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

时间:2020-06-26

敦煌七彩鹿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28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篇一: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故事 佛的前世 曾经是生活在恒河旁的一只九色鹿王.一 次,有一个人掉入深水之中,仰天呼救,正 逢色鹿从河边经过,看到溺水人即将被 激浪吞没.九色鹿奋不顾身将溺水人救上 岸来.溺水人为了报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起誓愿作奴仆终身为鹿王采集水草.九色 鹿谢绝了溺水人的乞愿.只希望溺水人为 其保守密秘,千万不要向别人告诉它居住 的地方,溺水人应诺而去.这时国王的宠 王捕获神鹿,剥其皮毛做裘衣,取其犄角做拂柄.国王在宠妃的多次纠缠下,无奈 张榜悬赏:若有捕获九色鹿者, 碗金粟,一金碗银粟,并且分国一半,共同治理.溺水人得知此事之后,忘恩负义,贪 财告密,并带领国王亲自进山捕获九色鹿. 此时九色鹿正在山林中安睡,九色鹿的好 友乌鸦在树上看到围猎队伍时,赶紧去唤 醒九色鹿.当九色鹿惊醒,举目四 望,已被 国王率领的猎队包围了.九色鹿大胆无畏, 面见国王,问道:是谁告诉我在这里 的? 国王手指溺水人.九色鹿一见 溺水人,气愤填膺,向国王陈诉了溺水人 的忘恩负义.国王听后,深为感动 ,谴责了 溺水人的不义行为即刻放九色鹿归山.并 下令全国:若有捕杀九色鹿者,诛连五族. 溺水人从此口中发臭,身生恶疮,人人厌 恶.王妃因没有达到私欲,悲愤而亡. 微妙比丘尼受难因缘 一个已出家的尼姑现身说法,向一群 刚出家不久的贵族妇人讲述了自己前世 有罪,今世报应,屡受苦难折磨,最后出家 为尼的经过. 微妙曾经是生长在一个高贵种姓的 婆罗门家中的美貌女子.成年后嫁给了一 个门当户对,又聪明多才的婆罗门青年. 当他们生过第一个孩子时,父母相继去世. 生第二个孩子,与丈夫同回娘家.在回家 路上,半途产子,血腥味召来毒蛇,咬死了 丈夫.微妙悲痛难忍,身背大孩子,怀抱婴 儿向前行.河水猛涨,挡住去路.微妙放大 孩子在河边,抱婴儿过河.放下婴儿来背 大孩子时,孩子自扑水中被河水冲走.回 头又去看婴儿时,已被狼食.微妙失去孩 子,悲痛欲绝,无奈孤身投奔娘家.娘家失 火,全家被烧死,无一生还.微妙不得已改 嫁一无业酒徒.一夜酒徒酗酒回家,微妙 因刚生产不能前去开门.酒徒破门而入, 撕打微妙,并生煎刚生婴儿逼迫共食.微 妙不堪忍受虐待,被迫出逃.在路中墓园 边歇息遇到一为新丧妻子上坟的长者子. 微妙感其情诚,与长者子结夫妻.新婚七 ,丈夫暴病而死,微妙被活埋殉葬.盗墓贼半夜来掘墓,微妙没死获救.贼头子见 微妙美貌强迫为妻,不久盗墓贼犯案,判 为死罪.按国法民俗,微妙再次殉葬.不幸 半夜野狼来挖新坟,微妙再次还生.历经 劫难,微妙不知怎么活下去,去找佛祖释 迦牟尼.佛祖为微妙受戒,收为弟子,并向 微妙讲述了前世因缘:你的前世曾是一个 富贵长大夫人. 因大夫人不生儿子,又娶 了小妻,小妻年轻美貌长者宠爱.不久生 一男儿大夫人嫉妒,害怕小妻儿子长大后, 继承家业,因而心生恶念,用铁针刺入婴 儿脑门婴儿不几天死去.小妻怀疑是大夫 人所为,前去质问大夫人发誓: 若 杀你子,使我生生世世,夫为蛇杀所生之 子,水漂狼食,自啖其子,自见生埋,父母大 小,失火而死.... 你现世改嫁三次, 活埋两次,就是你前世所发咒誓的全部报 五百强盗成佛因缘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印度古代摩伽陀国边境上有五百个 结为一伙的强盗,拦路抢劫,枉杀无辜,断 绝了与他国的道路.