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时间:2020-06-11

共和国老英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农历1930年11月20日出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一个山村,他自幼家境极为贫寒,六七岁时父亲因受地主欺压,病恨交加而死。黄继光从小就给地主扛长工、割草放牛。1949年冬,家乡解放,村里组织起农会,黄继光不但成为农会第一批会员,积极斗争地主,还当上了村里的民兵。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国内停止复员并大量征兵。1951年3月,中江县征集志愿军新兵时,黄继光在村里第一个报了名。体检时,他因身材较矮开始未被选中。来征兵的营长却被黄继光参军的热情所感动,同意破格录取。到朝鲜前线后,黄继光被分配到第十五军第一三五团二营六连任通讯员。1952年4月,部队到五圣山前沿阵地接防,本想杀敌立功的黄继光却被分配到了连队后勤。经过副指导员细致的思想工作,黄继光明白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样样工作都干得很出色。1952年7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经上级批准,他荣立三等功一次。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597.9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己所携弹药用光的情况下,黄继光毅然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时年仅22岁。黄继光的英雄壮举,获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最高荣誉——他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另一特级英雄是杨根思);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黄继光最后长眠于沈阳市北陵烈士陵园。编辑本段背景空前惨烈的上甘岭战役,在当时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火力密度的最高纪录。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联合国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航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志愿军也陆续投入兵力4万余人,发射炮弹40万发。阵地上草木荡然无存,岩石构成的山头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堆。在这样的常人难以想象的火海弹雨中,志愿军能够打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主要原因在于有无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战争中获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的12人当中,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就有4人,他们是黄继光、邱少云、胡修道、孙占元;此外,还有数以千计的功臣和英雄集体。在这种氛围中,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时刻激励和感染着参战的同志们,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黄继光虽然入伍仅一年多,但在党组织的教育以及老战士们的言传身教下,很快学到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及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在短时间内成长为一名优秀战士。关键时刻他能舍身堵枪眼,正是人民军队培养和党教育的结果。一些西方军事家认为,只有弄清楚上甘岭防线为何突不破,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军队。五十多年来,“上甘岭”一词已成为我军英勇顽强的代名词,上甘岭精神永远值得发扬光大!编辑本段故事在家乡当民兵时,黄继光就曾机智勇敢地抓获过一名逃亡地主,轰动全村。他从参军的第一天起,就要求杀敌立功。他除了干好通讯员工作,还经常到班里向战士们学习手榴弹、手雷、自动步枪等武器的使用方法,多次受到连长表扬。由于他工作出色,人又机灵,营长点名调黄继光到营部当通讯员。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所在营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激战4昼夜后,于19日夜奉命夺取上甘岭西侧597.9高地。部队接连攻占3个阵地后,受阻于零号阵地,连续组织3次爆破均未奏效。时近拂晓,如不能迅速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夺取零号阵地,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时任某部6连通信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请求担负爆破任务。他在决心书上写道:“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当即被任命为第6班班长。他带领2名战士勇敢机智地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一名战友不幸牺牲,另一名战友身负重伤,他的左臂也被打穿。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迅速抵近敌中心火力点,连投几枚手雷,敌机枪顿时停止了射击。