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70岁&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

时间:2020-06-12

新中国70年重大变革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81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70岁 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70岁 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

海报

发布时间:10 0108:42

“共和国同龄人”,一个自豪的称谓,他们与新中国同龄,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出生时,他们同新中国一起迎接初升的太阳;成长中,他们与新中国共历着风风雨雨;现在,他们感受着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他们的故事,是新中国鲜活的历史篇章……

新中国70周年华诞来临之际,大众网·海报记者走进芝罘区7位“共和国同龄人”,聆听他们的故事,回望新中国70年光辉岁月。

李德庆:从吃花生皮到住进烟台第一批楼房

家住芝罘区向阳街道的李德庆生于1949年,由于年份特殊,家人将他的小名便取做“国庆”,与新中国同龄让李德庆有着很深的自豪感。

“共和国同龄人”李德庆

“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真的是轰轰烈烈。”记者的来访让李德庆打开了话匣子。令他印象最深的是1960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灾难面前人的力量太过于渺小。“当时什么都吃,花生皮、玉米棒子磨成粉掺上一点面粉蒸一蒸,就是一家人的主食。”李德庆说道。

“以前穷得叮当响,但老百姓的心很齐,特别有干劲。”李德庆笑道。他也凭借着积极的干劲投入到新中国建设中,慢慢地日子越过越红火。1977年,平房改造拆迁,李德庆住进了烟台第一批楼房。“那个时候能住楼房真的是了不得的事情,心里那个滋味啊,别提多高兴了。”回想起来,他满脸笑容。

年轻时候的李德庆和家人在北京

时代发展脚步不停,中国建设日新月异。作为烟台第一批楼房的位于毓祥街的李德庆家,逐渐被周围一座座新建的高楼、商厦夺去了光芒,显得又小又旧,然而李德庆却乐得欢畅。“我们和祖国一同成长,与祖国荣辱与共,祖国能够越来越繁荣,我是打心眼里开心,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李德庆笑道。

牟武忠:45年老司机 从拖拉机开到小轿车

年轻时候的牟武忠敢想敢干,紧随社会发展浪潮,是当时先富起来的一拨人。

“共和国同龄人”牟武忠

1976年牟武忠结束8年的上山下乡岁月,回到烟台,进入了当时的烟台第二针织厂。勤劳肯干的他得领导赏识让他学开车,那时候开车绝对是个美差,不但有地位,工资还比普通职工多6元。牟武忠欢喜雀跃地成为了一名司机,即使当时开的只是单位仅有的一台拖拉机,他也自豪和满足着。后来经济逐渐发展,单位的拖拉机换成了小货车、大货车到大客车,牟武忠依旧稳坐驾驶台。

年轻时候开车的牟武忠

改革开放后,单位倡导个人承包,牟武忠瞅准时机,在1981年承包了单位的大客车,送职工上下班,白天、晚上不停歇地干,牟武忠的收入蹭蹭地涨了起来。正常职工每个月工资八十多,牟武忠能赚一千多。几年积攒,牟武忠富足了起来,恰逢国家倡导个体经营,1994年牟武忠便买了辆出租车,自己干,一开又是20年。2005年牟武忠为自己购置了小轿车,后来更是随自己喜好换了好几辆车。

年轻时候开车的牟武忠

开了45年车,牟武忠亲历了交通工具的一步步发展,见证了祖国的进步飞跃,他也靠着自己的努力换来了现在的好生活。“新中国的70周年也是我的70周岁,一步步看着国家取得现在的成就太自豪了。希望国家能够更加地繁荣昌盛,我们快乐地度过晚年。”牟武忠说道。

陈锦厚:从“凭票购买”到“想买就买”

陈锦厚同样生于1949年,早已退休的他现在是芝罘区老干部艺术团的一员。回望这70年,陈锦厚笑道生活越来越好了,现在的好日子真是没过够。

“共和国同龄人”陈锦厚

陈锦厚年轻的时候在工厂上班,“那时候是计划经济,买东西都要‘凭票购买’,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陈锦厚说道。他印象最深的是1975年,他想买一辆自行车,当时最风靡的“大金鹿”。买自行车得有自行车票、单位发的工业劵、再加人民币,还得去排队。陈锦厚记得清清楚楚,153.1元一辆自行车,他攒了几个月工资,在厂里多番争取,才总算把自行车买到手。有了自行车之后他十分爱惜,一天擦三遍,害怕自行车磨损,还排着缠上了塑料膜。