国王派遣大军征剿, 强盗战败被俘.国王严加酷刑:割鼻削耳, 挖去双眼,放逐山林.强盗在山林中, 悲哀 恸哭,其声传到佛说法处.佛祖怜悯,施法 度救,以神通力,吹卷雪山香药,使五百强 盗眼睛复明,身体康复.并现身说法使五 百强盗皈依佛门,剃度出家,隐居山林,参 禅入定,最后修成五百罗汉. 古印度满富城奉行六道的巨富长者满财,经过多方寻求,多次周折,终于为自 己的小儿子,找下了知友王舍城奉信佛教 的巨富长者善给的女儿须摩提汉译善 意.须摩提美貌非凡 ,姿容娇艳倾国倾城 之美,但也和父母一样,从小奉信佛教,崇 敬佛法三宝.满财长者把须摩提女接到家 中后,按照国法民俗宴请六千个外道师门 徙这些外道师门徒赴宴 时,赤身裸体, 丑陋粗野,吃酗酒,不知礼法.须摩提女拒 不出 门接待外 道宾客引起了客人的诽 议和不满,得罪了公婆丈夫闭门高卧,谁 都不见.满财长者为此十分愁闷.恰好一 位得道高士来访,满财长者就把此事 这位高士说.高士听后,十分吃惊,你为我们娶来佛门弟子,只要你奉信佛教,请佛 来这里说法,你就办成了一件大事,你的 媳妇就敬奉你了.满财长者听从好友的劝 提女请其尊师释迦牟尼前来赴斋说法,果然须摩提女盛装打扮,登上 高楼,焚香请佛.香烟飘到佛处,佛知须摩 提女的诚意,便同弟子们各显神通,从空 飞达满财长者家赴斋说.外道六师看到佛 门弟子的神通威力,无不惊叹,全部皈依 佛门,满财长者全家都做了佛门弟子. 篇二:敦煌壁画讲述传奇故事 敦煌壁画讲述传奇故事(组图) 敦煌的佛传故事壁画是我国早期连 环画的鼻祖,它是描述释迦牟尼成长出 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盘等传 记性神话的叙事性连环画。这些壁画往 往场面宏大复杂,内容丰富细致,叙事 妙趣横生,人物细腻生动,色彩绚丽多 姿,用高度概括的艺术画面阐述朴素的 惩恶扬善思想,从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 的瑰宝。敦煌早期佛传壁画多以单幅为 主,具有强烈的西域格调和浓郁的装饰 意味,隋唐后多为巨幅连环画形式,将 不同时空人物故事组合在一起,按情节 突出主要人物,叙事更加妙趣横生。 是敦煌故事壁画中最具装饰美感的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入胎出生以及克服 艰难寻求真谛的两个神话传说。《乘象入 胎》壁画,描绘其母摩耶夫人梦见一位 菩萨乘白象而有身孕的画面:古代印度 波罗奈国,疆域辽阔,兵强马壮。国王 净饭王,年老无子。一日,国王的夫人 摩耶在睡梦中梦见天空中有一人坐乘白 象,周围大放光明,普照天下,并有天 人散花奏乐,由空中飞下,之后便消失 得无影无踪。夫人从梦中惊醒,告之净 饭王,国王不知此梦是否吉祥,便请相 师占梦,相师说:“此梦预示圣神已来府 降胎。太子以后,在家当为转轮圣王, 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方。”表示能 仁(或护明)菩萨化乘白象,投入摩耶 夫人胎中。乘象入胎是佛传故事中最流 行的题材之一,在壁画中多有表现。 《夜半逾城》壁画的故事情节生动: 释迦牟尼 涅盘图太子在出外游观后更 欲出家。太子二十九岁那年的四月七日 夜里,太子决心离世出家,急命马夫车 匿为他备马,白马不忍太子离去,前后 跳踏,不愿让太子接近,太子扶拍马背, 口说颂偈,才得以上马。骑上白马,离 宫而去。此时国中人均昏睡不醒,为了 不使马蹄踏地时发出声响,天神托起马 蹄,腾空而起。