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催泪红包”故事入住市档案馆

时间:2020-06-27

昨天在医院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32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除夕夜发生在市妇女儿童医院的 “催泪红包”暖心故事感动了很多人,经过青岛早报连续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昨天,青岛市档案馆表示,他们将全面收藏 “催泪红包”的故事,把这段在青岛乃至全国传为佳话的历史资料永久保留,并且追踪记录此事的发展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将这些资料用于展览,宣传城市文明,传播社会正能量。对此,市妇女儿童医院表示将于近期整理好相关资料送到市档案馆,另外,他们希望将10个“催泪红包”实物留下,作为将要建设的院史纪念馆的第一份藏品。 市档案馆: 将收藏“催泪红包”故事 "催泪红包"故事的出现,反映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彰显了青岛社会的正能量,是体现我们文明城市、和谐社会的又一个具体案例。”昨天,青岛市档案局副局长韩晓麟告诉青岛早报记者,青岛市档案馆作为记录和保存青岛城市发展历程的公共机构,有义务收集保存反映城市正能量的典型,为岛城精神文明建设留存永久记忆。 韩晓麟说,从2月20日青岛早报开始报道“催泪红包”故事后,他们就开始关注这个故事的进展,觉得这件事非常感人,一个医患关系的小故事,反映了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进步。大家认为,这是医患关系进步的一个开始,也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可能以后在我市会有更多的类似“催泪红包”的故事发生,所以,发生在市妇女儿童医院的这个故事也可以说是“医患和谐”历史的开始,有很大的意义。 “我们希望全面记录这一感人事件,除了相关的媒体报道,也将通过主动联系参与报道的记者、市妇儿医院医护人员和 “最美女患者”,全面收集有关的档案资料。”韩晓麟说,类似的事件收藏中,市档案馆也曾主动收集过“微尘”的档案资料。 将办展览宣传城市文明 韩晓麟介绍,“催泪红包”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进入市档案馆后,工作人员将进行整理编目,归类档案类别,予以长久保存,并进行数字化存档,将这些资料进行数字化备份,一方面便于更长久保留,另一方面也便于检索。 "催泪红包"的故事进入市档案馆后,并不是在这里"长眠",除了可以检索到,在适当的时候还将用于相关展览,进一步宣传城市文明,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档案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韩晓麟告诉青岛早报记者,市档案馆会定期举办各种主题的展览,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都将在展览中和市民“面对面”,如“微尘”等记录青岛城市文明的历史资料就曾多次在市档案馆展览中心策划的主题展览中出现。 除了现阶段的 “催泪红包”故事和资料,市档案馆以后还将不断收集有关“催泪红包”故事的进展情况,一些延伸的事件等都将陆续收录到目录下,留下最完整的资料档案。 医院反映: “催泪红包”将成院史馆藏品 市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积极配合市档案馆收集“催泪红包”相关的资料,把最完整的一手资料留在青岛的城市记忆里。“我们希望将这10个"催泪红包"实物暂时留在医院,作为我们将建设的院史纪念馆第一份藏品,因为这10个红包对我们医院来说太珍贵了。”市妇女儿童医院负责人昨晚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希望将这些资料整理好后在医院里传承下去,作为新入职医护人员的教材,指引员工更加积极主动为患者提供暖心的服务。 市妇儿医院宣传科目前也在筹划制作一面 “催泪红包”故事的宣传墙,将完整收录这个故事以及青岛早报等媒体的报道。“我们计划首先放在急诊科的走廊里,为护士们加油鼓劲,更加热心为患者服务;患者看到能理解我们护士的忙碌,减少对护士们的误解。”市妇儿医院宣传科负责人说,预计下周能完成这项工作。 计划每人和“催泪红包”合个影“发生在我们这里的感人故事,这些红包作为其中的"主角"见证了全过程,要从急诊科拿走,我们还真有些不舍得。但这个故事被市档案馆和院史纪念馆收藏的意义更大,也能保存得更好。”市妇女儿童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宋军说,在她们急诊科护士的眼里,这是第一次收到患者这么真切的祝福,科里同事看见这些红包就感觉特别温暖。 “我们同事也都保存了这些红包的照片以及青岛早报近段时间来的连续报道,以后急诊科每来一名新护士,大家都会讲这个故事给新同事听的。”宋军告诉记者,虽然才过去1个多月,但红包上圆珠笔的字迹已经稍有褪色,如果没有很好的保存措施,可能再过几年,上面的字迹就会完全褪掉了,放在院史纪念馆里保存,可能是更好的方式,让这些满含祝福的字迹永远不褪色。 宋军说,将这10个红包和一个封皮送走之前,她们计划所有护士都轮流和这些红包合个影,每人珍藏一份美好的记忆,工作中受委屈的时候拿出来可以温暖一下自己的心,即使退休后也能拿出来讲给后人们听,这是患者对她们最好的赞扬。 延伸“微尘”故事曾被收入市档案馆 记者了解到,早在2005年,市档案馆就接收了市红十字会提供的微尘标志、徽章及相关资料,这是建国以来该馆第一次整体收藏一项公益活动的资料,并决定追踪收藏后出现的一切有关 “微尘”的资料,不断记录这个城市的文明足迹,为创建和谐社会增添亮丽风景。 2009年,市档案馆又接收了“微尘”捐款凭证档案,将红十字会记录的 “微尘”捐款的会计凭证接收进馆,作为我市珍贵的精神财富永久保存。当时的资料中包括“微尘”在2003年捐款的会计凭证,比“微尘”现象引起社会关注提早了1年,对系统、准确地记录“微尘”爱心行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后,市档案馆还在“小康之路·百姓生活的十大变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纪念青岛解放60周年大型展览”中,系统展示了馆藏有关“微尘”的档案资料。 “我们收录的"微尘"资料非常全面,其中也包括了"微尘"原型人物的相关资料,但根据当事人意愿,这部分涉及个人隐私的资料不会公开,将作为历史记忆珍藏。”市档案馆工作人员介绍,如这次“催泪红包”故事中的“最美女患者”的相关资料,他们也希望尽量收集到,作为不公开资料珍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催泪红包”故事入住市档案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记录防控疫情历史 市档案馆征集 战“疫”档案

