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屈原胸怀大志 贫寒童年苦读书

时间:2020-06-21

屈原小时候读书的故事50字

提示:本文共有 24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楚宣王十七年(公元前 353 年),出生于秭(zǐ)归(今湖北省秭归县)的一个下级官吏人家。秭归,是一座位于长江边的美丽小城。 从高山峡谷奔腾而来的江水从城边经过,长江两岸则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野,田野上散落着座座村落。这一带,是境内较为富饶的地区,也是一个文化底蕴极其丰厚的地方。

据史书记载,楚国的始祖是(zhuān xū)(高阳氏),乃之孙。颛顼的后裔重黎曾在黄帝后的早期部族中担任过“火正”一职,主要掌管观察天象、预报农时、保存及使用火种等。重黎后裔较为繁盛,出现了“八姓”氏族,这“八姓”后来又相继被一些诸侯小国所灭,只有其中的季连一支得以延续。季连的后代荆在黄河流域有所壮大。鬻(yù)熊这一代时,鬻熊率领着族人,离开原先居住的黄河流域,跨过伏牛山,逐渐向南方迁移,开始在长江流域繁衍生息。鬻熊之后的熊绎,因先祖的显赫功绩,被周王赐予子爵的身份,封于楚蛮之地,并在秭归一带定居下来。从此,熊绎的后代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创业, 开始了建立楚国的业绩。

屈原

时代,楚国进入了全面兴盛期,加紧向四周扩张势力。 自楚武王熊通开始,楚国的军队四处征伐,战果辉煌。每一次成功的征战带来了实力的迅猛增长,至此,能称霸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已只有楚国。

根据屈原作品《离骚》中“帝高阳之苗裔” 一句, 可以推测屈原的祖先曾与楚王室同祖。 屈姓在楚国属于三大家族之一,声名显赫。祖辈中出现过一批楚国重要的人物,如楚武王时期率兵打败郧(yún)国、讨伐罗国的屈瑕;如楚成王时期接受国王的使命,与前来进攻的军队谈判,以理服人、不畏威势的屈完;如时期跟随楚王攻打,生擒晋国大将赵旃(zhān),取得重大胜利的屈荡,等等。屈原的好几位祖辈还在楚国朝廷里担任“莫敖”一职。这一职务权力很大,不但可以参与很多朝廷内的政治活动,掌管宗教,还可以率领军队,甚至能够代替楚王率领全国的军队作战。

然而,等到屈原父亲这一代时,屈氏家族在楚国朝廷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屈原的父亲伯庸,虽然属于官吏,但已非重要人物,也无多大的实权。 另据记载,屈原一系在其家族中并非嫡长子, 按照古代嫡长子继承先祖领地和封号的“采邑制”,屈原先辈这一支没有资格继承没落贵族家族仅有的富贵,而只能成为大家族边缘的“远枝别庶”,实际身份与“庶民”即平民并无两样。 屈原有时自称“寒士”,并非没有根据。 由此可知,屈原之所以能在日后成名,依靠的不是祖辈的荣耀和家庭的庇荫,而是他自己的才华、正直和勇气。

这一晚,在秭归这座美丽小城里,一幢依江的石屋中,传出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在寂静的夜空下回荡。 这是夜色最为黑沉的时候,因为这一阵啼哭,天地之间似乎又现出了一丝光亮和生机。 屈原的父母惊喜于孩子健壮的样子。 父亲伯庸抱着初生的屈原来到窗前。 窗外不远处,便是那条日夜奔流的长江。 水声喧哗,屈原放声啼哭。 嘹亮哭声与滔滔水声交融,仿佛含有别样的意味。 父亲伯庸猜测道:

“或许,这是一个倔强而勇敢的孩子!”

父亲伯庸对屈原无疑寄予了莫大的期望。

家境的贫寒,不可能让屈原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童年的他,还常常经受饥寒的考验,但粗食薄衣反而使屈原从小养成了甘守清贫、不畏困苦的个性。在幼年的屈原不得不忍受饥饿时,他便趴在窗台上,看着窗外不远处浩荡东去的江水,让思绪随着江水走得很远,以今后远大的目标来激励自己,敢于面对严酷的社会现实。每当看见父母因为迫于生计,不得不终日劳累时,还是一个小小孩童的屈原会主动宽慰父母,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屈原的早慧和孝敬,邻里亲友们人人皆知。

屈原父亲和亲友们发现了屈原不凡的潜力,尽管家境贫寒,仍然不惜精力财力,有的人还从经济上慷慨地支持,全力培养屈原各方面的才能,指望他成才,日后能为楚国的稳定和发展出大力。就这样,屈原从小就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过人的天赋和扎实的知识功底显现出来。