行至城门,在诸天的帮 助下城门无声而开,太子乘犍陟马逾城 而出,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活。这一故 事是莫高窟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 早期画面构图简单仅绘出太子骑白马一 情节,之后情节及画面有了进一步的丰 举哀图《涅盘图》是敦煌故事壁画的重要 内容,涅盘指灭尽烦恼解脱生死。早期 《涅盘图》用色简捷,笔触强烈,人物 分布排列简单。隋以后,《涅盘图》形成 规模较大的独立涅磐经变故事,强化叙 事情节,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整个 画面趋于写实。除《涅盘图》外,还有 表现各国哀悼释迦牟尼涅盘的故事壁 画,如第158 窟中的《举哀图》,画工们 用线描方式准确把握各国人物形象特 征,不仅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时各国的 人情风貌,还以写实方式准确记录不同 的哀悼习俗,是十分珍贵的民俗画史和 历史人文艺术史资料。画面中人物完全 写实,嚎啕悲泣和捶胸顿足等情态被刻 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第158 窟的涅盘像。长16 米,枕右手侧 身而卧,比例度,姿态自然,似睡非睡, 心境恬静;出神入化地刻画出释迦牟尼 涅盘时安详自信、泰然而往的形象。与 四周充满哀悼的壁画人物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这些佛的弟子们和各国王子们中 间,修行功德圆满,果位很高的神态自 然,心境平静,而果位不高的尚未脱离 尘俗情思,以为佛陀真的死了,就嚎啕 大哭,击头捶胸,切鼻、割耳、穿胸、 刺腹,痛不欲生,表现了世俗的柔子之 情。佛床下还有奏乐跳舞、翻筋斗者, 他们都是佛的反对派,以为佛是真的死 了。当然,佛教徒不是真的表现他们高 兴,而是讽刺他们愚昧无知。这尊优美 的巨型卧佛,体现了佛教只有美的身体, 才能主载美的心灵。 九色鹿本生故事 《九色鹿》被确认是中国最早的连 环画。这组故事壁画人物众多,构图紧 凑独特,特别注重人物内心活动和面部 表情刻画。该壁画通过描述古印度恒河 边一只善良的九色鹿救一溺水人却被出 卖的过程,讲释了迦牟尼前世“轮回” 的故事,该连环画构图别具匠心,共有8 个情节,画工却把故事高潮安排在中央, 引导人们在读画时最大限度地关注情 节。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美丽的鹿, 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种不同的颜色组成, 姿态健美,动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 恒河里奋力救起一个失足溺水者,当溺 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 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来作为回报。溺水 者满口答应,谢恩而去。 豪华的宫殿里,王后梦见美丽的九 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 用鹿角做佛柄。在王后一再的恳求下, 国王爱妻心切,最终答应了她昭告天下 寻找九色鹿。重金悬赏之下,那个溺水 者禁不住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给国王 和他的军队带路去猎杀九色鹿。九色鹿 虽有好友乌鸦的报信,终还是没有来得 及避开。