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关于汉字来历的故事

时间:2020-06-11

古代与汉字有关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而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了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恳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时,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当初仓颉也用结绳记事,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曾造成黄帝同炎帝一次谈判的失利。为此仓颉深感愧疚,遂辞官出游,遍访智者,寻求记事的好方法。几年之后,他返归故里,独居村西深沟之中,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揭开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 陕西白水仓颉庙前殿共四间,紧贴两边有小耳房各一间,硬山结构。前殿现存有汉、魏、宋、明、清各个时代的碑石。有仓颉颂碑,有仓颉文字碑,有翻修仓颉庙碑,有和仓颉庙有关的记事碑等。这些碑石都是仓颉庙可靠的历史记载。其中汉《仓颉庙碑》、苻秦《广武将军碑》、清《仓圣鸟迹书碑》、《大宋仓公碑》、唐《仓公碑》、魏《孔子弟子题名碑》等都是碑石史上的名碑。 仓颉庙的碑石无论从历史上,还是从书法艺术、文物价值上,都是仓颉庙古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经了各朝各代,不但从中可以看出碑碣的发展过程,而且是一部完整的仓颉庙史。其中的《仓颉庙碑》在全国也算得上最早的碑石,《广武将军碑》为苻秦唯一的一块石碑,碑文为隶书,且隶中有楷,亦含有乡草野味,难怪从宋代的赵明诚到近代的康有为、于右任都为之书法而倾倒。 清乾隆《仓圣鸟迹书碑》是白水知县梁善长,将仓颉所造文字遗存的二十八个字摹制而成。据史料载:“仓颉造书两卷,隋乱时失于兵火,现存只有二十八字”。这二十八字在宋时被破译为“戊已甲乙,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二十八个字的本身已含汉字构成法中的象形、会意等,如其中的“列、气、明、尊”等都含有这两种构字法,还有一些字与甲骨文相同。碑上二十八字表面上各互不相关,但经仔细研究,却记载了黄帝时的一段历史,由五行八卦说分析:东为甲乙木,中央戊已土,据《史记·五帝本记》载,炎帝有圣德,以火德王,黄帝有土德之瑞,土为黄色,所以称为黄帝,居于涿鹿,位于中央位置,所以“戊己”代表黄帝,“甲乙”代表炎帝。“居首共友,所止列世,式气光名,”记述炎黄二帝同为部落首领,他们的所做所为均是天下各个小部落的楷模。“左互×家,受赤水尊,戈矛釜芾”记述了黄帝征服炎帝和平定蚩尤之乱,天下重新恢复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黄帝又成为天下部落首领。另外,在山门、前殿、中殿、寝殿,分别悬挂着由于佑任、邱星、谢德萍等提写而精心制做的匾额,以敬仰文祖仓颉圣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汉字来历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文字,汉字,符号,猪肝,基础,师爷,构形,殷墟,特征,起源,中国,体系,知县,苍颉,王蕴智,文字资料,传说,史官,先民,形象,字形,店主,手段,时期,来历,甲骨文,甲骨,竹竿,系统,耳朵

2020-06-03 #故事会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文字,汉字,符号,猪肝,基础,师爷,构形,殷墟,特征,起源,中国,体系,知县,苍颉,王蕴智,文字资料,传说,史官,先民,形象,字形,店主,手段,时期,来历,甲骨文,甲骨,竹竿,系统,耳朵

2020-06-03 #经典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文字,汉字,符号,猪肝,基础,师爷,构形,殷墟,特征,起源,中国,体系,知县,苍颉,王蕴智,文字资料,传说,史官,先民,形象,字形,店主,手段,时期,来历,甲骨文,甲骨,竹竿,系统,耳朵

2020-06-02 #短篇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文字,汉字,符号,猪肝,基础,师爷,构形,殷墟,特征,起源,中国,体系,知县,苍颉,王蕴智,文字资料,传说,史官,先民,形象,字形,店主,手段,时期,来历,甲骨文,甲骨,竹竿,系统,耳朵

2020-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汉字的来历汉字的来历故事

文字,汉字,符号,猪肝,基础,师爷,构形,殷墟,特征,起源,中国,体系,知县,苍颉,王蕴智,文字资料,传说,史官,先民,形象,字形,店主,手段,时期,来历,甲骨文,甲骨,竹竿,系统,耳朵

2007-08-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好吃懒做,写错,别字,常因,枇杷,纨袴子弟,汉字的故事,一张纸,发布时间,妻子说,有一天,桌子上,长大以后

2020-05-08 #故事会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好吃懒做,写错,别字,常因,枇杷,纨袴子弟,汉字的故事,一张纸,发布时间,妻子说,有一天,桌子上,长大以后

2020-06-02 #短篇故事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好吃懒做,写错,别字,常因,枇杷,纨袴子弟,汉字的故事,一张纸,发布时间,妻子说,有一天,桌子上,长大以后

2020-09-07 #故事大全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 关于一个汉字的来历故事的资讯

好吃懒做,写错,别字,常因,枇杷,纨袴子弟,汉字的故事,一张纸,发布时间,妻子说,有一天,桌子上,长大以后

2019-01-14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