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剑桥中国史全集 读后感3篇

时间:2020-06-16

中国历史故事明朝的读后感

提示:本文共有 416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作者:费正清 崔瑞德等 “剑桥中国史”丛书共16卷,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已出版11卷。包括:《剑桥中国秦汉史(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剑桥中国隋唐史(589 906年)》《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 1368年)》《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 1644年)(上卷)》《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 1644年)(下卷)》《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 1911年)(上下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 1949年)(上卷)》《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 1949年)(下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 1965年)(上卷)》《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 1982年)(下卷)》。 剑桥中国史(全集) 读后感 第1篇

中央集权的建立:从西周到秦汉时代,贯穿整个中国历史的两条线索:秦朝的统一,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制”局面,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新时代。在秦朝以前的周朝采取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秦朝统一以后,把权力层层上收。通过设置郡县制,实现中央集权化。塑造了中国统一的国家认同;汉朝建立以后,沿袭秦朝的组织结构,但开展了“思想改造”。汉高祖刘邦通过“白马之盟”,确立了刘姓宗亲的正统地位。汉武帝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了君权神授,最终政权的法统建立起来,影响了后世几千年。

民族融合与官僚制度: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促进“新汉族”的形成过程。在汉朝以后将近四百年,北方被游牧民族占据,传统的中原文明向南迁徙,出现了文化融合。而占据北方的游牧民族,也被之前的汉文化所同化。中国形成了新的民族认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汉化”的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存在矛盾,产生了一个叫做关陇集团的军事贵族集团。它最终支持隋唐统一了中国。同时,由于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地方贵族崛起,形成了若干大家族割据的分裂局面。隋唐吸取了这种教训,废除了“察举制”,推行科举制,把地方权力上收,巩固了中央集权。最终让唐朝走向强盛。

唐宋元:唐朝初年,由于国力强盛,领土迅速扩大,导致了内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为了守卫边疆,唐朝设置了集军事、行政为一体的藩镇制度,造成了地方的军事实力的过度上升,酿成了安史之乱。唐朝灭亡以后,藩镇割据演化成了五代十国。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军事权力十分警惕,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剥夺了开国功臣手中的军事权力,让整个宋朝崇尚文人治国,压制武将的势力。这也造成了国家军事实力的衰弱,最终被蒙古灭亡。元朝建立以后,因为不受传统的儒家思想约束,也体现出和以往中原王朝不一样的气质,经济上的开放性大大提升。

元与明的兴衰:蒙古灭掉宋朝,建立了元朝。但他们没有积极采纳之前中原王朝“儒家治国”的理念,社会上升通道被堵塞,导致农民起义频发。而元朝刚刚立足不稳,就开战了大规模的对外战争,加重了老百姓的税负。最终元朝在持续不断的起义中灭亡了;在建立明朝以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彻底废除了宰相制度,皇权得到了空前提升;而在胡惟庸案以后,明朝又设置了锦衣卫、东厂、西厂和内行厂,统称为:厂卫制度。这个制度独立于司法系统之外,对明朝的管理秩序构成了严重的破坏。

明朝的海禁与财政:为了应对当时在东南沿海频繁发生的倭寇问题,明朝推行了“海禁”,它的本质是把国际贸易权上收。在推行海禁的同时,明朝实施“朝贡贸易”。朝贡贸易是一种官方组织的国际贸易,在明成祖永乐年间,达到顶峰。在朱元璋废除宰相以后,设立了内阁作为替代性辅政系统,同时宦官和内阁分别掌管批红权和票拟权。由于明朝晚期皇帝的怠政,导致宦官权力上升,造成社会的混乱;明朝在开国就立下皇亲贵戚免税的规矩,这个规矩让大量土地无法征收赋税。这些赋税落到农民头上,造成了大量士兵逃亡。农民和逃亡士兵结合,形成了明末的农民起义,导致明王朝的衰亡。

康乾之治:康乾治清朝建立以后,延续了明代中央和地方的官制,保证了政权的平稳过渡。同时,继续推行科举制度,稳定了社会的统治根基;明朝实行的是土地税和人丁税同时征收,人丁税不仅不好收、不好算,也在土地兼并的过程中引发社会矛盾。清朝中期,实施了摊丁入地,变相废除了人丁税,解放了农村劳动力,带来了人口增长,也促进了早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随后,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时代出现了经济发展、国力上升。虽然有康乾盛世的说法,但从严谨的历史学考察,更为妥当的表述是康乾之治。康乾之治期间,清朝的疆域和经济达到了顶峰。但由于人地矛盾的扩大和皇帝晚年的保守,中国停止了前进的步伐。

