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三十六计的来历

时间:2020-06-12 19:48:01

相关推荐

比喻用伪装来哄骗对方,背地里偷偷地行动。 清 阮大铖 《燕子笺·购幸》:“我做提 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嗏,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如:他干的 那些瞒天过海的勾当,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另一例见于清朝如莲居士所著的《薛仁贵 征东》 薛仁贵向尉迟恭献上一计好让天子过海征东,此计就是瞒天过海。即瞒着天子李世民, 运用木船装扮成岛屿的样子,在李世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过了海。瞒天过海为三十六计第一套胜战计第一计。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孙子兵法》 注:①备周则意怠: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 ②阴在阳之内, 不在阳之对:阴阳是我国古代传统哲学和文化思想的基点,其思想笼罩着大千宇宙、细末尘 埃,并影响到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阴阳学说是把宇宙万物作为对立的统一体来看待,表现 出朴素的辩证思想。阴、阳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过,但作为阴气、阳气的阴阳学说, 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国人老子所倡导,并非《易经》提出。此计中所讲的阴指机密、隐蔽; 阳,指公开、暴露。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在兵法上是说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 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就是说非常公开的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 “瞒天过海”这一计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 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 把握时机,出奇制胜。 所谓围魏救赵,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 该采取迂回战术,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抓住敌人的薄弱环节发动攻击,致敌于死地。 所 谓借刀杀人,是指在对付敌人的时候,自己不动手,而利用第三者的力量去攻击敌人,用以 保存自己的实力;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 死地的目的。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击敌人,势必要使盟友受到损失,但盟友的损失正可以换 得自己的利益。 以逸待劳谓困敌可用积极防御,逐渐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 而我因势利导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趁火 打劫此计是以“刚”喻己,以“柔”喻敌,言乘敌之危,就势而取胜的意思。声东击西计是 运用“坤下兑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敌志乱萃”而造成了错失丛杂、危机四伏的处境,我 则要抓住敌人这不能自控的混乱之势,机动灵活地运用时东时西,似打似离,不攻而示它以 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战术,进一步造成敌人的错觉,出其不意地一举夺胜。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 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 招致胜的神奇效果。出自《史记》 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解释比喻自己不出面,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出处明朝·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 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引证解释 亦作“ 借剑杀人 ”。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的手去害人。《红楼梦》第六九回: “ 凤姐 虽恨 秋桐 ,且喜借他先可发脱 二姐 ,用‘借刀杀人’之法。”《红楼梦》第十 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坐山看虎鬭’,‘借剑杀人’, ‘引风吹火’,‘站干岸儿’,‘推倒了油瓶儿不扶’,都是全挂子的本事。” 邹韬奋 《经 历》一五:“我老等着那个自恃有靠山的职员‘借刀杀人’,来打破我的饭碗。”[1] 示例 凤姐虽恨秋桐,且喜借他先可发脱二姐,用~之法。 ◎清朝·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 九回 近义词以夷制夷、暗箭伤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指借别人的手去害人。 故事三国时期,孔明病故,魏延在军中做了一个头上生角的梦就认为自己可以称王 的预兆,就对孔明的安排不满,与马岱起兵攻打杨仪,杨仪看了孔明的锦囊妙计,就叫魏延 叫“谁敢杀我”,魏延高呼,马岱在后杀死魏延,这是孔明生前安排的。注音yǐ yì dài láo 英文Await leisurely the exhausted enemy 释义逸:安闲;劳:疲劳。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 给以迎头痛击。 引证解释 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原作“以佚待劳”。 《孙子·军争》:“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唐 韩愈 《论淮西事 宜状》:“若未可入,则深壁高垒,以逸待劳。”《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踞了碉楼, 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斯取胜。”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三节: “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红军 虽弱,却养精蓄锐,以逸待劳。”[1]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作战、工作等方法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养精蓄锐、用逸待劳 反义词疲于奔命 同韵词轻于鸿毛、腹背之毛、胆战心摇 灯谜最佳的养生之道 歇后语屏风马气死巡河炮[2]?《孙子·军争》:“以近待远 以逸待劳 ,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典故 西汉末年,陇甘军阀隗嚣脱离刘秀,去投靠在四川称帝的公孙述。刘秀大怒,派兵去攻打隗 器,结果反被隗器打败。 刘秀再派征西大将军冯异,前去占领枸邑。隗器得到消息,命令部将行巡立刻去枸邑抢占有 利地形。冯异的部将们知道后,都劝冯异不要和行巡大军作战。冯异斩钉截铁地说:“我们 必须抢占枸邑‘以逸待劳’。”冯异命令部队急行军,抢在行巡之前,占领了枸邑。冯异严 密封锁消息,紧闭城门,偃旗息鼓,让将士们休整。行巡的部队急匆匆地刚赶到城下,城楼 上突然鼓声大作,亮出了冯异的帅旗。行巡的军队毫无防备,吓得四下逃窜。冯异大开城门, 领兵冲出城来,大败敌军。 让自己的军队养精蓄锐,以等候从远方赶来的敌军,以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称为“以逸待 劳”。 [3] 成语辨析 正音逸:不能读作“tuì”。 辨形待:不能写作“侍”,“代”。[3] 成语示例以逸待劳 ◎他踞了碉楼,以逸待劳,我们倒难以刻期取胜。(清·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 ◎11 月 10 日,红三军在苗店、郝砦与尾追之敌发生激战,敌军以逸待劳,向红三军发起猛 烈攻击,红军战士以大无畏的精神予敌以顽强反击,终于摆脱这一股敌军追击,红八师师长 覃苏等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打仗,如能有效地运用“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军事策略,就可以克敌制胜。 5、关于坚持的名言,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佚名 6、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罗曼·罗兰 7、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8、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鬓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10、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11、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佚名 13、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5、关于坚持的名言,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武者小路实笃 关于坚持不懈的 50 条励志名人名言 16、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7、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18、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佚名 19、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20、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王守仁 21、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22、不作什么决定的意志不是现实的意志;无性格的人从来不做出决定。——黑格尔 23、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24、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乔·贝利 25、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爱因斯坦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的来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04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10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5-27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三十六计的故事 三十六计有哪些计 三十六计全文

中国古代,三十六计,三十六策,兵法,兵书,策略,成书,汉族,文化遗产,语源,经验总结,斗争,于南北,军事思想,汉民族

202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