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民日报

时间:2020-06-17

为人民牺牲的战士故事

武文斌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唯有一颗孜孜以求的赤诚之心。在采写他事迹的日日夜夜里,记者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

这天,当鲜艳的党旗覆盖在他的骨灰盒上时,记者倏然找到了答案——武文斌,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武文斌短暂的26年人生,5年半时间在部队度过。他从军后和大多数新兵一样,从跨进军营的第一天起,就把入党作为自己的强烈追求。

武文斌家在河南农村,从小就受到军人家庭的熏陶。父亲武中林有7个兄弟,5人当过兵,其中4人是党员,只有武中林当兵几年没有入党,这无疑成了他的遗憾。武文斌选择当兵后,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儿子早日成为一名党员。

“文斌,到部队一定要好好干,争取入了党再回来!”

“一定要加入党组织,为了自己,也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带着父亲的嘱托,武文斌2002年入伍来到某红军师“叶挺独立团”“红二连”。

入伍的第二天,武文斌和战友一起参观连队荣誉室,了解到早在1927年,毛泽东就在自己的连队建立了党支部,次年,又在这个连队进行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试点。

1935年5月29日,连长、党支部副书记廖大珠率领刘梓华等22名党员和骨干飞夺泸定桥,创造了“要桥不要命”的英雄壮举和连队之魂,“红二连”也由此名扬天下。

武文斌年轻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

他从连队光荣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感悟到,党员不是光宗耀祖的资本,而是在关键时刻,能够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先锋战士。

站在光荣栏前,武文斌发现,连队每年评选出的“新时期二十二勇士”,绝大多数是党员,即使不是党员也是入党积极分子。

“积极追求上进是好的,但党员要求政治觉悟高尚,军事素质过硬,先锋模范作用突出……”新训还没结束,武文斌就在新兵中第一个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连队干部在肯定他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他指出努力的方向。

正是在这种积极追求的推动下,武文斌在“红二连”当兵的3个年头,连续3次被评为“新时期二十二勇士”。

在武文斌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铁心向党的熊熊烈焰。

武文斌在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时,也不忘主动帮助身边的战友。今年3月,新战士徐鸿光说出了自己想入党的愿望,有的战友对他说,这么多表现好的老兵都入不上,哪能轮得到你新兵啊!小徐的情绪很快变得低落起来。武文斌见了,主动开导他:“军队是个大熔炉,一名党员就是一块钢。穿上军装,就要主动把自己炼成这块钢。不过,入党是件很严肃的事,不掌握党的知识,不理解党的纲领,思想上不入党,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党员。”

“武班长,你心里好像装着一份完整的入党申请书,可为何自己还不入党呢?”看着武文斌对党的知识如数家珍,表现又那么好,小徐有点纳闷地问道。武文斌笑了笑说:“入党哪那么容易啊,首先就得从思想上入党!不学好党的知识,不践行党的理论,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我现在是越学越觉得差距大,正在努力争取呢!”

武文斌的话对徐鸿光启发很大。武文斌不仅教会他如何写入党申请书,也启发他认真学习党的理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党组织靠拢。

武文斌牺牲后,战友们从他的遗物里,找到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读本》等理论书籍,书里的新思想、新观点,武文斌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过。正是由于他不间断地刻苦学习党的基本知识,认真钻研党的创新理论,才成为连队的战士理论辅导员。

“可是,这么优秀的战士为什么生前没能入党?”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武文斌原所在“红二连”时的连长、现某红军师司令部参谋谢凤义时,他激动地说:武文斌素质全面,入伍以来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当兵第二年就被连队党支部列为入党培养积极分子,但因“红二连”的兵表现优秀的实在太多,正当党支部准备发展他入党时,他考入了军校。在采访武文斌生前所在的炮兵指挥连指导员高星时,他也很遗憾地说:按照武文斌在抗震救灾中的突出表现,本应火线入党,但他的档案关系不在连队,按组织原则要求,无法发展他为党员。2005年9月,他以全团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军校士官大专班。在校期间,他品学兼优。入学的第一年,武文斌就递交了自己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所在学员队已将他列入了预备党员的考察对象。

在武文斌看来,他不只是属于自己,属于家人,他还属于党,属于国家,属于人民。当国家面临困难时,当人民遭受灾难时,身为军人,他应该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将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5月15日,从成都火车站赶往都江堰的公路上,群众不时向官兵们竖大拇指,为子弟兵的到来欢呼。那一刻,他顿感肩负的期望和责任有千钧重。

