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时间:2020-06-25

疫情防控最感人的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464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0 分钟。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2020 03 02 09:05 阅读 1033 来源:本站

在万家团圆,迎接2020年鼠年春节的喜庆日子里,没料到病魔突然袭击而来:除夕前,从武汉回到歙县县城老家的一户六口人,因发热分两次急送县医院,很快被定为疑似病例,后都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歙县人民医院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在上级的指导下,及时启动应急方案,各支部党旗飘扬,各科室党徽闪亮,人人不愿退缩,个个奋勇上前,展现出许多感人的场景。2月2日,笔者做了一些必要的防护,来到歙县人民医院采访,了解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326个鲜红的指印

“哒哒哒,哒哒哒哒……”钱晓英在电脑上快速地敲打着。这是春节当天的下午,她把下班后回去与家人团聚的念想早就抛之脑后。这几天,院党委、院行政领导多次组织召开会议,本院也已收治疑似患者了,我该怎么做?自己是党员,是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关键时刻要挺身而出;自己又是重症医学科主持护理工作的副护士长,要带领大家投入疫情防治阻击战。对,“请战”,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险的地方去!她敲打电脑,一气呵成,看看没问题了,就把“请战书”打印出来,自己第一个签名,然后郑重地蘸上印泥按上指印。在场的姐妹们看见了也跟着签,其他听到消息的护士们赶来签名按印。27个笔迹各异的名字,27个大小不一的指印,盖满了一张纸。不一会儿,这张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请战书”就送到了院长手中。

紧接着,各科室的“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飞到了院领导们的桌上。笔者看到了一大叠,数数共计45张,人数最多的药剂科有41人,还有多张是一个人签名的,总共326个名字,326个红指印。仔细翻翻,瞧瞧,发现那些个人“请战书”的名字似曾相识,接待采访的张路副院长笑着回答说:“是的,这些人集体签名后,觉得还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决心,又纷纷递上了个人请战书。”

一份份请战书,一个个红指印,彰显了医务人员迎难而上、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不过,后来钱晓英的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因为她未被选进应急医疗队,而她羡慕的是,她本科室的小姐妹,主管护师、ICU总带教夏丽燕,已确定为备选奔赴武汉疫区第一线的一名医务工作者,正在屯溪待命。

白大褂就是“战袍”

朱冬宁那天刚查完房,正在办公室里看病历,突然,手机响了,院领导通知他,感染科大楼成了隔离病区,已收治疫区来的发热病人,院里要组织成立专门的应急医疗队,由他担任负责人,请迅速安排一下各方面工作,第二天进入。

朱冬宁不到四十岁,早已是党员,又是呼吸内科的副主任,笔者早就认识的。他们医疗队还在隔离区,笔者先采访他的妻子钱必琴。她是医院五官科的医生,她说:“要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可冬宁是党员,也是科室负责人,他不进去谁进去?我得知消息后,没讲其他话,要他放心家里的事,一心一意做好工作。他这个人,为人和蔼,办事稳重,我相信他的!”

对朱冬宁,笔者只能电话采访,请他讲讲接到领导电话时的感受。电话那头,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如同他领受这次任务时一样。“一点不感到突然,没有一丝紧张。前不久,我刚被选派到岔口镇分院驻点,春节前回家休假,遇上防控形势严峻,假不休,年不过,照常到医院上班,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必琴了解我,我不论从哪个方面讲,都必须义无反顾,服从命令!隔离衣,防护服就是‘战袍’,穿上了,就冲锋在前!”笔者听到电话那头铿锵有力的声音,真的被感动了,停停才问,你们医生在里面是如何防护、如何工作的?朱冬宁的口气比较平静:“医生总要看病、查房,进行安抚,提出建议的,还要跟外面的专家汇报,讨论,诊断,听取指导意见。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节约防护物资,我们这些天都少进食、少饮水。最辛苦的是护士们,她们去病房的次数比医生多、待的时间比医生长。不过,几天后,在我们这里的病人情绪安好,病情稳定,我们也心安多了。”

