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三十六计》的来历和产生年代

时间:2020-06-13 08:36:01

相关推荐

《三十六计》的来历和产生年代

“三十六计”的说法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南齐大司马王敬则起兵造反,齐明帝父子在宫中听说叛军即将杀到,仓皇欲逃。敬则得报说道:“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南史"王敬则传》有相同记载,后面还附上一句“盖讥檀道济避魏事也”。由此可知,“檀公”即南朝刘宋的大将檀道济,其人以多智善谋而闻名,曾与北魏军作战,在粮草不继的困境中,以“唱筹量沙”的逼真表演迷惑对手,最后全军而退,因而“雄名大振”。揣摩语义,《南史》这句话中的“檀公三十六策”显然不是书名,而只是形容檀道济的“多智”;“走是上计”也并非其中一策,而是讥讽他最擅长的是逃跑。 据已知的材料,《三十六计》最早付梓刊行的版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楼发行、兴华印刷厂印制的一个翻印本,小32开,土纸,旁注小字“秘本兵法”,无作者和年代。它根据的是同年在陕西彬县(当时称邠州)发现的一个手抄本。1943年叔和先生“在成都的一个冷摊上”偶然得到了这个翻印本,并在1961年9月16日《光明日报》的《东风副刊》上予以介绍,这才引起了世人的关注。1962年8月,叔和将翻印本赠给北京的解放军政治学院。同年,在政治学院任职的无谷(姚炜)先生又根据此翻印本对《三十六计》进行了译注工作,并在内部出过油印本,到1979年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译注者在《前言》中说:“目前手头尚未找到第二种本子。”其间,武汉军区“为研究我国历史上的儒法斗争”,于1973年编印了《三十六计今译》,并说明是“综合几种版本整理而成”,但并未交待这几个版本的来源。对照无谷的《三十六计译注》和武汉军区的《三十六计今译》,原文的按语部分确有很多不同之处,说明《今译》大概另有所本,但该书同样没有作者和年代的记载。 无谷在译注过程中最早提出《三十六计》成书年代“当在晚明或清初”的推断,并认为“与历史上反清运动有关”。主要根据是近人朱琳所著《洪门志》载有“三十六着”的名称,与现行的《三十六计》除个别计名略有不同外,其余都一致。朱琳还在附注中说:“三十六着,又称三十六计,即三十六种计策,用兵处世,无往不利,所谓‘神机妙算’,故称之为洪门哲学。” 无谷先生的这一推断是有道理的。联系到《三十六计》在民国前一直以“秘本兵法”在民间传抄,历代兵志均无著录,也不见于私人藏书目录,当与明清之际的秘密反清组织有关联。洪门(即天地会)成立于康熙初年,是有清一代势力最大的地下反清会党。洪门的内部文献被称为会书,会内暗语称“海底”、“金不换”,包括其起源、宗旨、誓言、门规、切口等多方面内容,是洪门发展组织、联系成员的基本依据,以手抄的方式在严格限制的范围内秘密传播,所谓“三十六着”或是其中的一部分。 但“三十六着”与目前流行的《三十六计》还是有部分内容不一样。此外,邓拓先生在1962年写过一篇名为《三十六计》的短文,其中谈到,他所见到的油印本《三十六计》(疑即无谷译注本)与曾经有人向他讲解过的“三十六计”略有不同,“这里头没有增兵减灶、十面埋伏、虚张声势、诱敌深入、拖刀计、疑兵计等名目,而把打草惊蛇、无中声有、树上开花等都开列进去”。 我认为,《三十六计》的成书应该有一个过程。《南齐书》中的“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到宋代惠洪的《冷斋夜话》中改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到元代,这句话已成民间俗语。《元曲选"窦娥怨》中就有“常言说得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而且以成语组成的36个计名在元明戏曲和明清小说中广泛应用,查《辞源》,有13个计名可上溯到元明戏曲,有7个计名初见于明清小说。绝大多数计名都在各种民间说唱艺术中出现过,是当时生活中带有文学色彩的常用语。这所谓的“三十六计”本来只是形容诡计多端,并无固定的具体内容,但这世上就有好事者,借用大家常挂在嘴边的“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句俗话,真的从中国历史上丰富多彩的智谋文化中总结出36种计谋,以应“三十六计”之数,再用大众耳熟能详的36个成语来冠名,以便流行。在这过程中,可能有多种“版本”的“三十六计”在民间口头流传。到清代洪门的“三十六着”则是某一“版本”的文字定型,民国年间现世的这本《三十六计》应是某位喜好谋略又精通《易》理的无名氏在民间原始材料的基础上整理和加工而成,可视为其最终的定型,因为它流传最广,为公众所认可。这情况与《三国演义》的成书有些类似。在它之前,已有民间传说和宋代的话本、元代的杂剧讲述各种三国故事,但直到明代才由于罗贯中修饰整理和再创作,定型为《三国演义》。但与此同时,也还有以三国为题材的说唱艺术继续存在,而且在某些细节上与《三国演义》有所不同,但影响就远不及了。 如上所述,今本《三十六计》产生、形成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其最后成书时间难以确考,但不会太早,应在封建社会末期。

《三十六计》以《易经》为依据,根据研究其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一套适用于兵法中的刚柔、奇正、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转换变化。全书共三十六计,引用《易经》27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个卦。《三十六计》成书于明清之际,作者姓名至今尚无确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十六计》的来历和产生年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4-19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4-24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8-23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

三十六计,经典故事,典故,范例,历代,全书,典籍,含义,精华,谋略,计策,锦囊,政治斗争,年代,专家,千百年来,兵学,为人处世,关门捉贼,军事,原貌,历史,古今,反间计,大成,史记,图片,奇书,少典,对策

20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