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关于心理学识人的独家小故事

时间:2020-06-10

心理学小故事及心理知识

心理学对HR有哪些帮助? 按照逻辑思维,我们是不是应该先认识心理学(不懂的可以恶补下,至少了解个皮毛),于是我们有了这些概念,如人类认识自我的局限性、自我中心的判断倾向、经验 直觉的认知方式等。 下一步,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心理学具体会应用在人资的哪些方面,如心理学与选人、心理学与用人、心理学与留人、心理学与执行力等方方面面。 然后,我们是不是再进一步细化,如何应用,起到了什么效果,利弊是什么等等。按照这样的节奏,这篇打卡估计最后会成为枯燥的学术论文,我自己都写不下去了,你看瞌睡没? 不如先来个小八卦:通过心理学的考试好几年,证书一直懒得去领,前几天考试中心主动邮寄了过来,成绩实在没什么可晒的,都是勉强过关。后面才是重点…… 人资小姑娘代付的邮费,这人情可不能欠,谁知道人家坚决不接红包,无奈之下,买了几盆多肉送她,承诺请部门人聚聚,她兴奋地答应了! 遇红包必抢,见红包必点,几乎成为当代社会的现实写照。同事AA制聚餐、代付邮费等,发个红包,皆大欢喜,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习惯行为……只是这种定势思维,有时候很容易束缚我们的思维。 红包被拒,或许我们会想,小姑娘怎么回事,这么不懂人情世故,看来以后还是保持距离才好;或者我们会因此怀疑人生,我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这么不受待见,连个红包都不收…… 这就是心理定势效应带给我们的困惑:按照日常的经验,没人会拒绝红包的方式,在很多人眼里,拒绝红包那得有多另类啊。从这个心理定势去推想,自然产生误解,这女孩子是情商低,还是对我又偏见? 还好我及时跳出思维定势的模式(这就是学习心理学的优势,自我调整能力非同一般,哈哈),就事论事客观分析。摆脱了心理定势的限制,因而一下子就找到了正确原因:小姑娘刚走出校门,还比较淳朴,有一颗少见的赤子之心,她不收红包,只是认为同事间没必要斤斤计较。 不要以为穷人一定吝啬,大款都挥金如土,其实真正舍得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真正愿意为你付出的人;一种是唐僧般慈悲天下,小姑娘无疑是后者。 小姑娘虽然工资不高,但人绝对热情大方。她不仅主动为我代付邮费,还无偿给办公室买音响,淘宝电脑支架……给钱死活不收,我们肯定不能占这个便宜吧,就想着从其他方面给予补偿,这样一来二去,同事关系越相处越融洽。 有时候,失就是得。 这是发生在上周的真人真事,从这个真实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定势具有两方面的作用: 积极的一面在于,定势效应能使人在客观事物、环境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对人和事物知觉的更迅速、更有效。招聘专员能一眼辨认出应聘者当前状态的真伪,从蛛丝马迹中看到冰山下的具体情况,也是定势效应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定势效应也能产生消极作用。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在不断变化,因此仅仅凭借已有的经验、知识、认识去认知新的事物,又往往容易使人在认识上出现偏差。思维定势遇到面霸,很容易遭遇滑铁卢。俗话说:“老眼光看人”,“想当然”,“按老皇历办事”,讲的也是定势效应的消极作用。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克服思维定势,使思维更开阔,用更科学的方法,更真实的数据说话,而不是单纯相信自己的直觉。 对于空降兵而言,心理定势也是一把双刃剑。 刚进入新公司,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不仅了解业务状况,更要了解身边每一个人的秉性。每天看到很多不同的陌生脸孔,这时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按其年龄、性别、职业、发型等特性对其进行归类,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作为判断其个性的依据。 这样形成的印象,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刻板印象”。 作为一枚空降兵,我也不例外,我会从自己的认知出发,给每一个接触的人打上标签,做到有效读心,快速识人:发型传统,穿着古板,不苟言笑,应该敏感而多疑,最好不要轻易招惹;眼神凌厉、唇角用力过猛,肯定比较强势,尽量避免针锋相对;说话干脆利索,喜欢用手势,是不是比较直接…… 入职初期,新公司所有人几乎都在我的观察范围内,只是用思维定势做出的判断,准确性多低有多高?穿着古板,不苟言笑,是否敏感多疑;线条刚猛一定强势;说话直,是不是性格也直……显然,这些是无法划等号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某一个方面的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形成一种好的或坏的“成见”,即以点概面效应。 尤其当第三方也给出与初步印象相符的建议(某某业务能力很强,就是比较敏感多疑)时,是不是会进一步加剧定势效应的范围?这时候我们不得不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他告诉我这些;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希望我做什么;他能得到什么;会损失哪些人的利益…… 可能在想清楚以上问题后,我们看问题会更客观,而不是受到定势效应的影响。敏感多疑与严谨自律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很多时候,我们会受到一定的心理暗示,不知不觉把陌生人看成自己的假想敌,得出的结果自然是偏面的。 在秦代古籍《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种“六验读心识人法,实际上是通过看人在不同的情绪中的行为表现,来达到识人的目的。可以称之为“情绪读心识人法”。仅靠外型必然陷入以点概面的误区,有时候,我会将重点放在特点的环境和冲突中,去判断一个人。如会议上的激烈冲突,投诉的纠纷处理等场景,更能看到一个人在不同情绪中的真实表现。 其实在工作中,除了外型与情绪,我们更常用的是通过习惯识人。一个人的“兴趣”和”习惯“有吸收不满足欲望的功能。心理学上将这种烦恼与不安,靠其他行为予以消除的现象,称之为补偿行为。 我们常说,想知道一个人内心缺少什么,不看别的,就看其炫耀什么;想知道一个人的自卑什么,不看别的,就其掩饰什么,也是心理学最常见的应用。如果看完了,就点击文章后面的链接,赚积分抽大奖,就在这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心理学识人的独家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心理学小故事