歙县人民医院于1月25日(大年初一)开设了隔离病房,紧急组建医疗队,朱冬宁一一道来,说有4名医生,除了他还有最早在这儿的感染科副主任汪红苗、心血管内科的姚玲和新安院区中医内科的王景峰,12名护士有感染科副护士长陈燕,家有小孩的程晨、汪俏、郑佳佳、鲍柳星、汪婷婷、许沛静与即将结婚的汪秀等8名护士,还有1名卫生保洁人员孙殷勤。也就是这13人,进驻病房,冲锋在前,开始了最前线的“作战”。更因为有了他们的奋战,患者转危为安,后来平安转送至黄山市的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笔者最后对朱冬宁说,你们忙了多少天,再好好休息吧。他从电话那头传来的竟然是一声叹息:“没办法,只能隔离。可想到其他医务人员还在防控疫情,整个社会都在参战,我们只有休息,心里不安和不甘啊!”

“你们的隔离,就是战斗的继续;你们平安出来,就是对国家、对社会的新贡献!”笔者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自己的声音。

推迟婚礼先做“妈妈”

“张护士长,我请求第一个上,她们体质没我好,还是我去吧,我随时待命!”大年初一的晚上,在得知医院要成立应急医疗队后,汪秀给护士长打去了一个电话。护士长张巧妹考虑到汪秀下个月要结婚,担心影响她的婚期,劝汪秀再多考虑一下。汪秀没听劝告,口气更加坚定:“没事的,护士长,已经和我那位商量过了,我们愿意延期举行婚礼,家人也都很支持。”汪秀终于成功说服护士长,加入了应急医疗队,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坦然走进隔离病房。

汪秀31岁,年龄不小了,跟男朋友相恋多年,结婚是双方家人早已盼望的事,她当然热切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前些时候就已告知了亲戚们,又跟好友和同事谈起过,先口头邀请大家参加婚礼,说请帖已在制作。笔者与汪秀通电话,为她的行为点赞!她却说:“国家利益要摆在第一位,个人婚礼要让位于疫情防控工作,我这也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事。我的家人,已电话跟亲戚们讲了,大家都理解,当然也赞同。至于请帖嘛,以后重新定了喜日,再打印送上就是。而且,能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守护人民的健康出力,我特别自豪!”

歙县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前后收治的6名患者,是祖孙三代,其中,有两名儿童,一名10岁,小的仅8个月大。虽然有11年护理工作的经验,汪秀这一次同样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她说,我们8名护士,两两分组,每4小时换一班。由于防护服是连体式,从头到脚整套隔离,装备完全不透气,中间也无法喝水,更不能上厕所。那自己只得减少喝水频率,甚至不喝水,一个班轮下来,浑身都湿透了。网上曾流传一个照片,那是连续工作4小时,摘下防护面罩,脱下防护服时的汪秀,她脸上都被印上了深深的印痕,令人心疼。可她面露笑容,眼光有神,又使人欣慰。笔者在电话里提到这张照片,汪秀在那边笑了:“是这样,习惯了。我在手机上也看到了,人家说我是‘护士妈妈’,不敢当,不敢当!那个小孩太小了,8个月大,还在吃奶的。那母亲是第一天就被送来隔离,小孩第二天随着外婆送来的,小孩儿突然离开了母亲,而且连看都看不到,总归要哭闹。我们配合外婆给小孩泡奶粉,喂奶粉。那外婆也是病人啊,小孩当然是我们照看得多。好在我是儿科护士,多年的护理,总有些经验。我会抱孩子,会哄孩子,这次就派上了用场。他们家里还带了几样玩具的,一见小孩哭闹,我们拿出玩具舞弄着,嬉笑着,也是常有的事。”

除了日常护理,汪秀和同事还要负责心理疏导。她比较宽慰地说起两件事:“刚被隔离进来,几个患者心里都是很紧张的,我们每天也会多和他们沟通,他们慢慢放松下来,我们也松一口气。后来,两名小患者第一次复查核酸检测,说是已转阴,我们感到宽慰。如果第二次复查核酸检测也是转阴的,请外面的同事早点告知。我在里面为他们祝福!”