屈原姓屈名平,字原。 屈原长大后,他的父亲又把他的名取为“正则”,字取为“灵均”,这寄托着屈原的父辈和屈原本人的理想。 “正则”的意思是公正法则,古意中与“平”字相近,恰好对应了他的名;而“灵均”中“均”的意思是均衡平和,加上“灵”即“神、善”的美称,与他的字“原”的意思又是对应的。 屈原的父辈和屈原一样,都渴望获得一个公正、平和的世界,希望屈原能拥有宽广、豁达的胸怀。事实上,屈原的一生始终在为实现这些理想奋斗着。 在他后来最重要的诗作《离骚》中,“灵均”还成了作品中主人公的名字。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每天清晨,还没有升起,屈原已经起床,坐在窗前,对着江水,高声诵读《诗经》、《尚书》等诗文,从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他的诵读声几乎与公鸡的报晓声同时在朦胧的天空下响起。 一听见他的诵读声,邻居们便纷纷起床干活,这竟然逐渐成为很多邻居的习惯。 嘹亮的声音随风飘得很远很远,连长江上的船夫都能听见他那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诵读。 屈原的诵读声便又与船夫们的劳动号子混合交融在一起。

黄昏来临,屈原坐在秭归城外的高地上,对着渐渐漫洇的夜色,开始练习作为一个政治家所必备的雄辩术。 在时期,不要说政治家,哪怕是一个普通的谋士,也必须拥有高超的雄辩术,这是一种基本功。 练习雄辩术不仅需要练好口才,还需要掌握大量历史、地理、文化知识。 于是,屈原又下苦功夫,把楚国的历史倒背如流,把楚国的江山细细描述,让楚国悠久灿烂的文化烂熟于心。 而每当说起那些曾为楚国的创立和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屈原的眼里更是放射出钦佩仰慕的光芒。

没有人督促屈原,但他始终是那么自觉。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屈原日复一日地坚持着,这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和才华的造就,更是一种意志的锤炼和信念的追寻。 毫无疑问,少时的基本功训练,为屈原以后的政治生涯和文学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屈原胸怀大志 贫寒童年苦读书”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屈原胸怀大志 贫寒童年苦读书

屈原胸怀大志 贫寒童年苦读书

屈原,楚国,父亲,军队,秭归,江水,父母,一职,时期,朝廷,楚王,灵均,祖辈,熊绎,八姓,和发,亲友们,先祖,官吏,历史,后裔,后代,基本功,季连,嫡长子,孩子,小城,家族,才华,政治家

2020-06-21 #小故事

读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读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梦一场,爱国之心,表达自己,呕心沥血,令人惊叹,前所未有,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用武之地,绞尽脑汁,英雄无用武之地,在地下

2020-05-09 #短篇故事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楚国,后代,楚王,渔人,贵族,人们,名字,文学,离骚,称呼,诗句,熊通,习俗,传说,想法,意思,百姓,稻米,创作,个人,人名,后人,四川,品质,家人,地位,大鱼,女子,子孙后代

2012-01-11 #故事大全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称呼,熊通,名字,意思,人名,后代,尊卑,封地,礼制,楚国,贵族,表现在,三德,得多,熊原,和礼,丈夫,传统,人人平等,君臣,区别,分支,儿子,内容,历史,原作者,含义,女子,地位

2020-06-17 #短篇故事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称呼,熊通,名字,意思,人名,后代,尊卑,封地,礼制,楚国,贵族,表现在,三德,得多,熊原,和礼,丈夫,传统,人人平等,君臣,区别,分支,儿子,内容,历史,原作者,含义,女子,地位

2020-06-20 #故事会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称呼,熊通,名字,意思,人名,后代,尊卑,封地,礼制,楚国,贵族,表现在,三德,得多,熊原,和礼,丈夫,传统,人人平等,君臣,区别,分支,儿子,内容,历史,原作者,含义,女子,地位

2016-02-21 #故事阅读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后代,楚国,习俗,个人,后人,四川,品质,子孙后代,贵族,秭归县,迁徙,研究,自称是,屈氏,楚国君,毛主席,国都,世人,丹阳,农耕,出处,台湾,大臣,地址,外交,女子,大费周章,娶妻,子嗣

2020-06-17 #故事阅读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洞中苦读的故事 屈原诗的总体介绍

屈原,后代,楚国,习俗,个人,后人,四川,品质,子孙后代,贵族,秭归县,迁徙,研究,自称是,屈氏,楚国君,毛主席,国都,世人,丹阳,农耕,出处,台湾,大臣,地址,外交,女子,大费周章,娶妻,子嗣

2020-06-20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