当它见到那个溺水者时,悲愤 的眼泪流下了眼角。它用人语向国王说 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 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而那个溺水 者因为自食其言,顿时浑身长疮,满口 腥臭。 《佛说九色鹿经》最后说道:“是时 调达与我世世有怨。阿难有至意得道。”将故事中的角色和释迦牟尼身边的人联 系起来,更将他们前世的因缘一并理清。 《化城喻品》《强盗成佛》追求扬善惩恶 思想 五百强盗成佛 敦煌故事壁画另一个特点,就是追 求朴素的惩恶扬善理想。其中,《化城喻 品》壁画和《强盗成佛》壁画是其中的 典型。《化城喻品》壁画描绘了一群人取 宝时,因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心生畏惧 不愿前行时,佛陀幻化出一座城池让大 家休憩的故事。画面中山水以线描勾勒, 以青绿重色晕染,树木勾勒笔法严谨, 体现出唐代李思训一派青绿山水的原 貌。从敦煌壁画中保存下来的这些山水 画,是宋代以后逐渐被人遗忘了的青绿 山水真迹,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强盗 成佛》壁画则描绘了五百强盗作乱却最 终皈依佛门的故事。从前,在古印度南 部,有个侨萨罗王国。国中出了五百个 强盗,占山扎寨,拦路抢劫,打家劫舍, 杀人放火,无恶不做,商客游人和地方 百姓深受其害。地方官员多次用兵,终 不获胜。只好报知国王,国王派精兵良 将前来征剿,经过激烈的战斗,五百强 盗战败全部当了俘虏。国王决定,对人 们恨之人骨的五百强盗处以酷刑。这天, 刑场戒备森严,杀气腾腾。兵士手持尖 刀将赤身裸体、披头散发、捆在刑柱上 的强盗双眼全部挖掉,有的还割掉鼻子、 耳朵,然后放逐到荒无人迹的深山老林 中。这座山谷林木葱笼,狼嗥虎啸,阴 森恐惧,衣食无着。强盗们悲愤欲绝, 撕心裂肺地绝望地嚎叫着。凄惨的呼叫 声传遍四野,也传进了释迦牟尼佛的耳 朵。知道这是五百强盗在生死线上挣扎 呼救,便用神力送来了香山妙药,吹进 了五百强盗的眼眶。霎时,个个双眼重 又见到光明。释迦牟尼亲临山谷,给五 百强盗讲经说法:“正是你们以前作恶多 端,才有今天的苦难。只要洗心革面, 弃恶从善,皈依沸门,就能赎清罪孽, 修成正果,脱离苦海,进入极乐世界。” 众强盗听了佛的教诲俯首悔过,口称尊 师,成了佛门弟子。从此,山谷中的森 林被称作“得眼林”。很多年后,当年的 五百强盗终于修成正果,成为五百罗汉。 此图采用中国传统的横卷式连环画构 图,按情节先后顺序将故事组织在完整 的空间环境中。画面构图严谨,结构紧 凑,情节连贯,情景交融。图中作战与 施刑场面气氛紧张,而皈依和参禅场景 却相当宁静,对比鲜明。整组故事由建 筑物和山石树木进行分隔和连接,使故 事完整展现在自然之中。画面上部均有 飞天舞动,与下部自然场景形成对比, 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美感。 佛成道之前的修行事迹,称为“本生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北魏) 北壁的壁画中,用绘画的形式描述了尸 毗王“割肉救鸽”的事迹,只画了割肉 和过秤两 个情节,属莫高窟最早的连环故事 画之一。 早在释迦牟尼佛的前身,为尸毗王 时,慈悲仁厚,广行菩萨道,唯求作佛。 道心,就相约化成老鹰和鸽子,演出猎食逃命记。鸽子躲入国王臂弯,老鹰疾 飞猛追前来;国王表明救护一切众生的 决心,老鹰抱怨道:“您渡一切众生,难 道我不在一切众生之内吗?为何唯独不 受您的悲悯而抢夺我的食物?”国王说: “我曾发愿,若有众生前来投奔归附, 必当保护。