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大清官丁宝桢给皇帝送礼轶事

时间:2020-07-01

贪婪的皇帝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5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说起丁宝桢,大家首先会想到一道菜“宫保鸡丁”,还会想起一个故事“丁宝桢智杀安德海”。其实,还有一个民间俚语“丁宝桢送礼——皆大欢喜”也和他有关,这里还有一段历史佳话。

1859年咸丰皇帝准备过38岁生日。举国欢庆,可是丁宝桢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

因为,这时候的丁宝桢已经40岁了,但还只是一个徒有虚名的记名知府、不是实缺,他的施政抱负根本无法施展,甚至很多向皇帝建言献策的奏折、都如泥牛入海一般毫无消息,丁宝桢报国无门、着急上火。人微言轻、位高权重,要想在有生之年、雷厉风行地为百姓办更多实事,就必须尽快补上实缺,当个有实权的大官,丁宝桢为此伤透了脑筋。

解决这个问题,找谁也不如找当一把手的咸丰皇帝。问题是,咸丰皇帝那可不是想见就见的,得有机会、得他高兴的时候。皇帝生日,倒是个机会,可总不能两手空空地去吧。要知道,咸丰既是决定丁宝桢命运的人,也曾经对丁宝桢有知遇之恩。咸丰三年,已经34岁的丁宝桢被咸丰慧眼识珠钦点为进士,自此才步入仕途,当然之后一直没有被重用一年到头见不了个面,怎么可能被重用啊。

我们知道,丁宝桢本就挣钱不多、又没有外快,再加上为官清廉、乐善好施,因此手头很紧、拮据得很。这下可把丁宝桢可急坏了,不表示表示,肯定说不过去、也办不成事;表示吧,送什么好呢?既要拿得出手,让皇帝满意,还不能花太多钱。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份礼难住大清官。丁宝桢左右为难、坐卧不宁。到了晚饭时,丁宝桢依旧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丁宝桢的妻子谌氏知书达理、聪慧过人,早就洞穿老公的心事,忙呈上简单可口的饭菜、然后双手奉上一杯台郎酒,丁宝桢机械地端起来一饮而尽。

一口酒入口,“台郎酒”,丁宝桢灵机一动,拍案而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么好的台郎酒不正是最棒的礼物吗?”。这两坛子台郎酒,还是六年前丁宝桢考中进士,他的一个老乡、最好的同窗好友送的,很有纪念意义,丁宝桢一直舍不得启封,没想到今天派上用场、倒解了燃眉之急了,多亏细心的妻子打开啊。

高兴之余,丁宝桢马上想到一个问题,台郎酒这么好,咸丰皇帝一高兴要是定为贡酒、御用酒,让贵州年年进贡,岂不是要给乡亲们增加负担,这可怎么办?丁宝桢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终于有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到了第二天,丁宝桢将两坛台郎酒呈献给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素闻丁宝桢廉洁能干,听说他也送了礼、忙让人呈上来。咸丰皇帝饮后,禁不住连声赞叹:“世间居然有此等美酒,从何而得?”

丁宝桢连忙一一道来:“此酒乃臣之家乡仁怀台郎酒。皇上勤政爱民、体恤百姓物力维艰,乃一代明主。家乡父老无以报答,走千山跨万水,行程万里、历时两月有余才来到京城,为万岁寿”,给咸丰戴上“勤政爱民、体恤百姓”的高帽子后,丁宝桢就势简要讲述了家乡百姓的不易、天下百姓的不易。

咸丰皇帝龙颜大悦、也大为感动、更欣慰有丁宝桢这样有情有义有担当的清官:“万里送美酒,情意比天高。卿家用心、朕亦体会,着赐玉如意一件;仁怀百姓民风淳朴、减赋一年”。这里说一下,丁宝桢祖籍其实是贵州平远人,而喝了酒的咸丰皇帝误以为丁宝桢是仁怀人,阴差阳错给仁怀减了赋。皇帝的话那就是圣旨,丁宝桢也不敢大堂之上说咸丰帝错了啊,那不是找不自在嘛,再说平远也罢、仁怀也罢,反正都是贵州、都是乡亲们受益,丁宝桢张了张嘴,也没有说出口。

