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我的武当梦”征文大赛作品抢先看第9期

时间:2020-06-12

讲好家乡故事主题征文

提示:本文共有 36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讲好武当往事。

挖掘特色,融入剧本新元素。武当文化久负盛名,行云流水的武当武术闻名天下,古色古香的茶文化驰名中外,在道教文化的滋养下,衍生出的养生、道茶文化更加令世人瞩目。武当山是道教文化的发源地,道教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深挖道教文化的内涵,汲取道教文化的营养,促进道教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武当梦的升华。近几年,道教文化衍生品:道乐、道衣、道妆、道食、道宿等正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我们需要辛勤耕耘、细心浇灌,悉心照料这片道文化竹林,全力帮助道文化拔节生长、开枝散叶,努力打造一个全新的道文化特色小镇。

招兵买马,提升演员基本功。一方水土泽润一方人,一方人反哺一方水土。武当山有厚重的人文历史,无数人的智慧和血汗堆砌起了大美武当,武当山的大山大河也滋养、哺育了无数的武当人。时光荏苒,世世代代武当人为当地的发展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就如同这次“抗疫”战斗,武当人再次用“道家之心、武人之举”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不屈不挠和名族大义。实现武当梦,需要有更多德才兼备、敢为人先的有志之士倾情加入,我们需要广纳贤才、举善荐贤,拓宽武当人才引进渠道,建立武当人才培养基地,在这片沃土上遍撒人才的火种。

我的梦,有诗一首:“奇峰妙壁落仙宫,云纱雾绫搅梦浊。莫待梦醒空余叹,寻仙问道人间游。”道教的观念讲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武当山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武当山也有的古朴香浓的人文气息,探寻人与景的和谐共生,达到人“景”合一,才能梦想成真,将武当梦打造成一部震撼壮美的实景剧。

情系武当山

薛明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武当人,对于武当,尤其是对于武当那绵绵群山,总是有那么一些特别的情愫。

小的时候,我生长在武当山的一个小村子里。那时的武当安静、局促、落后,没有现在繁复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建筑以及熙熙攘攘的人流,没有现在漂亮的新区大道及路旁的绿树红花。在我幼小的记忆里,武当山除了山还是山,我们的街道及居住宅所都好似点缀在山的怀抱里。

然而,对于幼小的我来说,山却是我快乐的所在。每逢周末和放假,我和小朋友们就满山乱跑。我们在村子周边的山坡上捉迷藏,不知道到底是谁耍赖而又谁捉住了谁;我们在山上似天然而又似人工的石桌、石凳上蹿来蹿去,而后又假模假式的在那里生火做饭;我们在山上采食野果,被覆盆子染成了一嘴黑或是被八月炸浸成了一嘴白;又或是偷了张大爷或是李大爷在山上种的西瓜或是香瓜,背后是大爷的追赶和斥责,我们却半欢喜半恐慌的跑开……

中学以后,由于被沉重的学业所迫,我渐渐远离了那充满童年乐趣的那片山坡。那时候,周边的大人及老师们总是习惯对我们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才能有所成就”。于是,身为大山的孩子却为了走出大山而努力学习。这看似有点荒谬,但对于那时尚处贫瘠的武当来说却又显得合理。

后来,上了大学,进入了灯红酒绿的大都市,从大山走出来的我却陷入了迷茫。丰富的大学生活却不得融入其中,专业的索然无味却又不能放弃,没有具体的职业认知等都让我这样一个农村孩子陷入了巨大的困顿。

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在“大一呐喊、大二彷徨、大三朝花夕拾、大四伤逝”这样一个精辟总结中迎来了终结。临毕业那一年,又面临着与如今情势相差无几“非典”的肆虐。我几经波折,最后去了离家乡那片大山更远的南方都市。在异乡工作的日子,生活节奏很快,而且每天面对的都是白色的水泥建筑及嘈杂的车水马龙,我不禁开始常常怀念武当那巍巍青山。

2011年,我终于离开了让我身心疲惫的都市,重新回到了武当山。初回武当,我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自然是熟悉家乡的人及那片承载我欢乐及希望的山,不熟悉的自然是家乡的变化了。景区的停车场、大巴、小红帽,城区的广场、街道,漂亮的小区,码头上的水上游……这一切都让我惊诧于家乡的日新月异,同时也让我充满期待与担心。

