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古代书生的勤学苦读——剖析幼学琼林 山那边

时间:2020-06-19

古代勤学苦学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25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其言一面在阐释一种人才的培养成功,绝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作到,而是需要长期的栽培和扶植;另一面更表征了培养人才之不易。除此之外,我想言辞之间尚有几分深沉的含义,即读书成才乃属极其艰辛与苦痛之事。

所以,不论是古时的大儒文宗,抑或任何时代学识渊博的人物及一般学者文人,莫不历尽十年寒窗之苦。诸如汉代孙敬与战国苏秦之「悬梁刺股」,晋朝车胤与孙康之「囊萤映雪」,西汉匡衡之「凿壁偷光」,汉朝董仲舒之「目不窥园」,及《三字经》中所载汉朝朱买臣之「如负薪」与隋末李密之「如挂角」等,皆为刻苦好学,笃志万古群经的典范楷例。

这些贤人自幼笃学,颇有志怀。他们都能利用一点一滴的时间,绝不让一寸光阴虚度,而坚持数十年一贯之的非凡功夫与苦心。这种珍惜时间,勤学苦读,锲而不舍的实例在《》中亦复不少,兹就重要例证摘举如下:

一、时间成就学问

一「学足三余:夜者日之余,冬者岁之余,雨者晴之余。」——(岁时)

二「为学求益,曰日就月将。」——(岁时)

三「夜寐夙兴,吾人之勤事。」——(岁时)

四「焚膏继晷,日夜辛勤。」——(岁时)

五「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岁时)

以上这短短几句摘引虽不过六十多字,但它是作为古代一介或一位钻研学问者,对充分利用和珍惜时间的最明显例证。兹再简述各则其意:

如第一则「学足三余」一句所言,就非常明显的指出充实学问要靠三余的时间:即夜晚是白天的剩余时间,冬天是一年的闲暇时间,雨天是晴天的空闲时间。这是魏朝的董遇曾经所说的话,他一直很好学,故在教人读书时特别强调应当充分利用三余的时间。

尤其就「夜者日之余」而说,这正如一位学者于其《八十人生长思录》着中所言:「终其一生,每个人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的床上渡过的。……否则,赖床不起,昏昏懵懵,就等于把人生之精华完全浪费了。」所以,今天看来,「学足三余」,实际也就是一种做学问的方法。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而个人欲求学有所成,就必须靠日积月累地努力。所以不论古人还是今人,读书做学问要有所收益,就得要每日每月都有所进步。要有所进步,就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旷日废时,非得要必争朝夕,以时间作交换和保证。而第二则「日就月将」一句,无疑即指这一道理。

再如第三则「夜寐夙兴」,及第四则「焚膏继晷」两句,在集中反映古之高度珍视时间的同时,亦表征了他们坚毅而勤勉不怠的为学态度。或曰,他们怕尝到自怍学业无成及「老大徒伤悲」之辛酸滋味,誓不虚延岁月,决求申旦达夕,早起晚睡,亹亹不倦,甚至以燃点灯烛继续日光的志怀,朝干夕惕的用功苦读。

第五则以所谓「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日月其除,志士正宜待旦」这句箴言,来描述寒暑代迁,居诸迭运此一客观所存在的时间,更指出了我等当要珍惜时间而积极进取的使命感。所以这句箴言,亦理应成为每个学子,乃至身怀远大抱负的有志之人的座右铭,以此时刻勖勉自己。

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一个人只要集中全力做一件事,往往就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而这一成果的所以取得,则完全在看一个人能否甘于寂寞而又经得起足够时间的煎熬。易言之,亦只有抓住每分每秒去不懈奋斗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与成功者。

所以,时间这一因素不仅对许多重大而困难问题的最后获得解决,往往具有一种神妙的功效,而且珍惜时间对一个终身苦心做学问者而言,更是非如此不可了。看了上面这些摘录,我们就可以完全明了这一道理之所在。

以上这五项实例,均在说明古代书生对时间之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及对时间是如何的充分利用及珍惜。此无它,盖只有时间会改变一切,亦能成就一切。所以,大凡古今做学问者,皆莫不如是。除此之外,也还有另一种极其艰辛而苦痛的读书经历。现在就摘举他们这种经历的相关实证,作一较详尽的阐叙。

