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时间:2020-06-17

邓稼先的故事4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8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26岁的“娃娃博士”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祖父是清代着名书法家和篆刻家,父亲邓以蛰是我国着名的美学家和美术史家,曾担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哲学教授。

1925年,母亲带他来到北京,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他5岁入小学,在父亲指点下打下了很好的中西文化基础。

1935年,他考入崇德中学,与比他高两班、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最好的朋友。

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

“七·七”事变后,邓稼先全家滞留北京,他秘密参加抗日聚会。

在父亲安排下,16岁的邓稼先随大姐去了大后方,在四川江津读完高中,并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受业于王竹溪、郑华炽等着名教授。

抗日战争胜利时,他拿到了毕业证书,在昆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

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京大学教职工联合会 。

邓稼先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

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

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邓稼先与夫人许鹿希一家四口几双尼龙袜子和一脑袋知识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

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

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

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

“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

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回家对妻子只说自己“要调动工作”,不能再照顾家和孩子,通信也困难。

从小受爱国思想熏陶的妻子明白,丈夫肯定是从事对国家有重大意义的工作,表示坚决支持。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现在严格警卫的深院和大漠戈壁。

邓稼先就任二机部第九研究所理论部主任后,先挑选了一批大学生,准备有关俄文资料和原子弹模型。

1959年6月,苏联政府终止了原有协议,中共中央下决心自己动手,搞出原子弹、和人造卫星。

邓稼先担任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后,一面部署同事们分头研究计算,自己也带头攻关。

在遇到一个苏联专家留下的核爆大气压的数字时,邓稼先在周光召的帮助下以严谨的计算推翻了原有结论,从而解决了关系中国原子弹试验成败的关键性难题。

数学家华罗庚后来称,这是“集世界数学难题之大成”的成果。

消身匿迹8年的单身汉生活中国研制原子弹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尖端领域的科研人员虽有较高的粮食定量,却因缺乏油水,仍经常饥肠响如鼓。

邓稼先从岳父那里能多少得到一点粮票的支援,却都用来买饼干之类,在工作紧张时与同事们分享。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们日夜加班。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邓稼先带着一批刚跨出校们的大学生,日夜挑砖拾瓦搞试验场地建设,硬是在乱坟里碾出一条柏油路来,在松树林旁盖起原子弹教学模型厅......在没有资料,缺乏试验条件的情况下,邓稼先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

为了当好原子弹设计先行工作的“龙头”,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

邓稼先向大家推荐了一揽子的书籍和资料,他认为这些都是探索原子弹理论设计奥秘的向导。

为了解开原子弹的科学之迷,在北京近郊,科学家们决心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研制出我国的“争气弹”。

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

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9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常常是工作到天亮。

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

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邓稼先不仅在秘密科研院所里费尽心血,还经常到飞沙走石的戈壁试验场。

他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8年的单身汉生活,有15次在现场领导核试验,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1964年10月,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就是由他最后签字确定了设计方案。

他还率领研究人员在试验后迅速进入爆炸现场采样,以证实效果。

他又同于敏等人投入对氢弹的研究。

按照“邓—于方案”,最后终于制成了氢弹,并于原子弹爆炸后的两年零八个月试验成功。

这同法国用8年、美国用7年、苏联用10年的时间相比,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身抱原子弹碎片罹患癌症去世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

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

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

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

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

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

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

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 ”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

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在他去世13年后,1999年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又向邓稼先追授了金质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能在那样短的时间和那样差的基础上研制成“两弹一星”(原子弹、氢弹和卫星),西方人总感到不可思议。

杨振宁来华探亲返程之前,故意问还不暴露工作性质的邓稼先说:“在美国听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一个美国人帮助研制的。

这是真的吗?”邓稼先请示了周恩来后,写信告诉他:“无论是原子弹,还是氢弹,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

邓小平说,如果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作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世时,很多人问他,搞“两弹”得了多少奖金,他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年,杨振宁看望他,他说: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理论,父亲,美国,工作,中国,妻子,杨振宁,许鹿希,研究,娃娃,博士,时间,试验场,资料,设计,试验,两弹元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普渡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二机部,北京,单身汉,基础,国家

2010-01-21 #短篇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理论,父亲,美国,工作,中国,妻子,杨振宁,许鹿希,研究,娃娃,博士,时间,试验场,资料,设计,试验,两弹元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普渡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二机部,北京,单身汉,基础,国家

2008-01-24 #故事阅读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理论,父亲,美国,工作,中国,妻子,杨振宁,许鹿希,研究,娃娃,博士,时间,试验场,资料,设计,试验,两弹元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普渡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二机部,北京,单身汉,基础,国家

2017-11-14 #长篇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理论,父亲,美国,工作,中国,妻子,杨振宁,许鹿希,研究,娃娃,博士,时间,试验场,资料,设计,试验,两弹元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普渡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二机部,北京,单身汉,基础,国家

2008-03-14 #故事会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邓稼先,原子弹,氢弹,理论,父亲,美国,工作,中国,妻子,杨振宁,许鹿希,研究,娃娃,博士,时间,试验场,资料,设计,试验,两弹元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普渡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故事,二机部,北京,单身汉,基础,国家

2018-02-15 #短篇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爱情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爱情故事

先生,教授,许德珩,邓稼先,许鹿希,邓以蛰,夫人,是我国,国学大师,邓家,核物理学家,同志和,九三学社,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我国,上个世纪,伉俪情深,公子,创始人,千金,劳君展,哲学系,家世,年代,家庭,情怀,时候,爱情故事,两弹一星元勋

2020-09-15 #故事大全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核武器,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两弹一星,人体,我国,核战争,中国发展,人员,冲击波,核爆炸,是我国,中国政府,中华民族,主张,人民,人造卫星,伟业,光辐射,地面,声明,建议,政府,核大国,核垄断,核讹诈,武器装备,物体

2013-08-01 #小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故事

核武器,邓稼先,中国,原子弹,氢弹,两弹一星,人体,我国,核战争,中国发展,人员,冲击波,核爆炸,是我国,中国政府,中华民族,主张,人民,人造卫星,伟业,光辐射,地面,声明,建议,政府,核大国,核垄断,核讹诈,武器装备,物体

2019-10-1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