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榜样的力量:听老英雄讲那过去的故事

时间:2020-06-17

革命老英雄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88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原标题:榜样的力量:听老英雄讲那过去的故事

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四干休所老战士们为新兵发放红色图书。李世清 摄

习主席指出,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组织引导老同志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的重要指示,利用和发掘老干部的历史资源优势,对提高部队的主题教育效果,实现改革强军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英雄是鲜活的基因库,是不可多得的精神富矿。老干部从枪林弹雨中一路走来,他们的传奇经历和理想追求、奋斗精神,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是我党我军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生动写照。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中,辽宁省军区注重挖掘身边“红色资源”、重温“红色记忆”,引导官兵目光向身边的老前辈、老英雄聚焦,感受革命前辈的理想之火、信仰之光,激发起担当强军重任的无穷力量。可见,“身边人身边事”用好用巧,确实能够起到以一当十、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作用。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很多官兵心中,这样的主题教育有意思又有意义,是值得品尝的一道精神盛宴。

榜样的力量:听老英雄讲那过去的故事

——辽宁省军区利用身边红色资源搞好主题教育观察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赵雷 通讯员 贾文暄

图为老战士邢超给官兵讲解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过敌人封锁线的情景。

“活着的烈士”的故事,震撼了年轻军人的心——

一个战斗英雄就是一部生动教材

震撼!震撼!

全军“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即将展开时,辽宁省军区政委王边疆和基层官兵座谈,这样一则故事被战士反复提及——

一名老首长参加红军时才十几岁。一次战斗,他被敌人的枪弹和炮弹击中,倒在血泊中。敌人从他身边吼叫而过,他因流血过多昏死过去。深夜,前来增援的部队发现了他并将其救起。伤愈后,他找到老部队,战友们见到他太惊讶了:因为此前追悼会都给他开完了,没想到他还能活下来。至此“活着的烈士”的故事便流传下来。

老首长的战斗往事,引起了王政委的关注和思索:主题教育活动“怎么深、往哪深”,如何才能实现官兵走心入脑?省军区有40余个干休所、180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这个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不能被忽视。

“一个战斗英雄就是一部生动教材,一个军史故事就是一次深刻教育。老干部身上所蕴含的历史资源是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该省军区党委分析感到,新时期官兵虽然思想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但普遍对党史军史知之不多、体会不深。机关以“你崇拜的人是谁”为题组织调查问卷,战士中很多人崇拜明星,而崇拜英雄的却不多。

“和以往教育相比,这次主题教育政治性强、理论性强,‘大课’想讲出真挚情感,让官兵产生共鸣并不容易。”他们得出3个结论:

——远山远水是风景,近山近水也是景;换个角度看风景,身边处处皆美景。以往,一提起典型引路,有的单位总习惯于请“外援”,对身边的典型则不善于发现和利用。往往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尴尬:外来和尚经念得好,可学不了;墙外的花很香,却难以经常。

——省军区系统改革后,人武部、干休所人员少,氛围难形成;军分区力量单薄,资源难整合是部队教育面临的主要难题,只有善用身边红色资源,才能更好地满足官兵对主题教育的现实需求。

——每一位老干部的经历,都是一座开展主题教育的精神富矿。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军营看似封闭,实则“八面来风”,关起门来挡是挡不住的,面对固根与拔根的较量、铸魂与蛀魂的拉锯,唯有借得“东风”以压倒“西风”,才能更好地解决思想问题。

3个结论指向同一个办法:运用好老干部身上的历史资源,请他们这些“过来人”讲述当年跟党走、打胜仗的经历,引领青年官兵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抓紧挖掘老干部身上的丰厚历史资源,这也是一项带有抢救性的工程,刻不容缓。”在主题教育部署会上,该省军区司令员张联义感慨尤深:如今,干休所的老干部普遍进入高龄期、高发病期,我们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应当抓紧组织人员把他们九死一生、坚贞不渝的难忘经历加以整理、汇编成册,这既是对老前辈的尊重,也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认识有高度,落实有力度。随即,该省军区决定借势军委政治工作部部署在离退休干部中开展“向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学习”活动,贯穿全年开展专题教育。以讲亲身经历、讲革命故事、讲光荣传统为主要抓手,深入挖掘和运用老干部这一宝贵政治财富,区分信仰、忠诚、奉献、血性等多个板块,拍摄制作纪实片,采访撰写故事集,通过回溯尘封已久的历史,揭示薪火相传的灵魂血脉,构筑强军兴军的“精神高地”。

余新元老首长给官兵讲战斗故事。

原以为英雄“在水一方”,没想到英雄“触手可及”——

身边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

“最多的时候,一天打了几仗。你们看我身上,敌人给我留了7处‘纪念’!”

