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时间:2020-06-25

2003非典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83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名为非典型肺炎的疾患突如其来,在迎击这场天灾的战斗中,医疗战线的英雄冲锋在前,前仆后继地用汗水和生命筑起了一道血肉堤防。他们用自己不计利害的大智、生死相许的大勇、悲天悯人的大爱,保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然而,在一个个病人健康地重新站起来时,有的医务人员却病倒了,更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所有这些都牵动着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心。胡锦涛总书记最近亲临广东视察,慰问战斗在第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近日又作出重要批示,对在抗击非典型肺炎过程中以身殉职的共产党员、人民的好医生邓练贤表示沉痛悼念,对他的家属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坚信有广大医护工作者医护人员的奋斗与贡献,有全国上下的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疫病。今天,我们把在羊城人民中间传扬的英雄故事、英雄精神讲述出来,我们相信,英雄的事迹和高尚精神一定会激励广大医护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最终战胜疫病。 面对不明原因肺炎的突袭,邓练贤以传染科党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挑起了组织协调的担子,并冲在最前面 羊年春节,让邓练贤的妻子朱秀娟特别期待,因为难得没有安排节日值班的丈夫对她许了个愿“这个年可以陪你了,你说去哪我们就去哪。"然而,刚刚吃罢年夜饭,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还没看上两个,电话就响了:医院来了特殊肺炎病人,马上回院准备抢救…… "来得这么快!"邓练贤放下电话就往医院赶。就在这天下午,中山三院接到通知:广东出现不明原因肺炎,该院是指定的四家接收病人的医院之一。在医院的布置下,邓练贤以传染病科支部书记和副主任的身份,主动挑起人员调配、组织协调和物品落实的担子。一方面要保证救治小组的力量,又要确保原来近百名病人的治疗不受影响。在他的精神激励下,所有工作人员都主动放弃休假,各就各位坚守岗位。他知道这项工作危险很大,让别人去承担风险,以年龄已届50多为借口推脱,不是他的作风。他一马当先,带领科室医务人员,投入这场"遭遇战"。 第一位病人是个11岁小孩,邓练贤和其他专家一起对病人进行紧急会诊,做各项检查,确定治疗方案。这个除夕之夜,中山三院传染科灯火通明。对这种突如其来、预防治疗都处于摸索阶段的疾病,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邓练贤凭直觉意识到其极强的危险性,他亲自安排病房,交待参加会诊的医务人员作好消毒、隔离工作,抢救紧张有序地展开。23时50分左右,又一位女病人被送来。这时,邓练贤的手机不断收到拜年短信,但他来不及看,一直忙到初一凌晨3时。一切就绪后,邓练贤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他对爱人说:"我太累了。"说完就倒在床上呼呼大睡 他就这样度过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邓练贤一大早就赶往医院查房。上午11时30分左右,一位姓周的危重病人被送到医院。这位被称为"毒王"的病人使一个又一个的医务人员染了"非典",他的20多位亲戚朋友也先后染病。当时病人发高热,烦躁不安,频繁而剧烈地咳嗽,呼吸极度困难,神志也模糊不清,随时都有死亡的危险。 情况危急,刻不容缓。邓练贤和同事们马上投入紧张的抢救中,抗炎、吸氧、镇静、激素应用,但病人病情仍在不断加重。专家小组迅速作出决定,给病人进行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这个病人身体强壮,体重足有80公斤,因为极度缺氧,情绪极度不稳,在作气管插管时更是烦躁不安,极不合作,要"奈何"他绝非易事。 "快,快!"此时,病人的生命就在分秒之间,邓练贤想都顾不上多想,用力地按住病人身体,在场的医护人员也都纷纷上前,有的扶住患者的头,有的按手,有的按脚,让麻醉师尽快将导管插入。这一过程中,病人剧烈咳嗽使大量痰液带着血腥从插管处喷出,在场的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被污染,而空气中也充满了病毒。 与传染病打了30多年交道的邓练贤清楚地知道,自己正处在危险中,但此时此刻,又怎能放下病人,中途退缩?他和同事们来不及更换衣帽,继续抢救。病人呼吸不畅,要不断地拔下插管吸痰。在现场3个小时的抢救中,光给病人接痰的罐子就换了好几个。邓练贤和专家们严密监测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的各种参数,病人的病情终于慢慢稳定,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时间,在抢救病人时以分秒计算,而对于邓练贤自己,时间的概念在这些天已显得模糊不清,何时用餐,何时休息,都取决于病人的病情。