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讲述成都百年老茶馆的故事

时间:2020-06-18

茶馆里讲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3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为你讲述观音阁百年老茶馆的故事

观音阁老茶馆,是成都双流彭镇一家百年老茶馆,茶馆坐落于彭镇一条古老街道的尽头。

相传,大约150年前,彭镇发生了一场大火,几乎整个镇的房屋都化为了灰烬,唯独一栋老房子幸免于难。百姓深信此地有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于是在这里供奉观音,并取名观音阁。民国初期,观音阁变成了茶馆,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的观音阁老茶馆,观音菩萨早已不见踪影,也完全感受不到一丝庙堂气息。在这栋青砖碧瓦的老房子里,浓郁的文革印记却历历在目。这里的毛主席像和各种文革标语,仿佛一下子会把时光拉回到那个革命斗争的年代。

图:观音阁老茶馆(摄影/虎斑)

每天一大早,茶馆就会座无虚席,热闹非凡,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天都会来这里喝茶、打牌、聊天。他们在这里讲述着小老百姓的故事,上谈天文地理、国家大事,下侃街坊邻居、小狗小猫。

每天,这个宁静的小镇,古老的街道,斑驳的老茶馆,一群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老人,讲述着各种奇闻趣事。此情此景也算是相得益彰,不足为奇。

图:老茶馆的茶客(摄影/轻风摄影)

但是,在茶馆里,每天还会有另外一群特殊的茶客。这群人都是胸前挂着单反相机的摄友,长枪短炮镜头自然也是必需的装备。他们多来自于20公里外的成都,也有的人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每天,在这个老茶馆里,这群摄友与喝茶的老人,共同演绎着一种新的茶馆文化。

因为不断有摄友的到来,老茶馆一下子火了,且火得一塌糊涂。不仅常有本地媒体对茶馆进行报道,更有来自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国家电视台也来此采风。甚至中央电视台也专门为此做了纪录片。不仅摄友来了,文人骚客也来了,拍婚纱、拍电影的都来了,开客栈的也来了。一时间,这个古老的街道,因老茶馆而热闹兴旺起来。

今天,老茶馆已成为成都人文摄影圣地,朝圣者此起彼伏,络绎不绝。成都市政府已经将观音阁百年老茶馆立为文化地标,当地政府也围绕老茶馆正在打造一个文化古镇,开发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

图:黄昏的老茶馆(摄影/老夫子贝贝)

更多人或许都在关注着老茶馆的历史和沧桑,而我却在思考和探寻,到底是谁缔造了这一切?在这个百年老茶馆的背后,到底都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带着几分好奇与迷惑,我走进了观音阁百年老茶馆,10块钱叫上一杯传统的盖碗茶,我认识了茶馆老板李强,同他一起走进了关于老茶馆和他的故事。

在计划经济年代,观音阁老茶馆还属于集体经营。李强从1995年承包了老茶馆,经营至今已有22年光景。承包老茶馆,看似为生计,其实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缘于李强的个人情怀与一种恋旧情结。

李强母亲17岁就开始在彭镇当地经营茶馆,他自己从小就随着母亲在茶馆长大。小小的李强自然是茶客们嬉戏逗玩的对象,有的茶客让李强叫他一声爸爸,就可以给一颗花生吃,人小不懂事,李强自然没少叫别人爸爸,自然也讨了不少好处。每天穿梭于茶客之间,小小的李强常常会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茶馆是个小江湖,什么样的人都有,有的茶客什么也不用叫,也会给一个颗糖吃。李强在茶馆里长大,把人生最天真烂漫的岁月,儿时最珍贵的记忆全部留在了茶馆里。以至于,李强这一生注定与茶馆结缘,他的灵魂终究走不出茶馆情结,他始终离不开茶馆江湖。

图:老茶馆的角落(摄影/钟跃民)

22年前,李强承包了老茶馆,算是继承了母亲的事业。刚开始经营时,他请了3个人打理茶馆。当时一杯茶只卖3毛钱,收入极其微薄,经营异常艰难。为了养活老茶馆,李强几乎想尽了办法。在门口卖包子、卖水果,这些都是当年茶馆重要的创收营生。因为坚持要经营这个茶馆,老婆也没少跟他吵架,为了自己的茶馆梦,李强就这么忍辱负重地活着,累着。

图:躺在椅子上休息的李强(摄影/老夫子贝贝)

