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他来大汉讲十八洞村的故事 感动了家乡的“扶贫司令”

时间:2020-07-01

湘西自治洲原州委书记彭对喜、扶贫司令彭楚政将军、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以及来自大汉集团各支部的党员们等出席了活动

提示:本文共有 140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 分钟。

2020年9月4日,大汉集团党委开展特邀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主任、原十八洞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获得者龙秀林同志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准扶贫”主题党课。

湘西自治洲原州委书记彭对喜、“扶贫司令”彭楚政将军、大汉集团董事长傅胜龙以及来自大汉集团各支部的党员们等出席了活动。

“三沟两岔三旮旯,红薯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

这首质朴的打油诗,引出了龙秀林在十八洞村,决战脱贫攻坚的一段往事......

湘西苗寨十八洞,是武陵山深处的一个乡旮旯,千百年来,苗家百姓为温饱劳碌,却依然贫困。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1600多元,人均耕地只有八分多,贫困人口超过一半。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花垣县十八洞村向全党国人民发起了精准扶贫动员令,龙秀林受县委任命,走马上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初到十八洞村,因为扶贫工作队既没有带资金,也没有带项目。乡亲们一片质疑:你们两手空空来,这个贫,该怎么扶?

甚至有光棍跑到扶贫工作队的汇报现场,大声嚷嚷要饭吃,要老婆。

面对村民的质疑,龙秀林咧嘴一笑:我也不是什么都没带,我带了一张嘴来,这张嘴一定能派上大用场。

龙秀林深知,光靠外力,解决不了十八洞村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只有“村民们换了脑子,心气儿足了”,才能带领他们走向致富路。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思想的学习,扶贫工作队在实践中开创了一个新名词:新闻扶贫。换言之,就是通过文化统一思想,再以政府产业推动,从而脱贫致富。

如何激发村民们拔穷根的干劲?龙秀林愁白了头发,他与扶贫工作队一家一家的做思想工作,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甚至,为了让那些穷的娶不着媳妇儿的老光棍燃起斗志,扶贫工作队连续举办四次相亲大会,让30多名光棍成功脱单。

村民们干劲起来了,在修路、农网改造、机耕道建设中纷纷出工出力,没有一个讲价钱的。

接着,扶贫工作队又带着乡亲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没有土地,他们就采用“飞地模式”租用外乡的土地种植猕猴桃;成立苗绣合作社,发展订单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红色旅游等等等等……

扶贫工作队用“一张好名片、一方好山水、一个好故事、一首好歌曲、一个好团队”的发展理念,把贫穷落后的十八洞村变成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村更古、人更美、情更浓”的新农村。

今天的十八洞依靠土地流转,发展起近4000亩猕猴桃产业园,年销售额接近700万元,新发展起的旅游产业每年引来游客近30万,全村实现旅游年收入超过300万元,十八洞村的山泉水也已销往全国各地,这项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带来至少50万元收益。2019年,十八洞村人均年收入接近13000元。

2019年10月1日,在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群众游行活动中,龙秀林代表十八洞站在“脱贫攻坚”方阵的彩车上,向党和人民递交了精准脱贫的漂亮答卷。

“什么叫精准扶贫?十八洞的答案很简单,投入有限、民力无穷、自力更生、建设家园,把“要我脱贫”变成“我要脱贫”的奋斗过程就叫精准扶贫。”龙秀林在党课现场的总结引发了全场掌声。

听完这堂党课,小编也是深有感触。扶贫并非简单的捐钱,像十八洞这种穷地方,我们国家用精准扶贫的方式,把路修好,自来水接好,电拉上,再组建好扶贫工作队扎根基层,因地制宜地扶持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产业,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近年来,关于中美制度之争愈演愈烈,孰优孰劣我们暂且不说,但十八洞村的扶贫故事,或许就是对其最好的诠释。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他来大汉讲十八洞村的故事 感动了家乡的“扶贫司令””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施康,三小,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记者,湘西,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苗寨,美食,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

2019-11-05 #故事阅读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湘西十八洞“三小施”:苗寨“网红”背后的故事

施林,十八洞,三小,施康,直播,生活,家乡,视频,杨华,湘西,记者,苗寨,工作,乡亲,帐号,村里,村居,蜂蜜,发展,变化,毕业后,短视频,英语老师,翻天覆地,人手,内容,年轻人,平台,想法,打卡

2015-11-13 #短篇故事

「图片故事」十八洞小学的新学期

「图片故事」十八洞小学的新学期

十八洞,陈泽,小学,新华社记者,教室,学生在,学生,无人机,睡午觉,老师,改造,测量,小学一年级,施蓉,杨韩,一起玩,和二,书声琅琅,下图,下课后,乒乓球,休息室,修葺一新,儿童读物,内容,双龙镇,午饭,学前班,和成,图书室

2009-04-11 #经典故事

图片故事:十八洞小学的新学期

图片故事:十八洞小学的新学期

十八洞,陈泽,小学,新华社记者,教室,学生在,学生,无人机,睡午觉,老师,改造,测量,小学一年级,施蓉,杨韩,一起玩,和二,书声琅琅,下图,下课后,乒乓球,休息室,修葺一新,儿童读物,内容,双龙镇,午饭,学前班,和成,图书室

2015-01-09 #长篇故事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图集:走进湘西脱贫村十八洞

十八洞,李峥,湖南省,村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记者,扶贫,游客,习近平,农家乐,总书记,村里,工作队,一家,家门口,精准,网店,老人,邮局,驻村,施俊,里山,马路边,和村,串儿,业务,中国青年报,主题,全村

2017-09-19 #故事大全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老百姓的故事|施俊:十八洞苗寨银行设在家

施俊,十八洞,企业,湘西,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农家乐,情况,村民,游客,贷款,银行,香味,扶贫,经营,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客户端,员工,存取款,导游,收入,村里,梨子,花垣县,茶园,银行卡,需求,了解企业,农业开发

2016-10-04 #长篇故事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

“十八洞酒”·我与湘西改革开放40年故事有奖征集

湘西自治州,州委,湘西,十八洞,作家,价值,奖金,故事,湘西州,证书,频道,新湖,活动,华声在线,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广播电视台,湖南日报社,酒业,主席,分公司,作品,分社,南湘,州政府,文章,有限公司,变化,改革,营销,中心主任

2020-05-26 #经典故事

犟老头成为了“带头户”——— “十八洞扶贫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犟老头成为了“带头户”——— “十八洞扶贫故事”系列报道之三

十八洞,村民,思想,扶贫,补偿,村里,机耕道,老百姓,龙秀,工作队,产业,协议,土地,田地,犟脾气,猕猴桃,苗寨,进村,建设,做工作,村民们,个人,一家,塑料袋,农田,精神,花垣县,老汉,道路,风波

2020-09-1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