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的故事——问玉

时间:2020-06-22

孔子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566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孔子的故事——问玉孔子的故事——问玉

中原智慧传承

发布时间:12 0110:42

原文

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孔子曰:“非为玉之寡故贵之,珉之多故贱之。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而长,其终则诎然,乐矣;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孔子家语·问玉第三十六》

白话易解

子贡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问:“夫子,很冒昧地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君子以玉为贵而以美石为轻呢?难道是因为玉少而美石多的缘故吗?”孔子回答道:“并不是因为玉少才以它为贵,美石多就轻贱它。往昔的时候,君子将自己的德行与美玉的性质相比,玉石温和、润泽有光彩,正如君子的仁德一般;它纹理细密而又坚实,就好像君子的智慧—一心思细腻、缜密,处事周全;当玉石摔碎后,虽然也有棱角,却不尖锐,不会伤人,如同君子之义——正直刚毅,却以仁爱存心,念及一切;垂挂着的时候,好像要跌落下来的样子,象征着君子的谦下恭谨,有礼有度;敲击它的时候,会发出清澈激昂的声音,后则戛然而止,与音乐的性德相似;虽然有斑点,但不会因此而遮掩它的优点,纵然它很美,斑点也如此显而易见,如君子之忠——不偏不倚,毫不掩饰;另外,玉的色彩从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好比君子之信表里如一,纵在暗室,也诚信不欺;它晶莹透亮犹如白虹,与天的白气相似,这是与天相配,与天道相应;玉的精神可见于山川之中,如‘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所在之处皆能受到感化,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行聘之时,手执玉石所制之圭璋,不假借他物而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一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这是“道”的显现。如《诗经,国风,秦风,小戎》中提到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我想念着他啊,他的君子作风就如同温润的美玉一样。所以君子以玉为贵,它所显出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感悟人生

一.玉与君子

自古以来,都有“君子佩玉”的说法。从来不知道玉有这么多美德,最初读《问玉》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深深地为之震撼、感动。“玉”它不会言语,没有炫耀,从不浮夸,只会静静地、安然地面对自己,面对同伴,面对赞叹、毁谤,以及周围所有善的、恶的人事环境……它不争不怒,不自暴不自弃,安守自己的节操,的确如仁人君子。

小时候常发现,很多人的名字里都有“玉”,有的是直接用了“玉”,如“黛玉”、“宝玉”等等;有的名字里会有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有“王”,后来才知道这些字都是各种各样的美玉的代称。

虽然我们不太明白“玉”的来历,也不知道“玉”为何那么名贵,但有一点我们可以体会得到,那就是父母、长辈们起带“玉”字的名字时,一定含有对孩子一生的祝福,把对孩子的祝福寄托到“玉”字上,那么这个“玉”字到底是什么来历呢?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里如是解:玉,本义作石之美者,即色光润,声舒扬,质莹洁之美石名之曰玉。帝王之王,一贯三为义,三者,天地人也,中画近上法天地也。珠玉之玉,三画正均,像连贯形,近俗不知中上三横笔画均衡的为玉,中横靠上的即王之义,“玉”字加点于旁,以别之。故珠玉之“玉”,本作“王”,俗作“玉”。

看了这段描述,原来古时候的“玉”与“王”有相同意义之处,就明白“王”字做偏旁的那些字,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玉的代称了。

读了这篇《问玉》才知道,玉的可贵,不是因为数量少,而是因为君子之德与美玉之质相应,与君子的仁、智、义、礼、忠、信等德行相应,并与天地之道相应。尤其文中对于玉的精神的见解可谓独到,“玉在渊则川媚,玉在山而草泽”,如同君子之德风,涵容万物,利益一方,不假借他物自然合乎礼;如君子之德,无须假借外物显示,自然德风畅然。这就让我们想到,一个人的教育,一个家庭的幸福、单位的发展,甚至国家、社会的繁荣安定,也是要由仁德的教育感化才能够达成。

所以说,天下无不以美玉为贵,原来是“道”的显现。孔老夫子引用《诗经》里“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句话,佐证上古君子以玉为贵,突出仁、智、义、礼、忠、信等品性,正是仁人君子的德风啊!

