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寻常小巷中的风流人物——潮州刘察巷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6-24

潮汕有什么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90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刘察巷现状。

刘子兴府第如今成了 曾宅 ,宅院布置极是典雅。

柯国泰的亲属向记者讲述柯国泰烈士的革命事迹。

编者按

当高楼大厦割裂了无垠的天空,灯红酒绿迷醉了宁寂的夜晚,你是否还记得那些失落在繁华背后的老街巷?尽管一座城市能够装点得富丽堂皇、霓虹闪烁,但唯有那些古老质朴的白墙青砖、飞檐灰瓦,方才保留着这座城市深邃的历史印记,见证着时代变幻岁月沧桑。从本期开始,日报将陆续推出 探访城市老街巷 系列报道,与读者一起去追寻古城遥远的记忆,追寻尘封在一条条古老街巷里那些鲜为人知的往事。

与刘察巷有关的人物

明代的刘子兴一生之中先后担任过不少官职,他清廉自守,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

明代成化年间大理少卿吴一贯的后人也住在刘察巷。吴家还有一子拜刘子兴为师。后来,刘子兴离潮赴闽,将自己的府第赠予吴家。

李春涛曾与革命先驱彭湃一起东渡日本,入读东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他致力研究、宣传马列学说,参加了震惊中外的 五卅 运动,1927年在慷慨就义。

柯国泰中学时期就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时继续领导学生运动,后来转为地下革命工作,1949年8月在南较场被反动派杀害。

位于老城区上西平路与打银街之间的刘察巷,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小巷道,甚至连一般地图上都不曾收录。殊不知,这条只有100多米长、不足4米宽的 区区小巷 ,却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相传,刘察巷原名 刘按察巷 ,因明代嘉靖年间福建按察使刘子兴曾有府第在此而得名。后人为称呼简便,省去 按 字,将其称为 刘察巷 。近日,记者邀请多年研究潮州民间文化的陈贤武,一同前往刘察巷探访。陈贤武告诉记者,刘子兴当年离开潮州,家眷也都随行,府第早已易主。不过,吴一贯、李春涛和柯国泰的宅院,时至今日,仍为其后人或亲属所有。这个消息,令记者更加急切想走进刘察巷,揭开尘封在这里的不平凡往事。

李春涛故居:

名宅荒废令人扼腕

从打银街往东转入刘察巷,一眼就能望穿这条小巷的尽头。巷道两侧的房屋,有小半已遭改建,砌成楼房。路面也早已铺上水泥,只是时间久了,显露出不少裂纹。走了一小段,陈贤武停在右侧15号宅院前方,对记者说,这就是李春涛的家。

记者见到,这座宅院坐北向南,两扇紧锁的木门甚是老旧,油漆早已褪尽,门板间露出大大小小的缝隙,门环也只剩下孤零零一个。大门两侧张贴的对联,颜色也已相当暗淡,不过字迹依然清晰,写着: 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上方的横批是 光荣之家 。这一切,加上门前横生的杂草,都像在告诉我们,宅院已经许久无人居住。

从门缝往里张望,只见院子里也生满杂草,客厅的墙壁上悬挂着一些图文展板,虽然十分陈旧,但依稀可以分辨出,上面所展示的内容都与李春涛有关。陈贤武说,李春涛的后人曾经把这里布置成红色展厅,专门展示李春涛的革命事迹,供人参观。记者随后还在网上发现,李春涛故居已被列入市文物保护单位,并曾与涵碧楼、李厝祠等单位一起,被省内一些旅游网站推荐为红色旅游景点之一。如今日渐荒废,不免令人叹惜。

吴一贯后人宅院:

只剩一户在此留守

在李春涛故居的斜对面,便是吴一贯后人的宅院。院内部分结构已被改建,但整体结构仍保留着原始面貌,厅门、屋梁、瓦片、地砖,都爬满了岁月的痕迹,上面的裂痕漏缝,就像是高龄老者额头的皱纹。