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在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攻击部队再次受阻。这时他多处负伤,弹药用尽。为了战斗的胜利,他顽强地向火力点爬去,靠近地堡射孔时,他突然奋力扑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敌人正在喷射火舌的枪眼,壮烈捐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迅速攻占零号阵地,全歼守敌两个营。战友们冲上“零号”阵地时发现,黄继光敦实的身躯仍然压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着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人们看到,黄继光的腿已被打断,身上有七处重伤,他的身后有一道长长的血印。可以想见,在最后时刻,黄继光是以何等坚强的毅力,拖着重伤的身躯,爬到敌人的地堡前,又一跃而起的。令人遗憾的是,由于黄继光从小家境贫寒,从来没有去照过一次相。牺牲后虽有人拍照过遗体,形象却十分惨烈且面容难辨。在宣传英雄事迹的时候,因找不到一张可用的照片,只好用一幅舍身堵枪眼的素描画来代替。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追授“模范团员”称号。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特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3年4月,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作为代表出席了全国妇女大会。毛泽东还请邓芳芝到中南海自己家中做客,表示了对英雄的敬意。罗盛教的故事到过朝鲜的人都知道,在平安南道成川都有一个著名的“罗盛教”村。村前小河环流,那是“罗盛教”河,村后青山耸立,那是“罗盛教”山。为什么在朝鲜的国土上,村庄、河流、山脉会用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来命名呢?松涛低吟、流水潺唱,它们都会告诉你一个盛人肺腑的故事那是1952年元旦过后的第一天。清晨,寒风凛冽,雪雾弥漫。远处的佛体洞山,披上了一件雪的盔甲,是那么神圣洁白;清清的泥栎河,也穿上了一套冰的衣裳,是那么晶莹透亮。石田里的志愿军驻军和当地朝鲜人民沉浸在节日的欢乐里。尽管昨天欢庆新年晚会不时被美国鬼子的习机干扰,但人们祈求和平,盼望安宁的心情,仍和这喜庆的锣鼓声汇成一片欢乐的春潮。早操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侦察队文书罗盛教和理发员宋惠云到河边去寻找两枚打不响的手榴弹,想用它来作训练投弹用的教练弹。在宋惠云眼里,罗盛教———这位年龄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小哥哥,竟有着那么多神奇的传说:——在国内刚参军时,他就敢扑进火海里抢救老大娘,自己身上的衣服被火烧了几个大洞;——到朝鲜后,在南映里,美国鬼子投的燃烧弹点烯了村庄,他奋不顾身地冲进火蛇缠绕的屋子里救出了安大娘和她的孙子,自己却被烟熏火烤而昏了过去:——在牛尾洞战场上,他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打死了扑进战壕的敌人。到了河边,他们分头寻找手榴弹。突然“咔嚓”一声,紧接着传来了孩子惊慌失措的喊叫。罗盛教猛地抬起头,只见河面上,几个滑冰的朝鲜少年连哭带叫,用手指着一个刚坍塌的冰窟窿。冰窟窿里一个小朋友用手拍打着水面,徒劳地挣扎了几下,一下子沉入了水中。这个掉进冰窟窿的小朋友叫崔莹,那两个喊叫的孩子一个叫金龙珠,另一个叫崔县。罗盛教一把抓下自己的帽子,奋力向河中冰窟窿冲去。边路边脱下棉衣,当赶到出事地点时,身上仅剩下一层单衣,被寒风吹得鼓了起来。罗盛教甩掉脚上的大头靴,“扑通”一声跳进冰窟窿。水花溅起很快又结成的冰凌。罗盛教在水里摸着,一会儿他的头伸出水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时候,他冻得脸色花白、深身青紫,但很快又钻进水中。四周静极了,树枝停止了摇摆,流云停止了移动,山川、流水都被震撼了。又摸了个空,罗盛教第二次将头露出水面,双手扶在冰面上。冰层下的激流冲得他来回摆动。他的手指被冻的僵硬、嘴张不开,气喘不过来,深身直打颤。当宋惠云闻声赶来时,冰窟里崔莹的上半身已露出了水面。这孩子已经神志错迷了,脸色苍白,头发一绺儿一绺儿的。他的身体在水面上一起一伏的摇晃。宋惠云不会游泳,想伸手帮助往上拉。正在这时,罗盛教和崔莹又沉入了水中。接着连续几次罗盛教都把崔莹托出水面,都因冰面坍塌,而没有成功。罗盛教已累得筋疲力尽。这时,宋惠云从村口将半截电线杆子拖到河边。崔莹还在水底呢?罗盛教留恋地看了一下天空,艰难地吸了口气又潜到水底。这次时间很长,空气凝固了,两个孩子双眼茫然地望着水面。崔莹再次被顶出了水面。刚刚赶到的宋惠云忙把电线杆子伸过去,一下又一下,崔莹终于抱住电线杆,被宋惠云拉上了冰面。罗盛教却没有上来 水面上的波纹渐渐消失,恢复了宁静。战友们赶来了,朝鲜老乡们赶来了。人们砸开冰层,将罗盛教捞了上来。“罗盛教!”“罗盛教!”人们的呼唤,响彻云霄,栖息在林中的鸦雀被惊飞了,罩在松树上的雪一片片掉下来。罗盛教静静地躺在雪地上,冻僵的躯体像一尊冰雪雕像。最先哭出声的是宋惠云,接着乡亲们哭了,战友们哭了,呜咽声响彻了山川。石田里的老百姓,再三恳求志愿军领导,他们要按照朝鲜民族最隆重的仪式安葬烈士。元月三日,乌云低垂,西风呜烟,山川悲痛,江河流泪。人们抬着烈士的遗体,全村乡亲们扶老携幼,默默地向墓地走去。当把烈士的遗体轻轻地放在墓穴后,朝鲜劳动党村支部书记崔台元轻轻地说了声:“乡亲们,记住他吧!”人们的哭声一下子进发出来。孩子们将绿嫩的松树栽在了烈士的墓前,姑娘们放好花圈,老人摆出酒菜祭奠。1952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罗盛教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一级爱民模范”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罗盛教一枚一级国旗勋章和一枚一级战士荣誉勋章。