以前的购物劵受访者提供

“改革开放真的就是分水岭,从那开始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陈锦厚说道。据他回忆,改革开放后逐渐取消了‘凭票购买’,当时他儿子一周岁,带孩子在街上玩的时候,陈锦厚经常花五毛钱在街边商铺里给孩子买熏肠,不用托人找人,想买东西就能买到,那个幸福感,陈锦厚记到了现在。

陈玉梅:40年教师生涯 喜见教育发展全面开花

“共和国同龄人”陈玉梅

今年70岁的陈玉梅,从1968年成为一名老师至退休,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40年。她亲历了恢复高考、普及小学、普及中学、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等教育发展变迁。“国家的教育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玉梅说道。

年轻时正在上课的陈玉梅

据陈玉梅回忆,她刚成为老师的时候,在村里,学校环境很艰苦,甚至没有桌椅,土坯垒起来铺上报纸便是上课的桌子,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后来,随着国家发展,教学水平、师资力量逐渐雄厚起来,白板、投影仪、电视也成为了教学工具,教学环境日新月异,教育发展全面开花。

陈玉梅获得的荣誉证书

从教多年,陈玉梅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她多次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特级教师、烟台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陈玉梅参与调研的“五段式作文教学法”开了作文系统教学的先河,被评为省十大教改成果之一 ,在全省推广、沿用多年,对语文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国强必须发展教育,希望我们国家的教育能够更加强大,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新中国70周年华诞之际,陈玉梅也对祖国送上了自己的祝福。

刘继红:70岁的“新新人类”

“共和国同龄人”刘继红

70岁的刘继红跟我们平时印象里那个年代的人不太一样,她是个熟谙电子设备、热爱旅游的“新新人类”。

刘继红用来学习使用电脑的教科书

刘继红退休之后电脑开始普及,她立即给自己置办了一个,为了用好电脑她专门报班学习。感受到高科技的便捷、发达,刘继红又在智能手机兴起之时用上了智能手机。现在她已经使用淘宝6年,是十足的老用户,二维码付款、微信位置共享也是信手拈来,过着跟年轻人一样买东西上淘宝、出门带个手机就全搞定的生活。“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的事情,国家发展突飞猛进,我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啊。”刘继红说道。

刘继红北京水立方前留影

刘继红热爱旅游,香港回归之后她去了香港;澳门回归后随即去了澳门;北京奥运会结束刘继红又跟同事一起去了北京,看鸟巢、看水立方。跟随着国家发展她的脚步也遍布了大江南北,并且开始往国外延伸。这个过程中刘继红亲历了交通工具从火车到飞机、动车全面开花的变迁,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她无比自豪。“国家发展越来越好,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能够到处走走领略祖国风光,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生活便利,日子过得充实又知足。”

陈志强:从医50年 见证中国卫生行业变迁

今年70岁的陈志强是原毓璜顶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教授。1968年到部队服役一年后,陈志强便被调到卫生院,由此跨进了医疗卫生行业。从部队退伍后,他来到毓璜顶医院工作。

“共和国同龄人”陈志强

从医近五十年来,陈志强曾亲自参与到唐山地震、汶川地震受伤人员的救治工作中,这也是他最难忘的经历。“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地震,国家的医疗水平确实有了很大的飞跃,不管是医疗救助还是心理辅导,都面面俱到。”说起这段变化,陈志强颇有感触。

陈志强

转眼间,陈志强已经在毓璜顶医院工作31年,据陈志强介绍,改革开放之前,毓璜顶医院仅有五百多张床位,可容纳七八百人;改革开放后,床位扩大到三千多张,能够容纳的病人也变成四千多人。毓璜顶医院的变迁与发展也是国家卫生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现在,医院规模日益扩大,最新的医疗器械、技术被运用到临床中,与国外医院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就连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也能很快地‘带进来’”。医疗行业发展的突飞猛进令陈志强心生喜悦。

王树宽:从“村民”到“居民” 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70岁的王树宽是卧龙园区初家居民区的一位“居民”,在2006年之前他还是“村民”。70年间,王树宽从平房住进了楼房,见证了农村的发展变迁。