再忆金戈铁马,95岁高龄的老红军余新元精神矍铄,声音高亢,不停地挥舞手臂,讲13岁毅然参加红军,讲狼牙山反扫荡战的悲壮惨烈,讲辽沈战役的艰苦卓绝……

前不久,在鞍山第二干休所“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课上,聆听老前辈余新元讲述烽火岁月的战斗故事,官兵们情不自禁流下热泪,不知不觉拍红巴掌。课后有人大呼:“向老前辈致敬、向老英雄学习!”官兵们自动列队,向余老致以庄严军礼。

几段“英雄往事”串成一堂课。前来随机听课的该省军区领导感慨地告诉记者:“身边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从革命前辈的精神世界里汲取养分,我们会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张力、更有高度。”

罗曼·罗兰说:打开窗子,呼吸一下英雄的气息!适逢教育日在该省军区采访,记者耳畔仿佛又传来那熟悉的韵律: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纵横驰骋……

“嘹亮的军号,承载着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密码!”在和官兵交流中,回忆起昔日的战斗,老首长郑起的精神有些亢奋。

1951年1月3日凌晨,天寒地冻。志愿军39军347团七连一路穿插到汉城以北40公里的釜谷里,接到命令攻占公路边的一个无名高地。战斗异常惨烈,打到最后全连仅剩7人。此时,敌人集中兵力再次发起了进攻,很快便涌上了阵地。危急关头,作为连队司号员的郑起跑向阵地的最高处,用尽全力吹起了军号,敌人听到号声,大祸临头似的转身就跑,郑起连吹三遍冲锋号,一直把敌人吓退到山下的公路,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赢得了宝贵的战机。

战后,司号员郑起荣立特等功,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他还受到了毛主席接见。而那把军号,如今作为我军辉煌战史的重要见证,被评为一级文物,静静地躺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柜之中。

“过去到处请‘专家’,现在‘专家’在自家,作为教育组织者必须及时转变观念,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教育强势。”该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过去在开展教育中,他们曾请了很多教授学者,如今老干部成为主题教育“坐上宾”,教育既接“地气”,又冒“热气”。

一张老照片、一个军用水壶、一封战地家书、一本荣誉证书、一枚勋章奖章……很多官兵突然发现,老首长这些简陋的老物件,其实是革命前辈为国为民奋斗打拼的岁月见证。这些老首长所分享的故事,虽是个人的“亲历记忆”,但汇聚在一起,就成为一部连接历史与现实的“英雄史”。

四级军士长刘铁柱说:“身边老首长的战斗故事,不仅让我们触摸到了战火硝烟,更让我们融入其中,不由得热血奔涌。”

“让‘大道理’变得亲切而具体,又让‘小道理’走出狭隘和片面。”省军区领导告诉记者:“我们抓主题教育,深入到了官兵思想深处,这才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李兆文老首长给官兵和文职人员讲战史。

润物细无声的变化,是最真实的变化——

崇拜什么人,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

沈阳第十一干休所上等兵刘星,从军的梦想是当《战狼》里的特种兵,没想到自己被分到了干休所,他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前不久,干休所邀请老八路吕品老首长给大家上了一堂课。“1939年,我刚满15岁,参加了八路军,在陇海南进支队第三团当战士。后来,我获得了抗美援朝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红旗勋章。作为抗日老战士代表,2015年光荣赴北京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并参加‘9·3’阅兵……”

听着吕老的娓娓讲述,刘星若有所思,课还没听完,就已热泪盈眶。他说:“这星那星,不如咱们身边的‘英雄星’,我要向老前辈学习!”