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心理学小故事

小故事,心理,行为主义,心理学,皇帝,实验,鲍伯,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学家,个人,心态,故事,教授,朋友,牛奶,流派,病人,行为,读后感,读后,金人,影响,而哭泣,倪文,周老,王克,使者,工作人员,上第,中人

2020-05-09 #长篇故事

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心理学小故事

有关心理学的小故事心理学小故事

小故事,心理,行为主义,心理学,皇帝,实验,鲍伯,心理学的故事,心理学家,个人,心态,故事,教授,朋友,牛奶,流派,病人,行为,读后感,读后,金人,影响,而哭泣,倪文,周老,王克,使者,工作人员,上第,中人

2020-05-10 #故事大全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健康网,全站,大全,文章,有关,相关专题

2020-06-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

幼儿心理学,小故事,健康网,全站,大全,文章,有关,相关专题

2015-08-04 #故事阅读

一个心理学小故事

一个心理学小故事

手指头,徒弟,师傅,人们,大师,心理定势,指头,故事,什么是,告诉我们,有一天

2020-06-10 #故事阅读

心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心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哲理,启示,小故事,作用,专业,鼓舞人心,教育学,心理学,资料,人文社科

2020-06-10 #故事阅读

心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心理学小故事及启发

哲理,启示,小故事,作用,专业,鼓舞人心,教育学,心理学,资料,人文社科

2020-06-10 #故事会

心理学小故事

心理学小故事

荷花,定律,最后一天,都会,心理学,倍速,天时,故事,总和,池塘,沉淀,蕴含着,道理,小故事,你知道,什么时候,很多人,最关键,最后一步,认为是,速度最快,厚积薄发,坚持不懈,荷花开了

2016-03-14 #故事会

心理学经典小故事图文

心理学经典小故事图文

心理学,模板,效应,小故事,王漪,罗森塔尔,瓦伦达,文档,目录,实用,心理学效应,酝酿效应,课件

2020-07-25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