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儒释兼通 道学纯备”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时间:2020-06-11

孝亲敬长的故事20字

提示:本文共有 590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一首传颂千古的五言绝句《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区区20字涵容的清奇风骨,凛冽世界,高旷寥落,正是佛家的空茫静远,清高执着,又是儒家的守贞坚持的写照。儒佛同道,这是柳宗元一生的守持和信念。

唐朝“古文运动”倡首之一的柳宗元,是文学家、散文家、哲学家,有“韩柳文章,李杜诗”之说,后人把他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与韩愈同倡“古文运动”,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哲学上有《天说》、《天对》、《非国语》、《封建论》等重要论著。柳宗元存诗不过100多首,却极受后人推崇。宋代著名评论家刘克庄曾说:“如柳子厚诗……得一二首似之,足矣。”可见柳宗元在我国诗坛上的影响力。他的永州八记”已成为我国古代山水游记名作,从而确立了山水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因其艺术上的成就,被人们千古传诵、推崇备至。柳宗元还写了不少寓言故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也已成古代寓言名篇。“黔驴技穷”,已成成语,几乎尽人皆知。有的寓言篇幅虽短,但也同他的山水记一样,被千古传诵。 他著有《河东先生集》。

柳宗元(773 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柳宗元家世清华,少慧敏,博通群籍,善熟文章。 柳宗元属少年得志,10岁与人讲经论道,时称“神童“,20岁中进士,授校书郎,29岁调兰田尉,33岁入京升监察御史,与韩愈同官,职权不下御史。参与王叔文等革新运动,晋礼部员外郎,革新遭败,被贬,他的去向先是邵州,行至半路又被改判永州,初到永州,没官署,得僧人帮助,一家人寄住在龙兴寺,颠沛流离,借居之所龙兴寺,是他研修佛法的栖心之地。永州十年,是他文学上的丰收岁月。他游历了永州的山山水水,纵横才情,字字珠玑,挥洒成流芳千古的《永州八记》;他走访百姓,将民生艰苦铸成震古烁今的《捕蛇者说》;作《三诫》,以小小寓言,向世人诠释深刻的哲理;作《非国语》《天对》。815年左迁柳州刺史,33岁的柳宗元在此期间,女儿和娘夭折,从此孤孑一人。柳宗元治柳四年,柳州面貌大变,韩愈《柳州罗池庙碑》碑文里道:“民业有经,公无负租,流逋四归,乐生兴事。宅有新屋,步有新船。池园洁修,猪牛鸡鸭,肥大蕃息。子严父诏,妇顺夫指,嫁娶葬送,各有条法,出相弟长,入相慈孝。城郭巷道,皆治端正,树以名木。柳民既皆悦喜。”直到47岁在柳州去世。 柳州史上官员千千万,唯有柳宗元,被一方百姓敬奉为神。千年之后,柳学传承,更是一浪高过一浪。柳宗元的诗文,不仅编入中小学教材,日本、新加坡,也都以柳文为典。

中唐时期是唐代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同时也是佛教大发展的时期。佛教不是中国本土的,自汉末进入中国以来,开始了与儒道交融。汉代佛教被理解为道术的一种;魏晋时被理解为玄学一派。到唐时,儒释道出现明显的合流,佛教“不入于老,则入于儒”。禅宗更是纯粹中国化的佛教。佛教在中国化后走向顶峰,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中唐时期,文坛受佛教的影响十分巨大,一些著名的文人如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都与佛教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柳宗元的文学创作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还是在风格意境上,都受到了佛教的浸染,蕴含着丰富的禅机。柳宗元不但在文学上很有成就,在佛学上也很有造诣。柳宗元自幼奉信佛教,他很称赞那些与自己同时代人的那种“服勤圣人之教,尊礼浮图之事”的亦儒亦佛的生活。自唐以来,士林大率谓柳子嗜佛,乃儒门之罪人,如欧阳修云:“子厚与退之(韩愈),皆以文章知名一时,而后世称为韩、柳者,盖流俗之相传也。其为道不同,犹夷夏也。”柳宗元明确提出“夷夏若均”(《送贾山人南游序》)“统合儒释”(《送文畅上人登五台遂游河朔序》),以善说禅、以孝解空、以礼会律。在《送巽上人赴中丞叔召序》中他说: “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得焉。” 在《柳河东集》中,有许多是体现柳宗元思想的文字,其中有碑文、塔铭、序文、诗歌等。