你需要什么食物?尽管说, 我也一定满你的愿。”老鹰毫不客气,直 索“新杀热肉”国王深思,“这就难了, 不杀生,如何取得呢?想我这身躯,老 病死之后,转瞬间即腐败臭烂,既然老 鹰要,就布施给它吧!”于是国王唤人拿 刀,自己割下大腿肉给老鹰。不料老鹰 竟然还要求:“我要你肉的重量与鸽子相 当,斤两可别骗我呀”国王又命左右拿 来天平,让鸽子停在一端、另一端摆国 王割下的身肉。奇怪的是,此时鸽子重 量急遽增加,国王身肉相对变轻。全身 肉几乎割完了,还是小鸽子重。 国王菩萨决心舍尽全身,以求与鸽 子等重,于是奋力挣扎要爬上天平。鲜 血淋漓、颤抖摇晃的身躯,连老鹰看了 也不忍。“大王,您这是何苦?鸽子还我 就得了。”国王坚持悲愿,以手攀爬秤子, 不料一使力,肉尽筋断,失控摔跌在地, 却再度起身上秤。其心坚定无悔,感得 大地震动、枯树生华,天降香雨、天女 歌赞此菩萨必当成佛。国王便作誓愿, “我割肉血流,不嗔不恼,一心不闷以 求佛道者,我身当即平复如故。”霎时, 身体恢复完好如初。人天见之,皆大悲 喜。释迦牟尼佛于是圆满布施波罗密。 原来,白鸽是帝释天变的,老鹰是毗首 翔摩变的。他们用这种方法来考验尸毗 王对佛、对普度众生的坚定至诚。 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佛陀曾向弟子开示累世修菩萨行的 事迹,在众人的恭敬虔诚中,佛陀以手 轻触大地,显现六种震动之瑞相,一座 七宝佛塔从地涌出。弟子阿难开启塔门, 见一七宝函,其内雪白舍利无数。佛陀 观见,随即赞颂曰:“菩萨殊胜功德,是 勤修六度行。故勇猛求菩提,持大舍心 无倦。”佛陀教导比丘们,应该顶礼此舍 利!因为舍利是无上戒定慧所修而成, 继而宣说这则“萨埵太子舍身饲虎”的 故事,揭示前身修行菩萨道乃至成佛的 精进,而这则故事在敦煌莫高窟二五四 窟(北魏)南壁中以本生故事画的形式 向人们展示出来。 久远以前,有位国王名号大车,他 有三位王子,其中小王子名曰摩诃萨埵。 一天,三位王子游赏山野谷地,来到一 处竹林。见一母虎新产七子,看似多日 未进食,奄奄一息。大王子说:“七只幼 虎缠身,母老虎无暇觅食,最后饿坏了, 一定是把幼虎给吃了。”二太子附和道: “可怜啊!这些老虎势必无法活命,我 有什么能力帮助它们呢?” 篇三:敦煌壁画讲述传奇故事 敦煌壁画讲述传奇故事(组图) 敦煌的佛传故事壁画是我国早期连 环画的鼻祖,它是描述释迦牟尼成长出 家、苦修悟道、降魔成佛以及涅盘等传 记性神话的叙事性连环画。这些壁画往 往场面宏大复杂,内容丰富细致,叙事 妙趣横生,人物细腻生动,色彩绚丽多 姿,用高度概括的艺术画面阐述朴素的 惩恶扬善思想,从而成为世界艺术史上 的瑰宝。敦煌早期佛传壁画多以单幅为 主,具有强烈的西域格调和浓郁的装饰 意味,隋唐后多为巨幅连环画形式,将 不同时空人物故事组合在一起,按情节 突出主要人物,叙事更加妙趣横生。 是敦煌故事壁画中最具装饰美感的作品,描绘了释迦牟尼入胎出生 以及克服艰难寻求真谛的两个神话传 说。《乘象入胎》壁画,描绘其母摩耶夫 人梦见一位菩萨乘白象而有身孕的画 面:古代印度波罗奈国,疆域辽阔,兵 强马壮。国王净饭王,年老无子。一日, 国王的夫人摩耶在睡梦中梦见天空中有 一人坐乘白象,周围大放光明,普照天 下,并有天人散花奏乐,由空中飞下, 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夫人从梦中惊 醒,告之净饭王,国王不知此梦是否吉 祥,便请相师占梦,相师说:“此梦预示 圣神已来府降胎。太子以后,在家当为 转轮圣王,出家学道当得作佛,度脱十 方。”表示能仁(或护明)菩萨化乘白象, 投入摩耶夫人胎中。乘象入胎是佛传故 事中最流行的题材之一,在壁画中多有 表现。 《夜半逾城》壁画的故事情节生动: 释迦牟尼 涅盘图太子在出外游观后更 欲出家。