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品味古人的读书故事

时间:2020-06-18 19:12:01

相关推荐

2015.2.16

学生都要读书,年轻人走上社会工作了仍要读书,老年人退休了也还要读点书。可以说,人生其实离不开读书。但怎样读书才有好效果?古人读书的故事值得我们品味和借鉴。

一、读书有多重要?为什么要读书?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也是古代读书人的榜样。孔子十分重视学习对知识的获得及在政治、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他虽然承认有“生而知之者”,但他强调的是“学而知之”(《论语·季氏》)。他说自己就是学而知之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孔子承认自己的知识是勤勉学习所得。学习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素养。他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这是说:古时候的学者求学是为了丰富、提高自己,而当今的学者求学则是为了知晓于人,以便在社会上博得名声。

孔子提倡诚实、虚心、上进的学习态度。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记载,孔子的学生问他说:“(子贡的同学孔圉死后的谥号)何以之文也?”孔子回答说:“,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解释学生孔文子谥号用一“文”字的意思,说孔文子聪明好学,能向比自己水平低的人提问请教,所以叫‘文’。”可见孔子很强调不耻下问的。

孔子自己到老都在读书上努力追求上进。孔子到晚年非常喜欢读《易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称为竹“简”,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便于阅读。通常,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就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孔子把《周易》反反复复地读了许多遍,久而久之,串联竹简的牛皮绳子被磨断了,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才能再使用。此后“韦编三绝”作为勤学读书的典故流传至今。

二、读书要时间,怎样利用好时间?汉末三国时候,魏国有个叫的

人,他是魏国著名,为读书人所宗仰的学者。他提出读书要利用“三余”时间。据史书记载,有读书人想跟他学习的,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一定要先读百遍。”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遍,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请教的人说:“只是苦于没有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时间。”有人问“三余”的意思是什么,董遇说:“冬者岁之余,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意思是冬天没农活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夜间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阴雨天也是一种空闲时间。其事见于《三国志》注引用《》。他总的意思要告诉人们抓住业余时间学习吧。

元末明初著名画家、诗人王冕,诸暨人。据明初文学家宋濂《王冕传》所记,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宋学士文集》)(意思是: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王冕读书的时间哪里来?小时放牛时偷着学,离家住寺庙里后,晚上靠长明灯光照明来读书。身边的佛像虽狰狞可怕,他作为一个小孩,全不在乎,仍然琅琅读书到天明。正是因他从幼年开始,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顽强地坚持读书,才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基础。

三、读书应该怎样去积累?在相对设定的时间里读书不一定要读太多,因太多,记不住,也消化不了。那么读多少合适?当然要根据各人的具体接受能力而定。古人也提出每天读书的一个数字,他们读的都是文言文。清代有个乾隆进士阮葵生,江苏山阳(今淮安)人,著有《茶余客话》。他在其中提出“日读三百字”的说法,读书以这个数量来积累知识。

他引清代康熙时文学家姜西溟的话说:读书不需要追求多,只要严格设立课程,不要让(学生)做了又停了。那么每日每月的积累,所积聚的自然很富有,而且可以不会忘记。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说:《孝经》、《论语》、《孟子》、《易》、《尚书》、《诗》、《礼》、《周礼》、《春秋》、《左传》这十种先秦经典著作,以中等人的天资为准,每天读三百个字,不过四年半可以读完。稍为迟钝的人减少到中等人的一半,也就九年可以学完。现在以九年可以学完计算,那么每日(只学)一百五十字。

汉代赋作家东方朔给皇上呈送书面意见说:十二岁开始学习,三年时间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都足够可以运用了。十五岁时开始学习。十六岁时开始学习《诗》《书》,熟读了二十二万字,十九岁时开始学习孙法,里面作战的阵法的完备,行军鼓乐的传授,也读了二十二万字。总共臣共熟读四十四万字。这时,我正二十二岁。从十六到二十而读完,都作三年的课程。三年读二十二万字,每年正得七万三千三百余字。以一年三百六十日整数算来,那么一天所诵读,才得二百零三字呢。大概是中等(天资)的人的稍下的课程。

我们理解作者提出“日读三百字”的观点,意思是读书、学习知识要“日积月累”的道理,从而达到“所蓄自富”的目标,增加学习的信心。作者引用了三个古人的读书经历,用算账的方法,计算出要读完先秦十种经典著作,中等天资的人每天读三百个字,不过四年半可以读完;天资稍迟钝的人每天读一百五十字,要九年读完;其中以东方朔为例,他三年读完二十二万字,每天读二百零三字。从每天读一百五十字到三百字,数量都并不多。所以这些例子对要求读书上进的人都有鼓励和借鉴作用。

