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孔子说:“见贤思齐. 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

时间:2020-06-23

见贤思齐的名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5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正月十五那天的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我国民间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民间相传,元宵起源于春秋时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经过长江,见江面有漂浮物,为一种外白内红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请教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复兴之兆”。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燃灯放火,自汉朝时已有此风俗,唐代对元宵节倍加重视,在元宵节燃灯更成为一种习俗。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元宵节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这个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苗、壮、满、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温克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此节风俗活动较多,又有花朝节、踏青节、春龙节、青龙节、龙抬头日之称。因时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故称。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一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地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每到春龙节这天的早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关于春龙节的来源,在我国北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武则天当上皇帝,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龙王听着民间人家的哭声,看着饿死人的惨景,担心人间生路断绝,便违抗玉帝的旨意,为人间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龙王打下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

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

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龙王抬头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声向玉帝喊道:“金豆开花了,快放我出去尸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开花,只好传谕,召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吃。

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农事开始之时,又是百虫出蛰、蠢蠢欲动之时,故民间有扶龙头、引青龙、剃龙头之举,又有食龙皮、龙须、龙子、龙鳞饼之俗,还有停针、忌磨等禁忌。

其实,在农历二月以后,“雨水”节气来临,冬季的少雨现象结束,降雨量逐渐增多起来,这本来就是华北季风气候的特点。

寒食节

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汉族传统节日,时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禁烟火,只吃冷食。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

介之推是当年晋国的贤臣,侍奉公子重耳(后为晋文公)。晋国发生内乱,公子重耳被迫逃亡国外,介之推不畏艰难困苦跟随重耳流亡,他曾经割自己腿肉熬汤,献给重耳。重耳做了国君后,开始时还铭记介之推,但是时间久了,渐渐把他淡忘了。介之推心中十分难受,和其年迈的母亲回到家乡,隐居在山中。

有一天,晋文公发现自己左右少了介之推,想起自己忘了奖赏这个“割股奉君”的贤臣,非常内疚,亲自跑到他隐居的山中寻找。但是只见山峦重叠,葱苍树木,就是不见介之推的影子。他想,介之推是个孝子,如果放火烧山,他一定会背着母亲出来。于是,命令放火烧山,结果火一下蔓延数十里,连烧三日不熄,但介之推没有出来。火熄之后,大家进山察看,才发现介之推和他的老母相抱在一起,被烧死在深山之中。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此俗因与清明节相连,自唐以后,遂与祭奠祖先、郊游扫墓活动组合,逐渐融汇成一个节日,民间有“望绵(山)日”、挂予推燕(用柳条串起的燕状面饼,挂于门),吃清精饭、煮桃花粥以及打秋千、打毯、拖钩、斗鸡等娱乐风俗。

清明节

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的清明节。文献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祭祀坟墓的俗例,自汉相沿承袭。以后,普及民间,历二千年而不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孝子贤孙都要到郊外去祭祀祖坟,为墓地锄草,替坟墓加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好好清扫修整一番。

清明节也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孔子说:“见贤思齐. 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引以为戒的地方.孔子又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一个人的评价——青夏教育精英家教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孔子说:“见贤思齐. 每一个名人的身上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然而“金无足赤.人无”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论语 孔子曰:“中午不睡 下午崩溃 ”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孔子说,论语,有若,兄长,原文,老师,曾子,孝顺父母,上级,君子,百姓,语言,仁德,子夏,子贡问,孔子,爱众生,温良恭俭让,家有,简表,友人,仁心,东西,亲力亲为,之国,事情,人格魅力,仁义,农时,先祖

2018-05-16 #小故事

贫民偷吃孔子的米饭 孔子说的话让人一生效仿

贫民偷吃孔子的米饭 孔子说的话让人一生效仿

孔子,颜回,时候,员工,老板,原因,对方,白饭,野果,野菜,周游列国,微微,牛叉,一粒米,吕氏春秋,仓库,个人,内心,利益冲突,司机,嘴里塞,场合,地方,旅途,干货,工资,帮手,弄清楚,手机,摸鱼

2014-05-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孔子太冤枉了!“以德报怨”这句话其实不是孔子说的!

孔子太冤枉了!“以德报怨”这句话其实不是孔子说的!

孔子,以德报怨,思想,这句话,以直报怨,恩德,是非,耳光,打一个,有人问,子曰,太熟悉,家和,古人,以德报德,主张,不义,世间,原意,儒家思想,佛家,原文,发自内心,基督教,圣经,因缘,境界,忍辱,思想境界,恩怨分明

2016-09-08 #故事阅读

孔子说的“君子” 具体有那些标准?

孔子说的“君子” 具体有那些标准?

孔子,富贵,君子,政治,论语,弟子,哲学家,后人,学问,教材,孔子说,道德标准,事情,主体,六艺,历史,名声,周礼,周易,国君,小人,干禄,思想,抱负,施教,时候,易传,标准,知礼,概念

2010-12-05 #故事阅读

孔子的弟子和某一个人打赌 那个人的赌注是把头割掉 两个人争执不下 问孔子 孔子说

孔子的弟子和某一个人打赌 那个人的赌注是把头割掉 两个人争执不下 问孔子 孔子说

颜回,孔子,帽子,人命,弟子,精神,老师,孔夫子,人和,别吵,人家,典型,算错,学生,对方,情况,恭敬地,是非,把头,老几,脑袋,老糊涂,赌注,鼻子,到一个,一起去,一定是,不情愿,两个人,则远怨矣

2020-09-03 #故事阅读

孔子说三季人的故事

孔子说三季人的故事

争论,结论,责任编辑,问题,双方,所得,口头,学术,态度,才能,结果,立足点,知识,科学实验,角度,视野,背景,阅历,生活,就能够,看问题,研究等,水落石出,各有千秋,真凭实据

2020-06-13 #小故事

做好事要得到报酬 孔子说的!

做好事要得到报酬 孔子说的!

孔子,做好事,报酬,子贡,子路,内心,社会,雷锋,中国,人家,代价,同胞,好事,故事,笔者,行为,鲁国,很多人,是可以,有道理,史长河,一头牛,上个世纪,年历,事情,事件,人们,人物,信任危机,假意

2014-08-13 #经典故事

“以德报怨”是孔子说的吗?

“以德报怨”是孔子说的吗?

孔子,标准,以直报怨,不赞成,以德报怨,以德报德,人生,人格,刑罚,社会,法律,讲道德,问题,何以报德,去面对,子曰,好的,原文,人和事,互敬互爱,互相残杀,人们,人民,仁爱,冤冤相报,例子,原则,论语,子孙后代,处世之道

2020-07-17 #故事会

孔子有个弟子 专门和他抬杠 气得孔子说了一句话 堪称骂人典范

孔子有个弟子 专门和他抬杠 气得孔子说了一句话 堪称骂人典范

孔子,宰予,颜回,弟子,子夏,君子,周礼,学生,父母,仁德,子曰,汝安,这个人,这个问题,新谷,之乐,名学,庙堂,时候,礼制,社会,音乐,指的是,是一位,最著名,朽木不可雕也,心安理得,一竹,井有仁,卜商

2018-04-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