太子二十九岁那年的四月七日 夜里,太子决心离世出家,急命马夫车 匿为他备马,白马不忍太子离去,前后 跳踏,不愿让太子接近,太子扶拍马背, 口说颂偈,才得以上马。骑上白马,离 宫而去。此时国中人均昏睡不醒,为了 不使马蹄踏地时发出声响,天神托起马 蹄,腾空而起。行至城门,在诸天的帮 助下城门无声而开,太子乘犍陟马逾城 而出,开始了漫长的苦行生活。这一故 事是莫高窟佛传故事中最流行的题材, 早期画面构图简单仅绘出太子骑白马一 情节,之后情节及画面有了进一步的丰 举哀图《涅盘图》是敦煌故事壁画的重要 内容,涅盘指灭尽烦恼解脱生死。早期 《涅盘图》用色简捷,笔触强烈,人物 分布排列简单。隋以后,《涅盘图》形成 规模较大的独立涅磐经变故事,强化叙 事情节,突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整个 画面趋于写实。除《涅盘图》外,还有 表现各国哀悼释迦牟尼涅盘的故事壁 画,如第158 窟中的《举哀图》,画工们 用线描方式准确把握各国人物形象特 征,不仅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时各国的 人情风貌,还以写实方式准确记录不同 的哀悼习俗,是十分珍贵的民俗画史和 历史人文艺术史资料。画面中人物完全 写实,嚎啕悲泣和捶胸顿足等情态被刻 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 第158 窟的涅盘像。长16 米,枕右手侧 身而卧,比例度,姿态自然,似睡非睡, 心境恬静;出神入化地刻画出释迦牟尼 涅盘时安详自信、泰然而往的形象。与 四周充满哀悼的壁画人物形成了鲜明的 对比。这些佛的弟子们和各国王子们中 间,修行功德圆满,果位很高的神态自 然,心境平静,而果位不高的尚未脱离 尘俗情思,以为佛陀真的死了,就嚎啕 大哭,击头捶胸,切鼻、割耳、穿胸、 刺腹,痛不欲生,表现了世俗的柔子之 情。佛床下还有奏乐跳舞、翻筋斗者, 他们都是佛的反对派,以为佛是真的死 了。当然,佛教徒不是真的表现他们高 兴,而是讽刺他们愚昧无知。这尊优美 的巨型卧佛,体现了佛教只有美的身体, 才能主载美的心灵。 九色鹿本生故事 《九色鹿》被确认是中国最早的连 环画。这组故事壁画人物众多,构图紧 凑独特,特别注重人物内心活动和面部 表情刻画。该壁画通过描述古印度恒河 边一只善良的九色鹿救一溺水人却被出 卖的过程,讲释了迦牟尼前世“轮回” 的故事,该连环画构图别具匠心,共有8 个情节,画工却把故事高潮安排在中央, 引导人们在读画时最大限度地关注情 节。古印度恒河边,有一只美丽的鹿, 她身上的毛色由九种不同的颜色组成, 姿态健美,动人心魄。一天,九色鹿在 恒河里奋力救起一个失足溺水者,当溺 水者要报答它时,九色鹿只是要求他保 守见过自己这个秘密来作为回报。溺水 者满口答应,谢恩而去。 豪华的宫殿里,王后梦见美丽的九 色鹿,她一心想用多彩的鹿皮做褥子, 用鹿角做佛柄。在王后一再的恳求下, 国王爱妻心切,最终答应了她昭告天下 寻找九色鹿。重金悬赏之下,那个溺水 者禁不住向国王透露了秘密,并给国王 和他的军队带路去猎杀九色鹿。九色鹿 虽有好友乌鸦的报信,终还是没有来得 及避开。当它见到那个溺水者时,悲愤 的眼泪流下了眼角。它用人语向国王说 明了一切,被感动的国王从此下令不许 任何人伤害、捕捉九色鹿。而那个溺水 者因为自食其言,顿时浑身长疮,满口 腥臭。 《佛说九色鹿经》最后说道:“是时 调达与我世世有怨。阿难有至意得道。”将故事中的角色和释迦牟尼身边的人联 系起来,更将他们前世的因缘一并理清。 《化城喻品》《强盗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

