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讲好蓬莱故事 《在蓬莱邂逅最美海市蜃楼》

时间:2020-06-24

海市蜃楼讲了什么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在蓬莱邂逅最美海市蜃楼文/胡秀红那年是我去烟台读书的第一年,恰逢中秋节,我们班组织了集体去蓬莱游玩。结束了紧张学习的高中生活,带着美好的憧憬来到了理想的大学读书,我们这些在当年被称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终于可以在假日放飞自己了。其实,无论是哪里,只要是走出象牙塔,我们就已经心满意足,何况要去的是有着八仙传说的神秘而美丽的蓬莱呢!“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以为蓬莱是烟雾迷蒙确实难找。“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白居易认为蓬莱是虚无缥缈的是杨贵妃东渡的地方。而在一代帝王秦始皇眼里,那里更是能寻到长生不老药的神秘所在。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仙境呢?我实在是想象力匮乏,只能期待着车儿快些再快些,好让我一睹为快。记不清是怎样走进蓬莱的,当面前矗立着书写着“蓬莱阁”三个大字的一座两层楼阁时,我醒悟到那个向往已久的有八位神仙居住的蓬莱阁已经近在眼前了。这座蓬莱阁,四角翘起,钩心斗角。巨大的匾额两侧,有巨笔书写的对联:九千纫天,登梯得路;三万里海,破浪成风。写尽高阁的磅礴气势。我们迫不及待地地登上了楼阁,转入二楼,栩栩如生的八仙塑像出现在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铁拐李,红色的脸庞,咧着大嘴笑着,一个大大的酒葫芦挂在拐杖上。与之对比的明显有着清秀容颜为赡养母亲而不嫁人的孝女何仙姑,她手持一柄细细长长的荷叶,如墨一般的秀发自然地披在脑后。手持花篮的青年应该就是“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的蓝采和。怀抱宝剑的道士装扮的大概是吕洞宾,脚踩玉板的戴着官帽的应该是曹国舅,拿着巨大蒲扇的老汉大概是汉钟离,手持一只玉笛的就是让韩愈曾经痛哭流涕的“十二郎”韩湘子了。看着八仙的塑像,想着他们成仙的故事,还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智斗龙太子的故事,眼前仿佛闪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来。据说蓬莱阁是八仙过海的地方,手扶栏杆在阁上放眼远望,面朝大海,心胸开阔,领略大自然造物的神奇之美!侧耳聆听大海发出的阵阵涛声,好像它在给游客讲述八仙过海的神秘传说。看那起伏汹涌的波涛,仿佛使人看到八仙在智斗龙太子时的震撼场景。恍惚中,想起列子长袖皂衣御风而行,大概他当时也是在高阁之上吧。又想到豪放词宗苏轼游赤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尝试着体会那种摒弃一切世俗杂念飘飘欲仙之感。家住蓬莱的同学说,如果在阴雨天来蓬莱阁最有意思了,可以观赏烟雨迷蒙如梦如幻的景象,如果凑巧的话,还可以看到海市蜃楼。真的吗?我很期待地问,马上联想到苏轼笔下的“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振荡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亦或“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时间在游玩中总是跑得飞快,我们还没玩够呢就得返回了。我在心中默默的念着:轻轻的我走了,就像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作别蓬莱上空的云彩。我作别阁中的八仙,悄悄地告诉他们,我还会来。我期待着在将来某个细雨蒙蒙的日子,再到蓬莱看海市蜃楼。十年之后的一个暑假,我陪孩子看海,到了长岛、蓬莱。旧地重游,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似曾相识的新蓬莱。只见蓬莱阁修葺一新,蓬莱文化广场也修建起来了,八仙雕像是其标志,广场四角分别命名为东瀛海市、西探蓬莱、南望登州、北渡方丈。命名立意蕴含了海上三山的传说和古城登州的情韵。蓬莱人民使古老的登州城旧貌换新颜,对于他们的创造性建设,我感慨万千。既叹服他们的聪明才智,借助历史上的民间传说故事,构建出有自己独到特色的旅游文化名片,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次是人们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在打造家乡旅游名片的同时,注意保护这里湛蓝的海、蔚蓝的天。我在这里的日子恰好赶上下雨,雨水冲刷着蓬莱阁,宛如蒙上一层水帘,使蓬莱阁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看不透它!我努力睁大眼睛,在烟雨蒙蒙的大海上寻找苏轼笔下的“群仙”“珠宫”,“翠阜”“重楼”,然而,眼睛瞪得酸痛了,却依然徒劳无获。后来,我通过查资料了解到,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的折射和反射而形成的高大楼台、城廓、树木虚幻的自然的现象,它常出现在沙漠和海面上。蓬莱海面上出现的这种幻景,古人认为是蛟龙中一类叫做蜃的吐气而形成的楼台城廓,因而命之为海市蜃楼。西方神话中把这种现象当作不祥之兆,而我国古代则把这种现象看作仙境,秦始皇汉武帝曾亲自率人前往寻访仙境,还多次派人去蓬莱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我想,海市蜃楼这种现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只可邂逅不可预约。这样想着,遗憾反而减少,心里变得坦然了。我索性跟孩子在雨水里嬉戏,母子俩开心的笑声仿佛感染了周围的空气似的,忽然觉得湿润的气息沁入心底,触动了最深处的温柔。蓦然回首,看见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绕在广场周围,蓊蓊郁郁的杨柳好像在广场上站岗的成群结队的士兵。透过密密麻麻的雨丝,远远望去,楼宇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可不是“重楼翠阜出霜晓”么?打着各种花式雨伞穿着各色各样雨衣的游人三三两两,可不是苏轼笔下的“群仙出没空明中”么?“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就是海市蜃楼吗?我狂喜,急忙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孩子,把我的喜悦分享给他,给他讲多年来我对海市蜃楼的执念。是啊,人民创造了八仙过海的旅游文化,人民创造了海市蜃楼的美景。我们就生活在美丽的生活环境里,甚至比海市蜃楼还要美!end 展开剩余内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讲好蓬莱故事 《在蓬莱邂逅最美海市蜃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历史,故事,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传说,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20-05-12 #经典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历史,故事,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传说,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20-06-24 #小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历史,故事,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传说,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18-02-17 #故事阅读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历史,故事,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传说,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09-04-12 #小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古人,密度,蜃景,历史,故事,蓬莱,孙玉平,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传说,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13-05-17 #小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历史,故事,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传说,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徐霞,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偶像,全反射,光线,历代,原因,地方,奇观

2012-02-18 #经典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蓬莱阁与神秘的海市蜃楼:历史与传说 科普与故事

海市蜃楼,蓬莱阁,图片,网络,古人,密度,蜃景,蓬莱,孙玉平,介质,差异,景象,海市,海面,空气,当光线,仙境,乌云,人们,全反射,光线,历史,历代,原因,地方,奇观,故事,幻景,文人,方向

2010-05-15 #故事会

山东蓬莱阁 苏轼在此看海市蜃楼 流传八仙的传说

山东蓬莱阁 苏轼在此看海市蜃楼 流传八仙的传说

蓬莱阁,蓬莱,神仙,地方,黄鹤楼,八仙过海,岳阳楼,仙人桥,传说,千古,名篇,滕王阁,传说中,真的是,海市蜃楼,于丹崖,吕洞宾,大文,崔颢,徐福,海空,王勃,秦皇汉,米左右,范仲淹,明廊,留下了,世界,东海,中国

2017-09-20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