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趣味故事法.docx

时间:2020-06-24

人民币趣味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18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认识人民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通过三幅主题图说明了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和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教育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教材安排了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对我国制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体会到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教材的安排始终是以元为主线,让学生了解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教材中购物情景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进一步认识人民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能广泛地接触到人民币,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人民币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但由于学生的年龄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本节课的教学会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重要作用。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现实情景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1元=10角、1角=10分,懂得兑换人民币。 2、能力目标:经历使用人民币的实际过程,发展、提高观察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使学生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从小懂得爱护人民币,知道节约地合理地用钱。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积极探索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 (五)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人民币买卖东西,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知。 电脑出示主题图:用人民币购物的场景。1.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呢?钱或人民币。 2.谁来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买铅笔、橡皮,买菜;买车票等等) 、3.小结揭示课题:人民币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人民币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课的开头用电脑演示购物场景,让学生在具体前景中感知人民币及其作用,这样的情景既有趣又不失知识性,迅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精神高度集中。)(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①请小朋友把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学具人民币拿出来,在小组内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的小朋友帮忙,看谁认的多,认的准。(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②小组汇报认识情况。 (设计意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习,避免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想一想,议一议 ①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些人民币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可能是通过图案、字体、数字大小或颜色认识的) (设计意图: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自己感兴趣的方法去记住、介绍人民币,给与学生探索的空间。) ②小结认识方法: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数值、大小、硬币、纸币等方面进行观察。 (3)分一分,理一理。 ①请同组的小朋友商量商量,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有顺序、整齐地整理到钱包里,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好。 ②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整理的,指名学生在展示台上展示。 ③小结思考:上面小朋友是把元和元放在一起,角和角放在一起,分和分放在一起。整理得很好,既清晰,又有条理。还有没有其他的整理方法?(还可以把硬币放在一起,纸币放在一起;也可以按大小放在一起……)板书: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④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良好卫生教育, 同学们要注意,人民币因为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另外,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猜一猜,辨一辨(放课件) 下面我们来玩一个猜人民币的游戏:屏幕上的人民币只看到一角,你能猜出它的面值是多少吗? 3.读一读,比一比 请同学们打开书46—47页,看看书上的人民币都认识吗?你发现书上的人民币和我们刚才看到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它们左下角有一条红色的斜线)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师述:样币是不可以用的。 4.猜一猜,拿一拿 (1)课件分别出示一枝铅笔,一个转笔刀,一个铅笔盒,你能猜出它们的价格。随着学生的猜测,课件出示一枝铅笔1角,一个转笔刀1元,一个铅笔盒是10元。 (2)同桌议一议:一枝铅笔是1角钱,怎样从人民币学具袋中拿出1角钱?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指名回答。(可以直接拿出一张1角钱;可以拿出10个一分钱;可以拿出两个5分钱) (3)说一说:1角钱等于多少分? 回复 举报 中学生作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 9 20 21:51:34 只看该作者 板书:1角=10分 (4)你能从人民币学具袋中拿出1元钱吗?有哪些方法?进行学具操作,指名回答。 板书:1元=10角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操作、参与的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所以创设了猜一猜,拿一拿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5.换钱游戏 (1)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用人民币学具袋中的钱互换。教师举例:比如某某小朋友拿出一张5元,他的同桌得拿几张1元的和某某换,才行?或者拿出几元几角等都行。 (2)同桌开始活动,完成后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换钱游戏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感觉是在玩中学,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换钱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元和角的十进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灵活的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应用拓展 1.连一连。(做一做第1题) 观察并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有几种面值的人民币?分别是多少? 请学生把要买的物品和对应的人民币连起来。 2.小小商店(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 教师把已准备的铅笔、橡皮擦、本子、削笔刀、文具盒各十个摆在讲台上,标好价格后,进行现场交易,请一名小朋友当售货员,并说出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一定得尽售货员的责任,其它同学想好买什么东西,拿好钱排队到前面来买。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体会做数学的乐趣,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 1.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 2.评选发放合作星和智慧星。 (五)课外延伸 你知道吗?课件出示鉴别假币的方法 (1)一看 用肉眼看钞票的水印是否清晰、有无层次和立体的效果;看安全线;看整张票面图案是否单一或者偏色。看纸币的整体印刷效果,人民币真币使用特制的机器和油墨印刷,整体效果精美细致,假币的整体效果粗糙,工艺水平低。 (2)二摸 我国现行流通的人民币1元以上券分别用凹版印刷技术。触摸票面上凹印部位的线条是否又明显的凹凸感。假币无凹凸感或者凹凸感不强烈。 (3)三听 人民币纸币所使用的纸张是经过特殊处理、添加有化学成分的纸张,挺括耐折,用手抖动或者用手弹指几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如果是假币,抖动或者弹击的声音发闷。 三、教学反思 1.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程度,把人民币这一概念的学习设计成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有进一步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认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币值,通过换算人民币明白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位关系,最后开展主要用元、角为人民币单位进行各种购物练习。使学生在简单的活动中感知人民币的币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学会简单的购物,并了解元与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整堂课中把学知识和用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购物游戏活动。尝试以购物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索性学习,使学生在自由选择、自主探索、相互检查、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在自主的、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深入,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大小、颜色、图案不同,同一面值的人民币由于版本不同也有差异等知识,同时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渗透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时,力求自然的,避免僵硬的说教,当学生介绍人民币提到国徽时,我立刻抓住机会提问:“看到国徽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想到了国家、我们国家的国旗、天安门等等,自然就有孩子想到“要爱护人民币”。4、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正确引导学生来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知识。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因此,我把人民币以多媒体形式出现,使学生在较清晰地看到它们的面值与样式的同时,初步感知人民币的表象,为下面的具体探究与辩识作铺垫。让生自己看真实的人民币,架设了数学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桥梁。学生通过观察、触摸、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较好地认识了各种小面值人民币的特征。接下来是灌输爱护人民币的思想,这是每位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从小教育小学生养成对人民币的尊重。养成合理用钱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趣味故事法.docx”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分钟趣味学习法 学汉字讲故事学前教育基础篇