他有严重胃溃疡,曾经发生消化道大出血,但面对病情危重的患者,在这羊年春节,却只能在办公室吃几口凉透的盒饭。接下来的几天,几位重症病人相继被送到中山三院。每天,邓练贤都要连续工作10多个小时,高度紧张的工作及大量的体力消耗,即使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难以支撑。回到家中,抢救病人的过程又一幕幕在脑海中回放,使他难以入睡: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下一步的工作如何进行亟需思考……初四早上,邓练贤突然感觉不行了,全身肌痛、乏力、头痛、高热,他染上了病毒,肺部出现炎症阴影,住进自己工作的医院。 就像一场战争,谁冲锋在前谁就可能先倒下。在邓练贤之后,医院相继有20名一线医护人员也病倒了。中山三院接诊的"非典"病例,都是早期极重、传染性极强的危重病例,而当时对这个病的认识还非常模糊,面对一个未知的巨大危险,邓练贤和他的同事们成为第一批"扫雷者"。 这时,人们发现,邓练贤所在的早期救治病人的4人专家组中,有3人是来自各科室的党支部书记,4位专家后来全部染上"非典";在参加抢救"毒王"的9名医护人员中,有6名是共产党员。 平时习以为常的"邓书记"的称谓,如今变成了带泪的述说和无限的敬意,尽管在人们的口里讲述的是一件件琐事 中山三院感染"非典"的医护人员,经过救治,已陆续痊愈出院,而最早病倒、带领战友冲锋陷阵的邓练贤,却再也没有回来…… 4月21日下午5时45分,邓练贤因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永远闭上了双眼。 从皓首白发的老师、朝夕相处的同事,到相濡以沫的妻子,我们采访的每一个认识邓练贤的人,都说他是个好人、好医生、好支书。在一件件平凡而又不易的琐事中,邓练贤仿佛重新获得了生命,亲切地站到了我们面前。 "邓书记",同事们总是这样亲切地称呼邓练贤。在传染病科,大事小事大家都习惯找"邓书记",不仅仅因为他是支部书记,更因为他为人特别有耐心,不怕麻烦。 邓练贤30年的同事和老师、白发苍苍的姚集鲁教授是个坚强达观的人,说起邓练贤的离去也不禁流泪了。他对这位爱徒的评价是?quot;是个老实人。论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两条,他在我的学生中是做得最好的。我不是共产党员,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我从他身上都看到了。" 就在邓练贤病倒的前一天,同事们还看见他在给一位"非典"病人的家属做工作。实际上,科里每次有病人或者家属闹情绪有意见,大家都会说找邓书记来,过不了一会就会看到邓书记笑眯眯地出来说声"搞定了。"为什么病人、家属都这么听邓书记的话,因为邓书记心里总有病人,病人想什么,家属想什么,他都能体会到。他的话往往句句都说到别人心里去了,听了特别贴心,当然也就没气了。这么多年来,传染病科医患关系一直比较融洽,没有一例向医院的投诉。 大年初一中午抢救完一个11岁病孩出来,细心的邓书记已经给医生护士们订好了盒饭。护士长王乔凤说起这些事,眼泪直流:按理说这些并不该是一个老领导、老专家做的事,而更让王乔凤唏嘘的,是身心俱疲的邓书记还给病孩的父母都买了盒饭。 善待病人,是在邓练贤身边工作的医生护士最深的感受。在大家的记忆中,邓练贤一直平等待人,在他眼里病人既是病人也是亲人,没有贫富贵贱远近亲疏之分。以前大家经济都还不宽裕,有些病人没钱吃饭,邓练贤常常自己掏钱给病人买饭。看到邓书记这样做,他身边的很多年轻医生护士也都慢慢养成了这种帮助困难病人的习惯。有一阵医院病人走账的情况多了,有的同志收病人时会有些犯嘀咕,每当这时邓练贤总是一?quot;先抢救",从无二话。 邓练贤对人好,但也很有原则,讲究方法。医院曾经有一位年龄较大的进修医生,个人毛病比较多,在其他科室很难呆下去。邓练贤主动提出:到我这里来。为了帮他,邓练贤和病区负责人商量了一个"帮教"妙计,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邓练贤找来进修医生,连续问了许多问题,进修医生答不出来。邓书记把他批评一通,然后让其他人去安慰他、帮助他。不久,这位进修医生工作态度好了,医疗水平也有了提高,邓练贤由此真成了医生?quot;医生"。 任劳任怨、勤恳豁达的性格,是邓练贤26年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形成的。从1977年担任传染病科党支部副书记开始,他就从未忘记一个基层党的工作者的责任。在他的用心带领下,传染病院这个党支部,成为院里最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在邓书记的亲身示范下,支部连续13年获得医院先进党支部,他本人则连续13年被授予先进共产党员的称号。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邓练贤在这个全院最大的科里默默地承担了大量行政事务工作。同事遇到业务上的难题,找他;年轻人工作受委屈,找他;夫妻吵架闹离婚,找他。他总是鼓励年轻同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科里搞装修,他比自己家装修还上心,样样考虑周全。多少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下班前要巡视重诊患者病房?quot;婆婆妈妈"得连水电安全都要仔细查看。他还牵头,以传染科支部名义在韶关仁化资助了14名贫困孩子的学业… 邓练贤倒下了,但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却竖起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奋斗和牺牲成为战友们前进和避免更大牺牲的指路牌