记录防控疫情历史 市档案馆征集 战“疫”档案

档案资料,防控,疫情,工作,扬州,实物,市档案馆,先进事迹,扬州市,档案馆,日记,照片,电子邮箱,征集,医务工作者,侍琴,宋神,姜涛,彭伟,工作人员,一线,个人简介,书画家,书画作品,作家,党员干部,历史,协力,力量,图片

2014-08-19 #短篇故事

和谐医患十大感人事迹出炉

和谐医患十大感人事迹出炉

患者 医护人员 红包 崔延平 姜珍 医患 护士 病人 青岛 催泪 孩子 周兆山 艾滋病患者 家属 医生 微信 手机 热血 私家车 精神 张秋生 杜冷丁 杜安 青岛早报 感人故事 抢救病人 精神类疾病 给他们 市中心医院 市立医院

2020-04-28 #故事会

红色故事一讲就是十多年组图

红色故事一讲就是十多年组图

党史,纪念馆,服务,谭玉玲,参观者,群众,文明,教育,工作,青岛,讲解员,四个一,团队,党员,故事,阵地,宋红,参观学习,催泪,任务,基层,服务水平,省市,红包,资料,青岛市,活动,中共,为大家,医护人员

2009-07-31 #故事会在线阅读

红色故事一讲就是十多年组图

红色故事一讲就是十多年组图

党史,纪念馆,服务,谭玉玲,参观者,群众,文明,教育,工作,青岛,讲解员,四个一,团队,党员,故事,阵地,宋红,参观学习,催泪,任务,基层,服务水平,省市,红包,资料,青岛市,活动,中共,为大家,医护人员

2011-10-26 #故事大全

关于过新年的幼儿故事红包

关于过新年的幼儿故事红包

红包,故事,新年红包,儿童画,习俗,过年红包,长辈,大班,压岁钱,儿童,大全,小孩,时候,日记,教育,儿童故事,孩子们,收红包,过新年,专题,专区,孝心,孩子,幼儿,知识,礼仪,节日,语文,设计,更多关于

2020-06-22 #故事阅读

关于过新年的幼儿故事红包

关于过新年的幼儿故事红包

红包,故事,新年红包,儿童画,习俗,过年红包,长辈,大班,压岁钱,儿童,大全,小孩,时候,日记,教育,儿童故事,孩子们,收红包,过新年,专题,专区,孝心,孩子,幼儿,知识,礼仪,节日,语文,设计,更多关于

2020-09-06 #经典故事

春节为什么要给红包 春节给红包的来历起源故事

春节为什么要给红包 春节给红包的来历起源故事

孩子,压岁钱,红纸,红包,铜钱,老人,害孩子,利市,小礼,有一种,给孩子,压岁,包裹,中国,人们,利是,民间,恶鬼,妖魔,夫妻俩,年岁,岁数,封套,年三十,晚辈,民国,枕边,礼金,灯火,粤语

2020-09-06 #长篇故事

“开春大红包”重磅来袭!人人有份!让你红包收到手软~

“开春大红包”重磅来袭!人人有份!让你红包收到手软~

故事,或许是,征集,红包,齐鲁晚报,齐鲁,我们一起,作品,全家,孩子,字数,文字,视频,老照片,作品中,点击量,得大,小红包,意外惊喜,从头到脚,一身,一等奖,三等奖,二等奖,优秀作品,基层,农历,喜气,图文,大年

2016-07-24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