《五经通义·礼》里说“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看来古人对于君子之德与玉质早在孔夫子之前就有论述了。

《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

《说文解字》里的几点论述再次表明,玉之品质就是君子之德。

后来的孟老夫子说人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所以,君子首先是一个人,然后再进一步提升道德学问,成为君子。

正如《礼记·学记》里所说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雕琢不会成为对人们有用的或者受人们喜爱的器具,一个人也只有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才能够成为真正的仁人君子,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二、君子之德

玉的品质即君子之德,也就是人内在本善的外现。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呢?君子的德行到底有多少呢?我们还是来看看古圣先贤给我们的教诲吧。

1.仁

《论语·季氏》中提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谓“颜色和润曰温”,“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温又有“和气”之义。

“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代表的是两个人,有自已,还有他人,于是就构成了一个社会。君子所到之处能润泽、教化一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是君子的可贵之处,他不会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他不要求别人,只是严格要求自己。君子可以亲近,可以学习,可以感召有同样德行的同伴,甚至影响、感化德行不好的人,所谓“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君子“和而不流”,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会顾全大局,但并不随波逐流,更不会同流合污,因为君子“穷不改节”。君子会遵循天地赋予他的美德而行事,秉承圣贤的教诲踏踏实实做人,一丝不苟。

《论语·卫灵公》中还这样描述君子:“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也就是说,君子虽然内心里庄重、庄严不可侵犯,但他在一大群人里头却从来不争。同时,他也决不拉帮结派,谋取私利,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

2.智

“缜密”,是说玉的纹理细致周密,就如同有智慧的君子,能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智”的本意当“知”讲,无所不知的意思。达事理曰智,判可否曰智,具识见曰智,君子的智在于他考虑周全,触类旁通。《周易·系辞传》里称:“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缜密而不出也。”

夫子说过,“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放在任何一个位置上都能够胜任,并不拘泥于一个固定的环境模式。真正的君子,首先是位孝子,他不但能够体察父母对物质生活的需求程度,还知道要孝养父母的“心”、“志”、“智”,帮助父母提升道德学问,提高人生的境界,圆满父母的智慧,从而达到“大孝不匮”,然后达到“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的境地,最后“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忠孝两全。

作为领导,能够照顾到每一位下属,让员工都能够各尽其用,各司其职;做老师的,对学生能够因材施教,长善救失。

在一个集体当中,我们不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能够处处为整个团体着想,为团体中的每一位同仁着想,甚至能够观照到团队的合作伙伴、团队所服务的对象的需要。我们生活中常常说“这个人很有智慧”,多是因为他能够活学活用。

3.义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羊”为善祥之意,也就是说,善良祥瑞为“义”,其本意做“己之威仪”解。许慎先生在《说文解字》中也有讲到,一已所显现之外之气度、容止等,合称为义。另有“天理正路曰义”的说法。《论语·里仁》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熹夫子是这样为其作注的:“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

4.礼

礼是人类的行为规范,“礼者,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 礼不是创造,而是人类与生俱来应当遵循的自然法则。坠,有落下的意思。垂之如坠,非常生动地绘出了“礼”的形象,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自性的流露。《说文解字》中是这样阐释“礼”的:“礼,履也。”就是说礼是用来实践的,有躬身践行的意思。古语云:“谦恭有礼。”正如君子,自卑尊人,卑是谦卑,不是卑贱,是放低自己,尊重别人,又非常自重自爱。夫子说过:“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论语·颜渊》篇也记载了孔子向颜渊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的话。“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如想恢复“道、德”,首先就要依循礼来行事。

《礼记·乐记》中有记载:“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

音乐可以缓解压力,和谐感情,使人际关系融洽,使人在行为上向善。甚至对于人感情中的哀、悲之情,也可以通过音乐得以宣泄,使不良情绪趋于平和,不会使人心惑智乱,做出有违礼义的事来。“乐也者,和之不可变老也”、“乐者,审一以定和也”、“乐者敦和”,这些都是说“乐”的基本特征是“和”。音乐上的“和”逐渐与“礼”相配合,起辅助作用,用以和谐各种礼义关系。

“叩之其声清越而长”,不禁使人想到《礼记·学记》中“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的“善待问者”。君子不正是这样吗?清越的声音没有杂质,令人赏心,而它的声音又戛然而止,正如君子的进退有节,张弛有度。乐带给人的是心与心的交流,能够移风易俗,起着教化民心的作用。就像君子能够团结照顾到很多人,他以道义为准则与人交往,所以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真君子不管他有多少朋友,他都会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让朋友们感觉到很欢欣,感到很舒适。

5. 忠

“尽心竭力谓之忠”,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为之忠。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不偏不倚。

我们试想,未经雕琢的玉石——还是璞玉的时候——还跟其貌不扬的普通石头混在一起,但它并不因此而自馁或是瞧不起身旁的石头,因为玉的光芒是凛于内而非形于外的。雍容自若的神采,豁达潇洒的风度,不露锋芒,不事张扬,无大悲大喜,无偏执激狂,生命的状态在这里呈现出一种成熟的圆润。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所以,君子守之中道而已。

6. 信

《正中形音义综合大字典》中这样解释“信”:从人言,言为心声,凡人说话要落实才能够见得人,故其本义作“诚”解。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说:“笃实不自欺,亦不欺人之意。”所以“诚”即“信”,我们现代人,常常把两个字连在一起说“诚信”。

古人赞扬有品德、守信用、言行一致的人会用“一诺千金”这个成语,这个成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非常讲信用。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留下了“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美谈。可见,古人对于诚信的看法,就是说到做到。