敦煌莫高窟传说故事

国王,故事,壁画,九色鹿,太子,涅盘,释迦牟尼,人物,情节,强盗,成佛,敦煌,老鹰,佛陀,恒河,夫人,画面,菩萨,连环画,九色,写实,古印度,财长,鸽子,敦煌莫高窟,因缘,长者,化城,敦煌壁画,须摩提

2020-09-14 #故事会

敦煌莫高窟传说小故事灵异古怪

敦煌莫高窟传说小故事灵异古怪

张骞,国王,匈奴,老鹰,敦煌莫高窟,鸽子,太子,西域,大月氏,尸毗王,传说故事,一切众生,佛陀,割肉,强盗,成佛,王子,老虎,菩萨,舍身饲虎,事迹,乌孙,故事,摩诃,舍利,释迦牟尼,长安,小太子,甘父,一带

2020-08-07 #故事会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九色鹿,弄蛇人,九色,国王,释迦牟尼,壁画,本生,故事,波斯商人,净饭王,滩上,莫高窟,为题,作品,佛教,传说,人世,地位,创始者,儿子,前生,利箭,包围圈,古国,小国,奇遇,很苦,布告,戈壁,恶人

2020-06-25 #故事大全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敦煌莫高窟的故事。

九色鹿,弄蛇人,九色,国王,释迦牟尼,壁画,本生,故事,波斯商人,净饭王,滩上,莫高窟,为题,作品,佛教,传说,人世,地位,创始者,儿子,前生,利箭,包围圈,古国,小国,奇遇,很苦,布告,戈壁,恶人

2020-08-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党妹还原敦煌飞天:重温敦煌壁画 再现莫高窟名片

党妹还原敦煌飞天:重温敦煌壁画 再现莫高窟名片

飞天,壁画,敦煌,敦煌飞天,文化,飞仙,敦煌壁画,后人,朝代,瑰宝,艺术,西域,有的人,源网络,鼎盛时期,太清,人和,中国味道,千年文化,名字,代表,世界,上半身,乐器,人物,公元,佛教,代表作品,价值,典范

2009-09-21 #经典故事

又见敦煌:来敦煌莫高窟不得不看的表演

又见敦煌:来敦煌莫高窟不得不看的表演

敦煌,莫高窟,剧场,石窟,雕塑,王道士,表演,剧本,历史,时候,观众,雕像,中国,中心,墙壁,故事,联盟,舞台,另一个,墙壁上,实景演出,余秋雨,内内,多热,张议潮,索靖,工作人员,爱旅游,旅游局,一滴水

2020-06-16 #经典故事

敦煌迷鹿探秘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九色鹿背后的故事

敦煌迷鹿探秘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九色鹿背后的故事

播放器,下拉,客户端,向右转,炫彩,画面,进行中,向左转,视觉盛宴,画面尺寸

2020-08-07 #短篇故事

敦煌: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带你领略敦煌的千年文化

敦煌:鸣沙山 月牙泉 莫高窟 带你领略敦煌的千年文化

敦煌,壁画,月牙泉,鸣沙山,洞窟,都会,人们,人类,大漠,故事,沙漠,生命,莫高窟,韵味,飞天,是如此,沙漠里,塞北,张壁,沙中,边露,声音,世界,中华民族,世间,代名词,仙女,内心深处,历史,吹散

2007-10-1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