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借小故事讲透语文课

时间:2020-06-20

适合在语文课上讲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借小故事讲透语文课2016 11 11 22:39:08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9期

邱伟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故事里往往藏有锦囊妙计,遇到难点,我们不妨让故事开路,巧妙穿插引用,既能于不知不觉处攻破难点,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故事;文学

小故事蕴含大道理,这不仅仅适用于育人,而且适用于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运用小故事,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许多课堂教学难点或疑点就能迎刃而解,也会让学生对相应知识点或学习方法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借小故事讲活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比较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理解、识记的兴趣和动力。笔者常常把文学常识串接成一段小故事,让学生在读记故事的情境中记住相关知识点。如记忆“四书”,我把书名编成一句通顺的话:《孟子》在《大学》里读《论语》,显得很《中庸》。这样一来,学生从单纯记死记硬背“四书”名字的枯燥环境中走出来,进入到故事情境,就能有滋有味地把“四书”记得牢,记得准。在讲小说与散文的含义时,我没有局限于向学生兜售典型性解释,而是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县长到山乡去检查工作,所乘汽车压伤了村民的一只公鸡,鸡主跟司机讨价还价,争执不休。鸡主认为,无论是谁,只要损坏了老百姓的东西,都应该照价赔偿。司机认为,县长是因公出差,鸡主不应该向其索赔。俩人争执不下,一村人从中斡旋,指着鸡主说:“县长公务繁忙,你可不能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耽搁了他的大事哈。”又指着司机说:“你是有知识、懂礼节的城里人,何必跟乡下人一般见识呢。”接着,村人又对着车内的县长说:“我们村就这一只公鸡,它担负着三个责任:催村长晚上回家;唤孩子早上起床;全村的母鸡还指望着它呢,这一次被小车压伤,应该算工伤吧,县长大人,我们得想法给公鸡治伤呢。”县长听罢,立马掏出50元给鸡主。讲完故事,我对大家说:“鸡主和司机的话是散文,村人的话就是小说。”为什么村人的话能让县长心甘情愿掏腰包,因为村人以塑造公鸡这一公仆形象为中心,再通过情节和环境,形象而生动地展示了公鸡的巨大作用,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鸡,生则一只鸡,死则一坨肉。同学们在故事情境中,明白了小说的含义。

二、借小故事讲好写作方法

不少学生对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不太明白,或者只停留在简单的识记上。为此,我讲了猎人打猎的故事:猎人父子俩正在追捕一群大雁,儿子只要看到哪只大雁离自己枪口近,就瞄准哪一只。雁群里的大雁一会儿这只落后,一会儿另一只落后。儿子就跟着大雁的变动,一会儿瞄这只,一会儿瞄那只,结果,瞄了大半天,眼睛都看花了,一只大雁也没打着,儿子有些疑惑不解。猎人说:“只要认定了一只大雁,就要咬紧它不放;同时,一枪只能打一只鸟,所以,我们只能瞄准一个中心或一个目标,否则,打半天的鸟儿,连片鸟毛也捞不着。”作文也一样,如果确立了几个中心,就会分散笔力,写了大篇幅的文章,到头来,中心不突出,这不是费力不讨好吗?动笔前,我们就得确立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作文时要攻克的主要目标,无论篇幅多长,都必须与这个中心或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讲到“衬托手法”时,我给学生讲了李伯清的故事:多年前,李伯清跟几个老外争论哪个国家的立交桥高。英国人说:“伦敦的一座立交桥比埃菲尔铁塔还高。”美国人说:“华盛顿一座立交桥高108米。”李伯清却说:“去年9月,一个姑娘从成都立交桥上坠落,今年3月才落到民警手上”。几个老外瞪着眼,惊讶地说:“VERY HIGH”。李伯清换了一个角度,用时间来侧面说明立交桥有多高,令人耳目一新。什么叫衬托?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直接说明立交桥多高,而是选择另一个角度,间接说明桥高,同学们也从中感受到衬托手法的妙处。