夫妻双双战一线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

2月3日,笔者用手机打电话给许沛静,她惊喜地说:“听声音,您是昨天联系过的吴老师!”“是的。你好!”笔者问候后又说,“在干什么呢?”“在手机上听黄梅戏……嘻嘻……”她轻轻地笑出了声,似乎有些羞涩,“‘夫妻双双把家还’的一段。”哦,明白了,昨天笔者说过人们常唱“夫妻双双把家还”,你们是“夫妻双双战一线”,此句可能拨动了她的心弦,在这比较冷清、寂寞的隔离期间,她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想亲人了。

许沛静是五官科的年青护士,这次抽调进了应急医疗队。2月2日,笔者去医院采访,张路副院长曾说,医院工作人员中,有好多对夫妇都坚守在岗位上,特别是有一对青年,都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有故事,有亮点,你可以了解了解。他接着报出姓名,女的叫许沛静,是护士,男的叫曹鸣,是救护车司机,有个一岁半的女儿。

张副院长打通了许沛静的电话,笔者马上接过手机跟她聊了起来。

问:“你的小孩还小,两人不能回家,她怎么办?”

答:“女儿送去我的父母家,给他们带。”

问:“毕竟女儿太小,而你在危险的岗位,预计得到,起码二十多天见不到她的,曹鸣也不能回家。你接受任务时没考虑到这一点,没跟领导提出吗?”

答:“没想过!我是党员,为了国家必须舍弃小家,我真的没有任何个人的想法!”

问:“我刚才看了,你、你才28岁,党龄竟然有七八年啦!”

答:“我在大学里入党的。”

问:“了不起!”

答:“不不不!我在工作岗位上还没做出什么惊人的成绩,所以这次很想到最前线工作,算是如愿以偿的。”

问:“想女儿吗?”

答:“休息时会想的。不过,科技发达,我可以和家人手机视频啊!”

问:“惦记曹鸣吗?”

答:“也、也会,也要视频的。”

问:“你们在里面工作,很辛苦啊!”

答:“还好,还好。”

从以上对话不难看出,许沛静真是性格文静,不善于表达的。张副院长说,她平常话语不多,总是默默踏实地工作。她的丈夫曹鸣要健谈些,一开始,曹鸣对于妻子调去隔离病房,不免有点担忧,放不下心的还有小小的女儿。是沛静做通了曹鸣的思想工作,表示自己是一个党员,这次有到最前线的机会,自然高兴和珍惜,而且防护措施好,请他不要担忧。至于女儿,已跟爸妈讲了,放家里去,老人家不仅没一点意见,还说居家不能外出的日子,带个外孙女,能增加乐趣呢。其实,许沛静的父亲这些天也忙的,不仅是一个党员,还是新路村的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一天几次戴着口罩在村里检查。笔者告诉曹鸣:“沛静家就在我家附近,我与你岳父认识二十多年了。许家有你们这样的女儿女婿,同时冲在疫情防控前线,好啊!”

曹鸣是救护车司机,每天24小时待命是职责所在。这些天来,他多次出车,到乡下接运那些发烧的患者,——这不比平常,兴许是疑似患者,所以也得鼓足勇气,注意各项措施,每一次都如同去参加一场新的战斗。每次回来,下车后,他往往眺望感染科大楼,头脑里想的是,患者病情减轻了吗,医护人员都安全吗,沛静你好吗?虽然那几天里多次与她视频过,可心里总有那么一点点空落落的。1月31日晚上,他运送两名新冠确诊患者去了市里的定点医院,同两名医护人员回院后,他紧接着洗车,消毒,该做的都做完时,已快十一点了。曹鸣习惯性地朝感染科大楼望望,四楼那儿的一个窗户,透出灯光,玻璃后有一个人影。他赶忙打开手机,电话过去:“静,是你吗?”妻子的声音传了过来:“鸣,是我!”两人透过模糊的玻璃,看到更模糊的身影,同时说着“你注意休息”,然后挥着手,久久不放……