进入都江堰灾区,还没下车,一群刚刚经历劫难的大娘大婶们,站在路边,提篮背篓送来香喷喷的饭菜。“孩子们辛苦了,大娘做的饭菜你一定要吃一口。”

多好的乡亲呀!他们就像自己的亲生父母!这可是大灾之后他们仅有的那点救命粮啊!在乡亲们的“逼迫”下,武文斌和他的战友们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竟然吃了5顿饭。

武文斌的心被灾区群众的真情打动了,当晚,他在以《吃饭的故事》为题写道:“多好的人民啊,有了你们做坚强的后盾,我们一定会全身心投入到这次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有了你们的坚强,人民子弟兵不能不坚强,中华民族也依然坚强,中国依然最有希望。”

武文斌暗暗立下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人民养育之恩……

每一次干活,连长都要反复问几声:“有伤病的同志请举个手,留下来。”然而没有一个人举手。其实,官兵们无论是抢救遇险者、搜寻失事直升机,还是进村入户帮困解难、支援灾后重建等任务中,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同程度受了伤,有的还因驻地连日降雨感冒生病,但是,没有一个人举手要求留下。

知道武文斌牺牲的消息后,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向了连队为武文斌设置的帐篷灵堂。

其实,所有参加吊唁的人都与武文斌素昧平生,他们只听到一个简单的信息:一位解放军战士在抗震救灾中活活累死了!

正如众多网友说的那样:武文斌用生命书写了大爱,用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青春燃烧了当代青年军人的信念之火!党为有这样的一员而骄傲,祖国为有这样的“四有”军人而自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烈士,战士,张超,申亮,资料照片,人民日报,中国,飞行员,李磊,维和,杨树,来源,余旭,李力强,步兵营,马里,一线,人民,事业,军人,岗位,官兵,名字,客户,战友,海军,武警战士,故事,新华网,朱巴

2020-06-18 #小故事

人民日报:1

人民日报:1

语文,古诗词,学科,小学,人民日报,年级,学生,孩子,糊墙,背熟,阶段,越强,好的,中华民族,内容,基础,大全,套装,家长,小学生,时期,成绩,建议,挂图,淘宝,知识,瑰宝,知识面,经典,课本

2017-07-22 #故事大全

好记者讲好故事|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辛静:心中有爱 情系人民

好记者讲好故事|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辛静:心中有爱 情系人民

刘恒亮,人民,患者,记者,新闻,河南,刘恒,人民日报,人民网,医生,故事,有责,用心,责任,因为爱,常青,穆青,辛静,好记,郑州人民医院,主角,主任,个人,中央,中原,书本,事业,亮点,内敛,使命感

2015-06-14 #故事大全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人民日报人民要论: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中国,全民族,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旗帜下,中国人民,抗日,抵抗,胜利,习近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民族,民众,斗争,活动,中华民族,军队,少数民族,战场,日本,日军,中华儿女,主战场,九一八事变,人民,全体,...

2015-03-14 #故事会

人民日报评论员: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人民日报评论员: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

武汉,疫情,防控,人民,湖北,斗争,精神,干部,习近平,工作,党中央,总书记,英雄,武汉人,中国力量,基层干部,人民解放军,城市,一线,举措,公安干警,保卫战,全国,史册,各族人民,实际行动,志愿者,广大党员,指战员,群众

2014-11-05 #故事大全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给留守儿童“大家庭式”的关爱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给留守儿童“大家庭式”的关爱

留守儿童,农村,社会,信息,数据,信息管理系统,动态,工作,信息系统,民政部,专业,方式,全国,大家庭,基础,地方,学校,平台,工程,情况,总书记,爱心,祖国,花儿,系统,范围,在社,管理,各方面,成一个

2015-02-22 #长篇故事

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游,游客,中国,中国故事,故事,使者,大赛,人人,客人,李德,文化,桥梁,盆景,职业,张超,国家旅游局,知识,选手,起源,银奖,传播,储备,房博,中一,中华文化,主力军,内容,历史,名片,地理

2020-07-29 #短篇故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给孩子们讲好抗战故事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给孩子们讲好抗战故事

故事,民族,英雄,和民,智慧,精神,中华儿女,史诗,历史,图谱,情感,血性,责任,闪光,孩子们,是这个,给孩子,让孩子,凌云壮志,斯大林格勒,彭雪枫,杨靖宇,西蒙诺夫,赵一曼,教育者,千灯,学生时代,汇成一,还可以,黄河岸边

2020-09-23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