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0-06-21

孔融让梨历史故事300字

提示:本文共有 30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东山观史

05 2920:4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讲到“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孔融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处在桓帝、灵帝的时期。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采纳董仲舒“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并开始实行察举制选拔官员。顺帝时重修和扩建太学,到质帝时太学生人数已增至三万多人,这些儒生多为士族子弟。经过汉初对儒家的功利化改造,士族子弟终于不再迷茫了,他们的人生就是“读书,做官,生娃,再读书,再做官,再生娃……”。

察举制度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体现“以德为先”的原则。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孔融让给了他哥哥孔褒一个大鸭梨,经媒体报道成为道德模范,由此而名正言顺地做官。没人主动发掘的寒门士族,则相互标榜,四处演说,以品评当世人物,议论朝政得失,喂自己带盐。

汉章帝以后,外戚开始掌权,他们“贪孩童以久其政,抑明贤以专其威”,造成即位的皇帝多年幼,皇帝年长之后,为了从外戚手中夺回权力,只能依靠那些在宫中侍奉起居的宦官,使宦官利用消除外戚的机会得以参政,而后新的外戚再度掌权。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开始允许宦官养子袭爵。

外戚、宦官为了掌控朝政,发展裙带关系,破格用人,破坏了原本的官吏选拔制度的形式,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现象。宦官专权时,他们“子弟亲戚,并荷荣任”的现象更为严重,这就更加堵塞了士人做官的道路,加深了士人同宦官的矛盾。

一些士人选择投靠宦官,委曲求全。当时沛县有个夏侯氏的人,无奈之下将自己的儿子过继给了隔壁谯县的宦官曹腾做养子,改名叫曹嵩。虽然两家祖上都是跟着高祖打天下的功臣,但是曹嵩的儿子一直觉得是很丢脸的事情,告诉史官“这段掐了别播”。

一些士人选择避居深山,甘当布衣,躬耕自食,讲学修行,苟全性命,不求闻达。

一些士人选择对时政提出批评,贬抑篡权窃国的外戚宦官,褒扬忧国忧民的清官廉吏,逐渐形成了所谓的“清议”,结成党人集团。

与这些人相对应的,是以郭泰为首的青年儒生,他们不汲汲于功名,也不做历史的旁观者,他们追求的是公平正义的价值理想。太学儒生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反对宦官的浪潮中无畏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由于太学的特殊性质,成为当时反对宦官专权的重要阵地。

太学生把敢于同宦官进行斗争的清流人物,冠以“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等称号。其中以窦武、刘淑、陈蕃为“三君”,陈蕃是党人集团的精神领袖,窦武以外戚的身份成为他们的权力靠山。窦武虽为外戚,却是以陈蕃为代表的党人集团的意志所选立的,且其本身就是一位“名显关西”的清流士人。

此外,李膺、荀昱等“八俊”,郭泰、范滂等“八顾”,张俭、刘表等“八及”,度尚、张邈等“八厨”在当时也是非常有名望的,他们是党人集团的中坚力量。太学生与上层领袖、清流中坚三股力量交相呼应,形成了反宦官斗争的高潮。宦官也不坐以待毙,伺机反扑,而恰巧发生的了张成事件。

延熹九年(166年),河内有一个名叫张成的方士,善观天文星相,他从宦官的那里得知,朝廷不日就要大赦天下,便鼓动大家去打劫犯罪,说就算杀了人也没事的,并指使他儿子杀人。司隶校尉李膺把他儿子抓起来准备治罪,却正逢大赦当免。李膺心怀愤疾,不顾大赦令而把他杀了。李膺这么做,虽说是“替天行道”,捍卫朝廷法度的尊严,但却违反了法度本身,是以德纲代王法,不仅使桓帝不悦,而且授人以柄,是不智的行为。

于是,宦官侯览借机指使张成的弟子上书,说李膺等“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庭,疑乱风俗。”桓帝闻听大怒,当即下诏逮捕李膺等200多名党人。陈蕃以三代之事来劝谏桓帝,结果桓帝找借口连陈蕃也罢免了。李膺在狱中故意招出了许多宦官子弟,使他们有所顾忌。窦武同情儒生的反宦官运动,上书桓帝求情。在各方舆论压力下,永康元年(167年)党人被赦免,但全部被罢官回家,终身不得为官。

建宁元年(168年)汉灵帝即位,窦皇后被尊为皇太后,窦武因身为皇太后父亲而被任命为大将军,陈蕃再度被任命为太尉,名士李膺等人得以重新被起用,党人集团再度掌握朝政,老百姓认为太平盛世马上要来了。然而宦官集团有恃无恐,愈发骄纵,操弄国柄,败坏风气。陈蕃上书不成,便与大将军窦武谋划诛杀宦官,不幸事情泄露,反被诛杀,宦官们开始对士人大打出手。

