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每周名人故事37苏轼

时间:2020-06-15 16:48:02

相关推荐

原标题:每周名人故事37苏轼

苏轼 (北宋文学家)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于宋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程苏结怨 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马光去世,大臣们正举行明堂祭拜大典,赶不及奠祭,仪式一完成,大臣们希望赶去吊丧,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大家觉得这不近人情,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苏轼嘲笑程颐说:“这是枉死市上的叔孙通制订的礼法。”这是苏轼、程颐两人结怨的开始。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说:“正叔(程颐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肉;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用史记典故,苏轼自比为汉朝的太尉周勃,把程颐比为吕氏乱党,要求大家支持他。)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黄庭坚等则吃肉。 佛寺趣事 在黄州时常与金山寺主持佛印禅师来往,一日苏轼做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呈给佛印。禅师即批“放屁”二字,嘱书童携回。东坡见后大怒,立即过江责问禅师,禅师大笑:“学士,学士,您不是‘八风吹不动’了吗,怎又一‘屁’就打过了江?” “八风吹不动”可见于《佛地经论》卷五,诗僧寒山诗歌亦有此句,八风是佛教用语,指八种境界的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

道化童蒙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今四川省眉县天庆观读书,他们的启蒙老师是道士张易简。 当时张易简道长收的学生有几百人,苏轼是倍受张道长青睐的学生之一,另一个是后来载入《仙鉴》的知名道士陈太初。 据东坡《志林》记载,在苏轼被贬黄州时,他的老同学陈太初在汉中羽化仙去。 由于苏轼自小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常穿道袍,游访道士。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仍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美文。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可见道教对其影响之深。 苏轼之弟苏辙在《龙川略志》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泄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天道报应现象:不杀生可以长寿。

美食大家 苏轼本人是个美食家,宋人笔记小说有许多苏轼发明美食的记载。苏轼知杭州时,元祐五年五、六月间,浙西大雨,太湖泛滥。苏轼指挥疏浚西湖,筑苏堤。杭州百姓感谢他。过年时,大家就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苏轼指点家人将猪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然后分送给大家吃,这就是东坡肉的由来。《曲洧旧闻》又记:苏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香梗,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玉帘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

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每周名人故事37苏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新法,偶像,朝廷,汝州,欧阳修,王安石,王安,嘉佑,常州,新党,黄州,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个月,丁忧,任知州,于公余,君相,司马光,宋神宗,石政,苏堤,赵匡胤,高太后,参知政事,在杭州,通判,好的,主考官

2020-06-16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新法,偶像,朝廷,汝州,欧阳修,王安石,王安,嘉佑,常州,新党,黄州,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个月,丁忧,任知州,于公余,君相,司马光,宋神宗,石政,苏堤,赵匡胤,高太后,参知政事,在杭州,通判,好的,主考官

2020-06-16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新法,偶像,朝廷,汝州,欧阳修,王安石,王安,嘉佑,常州,新党,黄州,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个月,丁忧,任知州,于公余,君相,司马光,宋神宗,石政,苏堤,赵匡胤,高太后,参知政事,在杭州,通判,好的,主考官

2020-06-16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新法,偶像,朝廷,汝州,欧阳修,王安石,王安,嘉佑,常州,新党,黄州,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个月,丁忧,任知州,于公余,君相,司马光,宋神宗,石政,苏堤,赵匡胤,高太后,参知政事,在杭州,通判,好的,主考官

2018-02-22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古代名人苏轼励志故事

苏轼,新法,偶像,朝廷,汝州,欧阳修,王安石,王安,嘉佑,常州,新党,黄州,古代名人,励志故事,三个月,丁忧,任知州,于公余,君相,司马光,宋神宗,石政,苏堤,赵匡胤,高太后,参知政事,在杭州,通判,好的,主考官

201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