三、借小故事讲清阅读知识

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往往不能真正体会到点题句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时,我给他们讲了另一个故事:李平将中考作文题目《我的母亲》看成了《我的母校》,临近考试结束,他才发现作文偏题了,咋办呢?一会儿,他自己悲惨的身世让其茅塞顿开,李平赶紧在文末补充写道:我父母车祸双亡,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生活在学校,虽然在校寄宿不久,但母校就是我的母亲,她用知识的琼浆哺育了我,她用勤劳的双手扶持了我,感谢您,我最敬爱的母亲。如果没有“母校就是母亲”这一点题句,本文就是偏离中心,但经过这急中生智的临门一脚,他巧妙地将“跑题”的足球踢进门洞里去了。由此看来,点题句一般出现在“临门”之处,往往起到扣题、转型、升级的作用。《江城子》中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学生不甚理解。我向学生讲道:妻子16岁即嫁给苏轼,其妻不仅相貌出众,而且文思敏捷。苏轼夜读之时,偶有遗忘,其妻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其他书,她都略微知道,这让苏轼对其刮目相待,妻子对其关怀备至,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但很不幸,妻子27岁时就去世了,这对苏轼的打击十分沉重,其心中的沉痛不言而喻,十年间,生死相隔,可见,苏轼对妻子思念之深。学生听后,对“十年生死两茫茫”迎刃而解,没有小故事的搭桥引路,学生只能对诗句囫囵吞枣,消而不化。同时,学生也从中懂得了“要从文字背后的故事去理解文字内涵,要将文章跟人物经历联系起来”的学习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故事里往往藏有的锦囊妙计,遇到难点,我们不妨让故事开路,巧妙穿插引用,既能于不知不觉处攻破难点,又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参考文献

[1] 张江琴. 让故事走进语文课堂[J]. 作文教学研究,2016(2).

[2] 荀聪. 讲故事,“讲”出语文精彩[J]. 课外语文(下),2016(2).

[3] 李科. 故事,让语文学习更有趣[J]. 生活教育,2016(7).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借小故事讲透语文课”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小故事,语文,故事,老人,钉子,笼子,老虎,袋鼠,脾气,钉下,彼得,儿子,天神,富人,妈妈,小孩子,小镇,森林,鱼竿,有一天,这么说,尽力而为,竭尽全力,商南,瓦尔,王之称,肉香,米加,马路边,一个男孩

2020-05-11 #小故事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小故事,语文,故事,老人,钉子,笼子,老虎,袋鼠,脾气,钉下,彼得,儿子,天神,富人,妈妈,小孩子,小镇,森林,鱼竿,有一天,这么说,尽力而为,竭尽全力,商南,瓦尔,王之称,肉香,米加,马路边,一个男孩

2020-05-27 #故事会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求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学习语文

小故事,语文,故事,老人,钉子,笼子,老虎,袋鼠,脾气,钉下,彼得,儿子,天神,富人,妈妈,小孩子,小镇,森林,鱼竿,有一天,这么说,尽力而为,竭尽全力,商南,瓦尔,王之称,肉香,米加,马路边,一个男孩

2020-05-28 #小故事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吉鸿昌,父亲,瓷碗,天下,查字典,穷人,语文网,冯玉祥,蒋介,任营,长和,一生,中国,人民,兄弟,内容,办好事,河南,扶沟,后任,同学们,宁夏省,官兵,家风,家训,师长,建议,民众,政策,时年

2012-12-10 #故事阅读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家风家训小故事二语文课外知识语文知识

吉鸿昌,父亲,瓷碗,天下,查字典,穷人,语文网,冯玉祥,蒋介,任营,长和,一生,中国,人民,兄弟,内容,办好事,河南,扶沟,后任,同学们,宁夏省,官兵,家风,家训,师长,建议,民众,政策,时年

2020-0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语文课前三分钟小故事

美德,人类,性格特征,套路,段子,多看点,使自己,幽默搞笑,说不准

2011-11-18 #故事大全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荷花,父母,小故事,语文,夕阳,田野,学生,白纸,荷叶,我想要,人们,励志,文字,演讲稿,树木,甲骨,竹简,黄色,这不是,一张白纸,作业,天空,孩子,心灵,故事,时间,日子,暑气,木柴,河水

2020-04-26 #故事会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荷花,父母,小故事,语文,夕阳,田野,学生,白纸,荷叶,我想要,人们,励志,文字,演讲稿,树木,甲骨,竹简,黄色,这不是,一张白纸,作业,天空,孩子,心灵,故事,时间,日子,暑气,木柴,河水

2020-05-27 #经典故事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语文课前5分钟小故事演讲

荷花,父母,小故事,语文,夕阳,田野,学生,白纸,荷叶,我想要,人们,励志,文字,演讲稿,树木,甲骨,竹简,黄色,这不是,一张白纸,作业,天空,孩子,心灵,故事,时间,日子,暑气,木柴,河水

2020-05-27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