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延安市: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

时间:2020-07-01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曾经苍凉的土地上,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把刻骨铭心的记忆留在这里,把可歌可泣的往事留在这里,把一曲曲旷世凯歌留在这里。这些记忆,这些往事,这些歌声徜徉于历史的怀抱,穿越在时光的隧道,共同歌颂着不朽的延安精神。在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在延安精神的感召下,伴随着难忘的旋律,踏上了追寻历史的征程,去寻访延安革命岁月中那些难忘的歌谣……

一部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

重温红色经典,传承延安精神。每当歌声响起,那飘荡着的优美旋律,呈现的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岁月,讲述的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弘扬的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难忘的《抗大校歌》,曾激励着无数中华优秀儿女奔赴抗日前线;难忘的《黄河大合唱》,将抗战的强音、民族的心声唱响神州大地;难忘的《延安颂》,让千百万爱国青年的心与革命圣地延安紧紧相连;难忘的《拥军花鼓》,将陕甘宁边区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难忘的《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对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的时代背景和革命前途做了忠实再现。

延安市远程中心从陕北红歌中遴选出20多首延安时期的经典歌谣,从2014年6月开机拍摄,王家坪纪念馆、杨家岭、枣园、鲁迅艺术文学院、抗日军政大学和吴起县胜利山、志丹县红大旧址、子长县瓦窑堡会议旧址等地留下了我们应有的足迹。目前,已完成《抗大校歌》、《拥军花鼓》、《延安颂》、《黄河大合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5首红色歌谣纪录片的拍摄。

用朴素的语言、生动的细节来感染人,用真实和朴实来感动人。吴起县头道川的村民吴德福在回忆起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的情景,当讲到红军在10月天里还穿着破草鞋,裤管吊在半腿上,腿烂的像死人一样时,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来,泪水夺眶而出。摄制组用大特写镜头记录下了这一感人一幕。冼星海女儿洗妮娜对父亲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情景有这样的描述:延安的三月天气依然很冷,他(冼星海)感冒了,就拿着毛巾包在头上,带病坚持工作。他想把作品的音符都变成一颗颗射向敌人胸膛的子弹。所以,写作的速度非常快,也非常有激情。光未然(《黄河大合唱》词作者)看到他创作那么艰苦,就给他买了两斤白糖,我母亲看他那么熬夜辛苦,就用陕北的红枣给他熬了枣汤。所以人家说我父亲的《黄河大合唱》是白糖水、红枣汤融化成了激昂旋律。

这些难忘歌谣所传达的精神,是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奋勇前行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现阶段党员群众脚踏实地实现中国梦的宝贵财富。为此,市远程中心制作成光盘,下发到全市各级党组织,上传到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全市3650个终端站点的党员群众进行收看。同时,协调延安广播电视台、延安数字电视互动点播平台播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一条红色经典的创作新路

《红色经典》植根于得天独厚的延安红色文化,是对延安时期革命历史题材故事的再挖掘,致力于尊重和还原历史,适应于新时期党员干部党史、党性教育需求,是延安市远程中心在红色经典创作之路上的大胆探索,也是按照“党员教育规划”加强党员教育的一次有效实践。

《红色经典》运用了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不仅有效地弥补了历史影像资料的不足,而且使大家对历史发生的情景有“如临其境”之感,使故事更加生动、活泼。在制作《黄河大合唱》时,摄制组根据历史记述和相关纪念文章的描述,专门借来八路军服装,组织群众演员在宜川县壶口瀑布进行了情景再现,形象展示了词作者光未然先生目睹黄河雄浑壮观景象及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情景的震撼,为这首气势宏大的长歌史诗创作前提做了生动的背景铺垫。

《红色经典》以平民的视角、纪实的风格,通过大量的历史史料,故事见证者的讲述,用电视语言还原真实的历史细节。“我父亲看见毛主席还穿着单鞋,而且一只鞋上还开了个洞,后来我父亲和我妈妈就买了布面,给毛主席做了双棉鞋,送到毛主席在瓦窑堡的住地。毛主席一穿说陕北人手真巧,心也好,手也巧。”刘志丹女儿刘力贞讲述了毛主席在陕北窑洞里度过第一个冬天时的情景。

“哎――嗨――嗨,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吆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吆一杆杆枪,咱们的队伍势力壮。”这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开篇中,由吴起县当地歌手在“切尾巴” 战斗指挥部吴起县胜利山上现场演绎的歌曲。同样吸引眼球的还有,一组组年轻美丽的讲解员们在延安抗大旧址、志丹县和子长县的红大旧址前的室内室外的不同场景前,组合成不同的阵形齐声高唱《抗大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一次红色文化的抢救发掘