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亲笔为罗盛教纪念碑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为了永恒地怀念罗盛教烈士,朝鲜人民将石田里改为名“罗盛教”村;将烈士献身的泥栎河改名为“罗盛教”山;还修筑了雄伟的“罗盛教纪念碑”,盖起了秀美的“罗盛教纪念亭”。邱少云:已成为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1931年,邱少云出身在四川省铜梁县的一个佃农家里。他从小生活很苦,11岁那年,家乡发生了大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日子实在无法过了,13岁的哥哥只得去给地主放牛。爸爸给资本家拉纤,肩膀磨肿了,腿走肿了,好不容易熬到了三个月合同满,可资本家不守信用,克扣工人的工钱。爸爸是条硬汉子,咽不下这口气,便领头闹事,资本家怀恨在心,趁夜深人静时下了毒手,将爸爸害死在安溪河里。爸爸的惨死,使妈妈受到严重的打击,可为了孩子,她拖着病重的身子挣扎着干活。邱少云13岁那年,妈妈也含冤离开了人世。由于哥哥离开家乡出外谋生,沉重的生活担子完全落在邱少云身上。他带着两个弟弟,背一个,牵一个,提着妈妈留下的破篮子四处要饭,挨冷受饿,顽强地生活下去。后来,他替地主放过牛,扛过长工,当过学徒,熬了整整8年。1949年12月,他家乡解放了,邱少云怀着对党的感激和对新中国的热爱,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在部队—边苦练杀敌本领,一边学习文化知识。在革命队伍这个大熔炉里,他的思想和意志得到了锻炼。他爱听战斗英雄的故事,把他们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1950年6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了。第二年3月,邱少云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跨过了鸭绿江……不久,他随部队开赴平康前线,参加了攻击敌人“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三九一”高地是方圆几十里的制高点,工事坚固,火力严密,12道密麻麻的铁丝网,以及星罗棋布的地堡和地雷。为了出其不意地攻击“三九一”高地,我军派500名志愿军战士利用黑夜作掩护先秘密地运动到“三九一”高地外围,潜伏在一片开阔的草丛里,待到第二天黄昏突然向敌人阵地发起冲击。邱少云接受了任务,与战士们一起秘密地潜伏在草丛里,他们班埋伏在整个部队的最前头,距离敌人工事只有20米,不能互相说话,不能站起来坐起来,一直伏在草丛中,屏声息气,注视着高地上敌人的动静。到第二天早晨,他们已埋伏了一个夜晚,觉得十分疲乏,腰腿酸痛得厉害,露水全打湿了衣服,大家坚强地坚持下去,一动也不动。大约中午时分,狡猾的敌人对阵地的情况有所警觉,几架敌机尖叫着飞到草丛地上空,在不断盘旋,接着扔下一排燃烧弹,落在潜伏区附近,一时间黑烟滚滚,大火熊熊。“不能动!一定要严守潜伏纪律!”战士们暗暗下决心,用目光互相鼓励。500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纹丝不动,阵地依然像没有一个人那样平静。敌机又一阵疯狂扫射,临走又扔下一排燃烧弹。一颗燃烧弹在邱少云身后爆炸了,燃烧着的汽油溅到邱少云身上,身上的伪装、衣服立刻烧着了。“哇——哇!”他的左侧, 传来了急促的蛙叫声。“叽——叽!”他的右侧,传来了紧迫的鸟叫声。这是战友们用暗号发出的呼唤,他们不住地向邱少云示意,赶快将大火弄灭。但邱少云却异常平静,他向战友们摇摇头。他当然知道,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踢开腿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也能将火熄灭。但他心里清楚:此刻,山上山下正有几十架望远镜向燃烧点了望,自己只要出现一丝动静,敌人的万门火炮就会在顷刻之间把潜伏地炸成一片焦土。自己的战友就会全部牺牲,攻击“三九一”高地的战斗任务就不能完成。他安静地卧在那里,任凭火舌爬上自己的脊背,爬上自己的双肩,任凭火舌燃烧着他的眉毛、头发……他没有呼喊,没有流泪,只是使劲咬着嘴唇。他慢慢地将爆破筒递给了附近的战友,将冲锋枪、弹夹,还有一份入党申请书递给了附近的战友。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滴下来,他的双眼被烟火烤得睁不开,呼吸急迫。他的双手深深地插入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石像横卧在烈火中一动不动…………火慢慢地熄灭了。复仇的烈火随着邱少云这个光辉的名宇,在同志们的胸膛里燃烧着。大家在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那用火和血祭奠英雄的时刻。下午5时30分,攻击“三九一”高地战斗开始了,在我军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埋伏的战士们勇猛地发起冲锋,打得敌人乱成一团,终于全歼守敌,夺下了高地。战士们怀着对牺牲的邱少云的深深敬意,把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高地的崖石上。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邱少云同志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他不愧是勇于自我牺牲、严守纪律的楷模。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忠诚战士。 ——邱少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中有哪些感人故事?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中有哪些感 爱问知识人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中有哪些感人故事?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中有哪些感 爱问知识人