由于李强为人谦卑,待人随和,因此深得茶客们喜欢,方圆十里八里的老人,都愿意来此喝茶。远一点的,喝到中午散场;近一点的,回家吃过午饭又回来。

每天早上5点多,老茶馆就要开门,而李强则4点多就要在这里开始生火烧水。有时候,水还没有烧开,茶客就已经到了。

几十年下来,老茶馆里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比如:有时候下大雨,李强或许不能准时开门,而茶客们会自己开门,自己生火烧水。

图:自己动手的茶客(摄影/老夫子贝贝)

每个老人在茶馆里,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坐同一个位置。如果有一天,熟悉的位置突然空着,大家也都知道是谁没有来。有时候,位置突然空着,大家也会心有不安,因为很多老人会突然生病或者去世,所以位置才会空着。几十年来,迎来送往,李强同他的老茶馆,送走了无数的老人,茶馆也几乎成了当地老人人生的最后一站。

为了保留老茶馆的古老风貌,即使在经营最困难的时候,李强也不准麻将和其它现代化的元素进入茶馆,茶馆至今也没有一把风扇,天热了,李强就给老人一把蒲扇。茶馆至今也仍然用沿用最古老的盖碗茶。或许,只有这样的茶馆,才是李强童年的记忆。

图:镜头前的老茶客(摄影/老夫子贝贝)

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茶馆里就有摄影爱好者来此喝茶采风。了解到这些人来此拍照的目的和需求后,李强顺势而为,制定了一套全新的喝茶规则:当地人1元/客,摄友10元/客。恰恰是这个规则,平衡了当地茶客和外地摄友之间的关系。摄友点上一杯茶,就可以进行人文摄影创作了。这里的老人,都是他们的模特,每个摄影爱好者在这里可以随意拍摄任何一个茶客。

本地茶客们也支持这个规则,对于老人来说,老茶馆就是外面的世界,每天来自四面八方的摄友会给他们带来新的希望和信息,老人们自然也是乐在其中,更心甘情愿地做摄友们的模特。他们每天都会穿上干净的衣服,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走进老茶馆,走进这个外面的世界。

天天面对无数的摄友和相机,不仅是老板李强,还有很多老人都成了网红,连跑趟的小二也成为了纪录片的主角,茶馆里一只小猫甚至也红得发紫。

在摄友们的熏陶下,只有小学文化的李强,也买了一套装备,成为了一名摄友,常常也跟大家一起拍摄和创作。

图:老茶馆的网红小猫(摄影/钟跃民)

李强热衷于茶馆事业,事必躬亲,茶馆江湖差不多成为了他生命的全部。他几乎从来不离开茶馆半步,就算是儿子结婚的大喜之日,李强也只离开了茶馆半天。

在李强看来,他必须要天天呆在茶馆里。因为,很多人来了老茶馆,如果总是见不到老板,慢慢地,老茶馆或许就会变味。所以他坚持与老茶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为了大家能在人群中一眼就能找他到,李强也想了很多办法。因此他对穿衣打扮显得十分讲究,只要是熬得住的天气,他都会光着上身,围个围裙,象一坨“白肉”穿行其间,这是他的独特形象。后来他又买了一个红色的大耳脉戴在头上,一来方便听电话,二来显得更容易识别,更有个性。远远地,大家一眼就能看到他。

图:老茶馆老板李强(摄影/钟跃民)

远道而来的茶客,希望能在茶馆吃饭,很多人建议茶馆增加经营项目,可以顺便把餐饮搞起来。李强坚持不做,他有另外的见解。他说,自己只做茶馆,可能就一条街都是他的。因为邻居可以赚到停车费,邻居可以开餐馆、开客栈,这样大家都会希望茶馆生意好,一切资源都会为茶馆敞开。如果自己把什么生意都做了,那茶客在街上可能连个车都没地方停。

正是李强这种互补共赢的深邃理念,使得老茶馆这条街开始不断繁荣起来,他因此也深受街坊邻居的拥戴,众星捧月,众望所归。

图:老茶馆老板李强(摄影/钟跃民)

观音阁百年老茶馆每天都在演绎着新的故事,而不变的则是老茶馆百年不变灵魂。

22年既漫长又短暂,一个当年强壮的小伙子早已步入暮年。在中国农村,一个最普通的男人,从事着一份最普通的事业,但是他却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部华丽的篇章,延续了一个百年茶馆的经典传奇。他既保留了历史,又赋予了老茶馆新的文化,更使得成都双流彭镇,一条古老的街道焕发出无限生机,一个承载着老茶馆百年沧桑和文化的古镇,即将崛起。

