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时间:2020-06-20

致敬先锋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中科院院士于敏被授予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只要国家需要,于敏都欣然从命,并不断在新的领域取得突破。于敏说,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

时间回到50多年前。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作为核弹家族的一员,原子弹,中国有了。但是国际上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器都是指威力更大的氢弹,氢弹成为新中国核弹家族亟待补充的重要一员。当时正在中国近代物理所进行理论研究的于敏,接受了一项国家重任,在重重技术封锁的国际环境中,从零开始研制氢弹。

于敏:氢弹既有工程问题,又有技术问题,又有科学问题。是三者都有的一种尖端技术,所以要学的东西很多,我不懂的东西很多。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

于敏很快扎进去掌握了氢弹的相关知识。一年后,于敏根据上级指示调入核武器研究院,带领部分同事去上海出差,利用那里的计算机集中力量攻克氢弹原理。他带领大家选择出了三个最有可能实现突破的模型进行验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有一天就很有趣呢,他就说这个物理量不对了。我们去查了查没有错误啊,逻辑上、指令上有没有错误,查也没有错误。就这么追。最后发现了一个晶体管坏了,把这个晶体管一换全部这问题就解决了。

于敏洞察入微的能力对氢弹模型最终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测算,一个无可挑剔的运算结果出现了。这三个月,也成为中国氢弹史上最著名的“百日会战”,载入史册。

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于敏: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从突破原子弹到突破氢弹,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零3个月,英国用了4年零7个月,法国用了8年零6个月,我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成为世界上研制出氢弹速度最快的国家。

在于敏的床头,我们能看到他摆放整齐的各类专业书籍和他最爱看的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名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成为了他一生的座右铭。

于敏:我觉得作为一个科研人员,这个淡泊名利就是自己完全遵守科学的规律,科学的这个态度,这个不会被物欲所惑,外面有什么物欲,不要被它所迷惑,不为权势所屈。

杜润生:农村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资料图片

40年前,改革在农村萌芽。40年后,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新一轮农村改革正当时。从解决好农民和土地关系问题、释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到不断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融合发展,有这样一位老人,以毕生精力推动农村改革破局,并不断取得新收获。

杜润生,我国农村改革重大决策的参与者和亲历者。40年一步步走来的农村改革征途,留下了杜老不可磨灭的脚印。

1979年,杜润生已66岁,出任刚刚成立的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主管农村政策研究。中国改革的起点是以包产到户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当时,“包产到户”仍是一个非常敏感而有争议的话题。

在一次讨论“包产到户”的工作座谈会上,因各方分歧太大,会议无法继续。杜润生撇开这一话题,说起温饱问题该如何解决。摆事实、讲道理,最终推动形成了1980年的“75号文件”。这个文件打破了多年来形成的包产到户等于资本主义复辟的僵化观念,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当时中国农村产生了较大的思想冲击。

1982年,杜润生根据中央精神主持起草了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他出任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兼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连续又主持起草了4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杜润生说:“我在农村问题上有一条原则:尊重农民。”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改革之初,他坚持尽可能延长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将使用权物权化。后来,他继续呼吁免农业税,呼吁破除制造二元体制的户籍制度,呼吁警惕因征地而造成农民流离失所……

人们称他为“农村改革之父”,但面对这样的赞誉,杜润生却从不放在心上。2008年,杜润生获得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当时已95岁高龄的杜润生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农民的发明,我们只是进行了调查研究理论化”。

2015年10月9日,杜润生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董峻、胡璐)

胡小燕:改革开放中涌现的优秀农民工代表

资料图片

从四川广安农村到珠三角,从一个有着两个孩子的农村妇女到陶瓷企业车间副主任,从“十佳外来工”到首批来自农民工群体的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靠着奋力拼搏和时代机遇,实现人生“蝶变”。

胡小燕出生于1974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因家里欠下2万多元的外债,1998年南下广东佛山打工。因不会讲普通话,不会骑自行车,找到第一份工作足足花了她3个多月的时间。

这一段经历让她刻骨铭心。“不敢打电话回家,因为听不得小孩的哭声。写了无数次信,但没有一封写完,因为写到中途全部被泪水打湿了。”胡小燕说,为省钱,4户人家合租一间民房,每户分摊75元。10多平方米的房间内放入4张1米2的床,中间用帘子隔开。

后来,胡小燕终于在一家陶瓷企业找到工作,月薪500多元。夫妻俩搬到各自工厂的宿舍,节省了房租,但开始了在同一城市两地分居的生活。3年后,胡小燕进入丈夫的工厂,夫妻才算真正团聚。

因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胡小燕拼命地学。她将一天分为三段:8小时工作,8小时生活,剩下的8小时全部用来学习。

她供职的陶瓷公司是佛山市龙头企业,公司不排外,奉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企业文化。踏实肯干、性格果断的胡小燕很快就找到用武之地,迅速成长为车间副主任。

2008年,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全国农民工群体的代表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于敏,胡小燕,杜润生,氢弹,周明金,农民,工作,农民工,建设,农村改革,党支部,改革,不适应,突破,村级组织,资料图片,全国,小时,我国,文件,村庄,经验,莱西市,莱西,问题,副主任,故事,一生,中央,人生

2020-04-28 #故事会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致敬改革先锋:他们的事迹我们应该知道

叶聪,中国,倪润峰,屠呦呦,海盐,衬衫,长虹,改革,抗疟,青蒿,步鑫生,蛟龙号,总厂,研究,企业,潜水器,疟疾,青蒿素,国家,集体企业,资料图片,下潜,中医药,事业,人类,人生,全国,厂长,团队,城市

2020-06-20 #小故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中共党员,汉族,称号,我国,全国,发展,全国优秀,工作,共产党员,建设,改革,中国,群众,事业,优秀代表,模式,研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突出贡献

2020-04-03 #故事会

弘扬改革先锋精神!改革先锋何载事迹展在宝鸡陈仓区开展

弘扬改革先锋精神!改革先锋何载事迹展在宝鸡陈仓区开展

陈仓区,改革先锋,贾村镇,扶贫,杜家凹,宝鸡,事迹展,事业,使命,初心,宝鸡市,展馆,干部,广大党员,精神,记者,工作中,岳琳,陈仓,中央组织部,上建,党中央,国务院,新时代,作出了,中国,书信,主阵地,书籍,仪式

2008-09-28 #故事大全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中共党员,汉族,称号,我国,全国,发展,全国优秀,工作,共产党员,建设,改革,中国,群众,事业,优秀代表,模式,研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突出贡献,企业,国际,技术,全球,副主席,书记,被誉为,董事长,合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0-04-28 #长篇故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中共党员 汉族 称号 我国 全国 发展 全国优秀 工作 共产党员 建设 改革 中国 群众 事业 优秀代表 模式 研究 全国劳动模范 国家 突出贡献 企业 国际 技术 全球 副主席 书记 被誉为 董事长 合作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0-05-01 #经典故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中共党员,汉族,称号,我国,全国,发展,全国优秀,工作,共产党员,建设,改革,中国,群众,事业,优秀代表,模式,研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突出贡献,企业,国际,技术,全球,副主席,书记,被誉为,董事长,合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0-05-11 #短篇故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改革先锋”100人事迹简介

中共党员,汉族,称号,我国,全国,发展,全国优秀,工作,共产党员,建设,改革,中国,群众,事业,优秀代表,模式,研究,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突出贡献,企业,国际,技术,全球,副主席,书记,被誉为,董事长,合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20-05-11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