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儿科病房的故事

时间:2020-06-25

儿科病房感人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自从我们走进医学这座殿堂后,就听起过各类临床相关的大大小小故事,其中一个让我记忆犹新,每每想起内心就久久不能平复:

那年夏天,我们病房转来一个毒蘑菇中毒的九岁男孩,孩子的妈妈是精神病患者而且也一起中了毒正在下级医院治疗,孩子父亲还在外地打工。当时看到他风尘仆仆一瘸一拐的赶来时,我惊呆了,双眼外斜视,看着就是一副弱智脸,一谈话就知道他的智商不高,勉勉强强可以理解病情。真的很难想象这就是那个中毒孩子家中唯一一个正常人。

这位缺陷的父亲希望救治他们,但因为家里负担不起只送来一个孩子。面对血液透析的费用他家显然还是承担不起。几天后,他消失了,我们以为他们把孩子扔医院了。然而两天后,他们又回来了,他亲戚说孩子妈在医院死了,孩子爸爸回去砸锅卖铁,借了一万多想给孩子做血透。我们跟他交代过这笔钱只够两次透析,作用不大,但是孩子爸爸还是坚持试一试。

我们当然也理解。透析过后的小朋友各项指标开始稳定起来,当我们试图再说服孩子爸爸筹钱再做几次透析时,孩子父亲又消失了。隔了两天,孩子父亲再次回来,他们说他回去火化了老婆,目前已经完全没钱了,只能保守治疗了。其实我们一直看不出孩子爸爸的态度,猜想可能是孩子父亲是个残疾人原因,所以他感情表达会比较迟钝。

又是几天,孩子重度黄疸,肝酶已经分离了。我们叫来家属谈话,说明孩子情况已经非常危急,他的父亲和其他家属默不作声。下午上班的时候,孩子他爸带着一个可以主事的年迈的长辈来找我谈话,他们说:“医生,我们知道孩子没有救了,我们想捐角膜,求求你们想想办法。”话音刚落,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我反问他们:你们知道角膜摘了就不是全尸了,你们农村接受吗?然后他那个被视为弱智的爸爸点点头说:我知道,但是起码孩子的眼睛还活着。那一刻,我顿时觉得自己好像才是弱智的那个。孩子不行的那天上午,我们通知孩子父亲前来签字,我多次不忍直视他,偷偷掉下了眼泪。角膜库的人走后,我第一次不敢去看尸体,尸体被带回的当天病房气氛异常很沉重。

事后几天护士长突然冲我们叫嚣,昨天捐角膜的病人还欠了好几千块!所有医生都很无语,主治医师突然开口说,我觉得他会回来结清的。但是护士长不信,天天唠叨着这个月奖金又少了,全科室必须平摊所有欠款,那么穷,还劝他透析!几周后病人家属又来了,我们还以为只是来扯皮的,结果人家来结款!不仅仅如此,还谢谢了我们病房的所有人。护士长见到家属时,脸都红了。临走前,家属特意找到我,感谢我帮他们联系了角膜库,他还说爸爸已经把孩子火化了,准备外出打工还欠下的债了。当时我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等家属转身离开后,一个人去厕所哭了好久。

从医以来,自认为见过世间冷暖、人间生死,自己已经够铁石心肠了。此前也从不敢带着情绪,带着同情上班,然而就是那个病人,却让我铭记了一生。后来我不顾家人反对做了骨髓库的登记,死后器官捐献和遗体捐献的登记。到现在,我妈妈依然不能接受我要遗体捐献,器官捐献的想法,她也是医生但是她觉得让人在自己女儿身上割割划划的,还是无比残忍。

这个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当我一字一句叙述时,那个爸爸、那个孩子甚至他们的亲戚的模样都会在脑海里浮现,让我忍不住热泪眼眶。在当今医疗环境越来越恶劣情况下,其实还有很多生性善良的人存在,真心希望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医生始终能保持热情,不忘初心,做一个仁慈仁爱的医生。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另外一个故事。

在儿科实习那会,120在路边接回来一个脏兮兮,智力低下,又癫痫的小孩。也许是被家人抛弃在外的关系,我们怎么问他都不说家在哪,但总带着我们去阳台看向一个方向,嘴里还念念有词,细细凑近听会是一些“想回家”的碎言碎语,也会经常叫“妈妈”。入院后,他的一日三餐医院提供,检查用药科室凑,衣服是护士姐姐从家里带来的,实习同学会给他带零食,老师还给零用钱,并且单独给他一个病房。期间我们几个实习生轮流照顾他,为了防止他癫痫发作咬着舌头,我们给他绑了几个压舌棒。

某日夜班,我和一个同学正在病房陪着他,突然他身体一软,意识丧失,紧接着整个人痉挛起来,面色青紫、口吐白沫,我们慌忙按了紧急呼叫,护士姐姐,值班老师极速赶来抢救。用药几分钟后,他慢慢恢复意识,睁开眼时竟一直在重复着对我们说“谢谢,谢谢……”当时,大家眼睛都湿了,原来他什么都懂,只是不说家里情况!后来警察也一直没找到他家人,最后送去了附近的福利院。

长眠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他墓碑上刻着的墓志铭是这样一句话: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的意思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位患有肺结核病的医生,在患病期间不仅获得博士学位,创建了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村舍疗养院”,还成为了美国首位分离出结核杆菌的人,并最终创办了一所“结核病大学”。这样一个伟人除了给我们留下如此一笔医学财富外,他的这段铭言“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更是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仍熠熠闪光。不管是在医学领域还是在生活领域,很多时候,我们能够给予他人的真的只有少许帮助和以及口头上的安慰,但是它们却从不因此减少爱的分量。

今天下班前去看12床病人,一个要出院的颅内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早产儿。管床护士正一边非常熟练的给小婴儿换上衣服,一边温柔地看着他说:“回家去要听妈妈的话哦。”说完又转身看向他妈妈,嘱咐道:“穿袜子要反过来穿,你给他穿衣服要也这样子,这样才不会压倒他的肚子,他脑袋右边动了手术所以睡觉总是压着左耳,所以你要经常给他清理左边耳朵不然会有味道……”

走出病房,我突然觉得有些许骄傲。

注:三则故事来自于知乎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儿科病房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我读“儿科病房”之所感儿科病房书评

我读“儿科病房”之所感儿科病房书评

小说,媒体,医院,人物,笔者,爱的,楚天晴,苏莫,关系,医生,内心,故事情节,真心,语言,记者,人物的性格,陆羽,中经,还记得,展示了,为题,两者之间,上医医国,中医,中文,事故,乐章,亲身经历,人性,人物形象

2020-06-25 #长篇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20-06-24 #经典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20-06-24 #经典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12-03-11 #故事会在线阅读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12-12-27 #小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17-06-18 #短篇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14-04-04 #小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儿科病房的故事

孩子,爸爸,医生,家属,父亲,病房,角膜,病人,故事,情况,护士,衣服,谈话,来一个,爱的,医学,亲戚,人间,妈妈,医院,姐姐,尸体,所有人,护士长,用药,老师,一句话,他们说,器官捐献,就是那个

2008-07-04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