小刘体能偏弱,为了补齐短板。近一个月来,他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在单位组织体能训练前,自己先来一个3000米跑热身。下午连队体能训练后,他还要给自己“开小灶”……体能成绩很快赶了上来。

崇拜什么人,就会成就什么样的人生。该所官兵发现,刘星从此跟变了个人似的:主动与老干部结成“一帮一”互助对子,早晚电话问候,随时上门服务……

看似润物无声,实则星火燎原。一路踏访,记者边走边看,采访本上,留下了一个个革命前辈戎马一生的红色故事,也留下了广大官兵追寻红色基因的铿锵脚步。

“在老首长讲述的故事中,我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听完老干部辅导授课的那个晚上,从第79集团军转改交流到大连庄河人武部的文职人员张家田失眠了。

随着改革调整不断深化,省军区个别干部出现考虑个人利益较多、考虑工作不够等现象。几个月前,张家田选择从排长岗位转了文职人员。本以为自己能从野战部队转到大城市,没想到,自己分到的人武部远离大连市区,人少事多,工作矛盾十分突出。虽然人武部领导几次找他谈心交心,但他一时间还是没拧过劲儿来。

老干部讲述的英雄往事,让他找到了担当重任的“参照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几天后,他先是主动向党委提交了思想汇报,又请缨担任该部两个大项任务的负责人。

“老首长们好比挂在身前的镜子,可以直接映照出我们自身的不足;好比竖在跟前的标尺,可以立马测量出我们自身的差距。”张家田看来,在日常工作中恪尽职守,在普通岗位上埋头苦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英雄就是革命的火种,没有英雄的引领,个体的力量就难以凝聚;缺少先锋的领路,前行的方向将难以看清。该省军区在广大党员中广泛开展了“三想三问”讨论活动:想一想先辈们的英雄壮举,问一问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想一想自己做得怎么样,问一问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想一想弘扬传统的责任,问一问自己的精神状态好不好?

长征还在继续。“强军,我们的责任,我们不担,谁担?我们不干,谁干?”开展主题教育的实践指向,就是有效履行新使命。随着主题教育的深入,该省军区官兵“学英雄事迹、讲英雄故事、唱英雄赞歌、走英雄之路”蔚成风气。

路迢迢重任在肩,从头越勇往直前。年初以来,该省军区先后完成民兵跨区轮训、全省“三送三挂三帮三助”拥军拥属活动等多项重大任务。

“常用英雄精神‘洗洗心’,倍感肩头使命重如山!”采访结束时,聆听官兵们的肺腑之言,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心、他们的血液正在被英雄精神所点燃。主题教育就像一支火炬,燃烧在每名“红色传人”的心田里……

让英雄光辉照亮强军征程

■王边疆

请老干部讲先烈故事,听老干部唱红色歌曲。图为歌唱家顾威教和官兵们交流的场景。

习主席强调,军队离退休干部为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国家、军队的宝贵财富。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发出通知,要求结合“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在离退休干部中部署开展“向老红军、老八路、老解放学习”活动。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作为党和军队事业建立发展的亲历者、见证者,广大离退休老干部群体中潜藏着巨大的红色精神能量和壮志豪情。翻开尘封的历史,回眸烽火岁月。从“三湾改编”支部建在连上的根本制度到“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根本原则;从井冈山艰苦卓绝的坚决斗争到长征中“跟着走”的坚定信念;从抗战中“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同仇敌忾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义无反顾,一路走来的人民军队红心愈坚、赤胆愈壮,无数前辈在理想与主义的坚守中,在生死与血火的考验中,在牺牲与奉献的选择中,形成了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追求、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革命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进而成为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特有的基因内核。

踏寻战斗足迹,感悟精神伟力;走近革命历程,触摸理想丰碑。长期以来,广大老干部犹如一条对接时空的精神纽带,将我军红色的基因血脉在发展中弘扬,在践行中传承,虽饱经岁月,却历久弥新、愈纯愈真。“半世纪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老红军”余新元、“铁心向党”的高玉宝、“矢志不渝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李光祥、抗美援朝战争中首创坑道战范例的高云和……一位老干部的红色人生,就是一部值得品读回味的红色经典;讲好一个红色故事,就能鼓舞激励一批官兵;萃取提炼一种品格,就能屹立起一个震颤心灵的榜样旗帜。