让红歌的作词者、作曲者的亲属和历史故事的见证者来亲述红歌诞生的背景,准确还原历史故事,正是一次对红色文化的抢救和发掘。摄制组先后采访了吕骥女儿吕英亮、安波之子刘嘉绥、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著名演唱家孟于、刘志丹女儿刘力贞等20多名亲历者和见证者。特别是2014年7月份采访完刘志丹之女刘力贞之后不久,老人家于11月3日因病去世。其他作词和作曲的后代亲属也都年逾古稀,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的见证人川道村的村民韩义周和吴德福等历史见证者也到耄耋之年。让历史亲历者的口述历史,抢救性采集影像资料,显得更加迫在眉睫。

此外,通过与当地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深入沟通,丰富了故事细节。志丹县红大旧址的讲解员告诉我们:1936年7月,红大随同党中央迁入志丹县前桥石崖洞时,办学条件异常艰苦。教师和学员用国民党散发的花花绿绿的、悬赏他们脑袋的传单印讲义、做笔记;没有教室,就把老百姓的羊圈清理出来,用石头砌了桌椅、锅底灰抹了黑板就开始了上课;而他们的宿舍和厨房则安置在废弃已久的破窑洞里。由于窑洞没有门窗,有几次,狼竟然跑进了窑洞。为此,学员们在睡觉前,将盆子和桌子堵在门口,狼一进来,就会掀翻这些东西,从而惊醒屋里的学员。有学员甚至在床头放了打狼棍,以防狼的袭击。就是在这样极端困难条件下,学员们依然满腔热情、如饥似渴地学习。所以,毛泽东在看望红大学员时所讲的“你们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你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在洞中修炼……”和埃德加?斯诺“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的感慨就不足为奇了。

一首经典的红歌反映着一个时代,也影响着几代人。红色经典旋律至今令人难忘,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对革命的敬仰,也使党员干部心灵深处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党性洗礼。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延安市: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延安市: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

延安市: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

历史,陕北,毛主席,延安,情景,红色经典,黄河大合唱,故事,红歌,中央红军,女儿,志丹县,见证者,刘力贞,吴起县,创作,革命,党员干部,学员,延安精神,抗大,摄制组,校歌,歌谣,父亲,细节,胜利,冼星海,刘志丹,吴德福

2020-08-12 #故事大全

「巾帼风采」延安市三八红旗手——郭妍

「巾帼风采」延安市三八红旗手——郭妍

延安,杨作材,郭妍,医院,平台,杨家岭,红色,传播,中央,延安精神,故事,资料,杨立,休息时间,内容,女性,女儿,形式,推送,文化,旧址,粉丝,组织,读者,金星,工作,革命,延安时期,建筑专家,新青年

2009-11-05 #经典故事

你们 就是英雄!——延安市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暨延安市援鄂抗疫医疗队 援鄂志

你们 就是英雄!——延安市纪念“五四”运动101周年暨延安市援鄂抗疫医疗队 援鄂志

武汉,延安,延安市,英雄,安塞,疫情,母亲,雷霆,代表,报告会,报告,延安精神,患者,故事,青年,卫健,韩彦,应急救援,延安大学,救援队,附属医院,一线,中心,事迹,先进事迹,人员,医务人员,力量,医疗队,大队

2020-03-08 #故事大全

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

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延安精神

历史,陕北,延安,情景,红色经典,吴起县,毛主席,黄河大合唱,故事,红歌,中央红军,女儿,志丹县,见证者,刘力贞,创作,革命,党员干部,学员,延安精神,抗大,摄制组,校歌,歌谣,父亲,细节,胜利,冼星海,刘志丹,吴德福

2020-06-30 #长篇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搜狐,杜鹏程,革命故事,书籍,保育院,岁月,小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延安市,延安精神,故事集,精神,英雄,一代伟人,长城网,杨雅,豆丁网,黄宝妹,责任编辑,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大剧院,小行,幸福人生,经典故事,小...

2020-06-30 #经典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

延安,红色经典,故事,搜狐,杜鹏程,革命故事,书籍,保育院,岁月,小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延安市,延安精神,故事集,精神,英雄,一代伟人,长城网,杨雅,豆丁网,黄宝妹,责任编辑,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大剧院,小行,幸福人生,经典故事,小...

2020-08-11 #故事会

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延安实验小学

讲红色故事—《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延安实验小学

陈赓,小鬼,爷爷,小红军,朝前,比你,走吧,中国,祖国,同志,干粮袋,样子,精神,原来是,饥寒交迫,骨瘦如柴,友善,强多,牙印,抱上,码头上,一连串,东西,巨龙,人民,丰碑,军事家,偏西,体力,伤口

2020-06-30 #故事会

经典红色故事: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智勇中队

经典红色故事:延安精神 代代相传 智勇中队

弹幕,倍速,高清,循环,全屏,字号,区间,洗脑,播放器,语言,类型,行数,连播,速度,直播,不透明度,自动跳过,默认设置

2020-08-1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