吴永亮、吴永龄两兄弟正坐在后厅中,泡着工夫茶休闲地拉家常。吴永亮告诉记者,这座宅院是祖上传下来的,已有数百年历史,但如今却只他一户居住,哥哥吴永龄以及其他亲属早就搬走了,只是偶尔回来坐坐看看。 我小的时候,后厅的正面供奉着先祖的牌位,两边的墙壁上也悬挂着几幅画像,都是穿官服的,不过文革后就不见了。 吴永亮说,那时年纪小,也不知道画像上人物的来龙去脉。解放后,这座宅院曾经居住过百来号人,近20年陆陆续续搬了出去。由于年久失修,老宅已不太适合居住,吴永亮在屋后自行修建了一栋双层的楼房,一家子住在二楼,老宅厅室则用于接待来访客人。

对于祖上,吴家兄弟显然并不了解,只知道来头不小。陈贤武介绍说,吴一贯是今潮安彩塘人,先后任江西上高知县、福建南畿巡抚等,因办事精干、震慑奸邪,擢升大理寺右丞,又奉命经略边务,后晋升为江西按察使,是潮州有名的先贤。今牌坊街 大理少卿、经略边务 坊,便是为纪念吴一贯而建。

原刘子兴府第:

几经轮回焕发别样风采

吴一贯后人宅院的毗邻,就是刘子兴府第,也即是刘察巷名称的由来。然而,这样一座府第,如今却是姓曾。走进 曾宅 ,只见屋内布置极是典雅,门窗屋檐雕栏玉砌,木梁石柱古朴端庄,偏院辟有小花园,各种花卉盆栽也打理得甚为别致。据屋主介绍,宅院正门上方的牌匾 宗圣世家 四字,是著名书法家佃介眉所书;前后厅门的木雕,出自著名工艺大师陈舜羌之手;正厅悬挂的 朱子治家格言 是知名书法家刘崇山的作品。

如此装饰华丽、气度不凡的宅院,如何从姓刘演变为姓曾,又是如何成为刘察巷名称的由来?记者在采访中听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明嘉靖年间的一天傍晚,吴一贯后人的宅院外,一名上京赶考的青年在此宿脚,主人家发现后,不但热情留其食宿,还赠予其上路盘缠。后来青年中了进士,授临海县令,因为官清明、政绩卓著,数度升迁,官至福建按察使。为报答吴家恩惠,青年置宅吴家毗邻,两家人交往甚笃。这位青年就是刘子兴。举家离潮之时,刘子兴不愿将府第变卖,而是赠予吴家,一时传为佳话。后人为纪念刘子兴刚正廉明、清介慷爽,便将此巷命名 刘按察巷 。

住户曾雪娟告诉记者,上世纪50年代,她的长辈购置了这处房产,并加以改建,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改建过程中,从地下挖出了石马槽、青石狮等物品,很有可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文物。文革期间,这座宅院曾遭到严重破坏,花园中一座亭台被拆毁。后来几经修缮,基本恢复了当初的面貌。近年来,国内不少媒体都对 曾宅 进行了报道,新加坡拍摄的电视剧《潮州家族》也将此为内景。 刘府 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又成为 曾宅 ,重新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柯国泰故居:

见证先烈不朽傲骨

曾宅 斜对面的13号,是烈士柯国泰故居,柯国泰的弟弟柯加辉夫妇现居住在这里。柯加辉今年78岁,满头银丝,温文尔雅,老夫老妻把这座有百余年历史的宅院打理得素洁干净、井井有条。

谈起大哥柯国泰,柯加辉拿出了几张黑白老照片,照片上的人物正值青年,模样颇为斯文。老人告诉记者,这是大哥在暨南大学的毕业照,大哥牺牲后,托人到学校里翻拍回来的。在后堂的墙壁上,记者还见到了一张 革命烈士证明书 ,上面写着: 柯国泰同志在解放战争中壮烈牺牲,经批准为革命烈士。特发此证,以资褒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一九八三年十月十五日。