读书的积累如何与知识的积累同步呢?读书的数量自然增加,不能说知识积累也一定就跟着增加。因为读书的数量和知识积累有联系,但两者不是必然的关系。要使读书的积累与知识的积累同步,必须经过读者自己的消化吸收。古人用做笔记是知识积累的方法之一。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有心得体会,最好及时记下备忘。

元末明初人陶著的《》就是一本著名的笔记。陶,号。浙江人。学识渊博,明洪武中曾任教官。元末避乱隐居农村,耕读之余,有所感受,即随手札记于树叶上,贮于罐中,后由其门生整理成书,共30卷。该书序言中介绍了他用树叶做笔记的故事。陶积叶成书,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四、怎样的读书方法,效果最佳?清代嘉庆进士,福建长乐人梁章钜在他的笔记《退庵随笔》提出了“精熟一部书”法

他说,读书要有记忆力,但记忆力难以勉强。要训练记忆力,须要用“精通熟悉一部书”的方法。不拘泥于是大书小书,每个字都理解得道理透彻明白,各家的注释都能辨别他们的是非及高下。这一部书就是根本,可以触类旁通其他的书。如带领十万士兵,一样看待,就不能得到一个士兵的力量;如何人交朋友,全无亲近疏远交情厚薄,就不能得到一个朋友的帮助。带领士兵必须有几百个亲信的家丁敢死的勇士;交朋友必须有一二位志趣相投肝胆相照,就这以外都可以得用。为什么?我所亲近的人又有所亲近的,因同类互相感染,没有不通晓明白的。

只是这部书,却需要真是不搀杂其它成分,没有毛病、文章内容健康充实,表现方法完美卓越的书,才可以。倘若熟读了一部没要紧的书,就没有用。如带领士兵,亲密对待一群没用的兵,交朋友,却是亲密对待一群没用的朋友,如何去联系得其他的人。若亲密对待一班作坏事而违犯国法以及游手好闲,刁滑强横的人,那么更不可以问了。

他所说的读书方法确实很有道理。读书要精选,要选“实是纯粹无疵、有体有用之书”,即内容健康充实,表现方法也是完美卓越的书;选了好书,要精读,要读得烂熟,而且理解透彻。精熟一部好书,触类旁通。这种读书方法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五、读书为什么提倡提问题?读书的直接目的是求知识,求学问。什么叫学问?学问,可以理解为是系统的知识,也可以理解为学习和询问。这个解释实际指出了学习的途径是学与问的结合。《·乾》:“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意思是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积累的知识,没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杂乱一堆,那也无用。明辨自非,才能取精去废,为我所用。

战国时代大儒家孟子读书时就有怀疑精神,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 (《孟子·尽心下》)(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的内容,就还不如没有《尚书》。我对于其中的《武成》篇,不过取信它两三页罢了。仁道的人天下无敌,凭借极仁道的周武王征伐最不仁道的殷纣王,怎么会使许多血让木棒都漂浮起来了呢?”)

我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更要勤于思考,敢于对书本、课堂里学的知识提出疑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使学到的知识更扎实,甚至更进一步去自己解决发现的问题。

清代学者江藩在其所著的《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一记载了同时代考据家闫若璩求学好问的故事。闫若璩生下来就口吃,个性愚笨。六岁上小学,读书一千遍,不能背诵。十五岁时,冬天夜里读书,(对书中问题感到)互相抵触,不能变通,积思求解(积累思虑,希求得到解决),不去睡觉,漏壶已滴到四下,寒冷极了,仍坚定地坐着安定下来思考,心里忽然开朗了。从此特别聪明,不同平常。

他研究经史著作,寒冷天、大热天都不停止。曾经集合了陶贞白、皇甫土安的话题写在所住屋子的柱上道:“一物不知,以为深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日。”(意思是“如果有一事物不知道,应当深感羞耻。(自己)遇到别人而要多问,很少有安定的日子。”)他立下的志向就是这样。

闫若璩求二十岁时,读《尚书》,读到古文部分,就怀疑二十五篇是错误的,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二十多年,终于完全得到问题疑难所在,写出了《尚书古文疏证》一书。