2011 05 09 19:22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钟南山,生命,李晓红,梁世奎,刘永和,患者,病人,叶欣,王朴,邓练贤,时候,额尔敦陶格陶,非典型肺炎,工作,救治,医生,曾说过,同志,终年,中国,同学们,急诊科,故事,时间,第一线,雨来,王二小,一线,八路军

2020-05-12 #故事会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钟南山,生命,李晓红,梁世奎,刘永和,患者,病人,叶欣,王朴,邓练贤,时候,额尔敦陶格陶,非典型肺炎,工作,救治,医生,曾说过,同志,终年,中国,同学们,急诊科,故事,时间,第一线,雨来,王二小,一线,八路军

2020-06-25 #长篇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钟南山,生命,李晓红,梁世奎,刘永和,患者,病人,叶欣,王朴,邓练贤,时候,额尔敦陶格陶,非典型肺炎,工作,救治,医生,曾说过,同志,终年,中国,同学们,急诊科,故事,时间,第一线,雨来,王二小,一线,八路军

2020-06-25 #短篇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感人的故事400字非典时期的感人故事

非典,钟南山,生命,李晓红,梁世奎,刘永和,患者,病人,叶欣,王朴,邓练贤,时候,额尔敦陶格陶,非典型肺炎,工作,救治,医生,曾说过,同志,终年,中国,同学们,急诊科,故事,时间,第一线,雨来,王二小,一线,八路军

2020-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 病人 医院 医生 医护人员 工作 家属 病情 非典 同事 科里 同事们 专家 党支部 共产党员 医务人员 工作者 患者 支部 盒饭 英雄 身体 王乔 党支部书记 支部书记 传染科 医疗 人民 习惯 人们

2020-04-28 #小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2 #长篇故事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3 #故事大全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非典的感人故事 太感人了

邓练贤,病人,医院,医生,医护人员,工作,家属,病情,非典,同事,科里,同事们,专家,党支部,共产党员,医务人员,工作者,患者,支部,盒饭,英雄,身体,王乔,党支部书记,支部书记,传染科,医疗,人民,习惯,人们

2020-05-1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