“朋友有信”是五伦之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传统八德。“信”,历来是传统文化的五伦八德之一,因为“信”是古圣先贤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练的一种德行,一种做人之本、为政之则和成业之道。

综上所述,玉所具有的这些品质,都是古代仁人君子之德。

三、君子与小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君子常常与小人相对而言,什么人能称得上君子呢?这里附上几则有关君子与小人的文字。

《论语·里仁》里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就是“宜”,也就是说,君子走的始终是一条适宜的正路。而小人则一心看重私利,在一己私利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路。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就是说,君子和小人每天心中惦记的事情是不同的。君子每天牵挂的是自己道德学问的提升,小人惦记的则是自己的个人空间。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小人则满脑子想的是些小恩小惠、小便宜。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小人之所以喜欢互相勾结,是因为他的心里有鬼,想通过这种勾结谋取私利和维护既得利益。所谓“结党营私”正是这个意思。而君子则胸怀坦荡,因为他坦然无私,所以能够平和,能够以善意跟所有人走到一起。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论语·子路》“说”同“悦”,高兴。一个君子你很容易与他相处,但是你又难以取悦他。假如你想以不正当的手段取悦他,他反而会不高兴。决不会说你给他一个小恩小惠,他就给你大开绿灯、大开后门。等到他真正使用你的时候,他会根据你的才干,给你安排一个合适的位子,这就叫“器之”。

小人的特点是你很容易取悦他,但是你很难与他相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即便你取悦他的方式是不合乎道义的,是不正当的,他也还是会很高兴。但这样的人又是很不 容易共事的。你千万不要以为取得了他一时的欢心,他以后就会一路给你开绿灯,虽然你费了很多力气,花了很多钱财,很可能最后也达不到愿望,他还会对你求全责备。所以这样的人你很难与他相处。

有关君子与小人的言语还有很多,这里只摘录《论语》中的几句,并作了一些粗浅的解释。

从《问玉》以及本文查阅的资料,我们想到:有了美玉的品质,有了君子之德,何愁家业不兴、事业不旺?国家又如何会不繁荣?社会又如何会不安定?

《大学》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本立而道生”。

因为家庭、单位、国家、社会都是由单个的社会人构成的,君子之德是修正个人品格的标准,如果人人达标,必是家和人乐,各得其所。

12 0110:4311 3016:4611 3016:23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的故事——问玉”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孔子说,鲁国,先生,卫国,子路,齐国,弟子,定公,子贡,国君,孔丘,陈国,季桓子,楚国,景公,诸侯,学说,阳虎,吴国,君子,大夫,蔡国,费邑,天下,使者,季氏,事情,父亲,春秋

2020-09-25 #短篇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孔子说,鲁国,先生,卫国,子路,齐国,弟子,定公,子贡,国君,孔丘,陈国,季桓子,楚国,景公,诸侯,学说,阳虎,吴国,君子,大夫,蔡国,费邑,天下,使者,季氏,事情,父亲,春秋

2020-09-25 #经典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资料 孔子的故事

孔子,孔子说,鲁国,先生,卫国,子路,齐国,弟子,定公,子贡,国君,孔丘,陈国,季桓子,楚国,景公,诸侯,学说,阳虎,吴国,君子,大夫,蔡国,费邑,天下,使者,季氏,事情,父亲,春秋

2020-09-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简介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孔子的故事

孔子简介 孔子的名言有哪些?孔子的故事

孔子,于老子,周游列国,创始人,六经,思想家,弟子,教育家,私人,春秋,风气,部分,中国古代,儒家学派,开创了

2020-09-26 #小故事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阅读

孔子的故事 孔子的故事阅读

子路,买主,摊主,孔子,战国时期,买菜,人称,曾随,集市,白菜,有一次,在陈

2020-06-1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老子,尊师,宫敬,孔子的故事,我可以,我知道,学识,京都,鱼儿,野兽,鸟儿,人生,女生,礼制,乐之源,孔丘,鲁国国,鲁昭公,涂防晒,天子,叔同,乘风,刀笔,史府,大门,大厅,学生,弟子,文章

2020-09-02 #故事会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老子,尊师,宫敬,孔子的故事,我可以,我知道,学识,京都,鱼儿,野兽,鸟儿,人生,女生,礼制,乐之源,孔丘,鲁国国,鲁昭公,涂防晒,天子,叔同,乘风,刀笔,史府,大门,大厅,学生,弟子,文章

2020-09-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的故事:孔子尊师

孔子,老子,尊师,宫敬,孔子的故事,我可以,我知道,学识,京都,鱼儿,野兽,鸟儿,人生,女生,礼制,乐之源,孔丘,鲁国国,鲁昭公,涂防晒,天子,叔同,乘风,刀笔,史府,大门,大厅,学生,弟子,文章

2020-09-03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