二、勤学苦读之艰辛

一「执经问义,事若严君。」——(师生)

二「史居左,经居右,士得真修。」——(师生)

三「负笈千里,苏章从师之殷;立雪程门,游杨敬师之至。」——(师生)

四「林宗贷钱,宁以贫穷为病。」——(外戚)

五「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器用)

六「苦学仲淹,惟有断齑画粥。」——(饮食)

七「擿三折,编三绝,书三灭,好学十分。」——(人事)

上引《》中之第一、二两项例证,均在表明古代书生执经问难而不耻下问,朝夕诵读史书经书以学真知,以及尊师重道的传统。中国古代社会是非常重视尊师重道的,自孔子在山东曲阜开设第一所学校以来,尊师之风传承千年。所以,中国历代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这就显示「师」在书生心目中的地位。而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法者,亦与这种崇尚尊师重道之传统思想是有一定关系的。

第三例证,则分别表明了汉代人苏章,及宋代人游酢和杨时三位书生从师求学的殷勤与敬重师傅的诚心。尤其就游杨二位而言,他们瞻山斗而仰望高贤之殷勤与诚心,实在达到极顶了。

对此,再看《朱子语录》所言:「游酢杨时二子师事程颐于洛。一日,二子侍侧,先生瞑目而坐,二子侍。既觉,曰:‘尚在此乎?且休矣。’及出,门外雪深一尺」。从这一「程门立雪」典故的生动描述中,我们亦可看出中国古代书生尊师重道之一斑。

第四例证,即表明了东汉郭林宗虽家境贫寒,无力去上学,但他不以家贫为耻,不以贫辍学,仍借钱完成学业的事实。案《郭林宗别传》:「郭林宗家贫,游学无资。就姊夫处贷钱五千,乃至成皋从师受业。倂日而食,衣不蔽体。以盖幅自障出入,入则护前,出则遮后」。这是他穷且益坚而不坠青云之志,又安贫乐道的为学态度与苦痛经历。

第五、六例证,则分别表明了五代时的桑维翰与宋代范仲淹两位书生如何勤苦为学的情形。前者桑维翰,因屡试不中,于是便发誓如不磨穿铁砚就不再应举,后来果然中了进士。后者范仲淹少年时候孤贫,曾在僧庙里读书,唯有切断齑菜,划分粥块,每日早晚定量充饥而已。兹再看史籍中对二者的描述: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着《日出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桑维翰这位后晋河南人,正是由于磨穿铁砚的坚定志向,读书习文,竟官至中书令兼枢密使。

《宋朝事实类苑》:(范仲淹幼孤,随母适长山朱氏)「读书长白山僧舍,(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而啖之,如此者三年」。这就是范仲淹在清贫寒苦的艰辛生活条件下,刻苦勤学的生涯。

第七则例证,则充分表征了孔子「韦编三绝」的治学精神。

正如《论语考比谶》中所载:「孔子读《易》,韦编三绝,铁擿三折,漆书三灭」。孔子晚年读《周易》,所以如此者,乃都是因为书送朝昏,雪案萤灯,反复检验比较所致。这个典故一面表明了孔子好学的工夫到了十分的境地,另一面也表明了他治学与为文的基本态度。所以今天,我们由孔子治易的方法,亦可完全推至做一切学问的方法。而在勤奋读书,刻苦治学方面,我们除了崇尚汉朝董仲舒为专心攻读而「三年不窥园」这一治学态度的同时,还要从孔子「韦编三绝」中得到犹如「猛着祖鞭」的激励与教导,以勉人发奋。

总之,以上所列举的诸项古代勤学苦读之事例故事,要告诫我们的是,即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二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亦才会有成功与收获。

读书一面在求充实知识,培养才能与智能;另一面在求做人之道,追求完美之人格。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还是西方先哲的「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胥反映了书籍作为知识载体的巨大作用,亦表明了读书的重要性。然而,在今这个知识爆炸、网络信息发达及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想在这种历史浪潮中适者生存而不被淘汰,永远前进又绝不能后退,就得珍惜时间,勤学苦读,以培养个人学养。唯有如是持之以恒,亦自会天道酬勤。