柯国泰参加革命时,柯加辉年纪尚幼,但他仍记得,当时经常有革命者在家中集会,与大哥一起商议革命事宜。而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大哥牺牲前的一天,反动派将大哥押到家中,绑在一张木梯上,当着母亲和弟妹的面严刑拷打,灌 三合水 ,企图逼供,但大哥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半点革命秘密。不久后,就传来大哥牺牲的噩耗,当年大哥只有25岁。如今,那张木梯还保留在家中,成为先烈为革命英勇就义的不朽见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寻常小巷中的风流人物——潮州刘察巷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穿行在锡城的老街巷中 无锡这16条有故事的老巷子可以去走走

穿行在锡城的老街巷中 无锡这16条有故事的老巷子可以去走走

无锡,年历,老街,留芳,全长,米市,古运河,江南,南长街,日晖,接官亭,北塘,小巷,南下,乾隆,娄巷,清明桥,老弄堂,鸭子滩,历史,先生,养鸭,古窑,宜兴,建筑,弄堂,惠山,文物,无锡市,桥堍

2011-10-20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故事六尺巷中的“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故事六尺巷中的“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故事,六尺巷,事情,一纸书,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又何妨,意思是,可以不,长城万里,这首诗,讲原则,凡事,网络课堂,新东方在线,委曲求全

2017-11-13 #故事阅读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潮州卷》首发 500多个潮州民间故事入选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潮州卷》首发 500多个潮州民间故事入选

潮州,全书,故事,广东,民间故事,民间,文化,蔡泽民,市新华书店,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和,书籍,主干,传说,单位,全省,内容,口头,历史,地区,宗教,工程,寓言,我省,方面,民情,民俗,民间文化,汇编,首发式

2020-05-12 #经典故事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潮州卷》首发 500多个潮州民间故事入选

《广东民间故事全书·潮州卷》首发 500多个潮州民间故事入选

潮州,全书,故事,广东,民间故事,民间,文化,蔡泽民,市新华书店,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和,书籍,主干,传说,单位,全省,内容,口头,历史,地区,宗教,工程,寓言,我省,方面,民情,民俗,民间文化,汇编,首发式

2020-06-25 #小故事

·潮州日报数字报·潮州网

·潮州日报数字报·潮州网

故事,讲故事,老人,连环画,大队,听众,日寇,矿场,祠堂,活动,俱乐部,历史,年龄,时间,板凳,经典故事,三国演义,六十年代,事情,厅里,哨兵,孙子,情节,房间,村里,村子,时期,晒谷场,村民,水浒传

2020-09-23 #故事阅读

韩愈在潮州有哪些历史传说

韩愈在潮州有哪些历史传说

韩愈,潮州,和尚,传说,妇女,甘薯,瓦屋,地方,故事,居民,灰墙,唐玄宗,文公,苏东坡,来潮,潮州城,佛法,地界,广平,方法,昼夜,潮州人,獠牙,竹竿,走马,吴子野,朱熹,潮人,潮阳,神话

2020-06-24 #经典故事

潮州湘子桥的历史故事?

潮州湘子桥的历史故事?

韩湘子 韩湘 韩愈 侄孙 潮州 广济桥 修桥 洪水 湘桥 文公 墩上 东桥 东西 八仙 故名 楼台 浮桥 湘灵 湘水 西桥 知府 神仙 说法 铁牛 雍正年间 有两种 图利 于桥 侍行 公异

2020-04-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潮州湘子桥的历史故事?

潮州湘子桥的历史故事?

韩湘子,韩湘,韩愈,侄孙,潮州,广济桥,修桥,洪水,湘桥,文公,墩上,东桥,东西,八仙,故名,楼台,浮桥,湘灵,湘水,西桥,知府,神仙,说法,铁牛,雍正年间,有两种,图利,于桥,侍行,公异

2020-05-1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