走出老茶馆,行走在彭镇这条古老的街道上,华灯初上,夜色朦胧,思绪万千,之前所有的一切疑惑我早已经有了答案。其实,上帝并没有特别地眷顾着这片土地,是一种我们正在找的“工匠精神”成就了这一切,是一个男人用他的执着、坚持、情怀、信念,成就了这一切。我更加坚信,每一种文化的缔造和形成,一定会有一个为之坚守的灵魂。

2017年6月8日于成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讲述成都百年老茶馆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讲述成都百年老茶馆的故事

讲述成都百年老茶馆的故事

茶馆,李强,老茶馆,茶客,观音阁,老人,经营,百年老,彭镇,钟跃民,位置,老板,故事,成都,文化,老夫子,街道,贝贝,事业,小猫,母亲,灵魂,规则,每天都,这一切,都会,双流,下子,不变,个人

2020-06-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都小镇:百年老茶馆游客喝茶10元一碗 有人赖在屋里2天不走

成都小镇:百年老茶馆游客喝茶10元一碗 有人赖在屋里2天不走

老茶馆,茶馆,老成都人,价格,成都,小镇,老茶客,母亲,客人,老人,经营,李老板,成都人,北方人,一家,历史,地面,川西,年轻人,摄影师,时光,游客,镇上,工作,老物件,出了名,余温,多平,张小黑,小茶馆

2016-01-16 #经典故事

喀什百年老茶馆 几元钱一壶茶已成往事 小小“潜规则”要了解

喀什百年老茶馆 几元钱一壶茶已成往事 小小“潜规则”要了解

茶馆,喀什,百年老,游客,民间艺人,一壶茶,热瓦普,老茶馆,人们,客人,小哥,老城,老板,每一位,老茶客,都会,八卦,冰糖,古街,口口相传,往事,天下事,图片,当地人,潜规则,故事,气氛,老人,茶水,走廊

2020-09-24 #故事会

一个四川老茶客的故事 七十茶龄 百年尘梦 茶楼多了 茶馆少了

一个四川老茶客的故事 七十茶龄 百年尘梦 茶楼多了 茶馆少了

老茶客,老茶馆,茶馆,老板,茶铺,四川,龙门阵,老茶铺,成都,盖碗茶,茶楼,生活,四川茶馆,味道,地方,故事,彭镇,当地人,幸福生活,日子,火锅,老人家,茶碗,茶博士,赢家,大多是,一碗茶,大上,好的,巴巴适适

2016-04-07 #小故事

喀什百年老茶馆 几元钱一壶茶已成往事 小小“潜规则”要了解

喀什百年老茶馆 几元钱一壶茶已成往事 小小“潜规则”要了解

茶馆,游客,喀什,百年老,民间艺人,热瓦普,老茶馆,人们,客人,小哥,老城,老板,每一位,一壶茶,老茶客,都会,古街,八卦,冰糖,口口相传,天下事,图片,当地人,水果,气氛,老人,茶水,走廊,费用,部分

2018-04-21 #长篇故事

成都故事|近百年来 成都是怎样一点一点长高的?

成都故事|近百年来 成都是怎样一点一点长高的?

成都,高楼,钟楼,锦绣天府,写字楼,成都市,大楼,建筑,中银大厦,冠城广场,蜀都大厦,百货大楼,电信局,东进,明宇,柯里斯,是当时,喜年广场,国际金融中心,川信大厦,都会,成都首,老成都人,金融广场,全市,四川,国际,天府广场,城市,塔钟

2016-01-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都茶馆里的寻茶故事

成都茶馆里的寻茶故事

茶馆,成都,陆羽,盖碗茶,紫云山,中国,乾隆皇帝,茶叶,茶园,茶树,茶碗,辫儿,宋徽宗,老祖寺,人生,神农架,茶杯,茶水,酒席,上紫云,其叶,徐徐,柳东,御茶园,狮峰龙井,世界,人家,亲戚朋友,右手,城市

2020-06-18 #故事大全

成都茶馆里的寻茶故事

成都茶馆里的寻茶故事

茶馆,成都,陆羽,盖碗茶,紫云山,中国,乾隆皇帝,茶叶,茶园,茶树,茶碗,辫儿,宋徽宗,老祖寺,人生,神农架,茶杯,茶水,酒席,上紫云,其叶,徐徐,柳东,御茶园,狮峰龙井,世界,人家,亲戚朋友,右手,城市

2020-06-18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