于兹最后,我极乐意仍援引一下《幼学琼林》中的两句勖语箴言,这便是:「开卷有益」,以及「韶华不再,吾辈须当惜阴」,让我们每个读书人永远牢记这两句话。

2010年2月7日于河州。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古代书生的勤学苦读——剖析幼学琼林 山那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古代书生的勤学苦读——剖析幼学琼林 山那边

中国古代书生的勤学苦读——剖析幼学琼林 山那边

时间,孔子,例证,桑维翰,范仲淹,书生,学问,尊师重道,郭林宗,勤学苦读,珍惜时间,一面,个人,充分利用,师生,态度,惜阴,方法,磨穿铁砚,箴言,经历,苦痛,韶华,韦编三绝,表明了,董仲,中所,正宜,举进士,书籍

2020-06-19 #短篇故事

阅读经典 寻找古代先贤快乐阅读的真知灼见之《幼学琼林》

阅读经典 寻找古代先贤快乐阅读的真知灼见之《幼学琼林》

礼记,仪礼,小戴,三坟,九州,尚书,孔子,经典,意思,五帝,含义,易经,帝禹,内容,时代,是一部,八卦,典籍,文书,笔者,符号,篇章,尚书序,戴德,郑玄,大戴礼记,中国,丧服,周易,学者

2008-05-13 #短篇故事

《幼学琼林》2

《幼学琼林》2

子孔,自谦,刘邦,多蒙,饮食,一木,何休,唐太宗,牛易,茅柴,幼学琼林,大臣,太牢,须知,样子,药石,使者,想望,作事,倨傲,善行,士人,意思,才能,木屑,款客,祖饯,竹头,胡越一家,草具

2020-08-04 #长篇故事

《幼学琼林》 花木 全文解释

《幼学琼林》 花木 全文解释

故人,之之,严君,余桃,吴之,吴刚伐,孟浩然,弥子瑕,晋兵,杨再思,王祜,王戎,王剪桐,索靖,秦商鞅,申敬,立信,苻坚,茅塞,郭林宗,齐荣,齐景公,三槐,五桂,大椿,道旁苦李,老人,少妇,国家,七雄

2020-08-04 #短篇故事

小学生必知的国学幼学琼林

小学生必知的国学幼学琼林

幼学琼林,国学,天文,天地,文档,商羊舞,于光天,傅说,何异,休徵,吴牛喘月,夏时,廖落,恩可,斯盛,望舒,比君臣,阳之宗,石燕飞,甘澍,若冰,谢仙,赵盾,赵衰,邹衍,阴之象,雷鞭,阿香,飞廉,一相逢

2020-09-24 #经典故事

国学启蒙《浩然爸爸讲幼学琼林》音频mp3全17集 儿童百科知识有声故事 云

国学启蒙《浩然爸爸讲幼学琼林》音频mp3全17集 儿童百科知识有声故事 云

天文卷,爸爸讲,幼学琼林,爸爸,国学,回复,天文地理,天地,成语,音频,语文学,百科全书,南怀瑾,国学大师,毛主席,章典,通文,陈诺,一世,内容,中国,三国演义,三十六计,万事万物,万物,主题,从业者,儿童,作品,会员

2020-07-12 #长篇故事

国学启蒙《浩然爸爸讲幼学琼林》音频mp3全17集 儿童百科知识有声故事 云

国学启蒙《浩然爸爸讲幼学琼林》音频mp3全17集 儿童百科知识有声故事 云

天文卷,爸爸讲,幼学琼林,爸爸,国学,回复,天文地理,天地,成语,音频,语文学,百科全书,南怀瑾,国学大师,毛主席,章典,通文,陈诺,一世,内容,中国,三国演义,三十六计,万事万物,万物,主题,从业者,儿童,作品,会员

2020-07-12 #短篇故事

《幼学琼林》284:东征破斧 周公大义灭亲;遇贼争死 赵孝以身代弟

《幼学琼林》284:东征破斧 周公大义灭亲;遇贼争死 赵孝以身代弟

赵孝,赵礼,弟弟,强盗,哥哥,周公东征,强盗们,身体,兄弟,战斧,周公,场面,对方,百姓,父母,皇帝,粮食,饥荒,怎么可以,这些人,义道,周公旦,多吉,德之君,秋山,诗中,赵孝争,一锅,我愿意,兄弟俩

2020-07-1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