王树宽住进了楼房

1965年,农业生产合作社正盛,16岁的王树宽也加入了生产队。每天从早上五点干到天黑,一年下来一人分360斤粮食,仅仅够填饱肚子。后来,改革开放唤醒了整个国家,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业生产合作社变成了联产承包制,王树宽一口气承包了6亩地,加上一家四口分到的土地,一共约十亩地。他种植苹果、樱桃和农作物,一年下来收入三千多元。“当时觉得生活格外有奔头。”王树宽说道。1988年王树宽盖起了六间大瓦房,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幸福。

王树宽家的老房子

2006年,政府实行旧村改造,王树宽所在的村彻底大变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楼房。“从来没有想过这么大的变化。平房换成楼房,经济条件也大幅提高了。”王树宽感叹道。现在已经退休的王树宽享受着居民社保,住在敞亮的楼房里,不愁吃穿还能到处旅游,看看祖国大好风光。“70年来,祖国变化太大了,国家强盛了,我们的生活也有了质的飞跃。”王树宽幸福地说道。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中国已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参与者、建设者。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为伟大的人民而自豪。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祝祖国母亲永远繁荣昌盛! 记者 王艳 董波 邢丽莎 陈晓 徐小诺 摄影 邵鹏飞 汤淼

10 0108:3510 0108:2910 0108:26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70岁&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70岁&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

70岁&70年!这7位“共和国同龄人”的故事诉说着历史变迁

武忠,王树,刘继红,陈锦,陈玉梅,陈志强,李德庆,新中国,楼房,祖国,共和国同龄人,发展,国家,自行车,单位,烟台,变迁,变化,越来越好,毓璜顶医院,日子,时候,生活,国家发展,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凭票,印象,居民,拖拉机

2017-04-22 #故事会

忆峥嵘岁月 听共和国同龄人讲初心故事

忆峥嵘岁月 听共和国同龄人讲初心故事

胡彦,祖国,公安,公安局,关立,崆峒,发展,中共党员,新中国,中国,人民,党和人民,公安队伍,公安工作,平凉县,民警,自行车,见证,警队,警服,警察,繁荣昌盛,出生于,和发,同行,共和国,一身,三等功,专业,两条腿

2018-06-01 #故事大全

共和国同龄人金铁华的收藏故事

共和国同龄人金铁华的收藏故事

金铁华,毛主席,红色,北京市,红色收藏家,藏品,红色收藏,中国,史料,媒体,邮票,金玉林,金铁,宣传,东花市街道,北京市东城区,官方,毛岸青,毛泽东,北京,加拿大,协会,名字,抗战时期,时期,档案,爱党,父亲,生活费,美国

2008-09-25 #故事大全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祖国,是一名,故事,长者,新中国成立,新中国,力量,国家,医学,青春,养老,变化,活动,如果您,让更多,出生于,英语老师,责任编辑,中国梦,新时代,公馆,功勋,医生,历程,历史,原文,可点,国界,奥秘,居所

2020-06-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故事,祖国,长者,养老,活动,如果您,新中国成立,出生于,新中国,新时代,青春,公馆,力量,国家,历程,历史,原文,可点,宝藏,文章,留作,经历,美好生活,驿站,变化,专业影像,用自己,发展变化,国家的发展,城市建设

2016-10-30 #故事阅读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寻找共和国同龄人——说出您与祖国共成长的故事

故事,祖国,长者,养老,活动,如果您,新中国成立,出生于,新中国,新时代,青春,公馆,力量,国家,历程,历史,原文,可点,宝藏,文章,留作,经历,美好生活,驿站,变化,专业影像,用自己,发展变化,国家的发展,城市建设

2008-08-14 #短篇故事

70岁&70年!与祖国共成长 听共和国同龄人的心声

70岁&70年!与祖国共成长 听共和国同龄人的心声

大姐,街道,新中国,对湖街道,共和国同龄人,工作,仓山区,柯丽,岗位上,新视觉,办事处,大桥,故事,年间,年代,母亲,变化,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短视频,林徽因,连柯,马厂,工作人员,乐群路,水口电站,街道办事处,信心,上渡街道,两岸,交通

2014-04-11 #长篇故事

美媒记录三位共和国同龄人故事:“70年 我们与共和国共成长”

美媒记录三位共和国同龄人故事:“70年 我们与共和国共成长”

肖建,中国,连环画,工作,人们,国家,时间,生活,吴士英,书店,日报,政府,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财富,到来,变化,在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名字,习近平,出生于,吴士,文通,中国共产党,中国发,有一家,胡同里,参考消息,个人,中华民族

2017-01-22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