建宁二年(169年)宦官侯览指使人诬告山阳郡东部督邮张俭结党,图危社稷。曹节趁机示意有关部门将上次的人也牵扯进去,灵帝应允。李膺、范滂等百余人被逮捕,死于狱中。张俭逃到了好友孔褒的家里,他弟弟收留了他,被官府逮捕问罪,孔褒想着弟弟孔融给的大鸭梨,主动揽过罪责,被杀。宦官又将很多和他们从来没有瓜葛的人认定为党人,因为这件事而被处死、放逐、废黜的人,有六七百人之多。

熹平五年(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请命,本是好意,灵帝不听劝谏,反将曹鸾拘死在狱中,随后又昭告州郡,调查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凡是当官的,全部免官,波及到很多无辜的族人。自此以后,士人心存惶悸,万马齐喑,原本“褒贬人物,评议时政”的风气被扫荡一空,取而代之的是“清虚玄远”的士人世相。直到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为防止党人与起义军结合,灵帝下诏大赦党人。

清流士人以天下为己任,却不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朝廷和宫廷一表一里,又高度统一。他们希望借助外戚的力量来铲除宦官,却不知道宦官的角色外戚也能扮演,无论成功与失败都无法实现他们的初衷,他们的结局是可悲的。

宦官,自古便有,只是自东汉开始才全为被阉割的男人。事实上,用阉割的男人作为宫廷内侍并非中国独有的产物,在国际上,如朝鲜、越南和中东等文明古国,也能找到类似的做法。宦官制度在当时有其合理性,宦官不必然是恶人,宦官之是否作恶,在于怎样使用他们。

所以曹操说“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 彻底的反宦官斗争,是对旧制度的解构,势必为新的力量、新的斗争、新的时代的登场创造条件。

皇帝利用宦官与外戚斗争,目的不在于消灭外戚制度本身,而在用自己的外戚势力代替先帝留下的外戚势力。同样,外戚反对宦官,也是为了树立新的权威。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从来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不管黑狗白狗,能看家的就是好狗。无论是用宦官掌中书,还是使外戚参政,都是为了限制朝廷宰辅的权力,构建以皇权为核心的平衡。

斗争本身是皇权失衡的一种表现。表面上,属于外戚和宦官斗争的范畴,只不过外戚站在了正义的一面,而宦官表现出邪恶的一面,清流士人成为了正义的殉道者。包括孔融哥哥孔褒在内的士大夫也受到牵连。实际上,当清流士人参与到反对宦官的斗争中,局面和性质就发生改变了。自己家孩子只能自己来管教,不允许别人来教训,打孩子屁股就是打大人的脸。

本文为东山观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东山观史

最近更新:05 2920:41

简介:桃源采菊说魏晋 竹林煮酒论曹刘

作者最新文章05 3000:0405 2920:4405 2819:44相关文章成人眼中的历史05 28风吹起的石子05 23政知见05 23森文历史05 27摄影百科05 27??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宦官,外戚,党人,士人,李膺,陈蕃,桓帝,斗争,窦武,太学,清流,集团,孔融,孔褒,儒生,儿子,子弟,朝廷,灵帝,张俭,张成,东山,人物,力量,历史,士族,朝政,权力,皇帝,侯览

2010-04-22 #故事会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孔融让梨”典故的历史背景

宦官,外戚,党人,士人,李膺,陈蕃,桓帝,斗争,窦武,太学,清流,集团,孔融,孔褒,儒生,儿子,子弟,朝廷,灵帝,张俭,张成,东山,人物,力量,历史,士族,朝政,权力,皇帝,侯览

2014-12-04 #故事大全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老人,天子,孝经,废学,意思是,不敢怠慢,爱自己

2020-07-17 #短篇故事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老人,天子,孝经,废学,意思是,不敢怠慢,爱自己

2007-11-03 #小故事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老人,天子,孝经,废学,意思是,不敢怠慢,爱自己

2013-07-17 #经典故事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老人,天子,孝经,废学,意思是,不敢怠慢,爱自己

2015-02-04 #小故事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除了“孔融让梨”你还知道有哪些中华传统美德的典故?除了孔融让梨 爱问知识人

老人,天子,孝经,废学,意思是,不敢怠慢,爱自己

2011-03-02 #故事会

历史典故孔融让梨雕塑

历史典故孔融让梨雕塑

孔融,哥哥,孔尚,十世,孔子,孔宙,都尉,钜鹿,东汉时期,孔融让梨,地区,太守,雕塑,孙子,父亲,泰山,小孩子,高祖父,食量,历史典故,人物雕塑,一起吃,古代历史,哥哥们,字文举,岁的时候,有一天,比较小

2015-12-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