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

时间:2020-06-20

三分钟的热血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7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孙中山讲到民国,清朝的最后十年不得不提。 这十年以八国联军侵华开始,以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不要小看这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可能朝廷的一道人事任命、报纸上豆腐块大小的一篇报道、戏院里一名女艺人的去向、甚至是偏远山村穷书生的一个念头,都成了民国的起点。 在八国联军入侵,清廷签下《辛丑条约》后,用我们最熟悉的话说是标志着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完全形成,清政府已经是千疮百孔了。在改革派的强烈呼吁下,慈禧老佛爷终于点头,同意推行康梁在戊戌变法中提出的“改革”。 接下来清廷所颁布的一系列措施,都可称为“新政”。 首先在军事上,对陆军进行改革。政府计划在全国训练新式陆军36镇(一镇大概相当于现在一师的规模,约一万多人),取代作为废柴存在的八旗子弟兵。新军完全使用西式的军制,训练和装备也照搬西方。新军也被认为是大清最后一支有战斗力的正规军。 这36镇中,计划有6镇直属于朝廷,这是由袁世凯所编练的“武卫右军”扩编的。 武卫军,是甲午战争后清廷使出吃奶劲儿挤出来的一支精锐部队,也是政府维系政权的王牌,其中以袁世凯这一脉的武卫右军最著名——说到底,武卫右军都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他们就是不忠于朝廷,也会忠于袁世凯。 其余的30镇新军则由各省巡抚、总督负责编练。为了培养新军的士兵,各地还开办了许多新军学堂。 新军,顾名思义就是“潮”。那年头的中国年轻人比现在还崇洋媚外,一股脑的学习西方。部分地方的新军,如张之洞主政的湖北和湖南地区,大量起用留学生为教官;相反的,武卫军中留学生却不多。注意这两条,对后来的局势有重要影响。 到了辛亥革命前夕,组编好的军队已有16镇和10余个协、营(一协四千人左右,一营七百人左右)的规模。 当然了,我们知道,后来的武昌起义和清末的一系列起义,很多教官都是同盟会成员,而发起人和参与者正是清政府培养出来的地方新军。 也就是说,清政府请敌人过来当老师,培养出了一批小敌人来起义。 其实在看到成立新军的消息时,孙中山也是喜出望外。有人很不解,问他这有什么可高兴的,他一语道破:“这是满清在为我们培养军士呢!”。 至于教育上,清政府也有创新——大力推动新式学堂建设,力图用学堂教育取代科举教育。到1905年,清廷废除了延续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此外,政府还鼓励出国留学,学习西洋知识。 虽然出发点是对的,但是当局没有充分考虑到废除科举,会断了许多人的出路;而鼓励留学,等于是在给同盟会送壮丁。 再说出国留学的。留学生可以分为两种:公费出国的和自费出国的。那时候的学生大多留学日本,而日本恰恰是反清大本营。自费的不用说了,出国基本就入会(同盟会、光复会);公费的还好点,但保不齐有些思想上进的学生受到感召,回国后打入政府内部策划革命。这种更加危险。 此外,政府还在法律、行政等等上进行改革。 这些改革都有一个共同点:要钱。 可我们的钱每年都要孝敬友邦啊,没有多余的钱再搞什么改革了。那么这钱从哪儿来呢?很好办,政府开始了各种名目的征收、捐纳。 那些捐官坐上来的官员,自然要搜刮更多的钱来回赚本儿。政府刮一笔、当官的刮一笔、地主再刮一笔,百姓的日子简直过不下去,民变也越来越多。闭关锁国,愚民政策,血腥镇压……民国摊上这么个前朝政权,落后在一开始就是注定的。“我的前任是极品”用在民国身上再合适不过。 统治阶级除了在外要镇压百姓,内部也因为新政而闹得四分五裂。朝中党派林立,今天为了争这个工厂闹、明天又为了这笔钱用在哪项政策上撕破脸……无休止的争斗使得政府实力内耗,比较著名的有丁未党争。 不过新政最重磅的炸弹(后来真成炸弹了)还不是这些,而是推行君主立宪。 1905年的日俄战争震动了北京,东亚小国竟然战胜了西方老牌劲旅。这在统治者看来是君主立宪制对君主专制制的胜利。 从专制过渡到立宪,这对清政府来说是一条高端优雅,最重要的是还不用流血的道路,也是民间那些无意推翻清政府的人最强烈的呼声。这些人多数都是为改革出钱出力的商人,他们投资于政府,渴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政治资本以实现更大的收益。这些人属于立宪派。 清政府终于找到了维持自己统治的好办法,他们骄傲的对世界宣布:我们要预备立宪了。这回他们还真不是光嘴上说说,很快就着手为立宪做准备工作。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

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

政府,新军,清政府,袁世凯,民国,武卫,改革,新政,清廷,孙中山,八国联军,右军,同盟会,地方,学堂,学生,政权,教官,敌人,辛亥革命,炸弹,留学生,百姓,编练,计划,规模,陆军,教育,训练,于朝廷

2020-05-06 #故事阅读

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

三个有关民国的革命热血青年小故事

政府,新军,清政府,袁世凯,民国,武卫,改革,新政,清廷,孙中山,八国联军,右军,同盟会,地方,学堂,学生,政权,教官,敌人,辛亥革命,炸弹,留学生,百姓,编练,计划,规模,陆军,教育,训练,于朝廷

2020-06-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热血少年》收官 黄子韬塑造民国燃志少年

《热血少年》收官 黄子韬塑造民国燃志少年

观众,热血,吴乾,角色,少年,精神,青年人,大众,武术,青年演员,亮眼,人物,功底,剧中,小人物,小霸王,正义,榜单,热血青年,节目,作为一名,对角色,这个角色,中提,领衔主演,家国,我喜欢,新闸路,个数,个性

2008-1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张森林,敌人,段庄,耿庄,黄岳,冉庄,炮楼,张森,朱信,人民,保定,学生,李庄,村民,森林,汽车,酷刑,对敌,为祖国,农历三月,爱国青年,冉庄村,老乡家,家乡,中华儿女,一腔热血,专家组,中华民族,会议,义和庄

2020-06-17 #短篇故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张森林,敌人,段庄,耿庄,黄岳,冉庄,炮楼,张森,朱信,人民,保定,学生,李庄,村民,森林,汽车,酷刑,对敌,为祖国,农历三月,爱国青年,冉庄村,老乡家,家乡,中华儿女,一腔热血,专家组,中华民族,会议,义和庄

2020-06-17 #故事阅读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张森林,敌人,段庄,耿庄,黄岳,冉庄,炮楼,张森,朱信,人民,保定,学生,李庄,村民,森林,汽车,酷刑,对敌,为祖国,农历三月,爱国青年,冉庄村,老乡家,家乡,中华儿女,一腔热血,专家组,中华民族,会议,义和庄

2020-06-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张森林,敌人,段庄,耿庄,黄岳,冉庄,炮楼,张森,朱信,人民,保定,学生,李庄,村民,森林,汽车,酷刑,对敌,为祖国,农历三月,爱国青年,冉庄村,老乡家,家乡,中华儿女,一腔热血,专家组,中华民族,会议,义和庄

2020-06-17 #故事会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有关革命先烈的故事简介

张森林,敌人,段庄,耿庄,黄岳,冉庄,炮楼,张森,朱信,人民,保定,学生,李庄,村民,森林,汽车,酷刑,对敌,为祖国,农历三月,爱国青年,冉庄村,老乡家,家乡,中华儿女,一腔热血,专家组,中华民族,会议,义和庄

2020-06-17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