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中国儿童民间故事

时间:2020-06-24

中国儿童民间故事有哪些

提示:本文共有 19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是当时一名著名的琴师,他精通音律而且琴艺高超。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明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了他的想法后,就带着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看一看大自然的景色,听一听大海的波涛声。

伯牙举目眺望,只见大海波浪汹涌,浪花飞溅;山林里的树木郁郁葱葱,就像仙境一般。不禁生出了一种奇妙的感觉,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里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开始弹奏,把大自然的美妙都融进了琴声里,伯牙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他的便老师告诉他: 你已经学会了。

有一天晚上,伯牙乘船去观光游览,面对着这大好河山,他突然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忽然听到岸上有人拍手称赞,伯牙听到之后从船里走出来,看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感觉到自己找到了知音,便马上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了一首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 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看见泰山一样! 当他弹奏了一首表现波涛的曲调时,樵夫又说: 真好!汹涌澎湃,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伯牙激动地说: 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这个樵夫名叫钟子期,从此伯牙和钟子期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夸父逐日

在远古的时候,在北方荒野中,有座巍峨雄伟、高耸入云的高山。在山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力大无穷的巨人。他们的首领叫做夸父,因此这群人就叫夸父族。他们有着非凡的意志,勤劳的双手,过着与世无争,逍遥自在的日子。

那时候大地荒凉,毒蛇猛兽横行,人们生活凄苦。夸父为了让部落的人们能够活下去,每天都率领众人跟洪水猛兽搏斗。夸父常常将捉到的凶恶的黄蛇,挂在自己的两只耳朵上作为装饰,抓在手上挥舞,引以为荣。

有一年,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了庄稼,晒焦了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 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 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 族人听后纷纷劝阻。

有的人说: 你千万别去呀,太阳离我们那么远,你会累死的。 有的人说: 太阳那么热,你会被烤死的。 但夸父心意已决,发誓要捉住太阳,并说道: 为了大家的幸福生活,我一定要去。

太阳刚刚从海上升起,夸父便告别族人,开始他逐日的征程。 太阳在空中飞快地移动,夸父在地上如疾风似的,拼命地追呀追。他穿过一座座大山,跨过一条条河流,大地被他的脚步,震得 轰轰 作响,来回摇摆。

夸父追着太阳跑,眼看离太阳越来越近,他的信心越来越强。可是越接近太阳,就渴得越厉害,经过九天九夜,在太阳落山的地方,夸父终于追上了它。

夸父无比欢喜地张开双臂,想把太阳抱住,可是太阳炽热异常,夸父感到又渴又累。他就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光了,把渭河的水也喝光,但还是不解渴;夸父又向北跑去,那里有纵横千里的大泽,大泽里的水足够夸父解渴。

但是,夸父还没有跑到大泽,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夸父临死的时候,心里充满遗憾,他还牵挂着自己的族人,于是将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顿时生出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林,为后人纳凉食果。

沉香救母

从前,华山有位仙女叫叫三圣母,她为当地百姓解除了瘟疫之苦。百姓为了感谢她,便在华山盖了一座圣母庙。一天,书生刘彦昌路过华山,来到圣母庙进香。

刘彦昌看到三圣母的塑像,喜欢上了三圣母,便在墙上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圣母也很欣赏刘彦昌的才华,于是变成凡人,来到他身边。三圣母和刘彦昌昌情投意合,很快便结为一对恩爱的夫妻。后来,三圣母还为刘彦昌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 沉香 。

谁知,三圣母的哥哥二郎神得知妹妺嫁给了凡人,这可是违反天规的事。他勃然大怒,带着一大批天兵天将前来捉拿三圣母。三圣母不肯束手就擒,拿出法宝和天兵天将打了起来。眼看天兵天将开始败退,二环神带着哮天犬亲自阵,将三圣母抓了起来,还把她压到了华山下。

八年过去了,沉香非常想念母亲。他打听到母亲被压在华山下,于是千辛万苦来到华山。看着巍峨的华山,沉香就是找不到母亲,伤心地大哭起来。

正好霹雳大仙路过,看到大哭的沉香。他问清原因后,觉得沉香是个孝顺的孩子,于是收他为徒弟,教他本领。为了能顺利救出母亲,沉香刻苦学艺,从不偷懒。几年后,沉香学会了高强的本领。

沉香十六岁了,霹雳大仙赠给他一柄开山神斧,让他去救三圣母。

再次来到华山,沉香遇到了二郎神。二郎神拦着沉香,不让他去救三圣母。沉香一怒之下,举起神斧,和二郎神打了起来。经过一场殊死搏斗,二郎神大败而逃。沉香用神斧劈开华山,终于救出了三圣母。

最后,沉香和母亲一起找到父亲,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儿童民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

2020-04-03 #故事阅读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4-28 #小故事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4-28 #故事阅读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4-28 #短篇故事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5-23 #小故事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5-31 #经典故事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6-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6-24 #故事阅读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中国老故事》:打造适合中国儿童民间故事读本

民间故事,儿童,老故事,故事,儿童阅读,李梅,中国,孩子,最适合,广州日报,版本,内容,口语,套书,母语,推广人,心理,编者,需求,读本,插画家,一线,九色鹿,传说,儿童教育,口语化,善恶,心理特点,情节,特点

2020-06-24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