闫若璩先天条件对读书不利,但他能刻苦用功,勤于思考,终于豁然开朗,成为学术上有很高成就的人。说明个人主观努力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追求学问可以使自己变得聪明。他题于柱上的两句话,着眼点都是对自己提出的,作为读书人甚至学者,如果对一件事物不知道,应该深感羞耻;如果遇到别人向自己提问,自己很少有安定的日子。前一句说明本人的知识还太缺少,所以会有羞耻感;后一句说明本人不能马上答疑,思想有负担,还需要花时间查阅和思考,所以会日子过得不安定。他是以此对自己的求知态度提出要求,来鞭策自己发奋学习。他多年孜孜不倦的潜心研读,使他终于成为大学者。

另一位著名学者戴震,安徽黄山人,是语言文字学家、思想家,《四库全书》的纂修官之一。梁启超称之为“前清学者第一人”。也是清代的文字学家段玉裁在《戴东原先生年谱》里记载了戴震读书好向老师提问的故事。戴震先生10岁的时候才会说话,大概是聪明积蓄积得太久的缘故吧。跟随老师读书,看一遍就能背下来,每天背几千字不肯停止。老师教到《右经一章》以后,戴震问老师:“这凭什么知道是孔子的话,而由曾子记述?又凭什么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是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老师回答他说:“这是朱熹说的。”戴震就问:“朱文公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回答他说:‘宋朝人。”戴震又问老师:“曾子,孔子是什么时候的人?”老师说:“周朝人。”戴震再又问道:“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老师说:“差不多两千年了。”戴震问老师:“既然这样,那么朱熹怎么知道?”老师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回答,说:“这不是一个平常的孩子呵!”

戴震读书“过目成诵,日数千言不肯休”,说明他的记忆力特别强,而且非常的勤奋。但他学习的最大特点,还是敢于向老师发问,会“难”老师。难,这里是质问的意思。他对《大学章句》连续想老师发问,老师最后发现他不是平常的孩子。戴震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学好问,善于动脑,踊跃质疑,这是他成功的秘诀吧。戴震勤于思考,敢于疑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什么不可偏废?常见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唐代大诗人杜甫《》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对多读书与写好诗的密切关系深有体会。清代钱泳,江苏(今属)人,他在《履园丛话》则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者不可偏废。每见老书生痴痴纸堆中数十年,而一出书房门,便不知东西南北者比比皆是;然绍兴老幕,白发长随,走遍十八省,而问其山川之形势,道理之远近,风俗之厚薄,物产之生植,而茫然如梦者,亦比比皆是”。 钱泳的观点比较周全,看来读书要与实践,与实际的调查研究相结合,所读的书才真正为自己掌握.和利用。

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自述了读书和游历的经历:“年十岁则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於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意思是:我年仅十岁便已习诵古文。二十岁开始南游江、淮地区,登会稽山,探察禹穴,观览九疑山,泛舟于沅水湘水之上;北渡汶水、泗水,在齐、鲁两地的都会研讨学问,考察孔子的遗风,在邹县、峄山行乡射之礼;困厄于鄱、薛、彭城,经过梁、楚之地回到家乡。于是出仕为郎中,奉命出使西征巴蜀以南,往南经略邛、笮、昆明,归来向朝廷复命。)他从十岁开始诵读古文,后来担任太史令职务,又有条件广泛阅读“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皇家藏书、档案文献)。这为他写作《史记》准备了充足的书面资料,而到全国各地发游历,则让他有机会考察各地地理、民情风俗,收集历史掌故,所以读书与游历两者促使了司马迁写作的成功。

明代地理学家、旅游家徐霞客,他的不朽科学兼文学的著作《徐霞客游记》也是把读书与实际考察结合的范例。徐霞客把一生献给旅游事业,放弃科举功名,30年坚持在野外考察山水地理,甘愿吃苦为乐,虽出于他从年轻时起就具有对山水的至性爱好,但做为人生的目标他究竟要达到什么呢?从他后期西南游的目的透露,据他的好友陈函辉所作《霞客徐先生墓志铭》说:“昔人志星官舆地,多以承袭附会;即江河二经,山脉三条,自纪载来,俱囿于中国一方,未测浩衍,遂欲为昆仑海外之游。”(《游记》1194页)显然其目的:是不满已有的地理图志的承袭附会和探索远方山川地理的情况,“欲穷江河之渊源,山脉之经络也。此种求知之精神,乃近百年来欧美人之特色,而不谓先生已得之于二百八十年前!”(丁文江作《年谱》,《游记》附录28页)丁文江很赞扬他是出于求知精神。