柳宗元在永州曾有诗记载说,开始时他很虔诚,清晨取井水漱口齿,拂掉衣服上的尘埃,恭敬地捧着经书去超师院读禅经。“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寺院宁静的景色,脱俗的禅境,让柳宗元在精神上有了后人推崇的“以儒修身,以释修心”, “闲其性,安其情,读其书,通易经论语,唯山水之乐” 。柳宗元《巽公院五咏》第四首《芙蓉亭》诗说:“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感叹道:“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他仿佛觉得自己也消融在这邈远无垠的大自然中。在《钴鉧潭西小丘记》中感受着“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的境界,这种“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的物我两忘境界的获得,也正是受佛教影响所致。柳宗元认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耻制于世者,则思入焉。” 柳宗元主张儒佛通融,认为佛教戒律与儒家礼仪一致,他说:“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他还说,佛家“其教人,始于性善,终于性善”,“金仙氏之首,盖本于孝敬”,简言之,“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切真元,无大小乘”。由此可知,柳宗元在文学和佛学上都臻至上乘。他在《永州龙兴寺西轩记》中云“佛之道,可以转惑见为真智,即群迷为正觉,舍大暗为光明” 。 “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奭然,不与孔子异道。……吾之所取者与《易》《论语》合,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

柳宗元对那些“有佛之貌而不心,藉佛之名而异行”的僧人很反感, “有佛之貌而不心,藉佛之名而异行” 。柳宗元的《天对》,将屈原《天问》所提出对宇宙和人生的问题逐一进行回答,如:“本始之茫,诞着传焉。鸿灵幽纷,曷可言焉。” 在《断刑论》中,他明确提出 “凡政令之作,有俟时而行之者,有不俟时而行之者”《时令论上》)。 “夫雷霆霜雪者,特一气耳,非有心于物者也;圣人有心于物者也。春夏之有雷霆也,或发而震,破巨石,裂大木,木石岂为非常之罪也哉?秋冬之有霜雪也,举草木而残之,草木岂有非常之罪也哉”。柳宗元主张关心“生人之患”,守“圣人之道”,“苟守先圣之道,由大中以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柳宗元特别以孝解空,“今之言禅者,有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又有能言体而不及用者,不知二者之不可斯须离也。离之外矣,是世之所大患也。”(《送琛上人南游序》)其在《送浚上人归淮南觐省序》中云:“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而后积以众德,归于空无。……上人……其积众德者欤?觐于高堂,视远如迩,其本孝敬者欤?若然者,是将心归空无,舍筏登地,固何从而识之乎?”“流荡舛误,迭相师用,妄取空语,而脱略方便,颠倒真实,以陷乎己,而又陷乎人”。

韩愈曾对柳宗元好佛的行为给予了猛烈批评:“退之与余善,尝病余嗜浮屠言,訾余与浮屠游。”柳宗元指出,佛家“其教人,始于性善,终于性善”,“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元,无大小乘。”“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于零陵,吾独有得焉”。柳宗元在当时许多佛教宗派里认真选择,“佛道逾远,异端竞起,惟天台大师为得其说。和尚绍承本统,以顺中道,凡受教者,不失其宗。”“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柳宗元在称赞南岳云峰寺和尚时说:“师之教,尊严有耀,恭天子之诏,维大中以告,后学是效。”柳宗元认为:“中道”或曰“大中之道”,就是他着重提倡的“儒佛同道”的方面。柳宗元的“大中”源自《周易??大有》章,因其彖辞有言:“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柳宗元在《与吕道州温论非国语书》中说到:“近世之言理道者众矣,率由大中而出者咸无焉,其言本儒术,则迂回茫洋,而不知其适。”柳宗元说:“吾之所以嗜浮屠之言以此”。

