家肥,孩子,奶奶,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日本鬼子,日子,条件,柴火,煮出,爸爸,瓤子,电灯,老人,糊糊

2020-06-10 #故事大全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听爷爷讲过去的事一年级作文

爷爷,时候,玉米,用的是,那时候,那个时候,牛耕,大铁锅,米饭香,还可以,事情,中国,故事,大人,农民,农家肥,孩子,奶奶,建设祖国,报效祖国,日本鬼子,日子,条件,柴火,煮出,爸爸,瓤子,电灯,老人,糊糊

2020-09-02 #故事大全

《选读》中的那些人和事一孔子名字的故事

《选读》中的那些人和事一孔子名字的故事

孔子,尼山,夫子,于尼丘,颜徵,叔梁纥,尼丘山,高获,传说,夫妇,特征,山洞里,智源溪,丘云,丘山,于尼山,刘晔,司马迁,司马贞,尼丘,杨奂,李贤注,米多,鲁襄公,东南三,习俗,东游记,个人,中置,名讳

2020-07-21 #小故事

张震讲鬼故事一共有多少? 事一共有多少?

张震讲鬼故事一共有多少? 事一共有多少?

鬼故事 张震讲故事 张震 张震讲鬼故事 剪刀 故事 清晰版 清扫工 木栅 蜡笔画 网站 厕所里 有多少 恐怖故事 白桦树 别墅 亡魂 午夜凶铃 姐姐 咒怨 宾馆 教师 暴走 骷髅 追命 电影 眼光 白色 眼睛 经典

2020-04-29 #故事阅读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件警事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一件警事一场暖

民警,电动车,老人,郭阿,女子,孩子,电动自行车,群众,王明口,人民医院,胜利派出所,84消毒液,信息,派出所,警车,辖区,迷路,李贵,雷锋,派出所民警,三大队,店门前,项城市公安局,亲人,公安局,儿子,公安,化妆品,双目失明,咋办

2016-05-28 #故事大全

讲身边的德育人和事一:德育处郑翔老师的故事

讲身边的德育人和事一:德育处郑翔老师的故事

学生,德育,学校,郑翔,学校德育,年级,德育处,老师,工作,活动,初中,家长,班级,嘉庚,集美中学,德育工作,方式,教师,满意率,班主任,立德,工作中,老教师,人和事,党员,压力,处分,团队,家庭教育,实施办法

2014-05-01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