不管怎么说,丁宝桢一举三得赚大发了,御赐玉如意倒是小事,最重要的是咸丰皇帝满意、还为仁怀百姓办了件大好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丁宝桢自此更是深得皇帝器重、一路官运亨通,第二年丁宝桢就被任命为湖南岳州知府,次年调任长沙知府。后官至山东巡抚、四川总督、太子太保。真的应了“好人有好报”那句话。

这就是仁怀民间流传的俗语“丁宝桢送礼——皆大欢喜”的来由。表达了淳朴的百姓对一代清官丁宝桢的怀念,谁执政为民,谁就会活在人民心中。返回查字典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清官丁宝桢给皇帝送礼轶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古代中国最著名的清官

历史:古代中国最著名的清官

老婆,妻子,清官,海瑞,母亲,笔架,女儿,家门,皇帝,老母亲,那么大,包拯,宫朝,小女儿,和家,历史,人物,不爽,上司,一面,丹青,个人,人品,人格,仆人,典型,做法,南平,古话,哥哥

2016-07-15 #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海瑞,包拯,公元,世宗,知县,于成龙,晋江,开封府,朝廷,福建,仁宗,包青天,潘湖黄,黄光升,右佥都御史,三司,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海南,吏部,大辞典,安徽,廉吏,户部,政绩,朝政,朝野,百姓,皇帝,贪官

2017-09-19 #经典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海瑞,包拯,公元,世宗,知县,于成龙,晋江,开封府,朝廷,福建,仁宗,包青天,潘湖黄,黄光升,右佥都御史,三司,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海南,吏部,大辞典,安徽,廉吏,户部,政绩,朝政,朝野,百姓,皇帝,贪官

2009-04-05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海瑞,包拯,公元,世宗,知县,于成龙,晋江,开封府,朝廷,福建,仁宗,包青天,潘湖黄,黄光升,右佥都御史,三司,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海南,吏部,大辞典,安徽,廉吏,户部,政绩,朝政,朝野,百姓,皇帝,贪官

2016-06-28 #短篇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海瑞,包拯,公元,世宗,知县,于成龙,晋江,开封府,朝廷,福建,仁宗,包青天,潘湖黄,黄光升,右佥都御史,三司,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海南,吏部,大辞典,安徽,廉吏,户部,政绩,朝政,朝野,百姓,皇帝,贪官

2012-11-27 #短篇故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及事例

海瑞,包拯,公元,世宗,知县,于成龙,晋江,开封府,朝廷,福建,仁宗,包青天,潘湖黄,黄光升,右佥都御史,三司,贪官污吏,铁面无私,海南,吏部,大辞典,安徽,廉吏,户部,政绩,朝政,朝野,百姓,皇帝,贪官

2018-07-15 #故事阅读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中国历史趣闻轶事

皇帝,宇文护,堂弟,陈硕真,慈禧太后,中国历史上,列强,卫国,史上第,始皇帝,宇文觉,朱佑樘,中国,拥立,结果,统一,宇文泰,女皇帝,儿子,军队,公元,制度,后宫,奇葩,明孝宗,权臣,白银,秦国,老婆,诏书

2020-09-04 #故事阅读

祭明太祖 金陵怀古 康熙皇帝轶事

祭明太祖 金陵怀古 康熙皇帝轶事

历史,六朝,康熙,金陵,南京,官员,江宁,大业,天下,形势,故宫,明太祖,昔者,祖陵,燕京,靖难,于帝,吴宫,孙权,宋齐,应天意,明太祖朱元璋,明宫,明宣宗,明成祖朱棣,明神宗朱翊钧,普施,朱瞻基,李自成,燕秦

2012-01-08 #小故事