清朝的危机:清朝早期,在兵制方面采取八旗和绿营制。这两种编制都是世袭制。本应在战争结束后就进行调整。但清朝对军队的管理相对保守,没有进行调整。武器方面,清朝不重视火器的发展,造成了整体对外防御能力的下降。清朝的财政体系,呈现出“高度货币化”的特点,但这种体系不完善,在基层的税收上经常会出现实物和货币的折合率方面的舞弊。这种舞弊给农民带来伤害,引发了社会矛盾。其中最大的矛盾之一,就是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天国不仅提出建国纲领,采取了“王权和神权相结合”,还设置了相应的官僚机构。虽然后来被清朝政府镇压,但却给以后的起义和革命活动树立了榜样。

清朝的自救:清朝灭亡前的两个自救努力。一个是“自强运动”,它以学习西方技术为途径,创办了很多新式工厂和企业。但运动遭到了保守派的反对,并且自强运动的主张者,自身也存在问题。他们只引进技术,而没有引进配套的管理措施。在中日甲午海战失败之后,自强运动破产;另一个是“戊戌变法”,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王朝政治”的内部修补。王朝政治的核心是维护皇权体系。在这种体系下,任何改革都只能是在体系内进行修补。甲午战争失败以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向光绪皇帝上书,提出变法的请求。光绪皇帝想要变法,但不掌握实权。最终由于改革触动了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的利益,变法失败。

剑桥中国史(全集) 读后感 第2篇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第一,权力方面。中国在西周时代,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共主”。实际权力掌握在诸侯手中。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央集权体系。他把之前的“分封制”废除,改为推行“郡县制”。汉朝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进一步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唐朝以后,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但宰相一直是皇帝权力的制衡。明朝的创建者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彻底取消了“相权”对皇权的制衡。明清以后,皇权和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

第二,法统方面。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通过武力比拼称王称霸。秦始皇统一六国,虽然自称皇帝,但分裂的惯性始终在延续。刘邦创建汉朝以后,和建国功臣约定“白马之盟”,只有刘氏宗亲才可以做皇帝。这成为中国后世“法统”思想的雏形。魏晋隋唐时代,中国经过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认同。也确立了中原王朝汉人的统治地位。元朝灭掉宋朝。由于它是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在法统上不占优势,最终被明朝所灭。清朝吸纳了中原王朝的管理制度,早期政权得到巩固。但在19世纪太平天国运动中,“正统”地位也出现危机。

第三,管理方面。秦朝确定“三公九卿”为文官的组成成员。但官员组成总有“贵族政治”的影响。隋唐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推动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朱元璋废除宰相设置内阁,成为新的辅政系统。内阁具有“票拟权”,提高了皇帝的办事效率。但在明朝后期宦官权力上升,从皇帝手中得到了批红权,带来了社会的混乱。清朝早期采纳了明朝的官制,但废除了宦官的批红权。同样,在中央推行内阁制,在地方实行“督抚”制。

第四,经济方面。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一直坚持“重农抑商”的国策。除了元朝稍微有一些商业贸易上的发展,其他王朝大多是以农耕为基础。在明朝以前,基层税收的缴纳一般用实物。明太祖朱元璋建国以后,规定皇族成员免交土地税。由于皇亲和贵族的势力不断膨胀,造成了对耕地的侵占。农民税收的增加,引发了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李自成的起义,导致明王朝的覆灭。清朝在康熙年间推行“摊丁入地”,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带来经济上的恢复和发展。但清朝采取高度“货币化”政策的同时,又放松了对基层货币的折算率的管制,再次引发了基层矛盾。

第五,军事方面。隋唐以前,中国仍有军事化传统。隋文帝杨坚和唐高祖李渊,都是执掌兵权出身。并且,他们同属鲜卑的“关陇军事集团”。在关陇集团的支持下,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乱世。唐朝在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统一发扬光大。但随着唐朝的疆域扩大,采取了藩镇制,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以后,中国重新进入乱世。宋太祖赵匡胤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借鉴前朝的经验和教训,把兵权上收,推行以文治国。但却造成了宋朝军事实力的衰弱。明清以后,军事得到一定恢复。但清朝,由于不重视技术,并墨守八旗和绿营兵制,导致了对防御能力的下降。

第六,文化方面。在秦朝以前,由于各个诸侯国的存在,思想流派非常多元。墨家、法家、道家、儒家等统称“诸子百家”。秦朝采取法家治国,打击了诸子百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董仲舒的儒家,在孔子、孟子的儒家基础上进行变通,它通过“天人感应”的学说确立了“君权神授”,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皇权为中心、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儒家思想,在随后的两千年里成为中国的社会正统思想。