敌人,志愿军,黄继光,战斗,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上甘岭,空军,孙占元,王海,世界,弹片,强国,敌机,向人们,战斗中,松骨峰,余人,张蕴钰,成连,范登堡,冲上,座山,都会,云山,一夜之间,个人,中国,黄草岭,参谋长

2020-05-24 #短篇故事

身边人物记两位抗美援朝无名英雄

身边人物记两位抗美援朝无名英雄

邱少云,无名英雄,铜梁,朝鲜战争,农民,家乡,孙女,待遇,形象,美帝,蒲吕,黄继光,抗美援朝,名字,国家,场面,妻子,所在,故事,老乡,老家,老战友,英雄,部队,长辈,劳动,生活,代一,彭德怀,得让

2020-09-03 #小故事

身边人物记两位抗美援朝无名英雄

身边人物记两位抗美援朝无名英雄

邱少云,无名英雄,铜梁,朝鲜战争,农民,家乡,孙女,待遇,形象,美帝,蒲吕,黄继光,抗美援朝,名字,国家,场面,妻子,所在,故事,老乡,老家,老战友,英雄,部队,长辈,劳动,生活,代一,彭德怀,得让

2020-09-04 #故事大全

他是隐藏50年的抗美援朝英雄 《英雄儿女》王成原型 至今健在

他是隐藏50年的抗美援朝英雄 《英雄儿女》王成原型 至今健在

蒋庆泉,王成,英雄,敌人,经历,电影,洪炉,通讯,我国,全国,形象,战争,战地,所在,故事,步话机,老兵,银幕,向我开炮,抗美援朝,同归于尽,杨根思,武兆堤,王芳,石岘,蒋庆,蒋利,在战场上,战地记者,中国共产党

2007-01-12 #短篇故事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抗美援朝的英雄故事

邱少云,敌人,美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地上,抗美援朝,高地,志愿军,敌军,烈火,部队,战士,抗美援朝战争,万余人,战争中,草丛中,朝鲜人民军,中国,全身,官方,小李,我军,开阔地,朝鲜,数字,碉堡,朝鲜战争,燃烧弹,物资,纪律

2015-12-22 #经典故事

英雄坦克手 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英雄坦克手 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坦克,敌军,号坦克,敌人,英雄,阵地,凤山,工兵,弹坑,志愿军,炮火,高地上,坦克手,辆坦克,高地,杨阿如,石岘,一口气,中华民族,北山,口径,土包,坦克部队,大火,炮塔,正面,木料,武器,步兵,火炮

2018-10-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英雄坦克手 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英雄坦克手 抗美援朝珍贵文物背后的故事

坦克,敌军,号坦克,敌人,英雄,阵地,凤山,工兵,弹坑,志愿军,炮火,高地上,坦克手,辆坦克,高地,杨阿如,石岘,一口气,中华民族,北山,口径,土包,坦克部队,大火,炮塔,正面,木料,武器,步兵,火炮

2010-05-12 #故事会

崔永元直播:崔永元讲述电影《英雄儿女》幕后和抗美援朝英雄蒋庆泉的故事。口述历史第

崔永元直播:崔永元讲述电影《英雄儿女》幕后和抗美援朝英雄蒋庆泉的故事。口述历史第

崔永元,蒋庆,电影,故事,直播,口述历史,抗美援朝英雄,英雄儿女,哔哩哔哩

2020-01-1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