七、读书自学能成功吗?自学,指靠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取得成功或掌握才能。这在古代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在学习的道路上学生有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与帮助,这是好事。但即使有好老师、好家长的教育帮助,学生自己还应该自觉主动的投入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因老师和家长不能代替自己学习。

自学,意味着在没有外界督促的情况下,完全靠自发的、自主的学习,可以锻炼人的耐心和意志力,可以培养人的独立自主能力。

葛洪,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县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古代一本很著名的学术著作《抱朴子》的作者。据该书的“外篇自叙”自述,葛洪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了,很早失去父亲的教育,饥饿寒冷,困顿劳苦,亲自参加耕作,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勤勉地在田里劳动。他家又屡次遭受战火,祖先的经典书籍完全损失了。农事空隙的时间无书可读,于是自己背着书箱步行外出去借,又终于一个人家少有(他所需要的)全部的书,更加破费功夫时日,砍柴卖掉,来补给纸笔,(夜里)就在田里用柴火照着写字。因此(家庭困苦),不能及早涉及各种书籍、图书。常常缺乏纸,每次所写,反复写才有字,别人很少能读懂它。

葛洪十六岁时,开始读《孝经》、《论语》、《诗经》、《易经》,(因为)贫穷无法到远地寻找老师和朋友,学识浅陋,见闻不广,眼光和思虑都短浅,重大的意义很多不弄通,但他贪图广泛阅览,对于各种经书竟然没有不暗里诵读精确把握,曾经所翻阅涉及的(书籍),从儒家经典、各种历史书、儒家意外的各家思想学说著作,下到短篇杂文,近一万卷。

自学原因: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境败落,自己要参加农业劳动。无钱去远地找老师。家庭经济条件差,没时间,无法找老师。要学习只能是自学。他的自学很艰苦:少书本,无纸笔,只能抽劳动空间甚至夜晚自学。他谦虚地承认,自学也有局限:眼界不广,见识短浅,有的重要意义不懂。但他取得的成绩很大:博览群书,暗诵精持,近万卷。当然他的自学成绩还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上。他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很有名的医学家、道家、炼丹家和药物学家。

北朝北齐著名的算术家、天文学家信都芳,河北沧州人。他靠自学成为古代基础的算术家,有点像当代的数学家华罗庚。据《北史》卷89《信都芳传》记载,他少年时就懂得算术,且同时有巧妙的想法。每当他潜心研究问题的时候, 因疑惑(而非常聚精会神思考),有时走路都会掉进坑里。他经常对人说:“算术与天文历象非常深奥微妙,灵巧的机械装置(研究天文的仪器)精专细致。我每当沉思默想的时候,(甚至)听不到雷鸣的声音。”他专心研究就是这个样子。……

信都芳后来隐居在并州乐平的东山(在今山西昔阳),州官太守慕容保乐听说后想要召见他,信都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拜见了慕容太守。太守的弟弟慕容绍宗把他推荐给了齐神武帝高欢,作了高欢的门客,并被封为中外府田曹参军,一个掌管农事的官职。

信都芳性格清廉节俭,淳厚朴素。他不与别人同调,(有自己的个性。)绍宗曾给他一匹瘦弱的马,他不肯骑;夜里又派遣奴婢侍女去引诱试探他,信都芳则生气喊叫,殴打侍女,不让她靠近自己。信都芳正直孤傲,洁身自好,自己坚持其操守,不追求物质的享受。信都芳还著有《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等书。又自己撰修了历法,名为《灵宪历》,但书还没有完成, 信都芳就去世了。

信都芳的志趣在研究算术和天文历法等,由于研究学问科技的兴趣到了入迷的程度,走路都在思考疑难问题,因而会不觉掉进坑里。这里可见他对算术历法等研究的痴迷。正是这种对研究的执着,才使他给后人留下自己的著作。

信都芳生活朴素,别人赠予的马他不骑,给他的婢女被他打走,专心于研究,做到了“狷介自守,无求于物”。他拒绝不正常的物质享受,获得的是安心搞研究的时间和人格境界的提升。

唐代的陆羽,湖北天门人,是《茶经》的作者,被古人称为茶仙。他不仅懂得品茶,还会写诗作文。今存《陆文学自传》(见《全唐文》卷433)是一篇古代难得的自传。他在这篇自传里记下了自己自学成长的经历。