我期待自己能为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家乡做点什么,但又担心现在的自己已不能融入进这片大山。于是,我用一种全新的目光来打量这片大山。然而,没过多久,我便发现了我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这片大山有太多让人迷恋的东西了。而且随着我对这片大山投注的目光越久,这种迷恋越深,迷恋到又情不自禁的开始满山乱跑了。不过,这次满山乱跑的不是我家周边的山坡,而是武当方圆八百里的绵绵群山了;这样的满山乱跑,也不是嬉戏玩耍,而是有意义的探寻了。

由于在文物系统上班,首先让我迷恋的自然是那散布武当全山的皇家建筑——武当山古建筑群。为了对武当山古建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开始了我的全山“走访”。仅仅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我的足迹就不仅遍布武当山的各大宫观,而且还停留在了山间各个不为人所熟悉的小庙宇。

然而,走访的越多,我就越惊诧于自己对武当山的无知,就越激发了我的求知欲。于是,我开始翻阅更多的武当山志书,开始找寻更多有关古建筑知识的书籍来阅读。

2012年9月的一天,在我去官山寻觅全真观的途中,我认识了一群对武当文化感兴趣的旅友。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了解到武当山不仅有散布全山的大小庙宇,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甚至不被志书记载的古迹。

从这以后,我便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开始了在更为幽僻、更为险峻的丛林岩洞间探寻。通过探寻,我们发现了更多的武当古迹,对武当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多的认识。我们发现了武当著名道人白玄福隐居与修行的岩洞,知晓了白玄福在入太子坡讲授龙门教义之前的去处;我们发现了武当著名的不二和尚隐居的岩洞及岩洞顶上的莲池,印证了志书记载的不虚;我们发现了碧天洞及洞外的石碑,通过对石碑的识读,我们认识到了武当山尚有朔阳、性真、霞光、卧龙、黄庭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古人修行岩洞;我们发现了“永乐十年军夫二十七万”的摩崖石刻,为修建武当山究竟是二十万人还是三十万人的争论划上了一个句号……我们的探寻甚至还引起了武当山特区领导的注意,并给予了我们支持。2018年,特区成立了以我们骨干探寻人员为核心的“武当自然景观调查小组”。

时至今日,由于疫情所限,我不能满山乱跑了。但我想对大家说,我们一定要听从指示,全力配合,争取早日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将来更加放心的走出去,走进我们所深情眷恋的八百里武当,去探寻那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武当文化。

《木棉袈裟》带我游武当

吴春强

某一天,打开电视机,把频道调到中央六套,熟悉的音乐声恰好响起,正在播出《木棉袈裟》,这已是第四次在电视上观看这部电影了,前三次是看了电视预告,而这一次是偶然碰巧。看完《木棉袈裟》,我的思绪竟一下子倒回三十多年前的那个夏天。

那一年我刚十八岁,参加三年工作的我在这年的年末调到充满活力与生机的“二汽”,成为制造“东风”汽车的一员。还是在家乡那座小城的时候,我就听在丹江口郧阳师专读书的二哥说起武当山,又从《郧阳报》中知道那是一座“仙山”,只恨始终没有机会去拱揖膜拜。

就在这个时候,一部香港名导徐小明拍摄的电影《木棉袈裟》在厂露天电影院上映,那里面有武当山的场景。看这部电影的时候适逢寒冬,外面冷飕飕的,由于那时的人都喜欢看武打片,露天电影院里早已人满为患。

见于我刚到“二汽”工作不久,相比之下在老工人眼里显得多少有些寒酸,听说我晚上也要看电影,带我的李师傅立即把家里的军大衣拿给我,让我挡御风寒。李师傅心细得跟老妈似的,还把一个木马扎给我垫,怕凉着屁股。

《木棉袈裟》让我第一次领赏了灵动中的武当山,没来“二汽”前的那种冲动立马变成了神往。我迫不及待地要倾倒在武当山下。

刚开放不久的武当山此时也借《武当》和《木棉袈裟》两部电影蜚声整个中华大地,游武当成为那几年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车子到了紫霄宫,剩下的路全靠个人的耐力了。游玩了紫气东来的紫霄宫,在残败的太子洞前领会藤蔓飘垂的碧海绿荫,一路顺古神道向南岩攀去。过南天门,远远就望见在万仞危岩之下,镶嵌着一排殿堂亭阁。还未近前,就已感受到什么叫惊心动魄。游玩这千古神殿,凭栏朝拜龙头香,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金顶在召唤我继续攀登。

沿着也许数百年也许一千多年古人走过的道路,品尝完“黄龙圣水”,来到朝天宫,登三百六十步的“天梯”,穿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在草木芬芳中体悟挑战自我的乐趣和武当山的真谛。

站在“一柱擎天”的摩崖石刻旁,民国爱国将领李宗仁的“整军经武”四个大字,表达出一代名流忧国忧民的远大抱负。攀“九连蹬”,在雄伟壮丽的紫禁城环绕之中,拔地而起的金殿巍然屹立,难道这就是大明王朝走向鼎盛的标志?