一分钟趣味学习法 学汉字讲故事学前教育基础篇

汉字,讲故事,哈里,程可,学前班,故事,形式,教学,本课,课程,设计,产品介绍,是一款,学龄前儿童,学习产品,奠定基础,幼小衔接,通过学习,熟练掌握

2020-08-10 #经典故事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docx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docx

愚公,学生,移山,课文,愚公移山,寓言,智叟,精神,文言,行为,同学,能力,眼光,观点,合作,故事,王屋,作品,兴趣,太行,大山,彩屏,情节,态度,文言文,有创意,了学,专家,力量,基础

2020-09-04 #经典故事

《王二小的故事》教学设计.docx

《王二小的故事》教学设计.docx

王二小 生字 敌人 八路军 课文 埋伏圈 让学生 故事 情境 段落 有感情 课件 在干什么 品质 乐曲 动画片 句子 幸福生活 插图 时间 朗读课文 片段 歌曲 行为 磁带 英雄事迹 老师 结果 英雄 词语

2020-05-02 #故事大全

《王二小的故事》教学设计.docx

《王二小的故事》教学设计.docx

王二小,生字,敌人,八路军,课文,埋伏圈,让学生,故事,情境,段落,有感情,课件,在干什么,品质,乐曲,动画片,句子,幸福生活,插图,时间,朗读课文,片段,歌曲,行为,磁带,英雄事迹,老师,结果,英雄,词语

2020-07-30 #故事大全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生字,朗读课文,游戏,学生,教师,童话故事,课文,指导,开火车,正音,组词,自然段,词语,学生评价,田字格,上练,学会,同学们,互相学习,乌龟,人物,仔细观察,动作,句子,字词,地方,多角度,多层次,宝宝,感悟到

2020-07-09 #故事会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生字,朗读课文,游戏,学生,教师,童话故事,课文,指导,开火车,正音,组词,自然段,词语,学生评价,田字格,上练,学会,同学们,互相学习,乌龟,人物,仔细观察,动作,句子,字词,地方,多角度,多层次,宝宝,感悟到

2020-07-09 #小故事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生字,朗读课文,游戏,学生,教师,童话故事,课文,指导,开火车,正音,组词,自然段,词语,学生评价,田字格,上练,学会,同学们,互相学习,乌龟,人物,仔细观察,动作,句子,字词,地方,多角度,多层次,宝宝,感悟到

2020-07-09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红蜡烛》教学设计.docx 全文免费

生字,朗读课文,游戏,学生,教师,童话故事,课文,指导,开火车,正音,组词,自然段,词语,学生评价,田字格,上练,学会,同学们,互相学习,乌龟,人物,仔细观察,动作,句子,字词,地方,多角度,多层次,宝宝,感悟到

2016-08-28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