陆羽三岁开始孤独无依,露宿野外,被收养在竟陵大师积公的寺院里。从小学习做文章,积公给他看佛经及有关脱离世俗束缚的书卷。他回答说:“我既少兄弟,又无后代。穿僧衣,剃头发,号称为和尚,让儒家之徒听到这种情况,能称为孝吗?我将要接受孔圣人的文章,可以吗?”积公说:“好啊,你想当孝子!你根本不知道西方佛门的道理,那学问可大呢!”积公坚持让陆羽学佛教经典的主意不改变,陆羽坚持学儒家经典不动摇。积公因而假装不怜爱他,用卑贱的工作对他一一进行考验:给寺院扫地,洗净僧人的厕所,用脚踩泥用来涂墙,背砖瓦盖房,放牛三十头。竟陵西湖没有纸可以学习写字,陆羽用竹子在牛背上画着写字。

积公知道了他的情况,又把它管束在寺院里,叫他斩除寺院中芜杂丛生的草木,并让徒弟中的年长者管他。有时陆羽心里记着书上的字,精神迷迷糊糊像丢了什么,心如死灰,立如木头,过了时间不干活。看管的人认为他懒惰,用鞭子抽打他。陆羽因此感叹岁月流逝,担心不识书中的字,悲泣不能自禁。看管他的人认为他怀恨在心,又用鞭子抽打他的背,(直到)折断了他的鞭子才放手。陆羽因厌倦所服的劳役,丢下看管他的头目而离去,卷起衣服投奔戏班。他写了三本参军戏《谑谈》,以自身为主要脚色,表现木偶戏、假官戏及藏珠之戏。

陆羽著述了《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茶经》三卷,《》上、中、下三卷,一起收藏在粗布袋里。

陆羽的自学道路艰难痛苦而又曲折,从一个弃婴到寺院小和尚,又成为戏班主要演员,后来成为一个著作多样的学者和文人。他坚持自学儒家经典,不顾寺院主持的种种反对;他没有学习的物质条件,反而遭受苦役,甚至残酷打击,被迫逃出寺院。他的著作,就是他留给后世人的成绩。他不屈服于自己不好的命运,坚持与生活的艰难,与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做抗争。他自学的成功表现了坚强不屈的精神。

古代自学成才的例子实在很多。宋代的政治家、文学家,苏州人范仲淹也是通过自学成为杰出人物的。据由南宋朱熹、李幼武撰写的《宋名臣言行录》介绍,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成了孤儿,母亲贫穷无所依靠,再嫁长山姓朱的人家。他长大以后,知道自己的身世,感动得哭泣,辞别母亲离家到当时(北宋陪都)南都(商丘),进学校,白天夜里的苦读,五年中不曾解开衣服睡觉。有时夜里黄昏(感到)疲倦了,就用冷水洗面。(平时)往往(连一碗)稠点粥都不能满足,(等到)太阳偏西才开始吃。(他经过努力)终于弄通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意义。他情绪激昂,树立了以国家大事作为己任的志向,常常自己念道:“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这两句话见于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刻苦学习,逆境成才,这样的经历是他后来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的重要动力。他的名言:,不仅抒发了他的爱国情怀,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句名言揭示了范仲淹不仅自学精神可贵,更反映了他以天下(即国家)为先的崇高的人生境界。

八、读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古人也有许多人曾经考虑过这个问题。一般人总认为读书目的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将来好做官。其实,也有不少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有道德的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宋代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就义前的绝笔写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是“孔子说杀身成仁,孟子说舍生取义,因为已经尽了人臣的责任,所以达成了仁德。读古代圣贤的书,所学的不是成仁取义的事又是什么事呢?从今以后,我差不多就没有愧疚了!”)文天祥明白,读了圣贤的书,目的就是实践儒家的人生哲理,至死可以问心无愧。

元代的学者、河南沁阳人许衡,他的读书目的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实践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元史·许衡列传》卷158列传第45有记载。许衡幼年就有特异的资质,七岁进入学校,接受古文教育,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什么?”老师回答说:“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呀!”许衡说:“(仅仅是为了)如这样罢了吗?”老师对他感到很大的惊奇。老师每次教他文章,许衡又能提问文章的主旨意义。时间久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孩子特别聪明,不平常,将来一定有大作为。我不能做他的老师了。”老师于是辞职离开,父母硬要他留下但不能阻止。像这样的情况,许衡共换了三次老师。许衡稍稍长大,爱好学习如饥如渴。

这时正当兵荒马乱中,许衡白天攻读,夜里思考。对于知晓的道理,许衡则身体力行,说话做事必定考虑是否合于道义然后行动。(有一次)曾经是大热天路过河阳,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安然如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下来吃,是不可以的。”又有人说:“(因为兵乱)这棵梨树没有主人了。”许衡说:“梨树没有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