“中道”是柳宗元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提到的,这一观点最早是印度中观学派的大师龙树提出来的,龙树大提出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中道。 柳宗元的“大中之道”具体包含:“立大中、去大惑,舍是而曰圣人之道,吾未之信也。”“兄通《春秋》,取圣人大中之法以为理。饶之理,小也,不足费其虑。无所论刺,故独举均赋之事,以求往复而除其惑焉。”柳宗元认为:人间的祸福是“功者自功,祸者自祸”,“经非权则泥,权非经则悖。是二者,强名也。日当,斯尽之矣。当也者,大中之道也。离而为名者,大中之器用也。“程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朱熹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小大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则其择之审而行之至矣。”柳宗元在此将儒家与佛教的思维统合起来了。

柳宗元提出:“太史公尝言:世之学孔氏者,则黜老子;学老子者,则黜孔氏。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余观老子,亦孔氏之异流也,不得以相抗,又况扬、墨、申、商?刑、名、纵横之说,其迭相訾毁抵牾而不和者可胜言耶?然皆有以佐世。”儒家的最高使命就是救世安民、治国、平天下,无论是孔子的学说,还是老 子,其实都可以作为“佐世”的良方,更何况“浮屠者,反不及庄、墨、申、韩之怪僻险贼耶?”“浮屠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要之与孔子同道,皆有以会其趣。”柳宗元认为:佛教与儒家经典《易》、《论语》的观点是相契合的,与孔子所倡导的是相同的“道”。柳宗元在《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中说:“浮图说后出,推离还源,合所谓生而静者。”“其教人,始以性善,终以性善,不假耘锄,本其静矣。”佛性论中“人人皆有佛性”“的“性善论”与佛教修持中的“禅定”、“静虑”工夫,这两个方面儒家有充分的论述:《礼记??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孟子明确提出的“性善”论,并成为后世儒者阐发正统儒家学说所奉守的圭臬。因此,儒佛两家共同奉守的“性善”理论“心性”相契。

柳宗元在《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中说:“师以诱导,俾民不昏”,“和尚勤求端,以成至愿,凡听信者,不惑其道”,惟有破除各种“邪见”,方能达到佛的境界,即觉解:“龙安之德,惟觉是则,苞并绝异,表正失惑”“吾师是嗣,增浚道源,度众逾广,大明群昏。”柳宗元对儒家之礼义与佛教之戒律二者同等看待:“儒以礼立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戒为之墉,慧为之户,以守则固,以居则安。”“儒以礼行,觉以律兴”。柳宗元明确表示:“退之所罪者其迹也,日髡而缁,无夫妇父子,不为耕农蚕 桑 而 活 乎 人。若是,虽 吾亦不乐也。”中唐之后的禅宗提倡“农禅合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体现了佛教僧徒并非一律“不为耕农蚕桑”,柳氏甚为赞赏的释浩初父子“咸为其道,以养而居”,他认为:“则其贤于为庄、墨、申、韩之言”。 柳宗元在《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并序)》中云:“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慧,去之则丧。是故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与言儒;异律于定慧者,不可与言佛。……儒以礼行,觉以律兴。一归真源,无大小乘。” ”达是道者,惟大明师。……凡浮图之道衰,其徒必小律而去经,大明恐焉。于是从峻洎侃,以究戒律,而大法以立。又从秀洎昱,以通经教,而奥义以修。由是二道,出入隐显。后学以不惑,来求以有得。……凡其衣服器用,动有师法;言语行止,皆为物轨。执巾匜、奉杖屦,为侍者数百;剪发髦、被教戒,为学者数万。得众若独,居尊若卑;晦而光,介而大,灏灏焉无以加也。” 柳宗元说:“释之书有《大报恩》七篇,咸言由孝而极其业。”“金仙氏之道,盖本于孝敬,而后积以众德。”佛门提倡孝亲敬君,在社会伦理上“不与孔子异道”、“要之与孔子同道”,“悉取向之所以异者,通而同之,搜择融液,与道大适,咸伸其所长,而黜其奇袤。”柳宗元“儒佛同道”思想是佛教无论是从其内在的教理还是从外在的形式,都无不表现出与儒家思想的相契相融。唐状元、融州刺史莫休符称柳宗元是“大儒”。柳宗元究佛,以儒为体,兼通儒释,唐宋没有人能出其右。