金恩祥老首长授课。

血脉流贯弦歌不辍,爝火传薪松竹常青。当前,随着全军休干机构调整改革,来自各军兵种的老干部齐聚在国防动员方阵之下,这既为省军区开拓了广阔的职能舞台,也为部队建设注入了丰厚的红色基因。一位哲人说过,历史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思想就永恒;传承下来了,发展就永恒。英雄气的“遗传程序”总是踏着时代的节拍与时俱进。我们要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更加需要红色基因贯注丰厚的政治营养,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系牢坚固的情感纽带。把这些重要的红色资源保留下来、传承下去,既是新时代国防动员人共同的政治责任,更是厚实国动系统部队红色家谱,培塑官兵灵魂血脉的现实需要。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红色基因的传承是一个时代课题,挖掘保留好老干部身上蕴含的精神财富是一个系统工程。让英雄光辉照亮强军征程,就要大力弘扬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扎实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培养“四有”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确保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增添正能量、做出新贡献。

(本文刊于《解放军报》2018年11月28日05版)

大家都在看

致敬先烈 展望未来——礼县北城小学参观龙池湾战役纪念馆

审核:张锋 编辑:赵丽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榜样的力量:听老英雄讲那过去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蒋超良看望慰问老英雄张富清: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

蒋超良看望慰问老英雄张富清:汲取榜样的精神力量

张富,习近平,蒋超良,初心,使命,总书记,来凤县,老英雄,党中央,主题,先进事迹,党和人民,全省,同志,省委,辈子,工作,教育,给我们,重要指示,张晓峰,张隽,王瑞连,医护人员,离休干部,责编,人民医院,和平年代,建设银行,新中国

2011-08-04 #故事大全

「榜样人物」战“疫”一线 见证榜样的力量

「榜样人物」战“疫”一线 见证榜样的力量

疫情,防控,中牟,人物,值班,小区,志愿者,榜样,张彩霞,肺炎,精神,第一时间,一线,变身,居民,阻击战,黄河,救援队,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人员,实际行动,信息,坚守岗位,物资,长城,隔离,付玉平,厉风,王喜军

2016-08-22 #故事大全

榜样的力量——讲党员故事 学身边榜样三

榜样的力量——讲党员故事 学身边榜样三

党支部,工作,患者,优秀党员,科室,医院,医疗,生命,共产党员,实际行动,事业,基层医院,岗位,支部,病人,科研,营养,服务,宣传工作,工作中,医生,口腔科,急诊,眼科,组织,刘治,宋戈,田惠,先进个人,活动

2020-05-26 #故事会在线阅读

榜样的力量——讲党员故事 学身边榜样三

榜样的力量——讲党员故事 学身边榜样三

党支部,工作,患者,优秀党员,科室,医院,医疗,生命,共产党员,实际行动,事业,基层医院,岗位,支部,病人,科研,营养,服务,宣传工作,工作中,医生,口腔科,急诊,眼科,组织,刘治,宋戈,田惠,先进个人,活动

2020-07-18 #小故事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榜样,铁路,新时代,事业,使命,成就,榜样的力量,客车,交通,初心,强国,青年,岗位上,铁路人,客车车辆段,武昌,奋斗者,岗位,手电筒,才能,新作,职工,荣誉,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检查,中国铁路,新征程,库里,张续

2020-04-17 #小故事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榜样,铁路,新时代,事业,使命,成就,榜样的力量,客车,交通,初心,强国,青年,岗位上,铁路人,客车车辆段,武昌,奋斗者,岗位,手电筒,才能,新作,职工,荣誉,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检查,中国铁路,新征程,库里,张续

2020-04-22 #长篇故事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榜样,铁路,新时代,事业,使命,成就,榜样的力量,客车,交通,初心,强国,青年,岗位上,铁路人,客车车辆段,武昌,奋斗者,岗位,手电筒,才能,新作,职工,荣誉,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检查,中国铁路,新征程,库里,张续

2020-06-13 #小故事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新时代 榜样的力量新时代榜样

榜样,铁路,新时代,事业,使命,成就,榜样的力量,客车,交通,初心,强国,青年,岗位上,铁路人,客车车辆段,武昌,奋斗者,岗位,手电筒,才能,新作,职工,荣誉,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检查,中国铁路,新征程,库里,张续

2020-06-13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