剑桥中国史(全集) 读后感 第3篇

真是“大书”可算是看完了。本书各部分均由外国著名中国史学家执笔,之前就看过他们的一些著作,感觉古代史部分没什么稀奇、新鲜的观点或内容,但近、现代史部分可供参考或引发思考的东西很多。这个怎么说呢?如果,你对近现代史的观念,还停留在“初高中阶段”,那最好别看,“不像话”的东西太多。另外,有一个感觉,官僚体系是种客观存在,从它们诞生开始就不以“最高权力者”及“基层民众”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套的生硬点,也好久没有用马列毛邓江胡习的各种思想“锻炼”自己了),也就是说,“防腐、防堕工作”,只有完全消灭官僚体系才有可能;第二,简单意义的中国式集权形成,除了社会生产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官僚体系的成熟是不是也是内在原因之一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剑桥中国史全集 读后感3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剑桥插图中国史剑桥插图中国史品牌 价格

剑桥插图中国史剑桥插图中国史品牌 价格

零售价,剑桥插图中国史,正版,历史,插图,第2版,中国通史,书籍,剑桥,理想国,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伊佩霞,现货,湖南人民出版社,崔瑞德,中国史,产品,世界史,中国,方式,读物,夏金元,宋徽宗,福西,费正清,发展,研究,阿里巴巴,中国文明

2020-05-27 #故事大全

剑桥插图中国史剑桥插图中国史品牌 价格

剑桥插图中国史剑桥插图中国史品牌 价格

零售价,剑桥插图中国史,正版,历史,插图,第2版,中国通史,书籍,剑桥,理想国,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伊佩霞,现货,湖南人民出版社,崔瑞德,中国史,产品,世界史,中国,方式,读物,夏金元,宋徽宗,福西,费正清,发展,研究,阿里巴巴,中国文明

2020-05-28 #短篇故事

读《剑桥中国史》 “关陇集团”的支持 让隋唐统一中国

读《剑桥中国史》 “关陇集团”的支持 让隋唐统一中国

关陇集团,杨坚,政权,统一,李渊,隋炀帝杨广,中国,鲜卑人,鲜卑,唐高祖李渊,魏晋南北朝,儿子,时代,方式,权力,表哥,独孤信,隋文帝杨坚,关陇,创立者,观点,北魏,南陈,地区,大将,大运河,女儿,家族,朝代,汉人

2013-08-09 #故事会

从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看蒋介石“创业”

从费正清的《剑桥中国史》看蒋介石“创业”

蒋介石,蒋介,派系,经营,国民党,国民政府,时候,政权,党军,军阀,南京,国家,权利,斗争,刚愎自用,黄埔军校,上海,共产党人,共产党,全国,传统,军队,地方,地位,情况,政治,机构,状态,财政,一个国家

2008-05-18 #故事会

哪一版本的中国通史内容最全最好?

哪一版本的中国通史内容最全最好?

柏杨,钱穆,中国人史纲,国史大纲,剑桥中国史,崔瑞德,张荫麟,费玉,丛书,先生,会心一笑,人物,中国通史,中国史,中国史纲,全书,内容,史实,帝王,无良,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汉学家,楼主,通史,老先生,白话,资治通鉴,风格

2020-09-04 #长篇故事

《隋唐五代史》:陈寅恪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断代史

《隋唐五代史》:陈寅恪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断代史

作者,五代史,文化,集团,中国历史,陈寅恪,通史,关陇集团,中国通史,历史,大陆,阶级,中国,史观,观点,部分,隋唐史,中国史,历史学家,剑桥,台湾,时代,角度,统治集团,全球,学界,安史之乱,政治,文化圈,社会

2013-01-17 #经典故事

六本书 读完268年的清朝历史

六本书 读完268年的清朝历史

清史,乾隆,中国,盛世,康熙大帝,乾隆皇帝,传统,剑桥,时代,讲义,秩序,雍正皇帝,中华帝国,晚清史,得与失,孟森,了学,根因,西力,道光,魏斐德,北京大学,中国史,中华,三杰,先生,代表,作者,内容,历史

2014-03-2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六本书 读懂289年的唐朝历史

六本书 读懂289年的唐朝历史

帝国,中国,唐史,长安,唐代历史,从宪宗,黄永年,哈佛,中国史,世界,世界性,两税,人物,充满活力,和文,典藏本,先生,剑桥,内容,宗教,大漠,家具,极限,时期,战争史,手册,方面,断代史,斜阳,方式

2008-08-24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