抽过吉祥签,眼前仿佛看到《木棉袈裟》中惠能和林樱在金殿前长剑当空的影像,仿佛听见烈火可熔金,难熔方寸心的铁骨柔肠 。

经过转运殿,从黑暗中转运出来的我突然有了脱胎换骨的感觉。下山的时候,耳边竟是《木棉袈裟》的主题曲: “难说我无情,难怪你伤心,难得三生有幸……”

文章来源 / 武当发布

版权声明

均尽量注明作者和来源

如您认为本公众号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构成侵权

编 辑 金贝 严文慧

责 编 姜元波 谢楠竹

总 监 制 温明 NO.1338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我的武当梦”征文大赛作品抢先看第9期”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远市作品在广东好家风故事征文大赛在折桂

清远市作品在广东好家风故事征文大赛在折桂

好家风,清远市,家风,家庭,广东,作品,活动,妇联,妇女,婆媳,市妇联,故事,征文,文明,大赛,宣传,进步,习近平,李永清,佛冈县,一等奖,优秀奖,中选优,专题讲座,优异成绩,主题,土包,名言,全市,女性

2020-08-30 #短篇故事

短篇创意故事征文大赛

短篇创意故事征文大赛

征文,故事,时间,只剩下,文集,生命,创意,命运,品类,篇幅,大赛,奖励,活动,大世界,改变自己,从根本上,人生,主题,习俗,假设,优秀作品,作者,作品,信仰,内容,取消资格,后果,小时,平台,短小精干

2020-07-25 #故事阅读

首届“星辰杯”家族家风故事征文大赛启事

首届“星辰杯”家族家风故事征文大赛启事

家风,作品,家庭,征文,家族,作者,故事,大赛,获奖证书,星辰,优秀作品,作品集,奖金,文化,时间,社会,组委会,多大,专家,加粗,参赛者,家史,宋体字,家教,来稿,标题,纪念品,著作权,邮箱,传播

2020-07-04 #故事阅读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作者,书香,三等奖,人生路,故事,一等奖,二等奖,点亮人生,优秀奖,人生,征文,成人组,心灵,大赛,活动,任志鸿,刘国祥,刘会民,刘敏,包伟,友宏,吴相,岳丽华,孙忠,孙莹,张亚林,杨喜,桂茹,柳欣,梁琪

2020-09-20 #长篇故事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作者,书香,三等奖,人生路,故事,一等奖,二等奖,点亮人生,优秀奖,人生,征文,成人组,心灵,大赛,活动,任志鸿,刘国祥,刘会民,刘敏,包伟,友宏,吴相,岳丽华,孙忠,孙莹,张亚林,杨喜,桂茹,柳欣,梁琪

2020-09-20 #短篇故事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阅读点亮人生——我的读书故事” 征文大赛获奖作品名单

作者,书香,三等奖,人生路,故事,一等奖,二等奖,点亮人生,优秀奖,人生,征文,成人组,心灵,大赛,活动,任志鸿,刘国祥,刘会民,刘敏,包伟,友宏,吴相,岳丽华,孙忠,孙莹,张亚林,杨喜,桂茹,柳欣,梁琪

2020-09-20 #经典故事

文斋堂第一届征文大赛作品193号:黄和福·小小说‖老猫告状

文斋堂第一届征文大赛作品193号:黄和福·小小说‖老猫告状

丈夫,悍妇,土豆,大赛,文斋,征文,作品,作者,儿子,小小说,奖金,故事,平台,母亲,猪圈,老母,粪便,老婆,文友,阅读量,媳妇,老年痴呆症,回家,作者投稿,参赛作品,回到家,我小时候,老不死,一笑,周山

2024-02-07 #综合

我与“新标准”的故事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71305

我与“新标准”的故事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71305

学生,教师,教材,新标准,教学,课堂,魅力,让学生,家乡,新教材,王国维,学生们,境界,活动,教学反思,英语,智慧,理念,发展,故事,内容,兴趣爱好,方式,状态,模块,知识,素材,能力,问题,设计

2020-08-10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