许衡在兵乱中,在热天不吃无主的梨子,坚守自己的道义,这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境界。他的实例告诉我们:虽然梨可以无主,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做人应该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这才能抵挡得住诱惑。他的道德事迹,直到现在还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是近代著名学者,广东新会人,他的读书经历中透露,他的读书内容是随时代而跟进,读书是寻求真理,不断探索的过程。他在《三十自述》里说了自己读书的经历,或许给我们读书有启示。

他说:我出生在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正月二十六日。四五岁时,在祖父及母亲膝下学习四书、《诗经》,晚上就睡在祖父床上;祖父每天与我讲古代豪杰以及智慧卓越的人的美好言论和德行,而尤其喜欢举出宋代、明代灭亡、国家遭难的事,谈得兴趣浓厚。六岁后,跟从父亲读书,学习中国简史,学完五经。八岁学习写文章,九岁能写一千字。十二岁到省学政驻地广州考试,考中秀才,每天学习八股文,虽然心里不怨恨它,然而不知道天地之间除八股文以外,还有所谓学问,常埋头钻研。只是很喜欢诗文,祖父、祖母时时教我唐诗,爱好它超过八股文。家里贫穷无书可读,只有一部《史记》、一部《纲鉴易知录》,祖父、父亲每天以这两种书考核我,所以至今《史记》的文章,能背诵是有十分之八九。父亲的朋友中有的爱我聪明,送我一部《汉书》、一部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就非常高兴,把它读完了。父亲慈祥而严厉,督促课程之外,让我劳动,说话行动稍有不谨慎,就大声斥责,一点不宽容,常教训我说:“你自己看是像一般小孩吗?”至今背这句话不敢忘记。十三岁开始知道有段玉裁、王念孙关于训诂的学问,非常爱好它,渐渐有放弃八股文的想法。十五岁,母亲赵恭人去世,因为四弟难产的缘故。我当时在广州学海堂学习,学海堂是嘉庆年间前总督阮元所创立,拿训诂和诗文考核广东人的。到这时才决定放弃八股文而从事诗文和训诂的研究,不知天地之间在训诂、诗文之外,还有什么所谓学问。己丑年,十七岁,在广东乡试中考中举人。(原文见梁启超《三十自述》,译文转录自陈兰村选《中国古代名人自传选》第328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出版。)

梁启超自幼聪明,才智过人。他四五岁开始学习,十二岁前已学完了四书、五经,十二岁考上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在考上秀才前后,一心学习八股文;考中举人前后,则放弃八股文,而一心学习训诂和诗文。他不断更新知识,以适应后来他主要从事的改良运动。他在儿童时期读书很用功,小时读的《史记》,到三十岁时还能背诵十之八九,就是一例。

古人读书从抓时间,到提出读书方法,到读书目的,都有不少值得我们参考利用之处。因此摘抄出来,以备忘记。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品味古人的读书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人劝古人学习的故事

古人劝古人学习的故事

晋平公,时候,师旷,形容词,于师旷,分句,吾年,师旷曰,主语,蜡烛,炳烛之明,君王,动词,名词,之光,古义,安有为,平公曰,人臣,善哉,国君,少年,想学,师说,就如同,人生,光亮,副词,孰与,岁数

2009-09-24

古人劝古人学习的故事

古人劝古人学习的故事

晋平公,时候,师旷,形容词,于师旷,分句,吾年,师旷曰,主语,蜡烛,炳烛之明,君王,动词,名词,之光,古义,安有为,平公曰,人臣,善哉,国君,少年,想学,师说,就如同,人生,光亮,副词,孰与,岁数

2015-01-19

有关古人机智的故事 古人!!!!!

有关古人机智的故事 古人!!!!!

侯白,徐之才,众人,王元景,一样大,卢元明,唐玄宗,贺知章,唐伯虎,儿女,老妇,席间,杯子,牛犊,启颜录,有一次,这个字,伯虎,元明,吴中,天宝初,子宜,解颐,阳王,隆基,和屋,赐名,一言既出,九天仙女,人们

2012-12-04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故事,仲春,传统,历史,祭祖节,本站,我国,为大家,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开始,精心准备,又称

2020-06-18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古人发奋努力的故事 古人发奋读书的故事

故事,仲春,传统,历史,祭祖节,本站,我国,为大家,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开始,精心准备,又称

20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