柳宗元读内典、播梵语,曾为诸多僧侣、寺院撰写碑文,其所撰之碑文,有《曹溪大鉴禅师碑》、《南岳弥陀和尚碑》、《岳州圣安寺无姓和尚碑》《龙安海禅师碑》、《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南岳云峰寺和尚塔铭》、《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衡山中院大律师塔铭》、《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永州龙兴寺息壤记》、《永州龙兴寺东丘记》、《永州法华寺西亭记》、《永州龙兴寺西轩记》、《柳州修大云寺记》、《永州修净土院记》。苏东坡在《书柳子厚大鉴禅师碑后》中赞之云:“释迦以文教,其译于中国,必托于儒之能言者,然后传远,故大乘诸经至楞严,则委曲精尽,胜妙独出者,以房融笔授故也。柳子厚南迁,始究佛法,作《曹溪》、《南岳》诸碑,妙绝古今。” 柳宗元在晚年之作《曹溪第六祖赐谥大鉴禅师碑并序》中以善说禅,迥出常表,“自有生物,则好斗夺、相贼杀,丧其本实,悖乖淫流,莫克返于初。孔子无大位,没以余言持世,更杨、墨、黄、老益杂,其术分裂,而吾浮图说后出,推离还源,合所谓生而静者。”又云:“生而性善,在物而具。荒流奔轶,乃万其趣。匪思愈乱,匪觉滋误。”

佛教天台宗把柳宗元列为是俗家弟子。柳宗元有不少诗文涉及到“空、色与有、无”,如:“小劫不逾瞬,大千若在掌。体空得化元,观有遗细想。”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寂灭本非断,文字安可离。趣中即空假,名相谁与期。”《曲讲堂》“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禅堂》“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 《芙蓉亭》“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荫。” 《苦竹桥》等等。从上可见,他对“中道”的解悟,达到了烂熟于心、信手拈来的化境。无怪乎苏轼赞许柳宗元“儒释兼通、道学纯备。”

柳宗元的几首富有禅意的诗歌,最为人所称颂的禅诗当属名篇《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硝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儒释兼通 道学纯备”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诗词

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诗词

公元,河东,柳宗元,家和,一带,先生,哲学家,刺史,散文,思想家,汉族,永济,柳州,字子厚,唐宋八大家,唐代文学家,山西运城,又称

2020-09-23 #经典故事

柳宗元的成语故事情写出与柳宗元相关的成语作业帮

柳宗元的成语故事情写出与柳宗元相关的成语作业帮

柳州,鱼峰,老天爷,玩笑,南国,世界,南郊,望江亭,江山,火锅,知府,银蛇,银妆素裹,银色,鹅毛大雪

2020-09-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公元,柳宗,柳宗元,一带,汉族,永济,河东,唐朝人,唐宋八大家,字子厚,山西运城

2020-09-23 #长篇故事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家和,一带,哲学家,故事,山西,思想家,散文,简介,汉族,河东,芮城,运城,今天给,大家说,唐宋八大家,唐代文学家,字子厚

2020-09-23 #故事会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家和,一带,哲学家,故事,山西,思想家,散文,简介,汉族,河东,芮城,运城,今天给,大家说,唐宋八大家,唐代文学家,字子厚

2020-09-23 #故事会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刘禹锡,柳宗元,播州,柳宗,写信给,地方,任柳,多大,宗永贞,王叔文,邵州,好朋友,元和,作文,方面,半路,土地,奏请,年间,家乡,心思,情绪,条件,诗文,永州,母亲,柳州,母子,湖泽,瘟疫

2020-09-24 #故事大全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柳州,奴婢,故事,人民,工钱,学堂,政令,才能,百姓,思维方式,柳宗,生活方式,世世,代代,人们,亲人,习俗,从根本上,思想观念,地下水,办法,债主,劳力,医学,土地,大事,垦地,小孩,学子

2020-09-23 #经典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的故事

柳宗元,柳州,奴婢,故事,人民,工钱,学堂,政令,才能,百姓,思维方式,柳宗,生活方式,世世,代代,人们,亲人,习俗,从根本上,思想观念,地下水,办法,债主,劳力,医学,土地,大事,垦地,小孩,学子

2020-09-2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