笔者那天告辞时,张路副院长似乎有些遗憾:“像上面所说的同志、所讲的故事,在我们医院里还有很多,不能一一细说。”他伸伸握紧的拳头,“我们不会掉以轻心,还是严阵以待,始终做到上下齐心团结奋斗,危急关头冲锋上前!”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笔者,汪秀,疫情,曹鸣,防控,患者,电话,朱冬,工作,医疗队,女儿,小孩,隔离,党员,护士长,护士,请战书,医生,医院,指印,应急,副院长,个人,第一线,隔离病房,张路,战斗,最前线,歙县,名字

2020-05-19 #经典故事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歙县:疫情防控最动人的三个故事

笔者,汪秀,疫情,曹鸣,防控,患者,电话,朱冬,工作,医疗队,女儿,小孩,隔离,党员,护士长,护士,请战书,医生,医院,指印,应急,副院长,个人,第一线,隔离病房,张路,战斗,最前线,歙县,名字

2017-05-09 #小故事

感动!志愿服务队成为郑州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最动人的身影

感动!志愿服务队成为郑州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最动人的身影

志愿服务,志愿者,疫情,防控,行动,社区,党员,服务队,一线,郑州,小红,使者,大局,力量,大队,志愿,河南省,绿城,管控,组织,街道,郑州市,防线,健康行,全面启动,工作人员,好的,河南省政府,郑州市委,组建了

2018-08-01 #经典故事

不一样的战疫故事 一样的战疫情 — 歙县人民政府

不一样的战疫故事 一样的战疫情 — 歙县人民政府

疫情,一线,防控,歙县,交通,女儿,入党申请书,交通运输,实际行动,小区,肺炎,队长,周辉,是一名,党组织,人员,值守,使命,停运,脊梁,夫妻,工作岗位,纤夫,狙击战,驾驶员,扶贫,中国人,90后,作为一名,坚守在

2013-10-17 #长篇故事

暖心故事无剧终 平凡坚守最动人

暖心故事无剧终 平凡坚守最动人

工作,防控,疫情,妈妈,郝庄家园,执勤,社区工作者,一线,丈夫,人员,女儿,西区,阎平,社区工作,出入证,家属,海滨,社区,中来,于心,于凤,武龙,在社,工作人员,小棉袄,新发地批发市场,昌平区,坚守岗位,全体,业主

2008-08-11 #经典故事

疫情期间 中国联通兰州市分公司收到的感谢信每一封都藏着最动人的故事

疫情期间 中国联通兰州市分公司收到的感谢信每一封都藏着最动人的故事

疫情,中国联通,兰州市,分公司,防控,社区,一线,感谢信,民警,阻击战,甘家巷,公安分局,新时代,社区居委会,命令,优势,人员,企业,信和,信心,信念,全市,兰州,原作者,政治,好评,城关,情怀,张家园,姿态

2009-01-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朋友圈最动人的三个故事: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

朋友圈最动人的三个故事:还有什么比生命更珍贵的

生命,小孩,生活,姑娘,故事,照片,小故事,善良的人,活下来,不见不散,骨瘦如柴,别让,路中,不一样,君和,美丽人生,奇迹,世界,伊拉克,余生,司机,地区,女士,女兵,女儿,小事,时候,放心不下,战乱,推送

2008-12-12 #故事阅读

“这是最甜的水果”——洪江市群峰乡战疫动人故事

“这是最甜的水果”——洪江市群峰乡战疫动人故事

防控,人员,全乡,水果,疫情,群峰乡,一线,书记,压实,干部,志愿,火线,责任,队伍,工作,大爱,杨老六,黄颖,黄委,齐赞,副乡长,怀化,企业,人士,乡长,乡村,人心,小山乡,党委政府,低血糖

2012-01-05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